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无先兆型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性疾病,其疼痛部位多位于额颞部,以发作性、搏动性的剧烈头痛为其主要临床表现,发作时通常伴有恶心、呕吐、怕光畏声、易怒等症状[1]。相关研究显示,全球范围内约每七个人中就有一个患有偏头痛,而在15~49岁的女性最为常见[2]。因反复发作,对病人的生活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3]。针刺是治疗无先兆型偏头痛的有效方法,临床应用广泛[4-5]。  相似文献   

2.
<正>1前言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的原发性头痛,以发作性的一侧或双侧中、重度搏动样的头痛为特征,可伴有恶心呕吐、畏光怕声等症状,一般持续4~72 h。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属于慢性神经血管性疾病[1]。偏头痛属于中医学“头痛”范畴,是以患者自觉头部疼痛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病证,另有“脑风”“首风”“头风”“厥头痛”之名[2]。偏头痛是影响健康的十大疾病之一,也是全球疾病负担(global burden of disease,GBD)的主要原因[3]。偏头痛虽然不是致命性疾病,  相似文献   

3.
<正>偏头痛是临床诊疗过程中一种常见的慢性血管神经性疾患,患者常因频发的、部位不固定的严重头痛就诊于神经内科[1]。偏头痛的临床特征主要为一侧或双侧搏动性头痛,症状时有反复,部分患者可伴发呕逆、呕泻、恐声、畏光等症状,该病好发于青年人及中年女性[2]。  相似文献   

4.
<正>痛风是一种尿酸盐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与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其急性发作期以突然发作的关节部红肿热痛及功能受限为主要表现。严重者还可以累及肾脏或造成骨质破坏而致残[1-2]。中医学认为本病病机关键在于湿热痰瘀,久而痰瘀互结酝酿成毒,初则毒侵肢体关节筋脉,继则侵蚀筋骨,伤及脏腑[3-4]。目前临床上西医治疗痛风急性发作期主要以抗炎止痛治疗为主,如非甾体类抗炎药、秋水仙碱和糖皮质激素[2],其疗效明显,但也有各自的应用限制和风险。  相似文献   

5.
<正>反复发作性尿路感染(rUTI)是指尿路感染6个月内发作≥2次,或1年内发作≥3次[1],属中医学“劳淋”范畴,其中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且绝经女性尤为严重[2]。目前,抗菌药物在急性发作期治疗作用显著,而在发作间期的预防功效存在长期使用耐药菌增加且复发率高等问题[3]。中医药对rUTI病因及发病机制多有论述[4,5],部分医家提出分期论治,主张在清热利湿的基础上予以益气养阴、补肾扶正等[6,7]。本文立足rUTI临证以女性为主且以老年为主体的现状[8],结合老年女性生理特点,总结长期临床实践《医学衷中参西录》和《张氏医通·淋》的心得体会,探讨从脾肾论治老年女性rUTI,以期为中医临床治疗该病开拓新的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6.
脑卒中属于中医“中风”范畴,病因病机复杂,具有患病率高、致残率、病死率高等特点[1]。患者卒中后由于脑血管损害及精神心理压力,常常出现头痛[2]、失眠[3]、抑郁[4]等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文章从痰瘀理论入手,通过分析痰瘀致病源流、中医对卒中后头痛的认识与发展、痰瘀与卒中后头痛,认为痰瘀互结、痹阻脑络是卒中后头痛反复发作的关键,提出痰瘀同治、健脾化痰、活血通络为主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王岩飞 《中国针灸》2023,(4):461-462
<正>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易感个体接触特异性过敏原后,由免疫球蛋白E(IgE)介导的Ⅰ型变态反应性疾病,主要症状有发作性喷嚏、流涕、鼻塞和鼻痒等[1]。近年来AR发病率不断升高[2],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尤其是症状持续时间长、反复发作,导致部分患者处于抑郁状态[3]。笔者采用针刺联合穴位埋线治疗AR患者3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偏头痛是一种慢性神经系统疾病,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疾病,会给患者带来沉重的家庭负担,其主要表现为突发的头痛,以单侧头痛、搏动性头痛为特征,活动后尤甚,发作时常伴随着畏声畏光、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1-2]。任何年龄阶段均可发病,且女性患者远多于男性。  相似文献   

9.
<正>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是由心房中异常的电活动模式取代正常窦性心律导致的室上性快速性心律失常[1]。AF的易感性与年龄[2]、高血压病[3]、糖尿病、肥胖[4]、睡眠呼吸暂停[5]以及遗传变异[6]具有高度密切性。AF发作次数的增加可以明显改变血流动力学,降低心功能[7]。2021年,Lancet的一项研究发现,AF患者发生缺血性中风的风险显著增加,近30%中风患者患有AF[8]。此外,AF还与全身血栓、心肌梗死(心梗)和心力衰竭(心衰)的风险增加相关[9]。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无先兆偏头痛急性发作期患者的即时镇痛疗效。方法:选择无先兆偏头痛急性发作期患者17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信封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89例,对照组给予假针刺治疗,观察组给予真针刺治疗,记录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疼痛VAS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两组在治疗4周期间均无严重不良反应情况发生,顺利完成治疗,两组治疗前VA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2、4 h的即时镇痛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8.9%和88.8%,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的功能受限、功能障碍、情感影响等领域评分都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治疗无先兆偏头痛急性发作期具有明确的镇痛效果,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影响中老年人生命健康的一个常见的疾病,特别是急性加重期COPD(AECOPD)会对中老年患者身体产生更为严重的影响[1-2]。AECOPD发病之后,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咯痰以及气喘等临床症状急性加重,上述症状的频繁急性加重会导致肺功能进行性下降,病情逐渐恶化[3]。中医药治疗咳、痰、喘有其独特优势,中药内服、针灸、穴位贴敷等均有较好疗效[5-7]。  相似文献   

12.
<正>慢性咽喉炎是咽部黏膜以及黏膜下淋巴组织的一种慢性炎症,是耳鼻喉科常见慢性疾病,其病程长,易反复发作,与职业、环境、气候等因素有关[1-2]。该病可由急性咽喉炎治疗不彻底迁延导致,表现为咽部不适、分泌物增多、声嘶、刺激性干咳等,导致患者说话及进食困难,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3-4]。因此选择安全高效的治疗方式,及时缓解炎症,避免咽炎反复发作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正>复发性口腔溃疡( ROU) 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口腔黏膜疾病,具有复发性、周期性、自限性、缠绵难愈等特点,好发于青壮年[1-2]。ROU 可发生于口腔黏膜的任何部位,发作时患者自觉有口腔灼痛感,会影响平时说话、进食、睡眠等,甚至会影响患者情绪、精神状态及日常生活和工作[3]。该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普遍认为主要与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缺乏、环境、遗传、免疫与微生物等密切相关[4]。目前尚无治疗的特效药,西医主要以补充维生素、消炎和止痛等对症治疗,达到减轻疼痛和促进自愈的目的,但仍有部分患者的治疗疗效不理想[5]。《金匮要略》经典方甘草泻心汤具有“治其湿热,分利其阴阳”作用,临床常用与治疗溃疡、便溏、痞满等相关疾病[6]。笔者采用甘草泻心汤加减配合西药治疗该病取得较理想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远近配穴针刺配合西药治疗偏头痛急性发作期对患者即刻止痛效应及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发作期偏头痛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尼莫地平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远近配穴针刺治疗。比较两组即刻止痛效应和远期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发作次数、伴随症状、持续时间、头痛程度评分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远近配穴针刺配合西药治疗急性发作期偏头痛患者的即刻止痛效果较好,且可使发作次数减少,使头痛程度得以缓解,提高远期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锺雪菱  李雯  唐韵成  王秋月  金珠 《中国针灸》2023,(12):1422-1424
<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在全球范围迅速传播,部分患者在感染后会出现身体、关节或神经病理性疼痛等相关疼痛症状[1-3]。目前,潜在诱发疼痛的机制包括遗传因素、感染前的疼痛经历、生理或心理的创伤等,而用于干预疼痛的类固醇药物有可能会影响疫苗的疗效或掩盖患者其他的相关症状[4]。《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针灸干预的指导意见(第二版)》[5]提出了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医学观察期、临床治疗期及恢复期皆可根据情况进行针灸干预。  相似文献   

16.
<正>高催乳素血症为现代临床常见妇科疾病,患者典型临床表现为月经紊乱甚则闭经,可伴随出现嗜睡、骨质疏松、肥胖及尿崩症临床表现[1],严重影响女性身心健康[1]。目前西医以多巴胺受体激动剂为主进行治疗[2],其不良反应较为明显且容易反复发作,病情严重者需手术治疗[3],对患者影响较大。近年来中医药治疗高催乳血症引发的月经紊乱疗效确切[4-6],临床应用广泛。本文对近年来在中医“肾-天癸-冲任-胞宫轴”理论指导下,应用循时调周法治疗高催乳素血症的文章进行综述,为临床应用中医药治疗高催乳素血症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7.
<正>广泛性焦虑症以持续、难以自控地担心某些对象或事件为主要临床特征,多伴有不安感、睡眠障碍等症状[1]。该病女性的患病率更高,且病程缠绵,易反复发作,影响机体[2-4]。众多研究者通过临床或实验等[5,6]证实了针刺疗法的高效性和科学性,逐渐得到患者的认可。  相似文献   

18.
<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简称慢阻肺,是一种病因尚不完全清楚的可防治的以持续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1-2]。其发病率、致死率一直处于上升阶段。慢阻肺在急性发作时症状加重,肺功能下降,稳定期时症状稳定或轻微,虽然症状相对较轻,但如果不进行有效治疗,其病情随着每一次急性加重,会导致肺功能的逐步下降。因此在稳定期对疾病进行干预以减少急性加重,改善肺通气功能,延缓肺功能下降,提生活质量对慢阻肺患者尤为重要[3-4]。中医药在慢阻肺稳定期应用广泛,优势明显[5]。另外,慢阻肺全球倡议中特别提出了稳定期患者肺康复治疗的重要性[6]。本研究选用补肺健脾方药联合肺康复疗法(缩唇-腹式呼吸)治疗稳定期慢阻肺患者38例,并客观地评价了二者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胃溃疡为临床常见消化性溃疡,其中Hp阳性胃溃疡约占胃溃疡患者的95%,Hp(幽门螺杆菌)是胃溃疡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1]。Hp感染,破坏胃黏膜防御功能,诱发病理性炎性病变,最终导致胃溃疡发生。目前,临床治疗以药物为主,常选择胃黏膜保护剂以及抗菌、抑酸等药物进行治疗,虽然治疗效果肯定,因该病易反复发作,患者常常会出现耐药的情况,使治疗有效率下降[2]。中医药治疗胃溃疡可整体调节、标本兼顾、辨证论治,中西医结合具有明显优势[3-4]。  相似文献   

20.
<正>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在腰椎间盘退变、损伤的病理基础上椎间盘局限性突出刺激和(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而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大多数患者经保守治疗症状均能得到缓解,但复发率高达25%[1]。对保守治疗无效或反复发作,或出现单根神经麻痹或马尾神经麻痹症状,或疼痛剧烈,或处于强迫体位,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者通常选择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比保守治疗能更大程度地改善症状,对轻中度无手术指征者也能够改善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根性症状[2]。手术远期优良率为60%~80%[3],部分患者在术后仍旧疼残留腰腿疼痛等后遗症,影响手术效果,使患者术后日常生活质量下降。西医治疗包括营养神经、物理理疗、椎管内封闭、功能锻炼等干预措施[4];中药内服、熏洗、针灸、拔罐、推拿等中医疗法应用也十分普遍[5]。笔者采用中药热敷联合功能锻炼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残留腰腿痛患者55例,观察对疼痛和腰椎功能的影响,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