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俊  张莞然  邱明义 《光明中医》2014,(10):2159-2160
作为病理之火的实火、虚火在中医古籍中被广泛论述,然则实火易辨,虚火难分。根据病机差异虚火又可以分为阴虚之火和阳虚之火,临床如何辨证施治关乎预后,切不可见火便苦寒直折,亦不可一概滋阴降火。当根据其病因病机之不同,对阴虚阳亢者滋阴潜阳,对虚阳浮越者温阳、引火归原。  相似文献   

2.
火是中医基础理论中的概念。火有两个含义,即生理之火与病理之火。生理性的火为阳气所化,是生命的动力;病理性的火,是机能亢进的表现。临床有实火、虚火之分,实火多因病邪亢盛,常见于急性热病,表现为高热、多汗、躁狂、面红目赤、尿少、便秘等;虚火多因阴液亏损,常见于慢性内伤杂病,以五心烦热、午后升火、烦躁失眠、腰膝酸软等为主症。  相似文献   

3.
介绍李青教授运用四法治疗火证的经验.李教授基于对病理之火的认识,根据病机不同,针对实火和虚火,具体提出苦寒直折、以水治火、以土治火、以火治火四大治法,或苦寒、或滋阴、或培土、或温肾,因势利导、相机行事,临证口糜、汗证、心悸、不寐、郁证、绝经前后诸证等内生虚火者均可从之,有一定的临床借鉴价值.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4.
黄靖 《江苏中医药》2010,42(3):63-65
天人相应,人身亦有君相二火。君火以明,相火以位。相火为君火之源泉,故居下以为体;君火得相火之助益,故居上而为用。君火不明,群阴僭上;相火失位,不能为君火济或有太过而逆位上越。相火所以能安于位者,缘由有三:一则坎水之藏纳,二则中土之镇守,三则心君之镇纳。知晓君相二火之性用、病变、治疗,以期厘清治火之法:实火当清、虚火要壮水、助中土扶阳、相火慎用清泻。  相似文献   

5.
祖医学中致病之“火邪”可有外感六淫之火和内伤七情之火。火性炎热,蒸腾向上,故处人体高位的五官铁受火侵袭;又火腐蚀肌肉,耗伤气阴,在临证五官组织的疮痒肿瘤诸疾患,“火”在病理上又可有实火和虚火之分,在治疗上按照“实火可泻”、“虚火可补”的原则,并指导人们在生活中注意摄生,以预防外感之火和内伤七情之火,则对五官疾病思过半矣。  相似文献   

6.
医者勘病,动曰实火虚火,泾渭分明,见真识确者固多;岐路亡手,马鹿其“间者亦”复不少。《内经》虽屡申“谨守病机”之训,而针药治火,实实虚虚者多矣。故景岳云“诸”病之杀人,而性火为最者,正以凡火未必杀人,而以虚为实,则无不杀之矣”。此虚实二火之所以不可不论也。何谓实火虚火?实火者,邪郁经络,热积脏腑也;虚火者,脏真不守,正气外扬也。来(?)既异,火生自殊,虽同火证而别若天渊。析而论之,盖有五方面的不同  相似文献   

7.
本文试对中医学中火的含义,如少火壮大、内火外火、实火虚火、君火相火、阴火阳火进行探讨,并归纳中医治火之法为:降火类、制火类、益火类、引火类、导火类、济火类。  相似文献   

8.
丹溪火证三治在儿科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丹溪火证论治颇具特色,认为火证不外乎实火、虚火和火郁三类,治疗上则归于“实火可泻”、“郁者可发”、“虚火可补”的三种治法(《丹溪心法·火》).小儿脏腑柔弱,形气未充,藩篱疏薄,易感外邪,而体禀纯阳,外感六淫,多从火化,温疫疠气,皆为火毒,加之“饮食停留,郁蒸发热;惊恐内迫,五志动极皆阳.”(《幼科要略·总论》)故小儿火热病证常多于成人。  相似文献   

9.
在病机十九条中,因火热为患者占十条之多,可见火热之邪犯人之众。但火有实火、虚火、阳火、阴火的不同,实火、阳火当泻,泻火法以苦寒泻热,属于最常见的直接针对性治疗,容易被众多医生掌握。而虚火、阴火却不仅不能通过直接的泻火法取得疗效,反而会使火邪更旺。犹如李时珍所说:“诸阳火,遇草而炽,得木而燔,可以湿伏,可以水灭;诸阴火,不焚草木而流金石,  相似文献   

10.
火热之邪是引起疲劳发生与发展的重要病因。本文作者基于对古籍经典与现代文献的学习与研究,分别从火热之邪可致疲劳的具体成因及治法进行详细而深入的阐释。认为疲劳的火热成因有实火虚火之别:实火具体可分为阳亢之火、六气所化之火、五志过极之火;虚火主要包括气虚火热,阴虚火热。且针对其虚实之异,提出治疗原则:实火,轻者可清、可达、可发、可攻,甚者必兼温散;虚火,气虚者,补脾胃,升清阳,泻阴火;阴虚者,滋阴降火甚兼潜阳的治疗思想。  相似文献   

11.
本文探讨笔者从火论治围绝经期失眠的认识,认为火是主要病理因素,且在治疗中分为"实火""虚火""虚实夹杂之火",辨证选方治疗的同时应注重生活方式的干预。  相似文献   

12.
中医学中有关“火”的概念较多,如少火、壮火、外火、内火、虚火、实火、阴火、阳火、君火、相火、命火、真火、龙火、雷火、邪火等。有的属于正常的生理学概念,有的则属于病理学概念。现将自己的浅见阐释如下,敬请同道斧正。1正邪之火1.1正常之火正常的火,为生理之火,又称少火  相似文献   

13.
王雪峰  张秀英 《中医杂志》2014,(19):1645-1647
"火嗽"是小儿咳嗽发生发展的主要病因病机。小儿为"纯阳"之体,感邪之后易入里化热,易从火化,故小儿咳嗽诊治时经常从"火嗽"立论。追溯火嗽之源流,通过探讨实火火嗽、虚火火嗽及虚实夹杂之火嗽,阐明其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方法。临证辨治小儿咳嗽时,应注意首辨虚实,次辨脏腑,中西互鉴,病证结合。对火嗽病程较长者可与慢性咳嗽中西互参,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相似文献   

14.
<正> “壮火食气”,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经文古奥,涵义精深。前辈先哲对此曾有注释,如马莳、李念莪及近贤秦伯未等人,多以“亢烈之火则害物,火太过则气反衰”或“壮火是过甚之火,能使气分耗”为注脚。大凡火热之甚,均可害物耗气,此为常理。然致病之火,应有外感内伤之分,实火虚火之别,不得相混。临床所见,邪热实火最易伤津涸血,而内伤虚火食气耗气为烈。所谓“亢烈过甚”之火,究属实火,抑或虚火?释文多随文敷义,未作深究。若以经文“食气”二字而论,所指“壮火”似应属内伤虚火为妥。若属虚火,它又是怎样产生的呢?这些需要弄清的问题,释文未能深涉。  相似文献   

15.
古今“火”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火”论是中医学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从古至今关于“火”的论述也非常多,古代“火”论主要有壮火、少火,君火、相火,龙雷之火,实火、虚火,阴火、阳火,外火、内火;现代“火”论主要有生理之“火”与病理之“火”,主要概述了生理之“火”与机体正常体温、机体功能活动以及脏腑组织细胞的密切关系,病理之“火”与机体微循环障碍和能量代谢障碍、机体细胞能量代谢和功能异常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胸痛是胃食管反流病典型症状之一。刘启泉教授从“疼酸惊骇,皆属于火”立论,认为胃食管反流病相关性胸痛为胃中实火灼烧脉络、肝郁化火助生胃火、心经瘀热壅滞化火、胃中虚火扰动横膈所致,病位在胃,牵涉多脏腑,胸痛类型分别为灼痛、窜痛、绞痛、隐痛。针对以上病因病机,刘师确立了直折火热、解郁降火、散火祛壅、升阳补益等治法,并佐以风药引经散火。火热之源得清,则痛自止,验之临床,获效良好。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17.
“龙雷之火”再探及临床证治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龙雷之火"的认识可以总结为寄寓于肝肾的相火,而以肾中之火为主,其病因病机可以从阴阳学说及脏腑学说来分析,临床证治每用桂附引火归元之法,如虚火上炎型可用生地黄、熟地黄、生龙骨、生牡蛎、怀牛膝、附子、肉桂等药,使上浮之虚火回归肾中。笔者在临床工作中,每每遇到龙雷之火上浮而出现的各种疾病,如慢性咽炎、牙龈炎、口腔溃疡、失眠、更年期综合征等,治疗上主张导龙入海,引火归原,均收到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6 厚土敛火火有虚实之分。根据“虚则补之”和“实则泻之”的治疗原则 ,实火宜泻 ,虚火当补。厚土敛火法的适应症为虚火。此法实由李东垣氏的“甘温除热”法引申而来 ,但与“甘温除热”法却又同中有异。其异在于此法除用甘温药厚土敛火外 ,还可用甘凉药厚土敛火。例如《临证指南医案》载“某 ,食烧酒辛热及青梅酸泄 ,遂衄血咳血 ,心腹极热 ,五味偏胜 ,腑阳脏阴为伤”,叶氏用生白扁豆、北沙参、麦冬、白粳米以养胃和脾 ,即含有厚土即是敛火之意。厚土敛火法首先由尤在泾氏在《静香楼医案》中明白地提出 :“中气虚寒 ,得冷则泻 ,而又火升齿衄…  相似文献   

19.
李澎认为代偿性月经属祖国医学"倒经"范畴,乃"火迫血行"所致,其火之缘由主要责之于肝肾功能失调,临床辨治常从调补肝肾入手,治疗时首分虚火、实火,虚火多为"龙火上奔型",治宜补肾填精,滋阴降火,导龙入海;实火多为"肝经郁火型",治宜疏肝清热,引血下行;另外,亦汲取张锡纯辨治该病之经验,多于辨证取穴方中加入健脾强胃之穴(足三里、中脘、公孙、内关)以镇安冲气,加止鼻衄之经验效穴(孔最、上星)以增强疗效。  相似文献   

20.
正在平时生活中,若孩子出现了口舌糜烂、目赤口苦、心烦急躁、失眠盗汗、口渴喜冷、小便黄赤甚至大便秘结等症状时,我们常说是孩子上火了,是"内火"重,清清火就会好。那么"内火"到底是怎样一种病呢?所谓"内火",实际上是对脏腑阴阳气血功能失调、生理功能紊乱或某些疾病所呈现出的"火热"现象的一种民间通俗叫法。上火有实火、虚火之分内火有"虚火"与"实火"之分,阳盛者属实火,阴虚者属虚火。由于内火引起的脏腑病变不同,故表现出的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