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甘露消毒丹"又名"普济解疫丹",常用于治疗湿温病湿热并重,酿成热毒,充斥气分之证,由清·叶天士所创,自清代以来一直沿用至今.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甘露聚糖肽联合顺铂及单用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47例晚期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4例,治疗组采用甘露聚糖肽注射液联合顺铂治疗,对照组单用顺铂治疗,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CR+PR)为78.2%;对照组总有效率(CR+PR)为58.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露聚糖肽联合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临床疗效好,毒副反应轻,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血液净化疗法(BP)源于血液透析对肾脏疾病的治疗,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发展,新的血液净化技术的发展,其治疗范围已远远超出了肾脏疾病的范畴,开始应用于医学各个专业中,特别是在危重症抢救及治疗上作用越来越突出。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多伴有严重的全身炎症反应,免疫功能紊乱,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甚至多系统器官功能障碍,是严重威胁病人生命的危重症之一。血液净化在其治疗上具有一些独特优势,越来越受到重视。近20年来,随着ICU的发展及治疗策略、方法的改进,急性胰腺炎的死亡率有所降低,但SAP的死亡率仍然在15%-25%,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甘露消毒丹加减治疗湿热蕴毒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对症支持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甘露消毒丹加减治疗,3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共6d。观察2组患儿治愈率、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口腔疱疹愈合时间、手足皮疹消退时间以及肠道病毒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在治愈率、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口腔疱疹愈合时间、手足皮疹消退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0.01);治疗组治疗后肠道病毒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甘露消毒丹加减治疗手足口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抑制手足口病患儿肠道病毒,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亢害承制理论源于《内经》,是《内经》中关于运气的重要思想,现广泛用于指导临床治疗,对于胸痹病来说,"君火之下,阴精承之""心本乎肾,所以上不宁者,未不由乎下,心气虚者,未不因乎精",即是亢害承制理论的具体体现,所以在治疗胸痹时要重视心肾相关的理论,注重在治疗心本脏疾病时调整肾的功能,如此,方能万全。  相似文献   

6.
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 赵步长教授就开始潜心研究心脑血管疾病的中医治疗方法, 此方法源于中医理论"异病同治""脑心同源""脑心同病", 以中医学及现代医学"脑心相通"理论为基础, 以现代医学心脑密切的生理关系及心脑血管病变共同的病理基础(如动脉粥样硬化)为根据。一直到1993年, 赵步长教授与伍海勤教授、赵涛博士创新性地提出"脑心同治"理论, 从整体观角度诠释心脑血管病的病机与治则, 探讨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发展与治疗, 指导临床实践, 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随后经过大量的临床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 证明"脑心同治"是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的创新性理论。  相似文献   

7.
银屑病是临床最常见的具有基因相关性的皮肤疾病之一.中医治疗具有疗效高同时不良反应小的特点,提示我们需要对其临床辨证论治规律进行研究.本文通过总结当代著名中医皮科专家治疗银屑病的辨证特点及用药规律,在银屑病"从血论治"的基础上提出"血分蕴毒"是银屑病的重要病机,其病位在"血",病性为"毒"与"热".并通过现代医学的视角,探讨"血分蕴毒"与现代医学的关系,这一认识丰富和发展了银屑病"从血论治"理论.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液氮联合甘露聚糖肽口服液治疗儿童治疗扁平疣的疗效。方法:66例扁平疣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两组患儿均按常规消毒疣体部位,用液氮棉签法逐个治疗全部皮疹,直至皮损边缘0.1 cm微红为止。治疗组加用甘露聚糖肽口服液,治疗4周后观察其有效率。结果:两组痊愈例数的时间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Hc=4.1252 79,P<0.05);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液氮联合甘露聚糖肽治疗儿童扁平疣疗效显著,且优越于单纯使用液氮者,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南宁地区阿达帕林凝胶联合甘露聚糖肽胶囊治疗寻常型痤疮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2例寻常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6例)予0.1%阿达帕林凝胶联合甘露聚糖肽胶囊治疗,对照组(36例)予0.1%阿达帕林凝胶外搽及无治疗作用的相同剂量熟淀粉胶囊对照治疗,严格执行双盲原则,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4周时,实验组有效率55.55%,对照组30.55%;治疗8周时有效率分别为83.33%和58.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达帕林凝胶联合甘露聚糖肽胶囊治疗寻常型痤疮效果显著,联合应用明显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五味甘露药浴颗粒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临床及实验室指标的影响,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12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使用五味甘露药浴颗粒,对照组使用"洗腿方",两组均以正清风痛宁片(60 mg/次,3次/d)为基础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总体疗效上比较,其ACR20、ACR50要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临床指标改善程度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有5例、对照组6例出现不良反应,停药后2周内不良反应均消失。结论五味甘露颗粒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安全有效,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实验室指标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甘露聚糖肽注射液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开放,随机平行对照试验方法,纳入符合诊断标准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240例,其中治疗组(n=120)采用柳氮磺吡啶片(4g/d)和甘露聚糖肽注射液(10mg/d);对照组(n=120)则给予柳氮磺吡啶片(4g/d)及生理盐水滴注,疗程4周,治疗前后评价症状体征评分变化及肠黏膜病变情况,并评价疗效。结果:①治疗组总有效率(82.2%vs 56.9%)及显效率(42.37%vs 25%)均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②治疗组在脓血便,腹痛,肠黏膜充血水肿、糜烂、溃疡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③甘露聚糖肽治疗过程中有发热病例14例,均为轻微,可自行缓解。结论:甘露聚糖肽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缓解腹痛,便血等临床症状及减少肠黏膜病变,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痞满是慢性胃炎、胃下垂、消化不良、胃神经官能症等疾病的共同症状.中医认为多由湿热中阻所致.近年来,笔者采用甘露消毒丹加减治疗湿热蕴脾型痞满30例,疗效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甘露聚糖肽在免疫紊乱性荨麻疹的有效性,探索其在免疫紊乱型荨麻疹免疫调节作用。方法:前瞻性,平行,随机对照试验,将186例自身免疫紊乱荨麻疹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98例采用安慰剂给药(30mg/d),急性期处理应用咪唑斯丁(10mg/d),治疗组口服甘露聚糖肽(30mg/d),其他处理方式与对照组相似。于第四周评价临床疗效及自身抗体水平。结果:甘露聚糖肽组瘙痒评分[(0.9±0.1)vs(2.1±0.5)],风团大小评分[(0.2±0.7)vs(1.0±0.9)],显效率(59.1%vs 34.1%),非常满意率(71.5%vs 26.1%)均优于对照并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另外甘露聚糖肽治疗八周后,抗IgE,IgG,抗FcεRIα自身抗体阳性率显著下降,并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而对照组无变化。结论:甘露聚糖肽可能通过降低自身抗体提高自身免疫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对人中性粒细胞(PMN)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ELISA和Dot blot检测MBL与微生物的结合;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及荧光显微镜观察MBL对PMN吞噬功能的影响;用qPCR分析MBL对PMN表达IL-1β、TNF-α和CD11b mRNA的影响,以ELISA检测MBL对PMN分泌TNF-α和IL-6的影响;应用NBT还原法检测MBL对PMN呼吸爆发的影响。结果 MBL与微生物结合并呈浓度依赖关系。无人血清时,MBL对PMN吞噬C.albicans和E.coli无明显影响。存在MBL缺陷人混合血清时,MBL可促进PMN对C.albicans的吞噬且这种作用可被甘露聚糖所阻断,上调PMN IL-1β、TNF-α、IL-6及CD11b表达水平,刺激PMN呼吸爆发。结论 MBL以补体凝集素途径依赖方式增强PMN吞噬功能,并促进炎性细胞因子分泌。  相似文献   

15.
新冠肺炎(COVID-19)属于中医"疫病"范畴,是具有强烈传染性和流行性的一种疾病.目前我国疫情得到基本控制,但不断增加的境外输入病例,以及无症状感染、"二次感染"以及"复阳"等迹象均表明COVID-19疫情并未结束,防控仍是重点."实卫固表"理论源于中医对卫气功能的认识,通过"实卫固表",可以激发阳气固护作用,强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甘露聚糖肽胶囊治疗变应性咽炎的临床近期疗效。方法;将76例变应性咽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40例,对照组36例。试验组在与对照组相同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甘露聚糖肽胶囊口服,每次10mg,1日3次,疗程为1个月。结果:试验组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为72.22%,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露聚糖肽胶囊对变应性咽炎具有免疫增强作用,与抗过敏药物联合应用可提高其疗效,缩短治疗时间,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观察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并胸腔灌注甘露聚糖肽联合顺铂及单用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96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二组:观察组50例,对照组46例,行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待胸腔积液排尽后,观察组胸腔灌注甘露聚糖肽和顺铂,对照组胸腔灌注顺铂,二组均每周1次,连续治疗2~4周。结果观察组有效率76.0%,对照组有效率52.2%,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率78.0%,对照组改善率54.3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二组毒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并胸腔灌注甘露聚糖肽联合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临床疗效好,毒副反应轻,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怒族是滇江西北高原一个古老的土著民族,怒族自称"怒苏"(碧江)、"誓阿怒"(福贡)和"阿龙"(贡山).其族源可追溯到唐代的"卢鹿蛮"和元代的"路蛮",明清时称"怒人".  相似文献   

19.
白及甘露聚糖抗胃溃疡及抗炎、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白及甘露聚糖的抗炎、镇痛及抗实验性胃溃疡作用。[方法]从白及中分离白及甘露聚糖。采用二甲苯诱导小鼠耳廓肿胀法、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进行抗炎试验;采用小鼠醋酸扭体法、热板法进行镇痛实验观察;采用冷水应激、幽门结扎等方法进行胃溃疡试验。[结果]白及甘露聚糖对小鼠耳廓肿胀有明显对抗作用;对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有一定对抗作用;白及甘露聚糖能明显抑制热板和醋酸所致小鼠疼痛,减少热板引起的小鼠疼痛反应和减少扭体次数。大鼠幽门结扎实验显示,白及甘露聚糖(3mg/只)能有效降低溃疡指数(P〈0.05);大鼠应激性溃疡实验显示,白及甘露聚糖(3mg/只)能有效降低溃疡指数(P〈0.01)。[结论]:白及甘露聚糖具有良好抗炎和一定镇痛作用及对实验性胃溃疡有较好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甘露消毒丹首见于《续名医类案》,据书中记载,本方由叶天士所创~([1]),当时在治疗温热病方面与神犀丹一起,媲美普济消毒饮。"二方活人甚众,时比之普济消毒饮云。"~([1])王孟英《温热经纬》称其为"治湿温时疫之主方"~([2])。笔者运用此方治疗内外妇儿的多种疾病,均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今就甘露消毒丹治疗验案举例如下。1粉刺患者,杨某,女,26岁,2015年8月5日初诊。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