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眼底血管荧光造影技术在国内已广泛应用,视网膜荧光素血管造影(FFA)所发生的不良反应已多有报道,脉络膜吲哚菁绿血管造影(ICGA)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则很低,而同步造影不良反应则很少见到报道。随着ICGA应用日益增多,眼底视网膜脉络膜同步荧光血管造影将大大提高视网膜脉络膜疾病的诊断率,对指导眼底病治疗有重大意义。为了观察眼底视网膜脉络膜同步荧光血管造影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是否高于单独FFA或ICGA的不良反应。现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2004年3月至2006年5月所做的953例同步血管造影检查中见到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2.
荧光素眼底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常用于眼底视网膜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是眼底病的常规检查方法之一。我院自1997年7月以来,共计造影456例,现将护理配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是眼底病检查的重要方法之一,对眼底病的诊断、预后和疗效有特殊的价值,我院于2000年12月-2007年6月,共行FFA394例,现将有关护理配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口服荧光素钠在荧光眼底血管造影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服荧光素钠应用于荧光眼底血管造影术 ,自 1979年Kelley等[1] 首先报道后 ,近年来国内先后有报道。我们从1991~ 2 0 0 1年对一些有过敏史或其他病史不能行静脉给药的患者应用口服造影。造影 6 4例 ,其中 6例作静脉血药浓度测定 ,2 8例作外周血药浓度测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6 4例 ,男 33例 ,女31例 ;年龄 2 3~ 70岁。1 2 方法 ①用 2 0 %荧光素钠 6ml(含量 1 2g)加 5 0 0g/LGS 2 0ml或 0 9%NaCl2 0ml,加水至 5 0ml;②选择当天早上空腹 ,不饮水作服药时间 ;③用托品酰胺或5…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荧光素钠、吲哚青绿及荧光素钠加吲哚青绿三种药物眼底血管造影副作用的观察及分析,为完善配合造影时的护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324例行不同药物眼底血管造影术患者分为荧光素钠组(FFA组)、吲哚青绿(ICGA组),荧光素钠加吲哚青绿组(同步组)对副作用进行观察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FFA组和同步组患者出现副作用频率明显高于ICGA组(P<0.05)。结论:对FFA组和同步组患者造影前做好心理护理准备急救物品,造影过程中严密观察可及时发现副作用并尽早处理,提高此项检查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是20世纪中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眼科检查方法,它的应用原理是将荧光素钠快速注入被检查者的肘静脉内,通过血液循环到眼底血管,同时应用装有特定滤光片组合的眼底照相机,观察并快速拍摄眼底血液循环的动态过程,以最真实的数据记录眼底的基本情况,精确地找出眼底病变的部位、深入了解病变程度,为现代医学的临床诊断治疗和医疗科研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1]。 相似文献
7.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这项新技术是借助眼底照像机清晰地观察眼底血管的动态变化 ,从而有助于眼底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我院为 484例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 ,检查过程中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密切观察病情 ,患者均顺利通过了检查 ,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现将体会总结如下。1 资料与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7例(122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常规检眼镜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对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检出率情况。结果 FFA检查共检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15眼,病变检出率为94.3%,明显高于检眼镜检查的检出率(3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FA造影检出非增生性DR 21眼(17.2%),增生前DR 42眼(34.4%),增生性DR 32眼(26.2%),糖尿病性黄斑病变13眼(10.7%),糖尿病性视神经乳头病变7眼(5.7%)。结论 FFA检查能够提高DR的检出率,对于早期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利用同步的吲哚菁绿造影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技术,观察后葡萄膜炎的病变特征,为临床诊治提供鉴别依据。方法 选择20例50眼门诊拟诊有后葡萄膜炎的患者,采用德国海德堡共焦激光眼底扫描系统(Heidelberg retina angiography,HRA)进行ICGA与FFA同步造影。对其中10例患者随访1~15个月,并重复造影检查。结果 活动性病变中有11眼表现为视网膜血管炎,以FA视网膜血管充盈延迟,狭窄或闭塞,管壁染色渗漏为主,ICGA则相应表现为低荧遮蔽;10眼表现为脉络膜炎,以ICGA中脉络膜的低荧和(或)高荧表现为主;2眼表现为神经视网膜炎,以FA中视盘及附近视网膜高荧渗漏明显,ICGA相应表现为低荧遮蔽;有5眼表现为视网膜及脉络膜均受累,FA有视网膜及血管的高荧渗漏,ICG以低荧表现为主。12眼表现为非活动性病变,FA及ICGA均无明显荧光渗漏,ICGA有低荧灶。随访中以ICGA中长期存在的低荧灶表现明显。结论 后葡萄膜炎的ICGA主要表现为低荧和(或)高荧灶,与治疗效果及病程相关,结合FFA及眼底表现可区分这些荧光表现的性质及病理,判断病变的部位及活动水平。ICGA可作为较客观的疗效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荧光素纳眼底血管造影术(FFA)和吲哚菁绿眼底血管造影术(ICGA)的不良反应与患者年龄、性别、疾病种类的关系.方法 选取2000年1月—2019年1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就诊,过敏试验结果阴性并行FFA和ICGA检查的31475例患者.记录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时间、检查项目、性别、年龄、眼部疾病种类、是... 相似文献
12.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反差适度的界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反差适度的显影参数。方法:对20例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测试分析。结果:无赤光像反差为0.87时影像连缘效应,视觉清晰度最佳,灰雾为第二位。结论:0.87可做为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的反差适度的参数,依据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特性要求,同时兼顾其它显影参数间的相互影响是界定其反差适度的原则。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眼底血管荧光素钠造影(FFA)是眼科临床诊治眼底病的常用检察技术,此项检查能反映出活体眼视网膜大血管至毛细血管水平的生理与病理情况,对眼底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指导光凝治疗及预测视力预后方面帮助极大.本院自1999年5月~2001年5月以来,共做FFA 530例,现将护理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荧光眼底血管造影(Findusfluorescingangiography,FFA)是采用将能发光的荧光素钠,快速注入血管,用装有特殊装置的眼底照相机,了解眼底的循环结构及各种生理病理变化,为眼底疾病诊断及治疗,均提供有价值的依据。随着该项检查的普及,如何快速、安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使用护理干预的方法在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中的应用,以减少药物所产生的不良反应。方法将368例FFA检查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68例、干预组200例。对照组按常规行FFA检查,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针对造影所致的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和神经系统反应等进行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和神经系统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护理干预有助于FFA检查患者安全、顺利地完成检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是一种眼科临床诊治眼底病中有着重要价值的常用检查技术,所采用的荧光素钠是无毒染料,一般患者均可耐受,个别患者特别年轻患者较多出现恶心、呕吐、甚至晕厥。本文观察到心理暗示对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患者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0.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是采用能发出荧光的荧光素钠快速注入血管,用装有特殊装置的眼底照相机,进行观察和连续拍片记录荧光素在眼底血液循环中的动态情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