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1 毫秒
1.
杨华 《医学临床研究》2012,(9):1805-1807
【目的】了解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合并抑郁的临床特点,加强护理干预。【方法】对45例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和50例老年非血液透析患者(对照组)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的测定。【结果】老年血液透析组抑郁发生率为71.11%,对照组抑郁发生率为16.00%,老年血液透析组的HAMD总分及焦虑/躯体化、体重、认知障碍、日夜变化、阻滞、睡眠障碍、绝望感得分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结论】老年血液透析患者易合并抑郁症状,应加强对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及早发现,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2.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妊娠的高危因素,对胎儿及产妇生命构成成胁。自1992年~2000年,我院利用血液透析治疗合并肾功能衰竭的孕妇,成功分娩6例,因患者生理的特殊性,透析治疗及辐床护理亦有特别的要求,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初步分析不同年龄的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死亡原因。方法 将76例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按年龄分为两组,分别统计老年组和非老年组的死亡原因。结果 老年组死亡原因前几位依次为感染、脑血管意外、心力衰竭与心律失常;非老年组死亡原因前几位依次为心力衰竭与心律失常、消化道出血、脑血管意外。结论 老年组与非老年组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死亡原因有所不同。相关治疗措施随病情亦有所变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内瘘失功对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应用Bedk抑郁自评量表(BDI)对92例MHD患者进行抑郁状态评估,分为内瘘失功组46例及内瘘通畅组46例,同时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社会背景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探讨抑郁症状及其相关因素。结果 BDI测定结果显示,92例MHD患者中抑郁症状的发生率为87%。失功组BDI评分显著大于通畅组BDI评分(P0.05),2组患者抑郁程度存在显著差别(P=0.008)。与通畅组相比,失功组无抑郁患者比例显著较低(P=0.011),但重度抑郁患者比例显著增高(P=0.011),2组轻、中度抑郁的发生率相似。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透析时间、就职情况以及血红蛋白、血白蛋白、血磷及i PTH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RP在内瘘失功组(15.4±5.3),显著高于内瘘通畅组(4.56±0.89)(P0.05)。结论内瘘失功的MHD患者抑郁症状发生率及严重程度要高于内瘘通畅MHD患者。  相似文献   

5.
王艳侠 《临床荟萃》2011,26(9):793-794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展以及血液净化技术的不断提高,老年血液透析患者比例明显增加。为进一步提高老年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的治疗水平,预防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本研究对我院近5年收治的68例≥60岁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血脂变化及其护理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探讨尿毒症患者血脂变化的临床意义及其护理措施。方法 血透患者46例,对照组22例,分别检测开始透析时及透析后6个月时的血脂水平。结果 血透患者血清总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h)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HDLCh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血透患者6个月后TG、LDL-Ch、VLDL-Ch较透析前明显升高,HDLCh较透析前明显降低。结论 尿毒症患者透析前即存在血脂异常,透析治疗并不能消除高脂血症,甚至加重高脂血症。护理中应加强饮食管理、适度运动和血脂监测。  相似文献   

7.
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诱导期的健康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诱导期血液透析患者健康教育需求情况。方法 对118例尿毒症诱导期透析患者用Symptoms Checklist-90(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健康教育前后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结果 健康教育前后诱导期透析患者SCL-90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健康教育可湿著改善血液透析诱导期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8.
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液透析是尿毒症患者的不完全性肾脏替代疗法。充分及时透析能完全地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保持体内环境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稳定,保证器官细胞正常生存并发挥功能。本院2002~2004年共收治120例血液透析的患者, 现就护理配合及临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分析30例血液透析治疗患者的心理特征,患者情绪抑郁的发生率为52%,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6%。对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心理分析,有利于患者配合治疗,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体内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尿毒症是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终末期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目前临床上治疗尿毒症的主要手段之一。尿毒症患者通过血液透析能排出体内蓄积的一些有毒物质 ,缓解某些临床症状 ,但患者仍存在有病毒的易感性和恶性肿瘤发生率增高等明显的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的表现[1 ] ,本文通过检测血透前后尿毒症患者血中 IL - 1,SIL - 2 R,TNF-α等细胞因子的变化情况 ,初步探讨了血透对参与免疫反应的一些细胞因子的影响。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本组尿毒症 6 6例 ,均为在我院血液透析室进行血液透析者 ,其中男 4 2例 ,女 2 4例 ,年龄 2 3~ 72岁 ,平均 5 2 .6…  相似文献   

11.
血液透析过程中尿毒症患者P波离散度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血液透析过程中尿毒症患者P波离散度(Pd)的改变。方法选择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患者血液透析前、血液透析2h及透析后测Pd,血液透析前用心脏彩超测量心脏的结构,血液透析前后测血尿素氮、肌酐和电解质。结果血液透析患者的Pd大于对照组,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后的Pmax与Pd大于透析前,血液透析患者的左心房内径大于对照组。结论血液透析可使尿毒症患者的Pmax与Pd异常增大,检测Pd有助于防治血液透析患者房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在透析过程中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10.0%,对照组护理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3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能降低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护理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运动训练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病情稳定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患者按原有的习惯进行运动,并给予适当的指导,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每周3次的运动训练,干预时间为12周。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 PSQI )评估两组患者睡眠质量情况。结果干预前观察组睡眠障碍发生率65.0%,对照组为58.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64,P=0.453);干预后,观察组睡眠障碍发生率41.7%,对照组为6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05,P=0.028)。观察组患者干预前后睡眠障碍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睡眠障碍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运动训练可以减少其睡眠障碍,提高睡眠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血流灌注加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疗效。方法将尿毒症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4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3例,观察组予1周3次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治疗;对照组行常规1周3次血液透析治疗。1周后,比较两组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PTH)和皮肤瘙痒、睡眠及肌无力等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血流灌注加血液透析治疗组1周后患者的甲状旁腺激素显著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皮肤瘙痒、肌无力等症状好转,睡眠改善。结论1周3次血液灌流加血液透析可明显降低尿毒症患者的PTH浓度,较快改善患者症状,表明血流灌注串联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有比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尿毒症血透患者的超声心动图(UCG)特征。方法 分析38例尿毒症血透患者的M型及二维UCG和临床资料。结果 ①32例(84.2%)UCG异常改变;②5例(13.1%)少至中等量心包积液,二尖瓣与主动脉瓣钙化各4例(21.1%);③10例(26.3%)符合尿毒症性心肌病,8例(21.1%)疑有心肌缺血性损伤等。结论 本组患者84.2%有轻重程度不等的UCG异常,左室肥大、室间隔增厚和左室舒缩功能异常等是其UCG主要特征;13.1%-26.3%并发透析后心包炎、尿毒症性心肌病和心肌缺血性损伤等心脏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微炎症及营养不良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二医院收治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高通量透析组(HFHD组)和常规透析组(HD组),每组各43例。HFHD组采用高通量透析治疗,HD组采用传统透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透析治疗6个月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并进行营养状况评估。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TNF-α、hs-CRP、IL-6水平比较(41.53±6.32 ng/L vs.40.84±8.21 ng/L;7.45±1.23 mg/L vs.7.37±1.12 mg/L;26.41±5.98 ng/L vs.25.98±4.71 n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75、0.783、0.572;P>0.05);治疗6个月后,HFHD组患者的血清TNF-α、hs-CRP、IL-6水平显著低于HD组(29.31±4.87 ng/L vs.37.44±6.02 ng/L;4.71±0.76 mg/L vs.6.12±0.94 mg/L;17.34±3.74 ng/L vs.21.33±4.51 n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812、5.982、4.331;P=0.002、<0.001、0.011)。治疗前,两组患者营养不良的比率比较(53.49%vs.55.8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46,P=0.828),治疗6个月后,HFHD组患者营养不良的比率显著低于HD组(18.60%vs.44.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532,P=0.010)。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较常规的低通量血液透析有明显的优点,在改善尿毒症患者的微炎症状态与营养状况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7.
HA型血液灌流器与透析器串联治疗尿毒症病人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目的 探讨血液灌流器与透析器串联治疗尿毒症病人的临床效果。方法 维持性透析的尿毒症患者30人,随机分为两组,串联组15人,采用透析器与灌流器(HA型)串联进行治疗,每周2次;对照组15人,单纯进行血液透析,每周3次。均采用肝素抗凝,血流量200ml/min。透析液为碳酸氢盐,流速为500ml/min。串联组先血液灌流及透析2小时后再单纯透析2小时,治疗前后检测中分子物质,血尿素氮、肌酐、白蛋白、球蛋白、红细胞数。血色素、白细胞数、血小板数、血压及临床症状。结果 串联组的皮肤瘙痒减轻及中分子物质清除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串联组的血色素及白细胞增加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血液透析器与灌流器串联治疗尿毒症病人可有效减轻皮肤瘙痒症及清除中分子物质,弥补了单纯血液透析的缺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液透析前、后的血清瘦素水平与健康人群血清瘦素的关系,并初步探讨血清瘦素水平与营养不良的关系.方法选择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前、连续血液透析三次后)及正常对照组各30例,于空腹取血,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中瘦素水平,同时检测肾功能、血浆白蛋白水平等.结果正常人的血清瘦素水平与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前的血清瘦素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血清瘦素水平与体重指数(BMI)呈明显正相关(P<0.05),且女性血清瘦素水平均分别高于男性(P<0.05);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后的血清瘦素水平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液透析组的血清瘦素水平与血尿素氮、肌酐、白蛋白等无相关性,血液透析组的肌酐、尿素氮高于对照组(P<0.01);血液透析前与血液透析后的血清瘦素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前的血清瘦素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而血液透析后的血清瘦素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尿毒症患者和正常对照组女性血清瘦素水平均明显高于男性;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后血清瘦素水平与患者营养不良无明显相关关系;血液透析无法对瘦素起到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19.
左房结构及功能损害是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前后心血管并发症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影像学方法对这种损害仍存在一定挑战性。本文回顾了超声心动图技术在评价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前后左房结构及功能损害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症状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中抑郁症状发生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因素,为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应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血液净化中心64例MHD患者进行评估,将患者分为存在抑郁症状组和无抑郁症状组,同时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社会背景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探讨抑郁症状及其相关因素。结果SDS的测定结果显示,MHD患者中抑郁症状的发生率为60.9%。抑郁症状组独身率、血清CRP水平明显高于无抑郁症状组(独身率:14/39比3/25,P<0.05;CRP(3.22±3.39)mg/L比(2.58±2.81)mg/L,P<0.05),而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水平则显著偏低(血红蛋白:(101.0±18.7)g/L比(109.2±14.8)g/L,P<0.05;白蛋白(38.7±3.6)g/L比(40.5±2.7)g/L,P<0.05)。进一步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婚姻状况、血红蛋白水平是抑郁症状的主要相关因素,发生抑郁的概率方程Ln[P/(1-P)]=6.611+1.627X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