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胃肠道慢性透壁性炎症性疾病。肠道炎症的发展可导致肠壁全层损伤,所产生的微小穿孔逐渐形成瘘管、脓肿和蜂窝组织炎。微小穿孔产生于阿弗它溃疡,并逐渐发展为裂隙样溃疡,最终穿透肠壁和周围组织如肠系膜和软组织,甚至与另一器官相通。  相似文献   

2.
不断提高我国克罗恩病的诊治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是一种胃肠道的慢性、反复发作性和非特异性的全肠壁炎,病变呈节段性分布,可累及消化道任何部位。近年来我国报道CD病例明显增多,据推测中国大陆地区,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布鲁菌病患者性别、年龄、职业分布特征及并发症,外周血NK细胞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对101例布鲁菌病患者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法进行调查,采用流式细胞仪抗体双表法检测38例布鲁菌病和非布鲁菌病发热患者外周血NK细胞(CD16^+CD56^+)、淋巴细胞绝对值(CD45^+)、T淋巴细胞绝对值(CD3^+)、T辅助细胞绝对值(CD3^+CD4^+)、T抑制/细胞毒细胞绝对值(CD3^+CD8^+)、B淋巴细胞绝对值(CD19^+)、CD4/CD8比值,并进行分析。结果布鲁菌病患者以男性居多,中老年患者居多,发病人群主要为农牧民及从事防疫工作者,并发症以肝功能损害最多;布鲁菌病患者外周血NK绝对值显著低于非布鲁菌病发热患者组,具有统计学意义(t=-2.58,P〈0.05)。结论布鲁菌病以男性中老年患者居多,以农牧民和防疫员为主,布鲁菌病患者外周血NK细胞常受损伤。  相似文献   

4.
克罗恩病(CD)是全胃肠道节段性全层慢性进行性肉芽肿性炎性反应,其发病原因与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及免疫异常有关。病理表现主要为节段性、贯壁性、肉芽肿性全肠壁炎,黏膜裂沟样溃疡及瘢痕形成,病变肠管由于纤维组织增生和水肿,往往增厚变粗,黏膜表面急性期呈充血水肿,  相似文献   

5.
临床上常把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与溃疡性结肠炎、阑尾炎等进行鉴别,而直肠癌常与结肠癌等进行鉴别,但累及直肠的CD与直肠癌有时也极难区分,需仔细鉴别。最近我科临床上遇到1例直肠CD患者,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炎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 disease,CD)。CD是一种慢性肉芽肿性炎性反应.病变可累及胃肠道各部位,以末段回肠及其邻近结肠为主,呈穿壁性炎性反应.多呈节段性、非对称性分布。CD常合并肠梗阻、瘘管、炎性包块或脓肿、出血、肠穿孔等并发症,部分并发症需接受外科治疗。目前,我国对炎性肠病缺少规范的治疗模式。  相似文献   

7.
克罗恩病的诊断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克罗恩病(Crohn disease,CD)是一种可累及全消化道的慢性炎性疾病,与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共同构成炎症性肠疾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其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免疫、感染等因素有关;临床表现以反复发作的非特异性肠道症状为特征,可伴有局部或全身的并发症。目前推测我国CD的患病率为1.4/10万,并有明显的逐年上升趋势。但至今尚无诊断的金标准,且与CD表现相似而需鉴别诊断的疾病较多,因此只有联合CD的临床表现、内镜检查、组织学诊断、影像学检查、实验室诊断等来确诊疾病,评估活动性及预后。近几年,各种新的诊断技术和方法的提出,大大提高了CD诊断的准确性。本文将对CD的诊断进展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8.
炎症性肠病(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其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确。近几年来研究显示,炎症性肠病与易感个体在肠腔内正常菌群诱导下过度激活黏膜免疫系统有关。Toll样受体家族(TLRs)在肠黏膜免疫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通过识别病原相关分子结构(PAMPs)激活固有免疫。不同的TLRs识别不同的配体,通过MyD88依赖型信号传导通路或MyD88非依赖型信号传导通路引起不同的效应。近年来研究涉及TLRs的多态性与IBD联系。重点介绍不同TLRs的分布、表达及TLRs多态性与IBD的联系。  相似文献   

9.
克罗恩病(CD)是一种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的慢性炎症性肠病,26%以上的 CD 患者会并发肛瘘,常规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抗生素、免疫抑制剂和生物制剂等。间充质干细胞(MSC)是一种非造血功能的多能干细胞,能够下调免疫反应并促进组织愈合,在临床上应用于抗炎治疗、组织再生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方面。近年研究表明,MSC 在治疗 CD 肛瘘方面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就 MSC 在 CD 肛瘘治疗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Castleman病(CD)属原因未明的反应性淋巴结病之一,临床较为少见。1956年由Castleman首先报道。临床上分为局灶型CD(LCD)和多中心型CD(MCD)。组织学分为透明血管(hyalinevessel,HV)型、浆细胞(plasmacyte,PC)型、混合(mixed)型即透明血管浆细胞型(HV-PC)。由于对本病认识不深,临床上容易漏诊、误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