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偏头痛是一种特发性慢性神经血管功能障碍疾病,临床上分先兆性和无先兆性两类,而后者较为常见。有研究[1]指出如果人长期处于异常的心理应激状态,其罹患偏头痛的概率增加。赵娜等[2]对偏头痛患者的发病诱因进行分析,得出了偏头痛患者多伴有较高的焦虑、抑郁等异常精神状态。笔者采用"调神理结"法针刺治疗无先兆性偏头痛,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接气通经针法治疗无先兆性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条件的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接气通经针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西比灵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7 d观察止痛效果及脑血流变化。结果治疗组止痛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脑血流变化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接气通经针法是治疗无先兆性偏头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观察佐米曲普坦与排针平刺治疗无先兆偏头痛发作期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自2016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123例无先兆偏头痛发作期患者,收集到完整的患者资料供80例,将这80例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佐米曲普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排针平刺治疗,对比两组疼痛评分变化、血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P物质(SP)和β内啡肽(β,endorphin,β-EP)的表达水平、偏头痛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临床总有效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治疗后1 h、治疗后2 h、治疗后4 h与治疗前相比VAS评分均降低,观察组治疗后1 h、治疗后2 h、治疗后4 h分别与对照组治疗后1 h、治疗后2 h、治疗后4 h的VAS评分相比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1个疗程后与治疗前相比血5-HT、SP表达水平降低,但β-EP表达水平升高,观察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β-EP表达水平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角色限制维度、情感功能维度及角色妨碍维度评分相比均降低,观察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上述评分降低更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佐米曲普坦与排针平刺治疗无先兆偏头痛发作期镇痛的临床疗效显著,镇痛效果较好,促进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接气通经针法治疗无先兆性偏头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接气通经针法治疗无先兆性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条件的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接气通经针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西比灵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7 d观察止痛效果及脑血流变化。结果治疗组止痛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脑血流变化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接气通经针法是治疗无先兆性偏头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刺络放血治疗无先兆偏头痛(MO)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方法:将60例MO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电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刺络放血治疗,均隔日1次,1周3次,连续治疗4周。在疗程结束后15d(近期)和疗程结束后2个月(远期)进行随访,比较2组近远期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包括发作次数、发作程度、持续时间、伴随症状和综合评分)。结果:治疗后15d 2组症状评分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下降(P0.01,P0.05),治疗组头痛程度、持续时间及综合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P0.05);治疗后2个月治疗组症状评分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P0.05),对照组只有头痛程度与治疗前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头痛程度、持续时间及综合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近期总有效率83.33%,对照组70.00%,治疗组远期总有效率76.67%,对照组63.33%,组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电针联合刺络放血治疗MO近远期疗效均优于单纯电针治疗,特别在改善偏头痛程度及持续时间方面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接气通经针法治疗无先兆性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单盲的方法,将符合标准的无先兆性偏头痛患者60例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接气通经的针刺疗法治疗,对照组给予西比灵5 mg 1次/d口服。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和NO值的变化。结果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2组血液流变学及NO值均有改善,但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接气通经针法为治疗无先兆性偏头痛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透刺法治疗无先兆偏头痛的疗效。方法:以透刺法治疗偏头痛40例,并与传统针刺法治疗偏头痛31例对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4%,经统计学处理,P〈0.05,两组有显著差异。结论:透刺法治疗无先兆偏头痛疗效优于传统针刺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观察透刺法结合电针对肝风上扰型无先兆性偏头痛患者的影响,探讨其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肝风上扰型无先兆性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透刺法结合电针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针刺结合电针治疗,均连续针刺10 d后休息1 d,以此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随访1个月.观察...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远近配穴针刺治疗偏头痛急性发作期的效果.方法:9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用远近配穴针刺治疗.结果:治疗后60min两组VAS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首次治疗后第1个月内观察组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症状积分均略低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10.
11.
李华 《光明中医》2003,18(2):27-28
针刺治疗作为周围面瘫的最佳治疗方法 ,已被当前医学界所共认。在多年的临床治疗中 ,笔者发现 ,面瘫急性期在患侧行针刺常规治疗 ,如果针法不当 ,或刺激过强 ,则会影响疗效 ,延长病程及留下后遗症 ,采用巨刺法治疗急性期面瘫 ,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巨刺法即左经有病 ,取右侧腧穴治疗。右经有病 ,取左侧腧穴治疗。在临证中 ,有相当一部分周围性面瘫患者就诊时 ,虽然病在患侧 ,而患者自觉健侧面肌不适 ,如面肌枸紧 ,眼睑皱紧等。此时用巨刺法治疗三五日后 ,待健侧面肌轻缓 ,症状缓解后 ,再行患侧常规治疗。治疗方法 :1、取穴 :百会、大椎、风池 …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调神理结针法治疗无先兆性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取穴针刺组和调神理结法取穴针刺组,每组患者30例。5次为1个疗程,均治疗2个疗程。分别利用数字分级法(NRS)、根据主诉疼痛的程度分级法(VRS)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症状进行评价,利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24)对患者治疗前后抑郁的精神状态进行评价,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加以比较分析。结果调神理结组的疼痛程度评分与抑郁量表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P 0. 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 33%(25/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 00%(18/30)。结论调神理结取穴针刺法与常规取穴针刺法相比较,不仅对无先兆性偏头痛患者的头痛症状有所缓解,而且对于患者的精神状态也有明显的改善。该临床试验为该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值得临床进一步的研究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评价针刺阳陵泉对无先兆偏头痛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推广应用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比较阳陵泉与常规针刺法治疗偏头痛的优劣.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7% 对照组总有效率71.4% .结论:阳陵泉能提高偏头痛疗效.  相似文献   

15.
巨刺法治疗肩周炎12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肩周炎是针灸最常见的病种之一。常规辨证分经针刺治疗,往往疗程长,效不显著。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应用巨刺法治疗120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般资料辨证分经组和巨刺组各120例,均为针灸门诊病人,随机分组,病程均在半年以内。巨刺组 120例,其中男28例,女92例。年龄49岁以下15例,50~60岁73例,60岁以上32例。辨证分经组 120例,其中男32例,女88例。年龄49岁以下23例,50~60岁68例,60岁以上29例。治疗方法巨刺组 在辨证分经基础上,取患肩对侧膝关节周围相对应经的经穴,并在膝关节对应部位寻找压痛点,强刺激以患者能耐受为限,在针刺同时嘱患者…  相似文献   

16.
巨刺法治疗脑梗塞4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巨刺为左病刺右,右病刺左的针刺方法,最早见于《灵枢·官针》“巨刺者,左取右,右取左”。元代杜思敬《济生拔粹·针经摘英集》有巨刺法治疗中风偏瘫的记载:“治中风手足不遂,针百会、听会、肩髃、曲池、三里、悬钟、风市,其七穴左治右,右治左。”本人通过临床观察,证实了巨刺法的临床实用价值,现将有关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火针治疗无先兆偏头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50例无先兆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西药组口服西比灵治疗,火针治疗组在西药组的基础上进行火针治疗,对两组患者疗效及治疗前后头痛指数及生活质量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火针治疗组总有效率96%,明显优于西药组的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火针治疗组治疗后头痛指数比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并且低于西药组治疗后的头痛指数(P0.05)。治疗组治疗后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比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也明显高于西药组治疗后各维度的评分(P0.05)。结论:火针治疗无先兆偏头痛患者的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吴利  张静 《光明中医》2020,(10):1531-1534
目的比较周围性面瘫巨刺法、分期巨刺法和患侧针刺法的临床疗效差异,为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将98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组(巨刺法组)33例、B组(分期巨刺法组)33例、C组(患侧针刺组)32例,3组均予相同基础用药,针刺取穴阳白、四白、颧髎、颊车、地仓、翳风、合谷。A组针刺面部健侧穴位;B组急性期(发病1~7 d)面部取健侧穴位,静止期和恢复期(发病8 d以后)面部取患侧穴位;C组针刺面部患侧穴位;每周7次,连续治疗4周。应用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系统于治疗前后对3组患者面神经功能进行评分,并比较3组疗效。结果 3组均能促进面神经功能恢复,总有效率均为100%(P>0.05),A组(60.606%)和B组(66.667%)痊愈率均优于C组(46.875%)(P<0.05);A组痊愈时间(20.55±4.763) d和B组(18.35±4.460) d优于C组(23.53±3.175) d(P<0.05);治疗后第7天、第14天、第21天A组和B组H-B评分均优于C组(P<0.05),治疗后第14天、第21天...  相似文献   

20.
目的:基于自主神经功能探讨不同选穴原则干预无先兆性偏头痛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2016年11月至2018年6月收集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针灸科符合纳入标准的偏头痛患者84例,随机分为自主神经组41例(脱失1例)和常规治疗组40例(脱失2例),治疗频率为3次/周,均治疗2周,8周后回访.缓解期检测心率变异性特征,包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