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睡眠-觉醒时相延迟障碍是一种睡眠节律紊乱的睡眠障碍。该文介绍采用盘龙刺夹脊穴结合柴胡桂枝汤治疗睡眠-觉醒时相延迟障碍验案1则。  相似文献   

2.
谭家峰 《养生月刊》2003,24(4):158-158
老年人由于内源性生物节律的改变,在睡眠时间上可以出现两种截然相反的睡眠周期改变,其表现类似失眠,只是在睡与醒的周期出现偏差,这种酷似“失眠症”的周期改变叫“睡眠时相障碍”,在临床上常会引起误诊误治。 一、睡眠时相推迟综合征。晚上精神饱满,毫无倦意,午夜过后仍迟迟不想就寐,一旦想睡时上床就能睡着,醒后倦意未消不愿起床,整个上午都显得疲倦无力。中午过后精神逐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针刺治疗睡眠觉醒时相延迟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对睡眠、情绪及血浆褪黑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60例睡眠觉醒时相延迟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两组在睡眠卫生教育的基础上,治疗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安慰平头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早-晚问卷(morningness-eveningness questionnaire, MEQ)、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 HAMA)和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item 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HAMD-17)评分变化,检测治疗前后血浆褪黑素(melatonin, MT)含量;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PSQI总分及5项因子(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和日间功能障碍)、HAMA和HAMD-17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1,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4.
飞针针刺为主治疗睡眠障碍: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飞针干预治疗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比较飞针针刺与舒乐安定药物治疗及非穴位针刺的疗效差异.方法:将315例睡眠障碍患者随机分为飞针针刺组(110例)、舒乐安定组(107例)和非穴位针刺组(98例),飞针针刺组采用飞针针刺三阴交、安眠、神门等穴,口服维生素B1和背俞穴埋皮内针治疗;舒乐安定组予口服舒乐安定,非穴位针刺和背俞穴穴位贴压治疗;非穴位针刺组给予非穴位针刺、口服维生素B1和背俞穴穴位贴压治疗,均治疗2周,治疗后2周随访,观察疗效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变化情况.结果:飞针针刺组总有效率为84.1%(90/107),优于舒乐安定组的59.7%(62/104)和非穴位针刺组的25.0%(24/96)(均P<0.05).各组随访时PSQI各项评分及总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5),飞针针刺组随访时PSQI各项评分及总评分较其他两组降低更明显(均P<0.05).结论:飞针针刺为主治疗能有效改善睡眠障碍患者睡眠质量,其疗效明显优于舒乐安定和非穴位针刺.  相似文献   

5.
目的 基于多导睡眠监测系统观察贺氏三通法治疗中风后睡眠觉醒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纳入中风后睡眠觉醒障碍患者13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7例)和观察组(67例)。对照组予口服艾司唑仑片治疗,观察组采用贺氏三通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 HAMA)的评分变化,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多导睡眠监测系统中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PSQI和HAMA评分以及睡眠潜伏期、非快动眼睡眠比例和觉醒次数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睡眠总时间、快动眼睡眠潜伏期、深睡眠比例、快动眼睡眠比例和睡眠效率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贺氏三通法治疗中风后睡眠觉醒障碍的临床疗效优于口服药物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睡眠质量,缓解患者焦虑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不同频次针刺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FD患者随机分为每周针刺3次组(31例,脱落2例)、每周针刺1次组(30例,脱落2例)及对照组(29例,脱落2例)。两个针刺组均取中脘及双侧天枢、内关、梁丘、阳陵泉、足三里和太冲,分别给予每周3次、每周1次的针刺治疗,连续治疗4周。对照组于随访结束后给予补偿性治疗。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治疗4周后及治疗结束后4、8周的消化不良症状(SID)积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于治疗前,治疗2、4周后及治疗结束后4、8周评定3组患者尼平消化不良生活质量指数(NDLQI)评分。结果:治疗4周后和治疗结束后4、8周,每周针刺3次组、每周针刺1次组SID积分、SAS评分、SD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00 1,P<0.05)。治疗4周后,每周针刺3次组、每周针刺1次组SID积分、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00 1);治疗2、4周后,每周针刺3次组、每周针刺1次组NDLQI评分较基线期升高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后4、8周,每周针...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比观察不同针刺方法治疗心脾两虚型抑郁症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177例患者随机分为毫针+耳穴压豆组32例、电针+耳穴压豆组28例、温针+耳穴压豆组30例、毫针组27例、电针组29例、温针组31例,各组均每日治疗1次,治疗3周.观察各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抑郁自评量表(SDS)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结果 毫针+耳穴压豆组总有效率为87.50%,电针+耳穴压豆组为92.86%,温针+耳穴压豆组为86.67%,毫针组为77.78%,电针组为82.76%,温针组为80.65%,各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DS评分各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AMD、PSQI评分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电针+耳穴压豆组HAMD和PSQI评分的改善程度较其余各组明显(P<0.05).结论 电针、毫针、温针、耳穴压豆均可改善心脾两虚型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的睡眠质量,其中电针+耳穴压豆较其他方法在改善HAMD和PSQI评分方面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针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觉醒的早期康复效果.方法:将10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电刺激组,每组51例.在神经外科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针刺组给予针刺治疗,穴取水沟、内关、三阴交为主;电刺激组给予功能性电刺激(FES),选择性地刺激患侧上肢肌肉.30天后比较两组的昏迷转清醒率、苏醒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针刺组患者昏迷转清醒率为82.4%(42/51),高于电刺激组的56.9%(29/51,P<0.01),针刺组苏醒时间较电刺激组明显缩短(P<0.01),临床疗效亦明显优于电刺激组(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早期针刺干预能够加快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觉醒功能的恢复,其疗效优于功能性电刺激.  相似文献   

9.
针刺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脑觉醒功能障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Tu XH  He ZY  Fu X  Chen YH  Chen YL  Kang SJ 《中国针灸》2010,30(12):974-976
目的:探讨针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觉醒的早期康复效果。方法:将10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电刺激组,每组51例。在神经外科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针刺组给予针刺治疗,穴取水沟、内关、三阴交为主;电刺激组给予功能性电刺激(FES),选择性地刺激患侧上肢肌肉。30天后比较两组的昏迷转清醒率、苏醒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针刺组患者昏迷转清醒率为82.4%(42/51),高于电刺激组的56.9%(29/51,P0.01),针刺组苏醒时间较电刺激组明显缩短(P0.01),临床疗效亦明显优于电刺激组(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早期针刺干预能够加快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觉醒功能的恢复,其疗效优于功能性电刺激。  相似文献   

10.
周艳丽 《中医研究》2012,25(10):55-56
目的:比较针刺不同腧穴对诱导大鼠入睡潜伏期和睡眠持续时间的影响.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分别为模型对照组、神门组、内关组、三阴交组、足三里组、申脉加照海组.大鼠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30 mg/kg,以翻正反射消失为发生睡眠,观察大鼠的入睡潜伏期及睡眠持续时间.结果:与模型对照组对比,足三里组有缩短睡眠潜伏期的趋势,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阴交组、内关组、神门组和申脉加照海组大鼠入睡潜伏期较模型对照组缩短,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与模型对照组对比,内关组、神门组和申脉加照海组睡眠持续时间延长,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申脉加照海组睡眠持续时间较神门组、内关组均延长,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值依次<0.05、<0.01).结论:申脉、照海和神门具有良好的安神促眠作用,对失眠可能具有良好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1.
脑卒中后患者睡眠觉醒节律紊乱发病率高,约95%的脑卒中患者伴有失眠和睡眠结构紊乱。睡眠觉醒节律紊乱是指睡眠与觉醒周期变得杂乱无章、毫无规律。睡眠觉醒节律紊乱是脑卒中的一个严重并发症,不仅影响脑卒中患者的身心健康,还直接影响其治疗预后,并且易加重诱发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病、糖尿病等,增加脑卒中再发率。  相似文献   

12.
觉醒与睡眠是人和高等动物维持生命必须的生理现象。机体在觉醒状态下进行工作、生活、学习;通过睡眠可使精力和体力得到恢复。睡眠功能障碍,常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活动失常。  相似文献   

13.
针刺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敏  江学勤  陈利华 《四川中医》2005,23(10):104-105
目的:探讨针刺疗法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睡眠时相的临床作用及机理。方法:24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针刺治疗前及治疗后10天进行夜间多导睡眠图监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睡眠效率、1期睡眠时间(TSl)、2期睡眠时问(TS2)、深睡眠时间(Delta)、快动眼睡眠时间(REM)等指标及临床症状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多导睡眠图PSG检测结果改善明显。低通气及呼吸暂停发生次数明显减少(P<0.01),睡眠效率增加(P<0.01),1期睡眠时间(TSl)、2期睡眠时间(TS2)、REM期睡眠时间明显减少(P<0.05),深睡眠时间(Delta)明显增加(P<0.05)。结论:OSAS病人针刺治疗后较治疗前临床症状明显改善,PSG各项指标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4.
失眠是临床常见病症之一,中医称为"不寐"、"不得眠"、"不得卧"。轻者入眠困难,或入睡后易被惊醒,醒后不能再入睡,严重者可整夜不能入睡,常伴有头痛、头晕、健忘等。随着人们的工作生活节奏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青光眼视神经萎缩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89只患眼)青光眼视神经萎缩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主穴取百会、上睛明、承泣、风池、足三里等,配合辨证取穴,间隔2d针刺1次,每周2次,两组均治疗3个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和治疗后6个月随访时观察两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IOP)、视野指标[视野指数(VFI)、平均偏差(MD)、图形标准差(PSD)]和平均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结果:治疗后和随访时,对照组BCVA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随访时BCVA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各时间点,两组患者IOP、VFI、MD、PSD组内和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和随访时,观察组平均RNFL厚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西医基础治疗的基础上,针刺治疗可延缓青光眼视神经萎缩患者视力下降及视网膜纤维层变薄。  相似文献   

17.
观察56例患者,发现觉醒—睡眠节律紊乱与中风急性期神志障碍、病灶部位、病灶多少、发病年龄有关。运用针刺治疗,并与西药镇静、抗焦虑、催眠组进行对照。针刺组痊愈率57.1%,具有疗效较好、无毒副作用的优点。并认为提高疗效的关键是选穴、掌握针刺时机、刺激量。头针、头穴通电,下午针刺治疗有助于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8.
辨时治疗失眠5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郁青萍  高翔 《中医药学刊》2006,24(4):763-763
目的:观察辨时治疗对失眠的治疗作用。方法:将95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采用乙酰谷酰胺注射液静脉滴注,用药时间为上午12时以前,下午口服中药安眠汤(药用柴胡、枣仁、山栀、夜交藤、白芍、枳壳、红花),睡前服鸟灵胶囊。对照组45例,用谷维素、舒乐安定治疗,2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显效31例,有效1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2%,对照组显效21例,有效12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2.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辨时治疗优于单纯针对夜间失眠的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针刺治疗荨麻疹随机对照试验的质量.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F)、维普(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筛选合格文献,运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CONSORT声明、STRICTA标准进行质量评价.结果:共纳入RCT56篇.18篇(32.14%)采用了科学的随机序列产生方法,分配隐藏和盲法运用匮乏.只有1篇(1.79%)文题能够识别是随机试验,对科学背景和试验理由、样本量估计、随访情况、基线图表、统计学方法、试验局限性、可推广性、试验注册情况等均报告不充分.治疗场所和对病人的解释只有1篇(1.79%)报告,进针深度、治疗师背景、对照措施的合理性等报告的篇数也较少.结论:目前针刺治疗荨麻疹随机对照试验的质量水平总体较低.建议加强对临床试验科学规范的学习和要求.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围绝经期早醒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围绝经期早醒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脱落3例)和对照组(30例,脱落2例、剔除2例)。观察组予针刺治疗,穴取百会、印堂、安眠、合谷、神门、太冲、太溪等,隔日1次,每周3次;对照组予谷维素片口服,每次20 mg,每日3次,两组均治疗4周。采用睡眠体动记录仪(ACT)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有效睡眠时间、睡眠质量、觉醒时间、觉醒次数、每次觉醒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及早醒评分,并评定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睡眠时间延长、睡眠质量升高(P<0.05),觉醒时间及每次觉醒时间缩短、觉醒次数减少(P<0.05),PSQI评分、早醒评分降低(P<0.05);对照组觉醒次数减少、PSQI评分及早醒评分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睡眠时间、睡眠质量、觉醒时间、觉醒次数、每次觉醒时间及PSQI评分、早醒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9%(24/27),高于对照组的38.5%(10/26,P<0.05)。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