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从“肺为血脏”角度出发,结合现代临床和科学研究,重新分析和认识络脉在特发性肺纤维化发展中的作用。众所周知,络脉为全身气血运行的通道,可以说络脉在气血的运行中起关键作用,“肺为血脏”理论认为气血的失常最易造成肺部瘀滞,痰阻血瘀,肺络不通,形成痰、毒、瘀、虚等病理产物,肺脏长期得不到滋养,最终发展为间质性肺疾病,肺痿弱不用。“肺为血脏”,易滞易瘀、易入难出,肺虚是形成间质性肺病的基础,络脉不通,气滞血瘀是特发性肺纤维化的病机,而络病理论又反过来证明了“肺为血脏”这一理论,临床上补肺益气、活血通络法应贯穿疾病治疗的始终。 相似文献
3.
支气管哮喘是呼吸系统常见病,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归属中医学"哮证""喘证"等范畴,纵观各代医家多从气、痰等方面论述哮喘,少有从瘀阐述者。张伟教授认为肺不仅为气脏,亦为血脏,对血液的生成和运行起着重要作用。从肺生血,朝百脉、主治节,气、血、津液三者关系方面论述"肺为血脏",多血即易致瘀,又哮喘常反复发作,病史较长,久病易成瘀,故瘀在支气管哮喘之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治瘀可贯穿于治哮之始终,临床中应灵活运用活血化瘀类药物,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4.
5.
6.
介绍刘胜教授基于“血不利则为水”理论,从气、血、水论治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经验。认为“无处不气化,无处不气血”,气化与水液代谢功能障碍乃本病发生的关键,而“血不利则为水”为核心病机;治疗上主张扶正祛邪兼顾,补肾健脾、益气养血以固本,破血逐瘀、利水消肿祛其邪。并举验案1则。 相似文献
7.
8.
9.
10.
11.
肺结节是临床常见的肺部疾病,起病隐匿且部分结节具有恶变可能,目前诊治仍然存在不足。中医药在防治肺结节上具有一定效果,深层次机制值得进一步探讨。肺结节属于“有形”之邪,局部可体现出“阳性”的增长状态,亦可体现“阴性”病理产物凝滞,符合“阳化气,阴成形”的阴阳理论,机体阴阳不和可能是肺结节发生发展的核心机制。本文从肺结节发生、发展、术后三个阶段的机体阴阳失和状态入手,结合结节局部阴阳、机体整体阴阳的差异,提出结节初起时“温阳散阴”、结节进展时“扶阳攻阴”、结节术后“调阳和阴”的治疗原则,以期指导临床肺结节的治疗。 相似文献
12.
血瘀是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核心病理因素,“因虚、积冷、结气”是导致血瘀的原因,瘀血日久化水,水积成痰,痰瘀互结,发为该病。基于“血水同源”的生理基础和“血不利则为水”的病机演化,以活血散瘀,化痰散结为基本治法,佐以益气、温阳、补血、散寒、行气等。活血散瘀,化痰散结用桂枝、牡丹皮、赤芍、桃仁、茯苓、水蛭、■虫、皂角刺、昆布、石打穿等。气虚血瘀者,当佐以益气健脾药物如黄芪、党参、白术等;血虚夹瘀者,以桂枝茯苓丸为基础方,合四物汤加减;阳虚瘀结者,当温阳化浊,化瘀止痛,以补肾活血散瘀汤,或桂枝茯苓丸合温经汤、附子理中汤合桂枝茯苓丸或消瘰丸加减;寒凝者,当散寒活血,化痰散结,以桂枝茯苓丸合温经汤,或用少腹逐瘀汤为基础方加减;气滞者,当活血行气、化痰散结并重,以桂枝茯苓丸合失笑散或膈下逐瘀汤,配合化痰散结之品治疗。 相似文献
13.
“血不利则为水”乃《金匮要略》提出的著名论断,由此形成的“血水同治法”极大丰富了水肿病治疗。本文结合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临床特点,通过探讨“血不利则为水”的内涵及其病变过程中因“血不利”而致上肢肿胀的机理,认为活血利水法是防治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关键大法,具体应用中当结合益气行气、滋阴清热、疏肝健脾、化痰通络等法。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血不利则为水”是张仲景关于津血病理关系的重要理论。现代医家认为,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病机属本虚标实,以肾虚为本、痰瘀互结为标。痰瘀等有形实邪阻滞冲任胞宫,血行不畅,进而导致气、血、水相互为病,缠绵难愈,故活血利水是治疗肥胖型PCOS的根本大法,即血水同治、标本兼顾。基于此,艾师从临床与古籍出发,探索“血不利则为水”对针灸治疗肥胖型PCOS的临床指导意义,并从中获益匪浅。 相似文献
18.
19.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GERD)是消化系统中的常见病与难治性疾病,症状繁杂,迁延难愈。笔者从“诸气膹郁,皆属于肺”(《素问·至真要大论篇》)的角度出发,探讨全国名中医刘启泉教授从肺辨治GERD的证治思路与用药特色。刘启泉教授认为GERD总以气机失调为基本病机,临证将此病病机特点总结为气(肺胃气逆)、湿(湿滞肺脾)、热(肺胃郁热)、虚(肺胃阴虚),提出了降、宣、清、养四大治法,即:降肺以调胃腑通降,佐斡旋气机;宣肺以辅脾气升清,助运化水湿;清肺以散肺胃郁热,平升降之路;养肺以滋肺胃阴液,厘津亏虚热。刘启泉教授主张以顺气为先、调中为要、兼顾滋阴,旨在燮理气机、开通郁结、调肺安胃、升降有常;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其用药特色包括慎用开破、妙用轻灵、酌加苦寒、巧佐理气之品等;总以化裁复衡、以调求平为调摄目标,并嘱患者调畅情志、药食并重。刘启泉教授临证中圆机活法,常得佳效,其辨治经验可为临床相关诊疗拓宽思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