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探讨健康档案在心肌梗死患者康复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经治疗出院后常规随访,观察组由医务人员为其建立健康档案.对两组患者出院1年内就诊诊疗时间、复发率、自救自护能力、安全感、满意度等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观察组就诊诊疗时间为(5士2)min,对照组为(10士2)min,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12.5,P <0.01);观察组的自救能力、满意度及安全感分别为92%、88%、84%,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 心肌梗死患者康复期应用健康档案管理可以缩短诊疗时间,提高患者的自救能力、满意度及安全感.  相似文献   

2.
金杰 《中外医疗》2011,30(31):50+52-50,52
目的探讨通过系统的健康教育干预,提高患者及家属疾病意识,消除或减少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促进康复,提高生活质量。方法住院的心肌梗死患者123例,实施健康教育的对象为由CCU转入心血管病房7d以后或心血管病房住院患者入院7d以后的患者或家属。结果通过对123例心肌梗死患者及家属实施健康教育,内容越直观、越贴近于生活的内容越容易掌握,达到对于药物治疗及危险因素等内容的了解。结论健康教育方式,通过测试结果,护士与患者口头交流者效果最为明显,书面材料次之,集中讲课方式不易采取。  相似文献   

3.
急性心肌梗死患具有发病急骤、易复发、危险性大等特点。对患进行健康教育不但要有计划性,还要注重它的艺术性。现将我们实施过程中的具体方法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作用.方法 将2009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112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56例按照制定的健康教育路径实施护理,对照组56例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结果 经过健康教育干预后,观察组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率及患者的满意率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及平均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加强对心肌梗死患者的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率和自我护理能力,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5.
高丽利 《吉林医学》2005,26(9):949-949
癌症病人治疗周期长,在治疗各阶段有间歇期或集中治疗后进入康复期阶段,而康复阶段的病人大部分是在家中渡过的.在临床工作中,护士往往将健康教育的重点放在住院阶段,而忽略了对将出院病人的教育.病人在出院时,除了需要带上必须的药品,更重要的是要带回必须的知识.针对这种情况,我科对将要出院的病人进行了具体的健康教育,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心肌梗死患者护理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疾病认知率达70.7%,并发症发生9例(15.5%),临床满意度94.8%,对照组疾病认知率31.0%,临床满意度87.9%,并发症发生率24.1%(14/58),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可显著改善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注重脑卒中患者康复期的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玉红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20):3700-3701
脑卒中患者伤残肢体功能恢复与患者的心理、社会沟通障碍、健康知识缺乏、生活护理不当有直接关系。在医院内有目的、有计划开展健康教育尤为主要。可使患者了解和增进健康知识,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运用整体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丽萍 《吉林医学》2010,31(32):5900-5902
整体护理是以患者为中心,以现代护理理论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框架,将护理临床和护理管理的各个环节系统化。而健康教育则是整体护理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护理中的作用。方法对确诊为AMI 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自入院后,制定个人健康教育计划并实施;对照组不制定健康教育计划,如有疑问,只做简单解释、说明。结果观察组对AMI相关知识知晓率、遵从医嘱行为、并发症发生率等比对照组高(P<0.01或P<0.05)。结论健康教育不但能提高患者对AMI相关知识知晓率,而且能提高遵医行为,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健康教育是以患者及家属为对象,通过护理人员有计划.有目的、有评价的教育活动,增进患者的健康知识.影响和改变其不健康行为,引导人们养成有益健康的行为.使之达到最佳的健康状态。2002年1月至12月.我院对102例心肌梗死患者出现的健康问题进行针对性指导,在护理中强化健康教育,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有效地预防了并发症的  相似文献   

11.
赵党凤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24):752-753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期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将6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2组,根据病情分为三期,即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恢复期,分别进行指导教育,2组均由责任护师进行指导。结果试验组并发症的发生率12.5%低于对照组的37.5%,差异显著;遵医行为试验组93.75%高于对照组的68.75%,出院时测定健康教育内容知晓率试验组100%高于对照组的81.25%,有显著差异。结论分期健康教育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提高遵医行为,减少并发症,促进治愈,是心肌梗死患者防止再次复发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13.
沙丽  谢静  李艳鑫 《中原医刊》2014,(22):92-93
目的 观察给予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为今后临床护理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 选取河南省胸科医院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给予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急性心肌梗死相关知识总分为(90.7±9.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9±8.2)分(=2.1062,P =0.0380);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5.65%、并发症率为26.09%,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8.26%、67.39%(P均<0.01).结论 给予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能丰富患者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知识,有效降低并发症率,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医患和谐,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内支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近期、远期疗效。方法 对 11例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治疗 ,梗死相关血管共 13支 ,A型病变 7支 ,B型病变 5支 ,C型病变 1支。结果 共置入支架 15只 ,成功率 10 0 % ,血管直径平均狭窄由术前 80 %~ 10 0 % ,降至术后 0± 10 %。平均随 11 4± 3 2个月 ,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室射血分数、短轴缩短率、A E、术前为 41 6 %± 4 8%、2 9 8%± 5 6 %、1 36± 0 2 8;术后分别为 5 1 5 %± 9 3 % (P >0 0 5 )、34 5 %± 7 6 7% (P >0 0 5 )、0 93± 0 45 (P <0 0 5 )。99mT MIBI静息心肌灌注显像缺血心肌节段数 ,术前为 5 4± 2 2 ,术后为 3 3± 1 6 (P <0 0 5 )。硝酸甘油介入99mTc MIBI心肌灌注显像检查显示心肌缺血节段数术后较术前减少 (P <0 0 5 )。结论 冠脉内支架术可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5.
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静  胡晓娟 《中国医药导报》2012,9(13):148-149,152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促进患者尽快康复。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本院住院的符合WHO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标准的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循证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各60例,常规护理组实施常规护理,循证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措施,包括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时相分布特征、可控因素、心理干预措施、健康宣教等方面的偱证,用以指导临床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心功能分级、平均住院时间、平均卧床时间、平均医疗费用、患者健康知识达标率、患者满意度。结果常规护理组心率失常发生率为66.67%,明显高于循证护理组的13.33%,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常规护理组健康知识达标率为71.67%,循证护理组为9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3,P〈0.05)。两组患者心功能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循证护理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1.02±1.01)d、平均住院费用为(5 174.95±612.30)元,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13.98、16.12,P〈0.01);循证护理组平均卧床时间为(2.96±0.73)d,与常规护理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4,P〈0.05)。循证护理组患者满意度为96.67%,高于常规护理组的7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6,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有效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超急性期患者ST段抬高的变化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分为病死组5例和好转组5例,比较2组患者心电图和血清标志物检查结果。结果:病死组中3例心电图ST段呈“墓碑型”抬高;2例呈“巨R波型”抬高;好转组患者心电图ST段呈“斜长型”1例,“新月型”2例,“水平型”1例,“弓背型”1例,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平均发病5 h后,心肌酶谱发生改变,2组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和心肌肌钙蛋白T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肌梗死超急性期患者多出现ST段抬高现象,“墓碑型”和“巨R波型”ST段抬高可能是心肌严重损伤的表现,病死率较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QT间期离散度(QTd)对AMI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经EKG检测64例AMI患者在发病24小时内获得不同导联的QT间期,每导联均测3~5个QT间期。结果:室性心动过速(VT)、心室颤动(Vf)及猝死者的QTd明显长于无VT,Vf及非猝死者。结论:心电检测QTd的变化是判断AMI近期预后的一项灵敏指标。  相似文献   

18.
李付强  呼东波  刘桂兰  李拥军 《西部医学》2012,24(11):2134-2135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AMI)围PCI手术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38例AM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19例,对照组围PCI手术期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围PCI手术期采取常规治疗加替罗非班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术中出血情况及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血小板聚集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MAC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出血情况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替罗非班用于AMI患者围PCI手术期抗血小板聚集效果好,安全性高,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 观察评价临床健康教育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分析9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接受临床健康教育路径护理,比较分析不同护理应用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焦虑程度、HAMA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分级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临床健康教育路径护理可减少并发症发生、患者的住院时间,护理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