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奇经八脉中督、任、冲三脉起于胞中,同出会阴。《类经图翼》称三脉为“一源而三歧”。此处所指的胞又位于何处?有人认为此胞乃女了胞,试问男性三脉又源于何处? 相似文献
2.
未病是指未被明确诊断为疾病的一种状态,未病先防是在未发生疾病之前,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强身健体,以防止疾病的发生,是中医学防病思想的突出体现。徐占英教授从事中医针灸学教学、临床及科研工作40余年,擅长针灸治疗脑病、痛证、妇科及男科等,并在中医学防病养生治未病方面具有独到之处。奇经八脉在经络系统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在调节全身气血的盛衰方面具有主导作用,尤其是八脉之中的督、任、冲三脉,统帅诸经,究其循行分布及所主病候,可寻出治本求源之理,推出治未病之法。本文拟将徐占英教授通过针灸调理督、任、冲三脉而达到防病养生治未病的思路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生理状态下胞宫相关经穴体表微循环在月经周期中的变化,探求生理状态下胞宫相关经穴体表微循环变化的特异性规律,为经穴反映功能的特异性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招募90例健康女大学生,选取与胞宫相关的足三阴经原穴、郄穴、足三阴经交会穴(三阴交),脾经非特定穴(血海),非相关经穴(悬钟)以及非经非穴作为测试点,通过激光散斑血流成像技术观察这些测试点在月经期、卵泡期、排卵期和黄体期的微循环血流灌注量变化规律。结果:右侧地机穴月经期血流灌注量低于排卵期和黄体期(P<0.05),卵泡期低于排卵期(P<0.05);左侧中都穴月经期血流灌注量低于卵泡期、排卵期、黄体期(P<0.05)。地机、三阴交、太溪、水泉穴在各时期同名穴位左侧血流灌注量均大于右侧(P<0.05),悬钟穴在各时期右侧血流灌注量均大于左侧(P<0.05);血海穴在排卵期左侧穴位血流灌注量大于右侧(P<0.05),太白穴在月经期、非经非穴在黄体期右侧穴位血流灌注量均大于左侧(P<0.05)。结论:脾经地机和肝经中都穴体表微循环可特异性反映生理状态下胞宫气血变化。 相似文献
4.
5.
6.
目的:通过对电针治疗原发性痛经的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探讨子宫位置与经穴时效性的关系。方法:对368例原发性痛经患者进行子宫位置评估和电针治疗,采用VAS对患者治疗前、起针即刻、起针后30 min的疼痛程度进行定量评价。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ANONA)或非参数检验( Kruskal-Wallis H检验)。结果:子宫前位患者各经穴组VAS值无显著差异( P>0.05)。子宫中位、子宫后位患者结果与子宫前位类似。结论:现有结果尚不能提示子宫位置与经穴时效性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温经散寒祛瘀法治疗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型)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甲襞微循环的影响。方法:选用86例确诊为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型)的患者,给予温经散寒祛瘀的暖宫止痛汤(盐炒小茴香、炮姜、肉桂、紫石英、川牛膝、赤芍、当归、香附、丹参、鸡血藤、元胡、白芍)进行治疗,并观察患者用药前后的甲襞微循环变化。结果:治疗组病例86例,痊愈64例,总有效率94.19%;原发性痛经患者存在明显的甲襞微循环障碍,各项积分均增高,经过温经散寒祛瘀法治疗积分降低,经统计学处理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甲襞微循环。结论:温经散寒祛瘀法治疗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型),临床疗效可靠,能明显改善患者甲襞微循环障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胰岛素抵抗对育龄女性月经周期不同阶段经穴浅表微循环血流灌注量(MBPU)的影响。方法 将22例志愿者根据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值,分成胰岛素抵抗组(10例,HOMA-IR值≥1.66)和健康组(12例,HOMA-IR值<1.66),分别于月经期、卵泡期、排卵期、黄体期应用激光散斑成像系统观察关元、肝俞、脾俞、肾俞穴的浅表MBPU。结果 (1)胰岛素抵抗组患者月经期、黄体期关元穴浅表MBPU低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胰岛素抵抗组右肾俞浅表MBPU在月经期低于健康组(P<0.05);(3)月经期关元、左肾俞、右肾俞浅表MBPU与HOMA-IR均呈负相关,卵泡期左肝俞、右脾俞浅表MBPU与HOMA-IR均呈正相关,晚黄体期左脾俞浅表MBPU与HOMA-IR呈正相关;(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月经期关元及右肾俞浅表MBPU引入是否具有胰岛素抵抗的方程具有统计学意义,预测胰岛素抵抗的正确百分比为80%。结论 胰岛素抵抗会降低育龄女性月经期经穴浅表MBPU,关元和右肾俞穴浅表MBPU可能能够特异性反映胰岛素抵抗的病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针刺单穴、多穴对重度原发性痛经患者的镇痛效应。方法:选取重度原发性痛经患者78例,随机分为单穴(十七椎穴)组34例和多穴(十七椎、次髎、地机、三阴交穴)组44例。观察针刺前后两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随时间的变化,并比较之间的差异。结果:针刺5 min后,两组VAS读数均开始明显降低;两组3个月经周期针刺前即时VAS读数均逐渐下降,与第1月经周期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第1月经周期起针后60 min,在第2月经周期起针后120 min多穴组与单穴组比较,VAS读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时间点VAS读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单穴和多穴治疗重度原发性痛经都有明显的即刻镇痛效应,且该效应具有临床意义。针刺单穴、多穴治疗重度原发性痛经,均具有累积镇痛效应。针刺治疗重度原发性痛经可单取十七椎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拟通过前瞻性的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来观察子宫位置与经穴效应的关系,以验证上述临床试验数据的二次分析结果。方法:按照中央随机方案将144例不同子宫位置受试者随机均等分为三阴交组、关元组和次髎组。于治疗前通过超声和妇科检查对每位受试者子宫位置进行评估,当视觉模拟量表(VAS值)≥40mm时,分别按其随机分组进行电针治疗,电针时间为30min,频率为2/100Hz,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每位受试者治疗1次。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价疼痛情况。采用临床症状评分量表RSS评价痛经伴随症状缓解情况。预期结果:拟通过前瞻性的研究,观察子宫位置与经穴效应是否有关系,并验证二次分析结果。预期结论:初步证实子宫位置与经穴效应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关系;子宫位置可以作为临床上选穴治疗的依据之一,根据患者子宫位置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经穴进行治疗,可能发挥更佳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针灸配合药物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甲襞微循环的影响.方法:选用90例确诊为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及对照组45例,治疗组给予针灸及少腹逐瘀胶囊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少腹逐瘀胶囊口服,并观察患者用药前后的甲襞微循环变化.结果:治疗组病例45例,痊愈32例,总有效率91.11%;原发性痛经患者存在明显的甲襞微循环障碍,各项积分均增高,经过针灸加药物治疗积分降低,经统计学处理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针药合用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甲襞微循环障碍.结论:针药合用治疗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型)不仅临床疗效可靠,而且能明显改善患者甲襞微循环障碍. 相似文献
13.
目的:基于Rho/Rho激酶(ROCK)信号通路,探讨电针任、督二脉经穴缓解子宫平滑肌痉挛、改善原发性痛经(PD)的作用机制并观察任、督二脉经穴作用是否存在差异。方法: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盐水组、模型组、任脉组、督脉组及非经非穴组,每组12只。采用苯甲酸雌二醇联合缩宫素(OT)建立类痛经大鼠模型。任脉组电针“气海”“中极”并针刺“关元”,督脉组电针“命门”“腰俞”并针刺“腰阳关”,非经非穴组电针左侧“非穴1”“非穴3”并针刺“非穴2”,每次20 min,1次/d,连续10 d。观察各组大鼠腹腔注射OT(2 U/只) 30 min内的扭体反应;多导生理记录仪记录大鼠在体子宫平滑肌电信号,HE染色法观察大鼠子宫组织的病理形态变化;ELISA法检测大鼠子宫组织前列腺素F2α(PGF2α)、OT、钙离子(Ca2+)的含量,Western blot及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子宫组织平滑肌22-α(SM22-α)、RhoA、ROCKⅡ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盐水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扭体评分升高(P<0.01),在体子宫平滑肌...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针刺三阴交得气对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患者能量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纳入寒湿凝滞证原发性痛经患者8例,分为得气组和不得气组各4例,2组均针刺双侧三阴交穴,得气组给予粗针、深刺、行手法的促使得气干预,不得气组给予细针、浅刺、不行手法的避免得气干预,应用受试者针感临床评价量表测评实际得气情况。同时记录2组针刺前、中、后共12个时点的红外热像温度、微循环血流灌注量,观察三阴交穴得气与否两种状态下指标是否存在差异。结果通过试验发现三阴交得气与否不同状态下,公孙穴区微循环血流灌注量、三阴交穴区和阴陵泉-血海段经脉的红外热像温度等指标存在差异(P<0.05)。结论在留针期间或起针后一些时点,三阴交得气时公孙微循环血流灌注量较不得气时更充沛,三阴交穴区和阴陵泉-血海段经脉的红外热像温度较不得气时更高,说明能量代谢指标可能客观反映三阴交得气与否的不同状态。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针刺十七椎等多穴对重度原发性痛经患者的镇痛效应.方法:选取重度原发性痛经患者44例,在疼痛时针刺十七椎、地机、三阴交、次髎穴,留针30 min,观察针刺前即时、进针5、10、20、30 min及起针后30、60、120 min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读值.结果:1)3个治疗周期第1次针刺治疗前即时VAS读数逐渐降低,且第2、3月经周期VAS读数与第1月经周期VAS读数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各个月经周期第1次针刺各时点VAS读数与针刺前即时VAS读数的差值在针刺30 min过程中逐渐增大且在针刺20 min时差值有很大程度增加.结论:针刺十七椎等多穴对重度原发性痛经患者具有明显的镇痛效应,且该效应具有临床意义;针刺十七椎等多穴治疗重度原发性痛经具有累积镇痛效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神阙穴与相同神经节段非任脉穴位治疗原发性痛经的差异性,探讨药物在隔药灸脐治疗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隔药灸大横组、艾炷灸脐组和隔药灸脐组,每组8只。皮下注射苯甲酸雌二醇注射液(第1、10天0.5mg/只,第2~9天0.2mg/只)联合腹腔注射缩宫素(2U/只,末次给药24h后)制备痛经大鼠模型。隔药灸大横组采用隔药灸大横穴,艾炷灸脐组采用艾炷灸神阙穴,隔药灸脐组采用隔药灸神阙穴,均每日1次,每次7壮,连续10d。治疗结束后,观察30min内各组大鼠扭体次数,ELISA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浆中β-内啡肽(β-EP)水平和子宫组织前列腺素E2(PGE2)、前列腺素F2α(PGF2α)含量,MTT法检测脾脏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30min内扭体次数明显增加(P0.01),提示造模成功;血浆β-EP及子宫组织中PGE2含量均明显降低(P0.01),子宫组织中PGF2α含量明显升高(P0.01),脾脏NK细胞活性明显降低(P0.01)。经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3个治疗组大鼠扭体次数均明显降低(P0.01),血浆β-EP及子宫组织中PGE2含量明显升高(P0.05,P0.01),子宫组织中PGF2α含量明显降低(P0.05,P0.01),脾脏NK细胞活性明显升高(P0.01)。与隔药灸大横组及艾炷灸脐组比较,隔药灸脐组扭体次数减少更显著(P0.05,P0.01),血浆中β-EP、子宫组织中PGE2含量升高更显著(P0.01,P0.05),PGF2α含量降低更明显(P0.05,P0.01);与隔药灸大横组比较,隔药灸脐组脾脏NK细胞活性升高更显著(P0.05)。结论:隔药灸脐对胞宫的效应具有特异性,其特异性体现为循经性和相对性;在神经内分泌方面药物是影响神阙穴效应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比原发性痛经(PD)和继发性痛经(SD)受试者足三阴经经穴反应现象的异同,总结两种痛经的经络腧穴反应规律,从而探讨治疗两种痛经的选经用穴特点。方法:对35例健康受试者(健康组)、35例PD患者(原发组)和34例SD患者(继发组),运用传统经络腧穴诊察法,在受试者足三阴经小腿段循行部位进行诊察,记录经络腧穴阳性反应物和压痛出现情况,并对压痛腧穴进行视觉模拟量尺(VAS)评分。结果:与健康组比较,原发组和继发组在足三阴经阳性反应物和压痛出现率显著升高(P<0.01,P<0.05)。与原发组比较,继发组在脾经和肝经的阳性反应物出现率、在肝经的压痛出现率显著升高(P<0.05)。原发组和继发组在脾经的阳性反应物和压痛出现率显著高于肾经(P<0.01),原发组在脾经的压痛出现率显著高于肝经(P<0.05)。原发组、继发组的阳性反应物和压痛集中出现在脾经阴陵泉、地机、三阴交和肝经蠡沟、膝关;与原发组比较,继发组地机、蠡沟的阳性反应物出现率显著升高(P<0.05),压痛出现率、压痛VAS评分亦显著升高(P<0.01)。结论:PD和SD患者的足三阴...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一项针刺治疗寒湿凝滞证原发性痛经的临床试验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探讨寒湿凝滞证原发性痛经子宫位置与三阴交穴效应的关系。方法按照中央完全随机方案将96例寒湿凝滞证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均等分为期望得气组和期望不得气组,排除子宫位置资料不全者最终纳入86例,于治疗前通过超声对每位受试者子宫位置进行评估,当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P)值≥40 mm时,取双侧三阴交穴,期望得气组以Φ0.3×40 mm一次性无菌管针直刺1~1.2寸,每10分钟行平补平泻手法30秒;期望不得气组以Φ0.18×13 mm一次性无菌管针弹入即可,不施手法,两组均留针30分钟后缓慢平和的将针渐渐退出,进行疗效检测。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P)值评价两组治疗前、起针即刻(针刺30分钟)和起针后10分钟(40分钟)的疼痛情况。并比较各子宫位置反应者比例(治疗前后VAS-P值降低50%及以上患者的比例)、总体有效率、起针即刻效应(治疗前VAS-P值-起针即刻VAS-P值)与起针后效应(治疗前VAS-P值-起针后10分钟VAS-P值)。数据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卡方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或非参数检验。结果不同子宫位置间治疗前后各时点VAS-P值、反应者率、总体有效率、起针即刻效应与后效应比较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现有统计结果提示子宫位置可能与三阴交穴效应无关,其结果有待于前瞻性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证实。 相似文献
19.
20.
腰骶松筋法对原发性痛经患者月经期次髎穴压痛反应及腰骶部压痛点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腰骶松筋法对原发性痛经患者月经期次髎穴压痛反应及腰骶部压痛点的影响。方法将40例年龄16~30岁未育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松筋组20例与西药组20例,松筋组患者于每次月经期前3 d进行腰骶部松筋疗法治疗,每个压痛点治疗5 min,2次/d,共治疗3个月经周期。西药组患者于月经期前3 d给予布洛芬缓释片口服,2次/d,共治疗3个月经周期。测定2组患者第1次及第3次开始治疗前次髎穴压痛阈值,并记录腰骶部压痛点数量,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法评估2组患者初始治疗前及治疗第1,2,3个月经期第3天的疼痛情况。结果西药组患者第3次开始治疗前次髎穴痛阈值、腰骶部压痛点数量与第1次开始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 0. 05);松筋组患者第3次开始治疗前次髎穴痛阈值明显增高(P 0. 05),腰骶部压痛点数量明显减少(P 0. 05),且次髎穴痛阈值明显高于西药组而腰骶部压痛点数量明显少于西药组(P均0. 05)。松筋组患者治疗2次后腰骶部压痛点的解剖学位置及其与背俞穴的重合点均发生了较大变化,而西药组患者治疗2次后均未发生明显变化。2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均呈明显下降趋势(P均0. 05),但2组间第1,2个月经期第3天的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 05);松筋组患者治疗第3个月经期第3天的疼痛VAS评分明显低于同期西药组(P 0. 05)。结论腰骶松筋法可通过对腰骶部压痛点的刺激而起到疏通经络气血的作用,是一种治疗原发性痛经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