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胡国俊认为支气管扩张症的病位主要在肺,与肝、脾胃、肾关系密切。其病因多与先天禀赋不足、外感六淫、饮食不调和情志不遂相关。其基本病机总属本虚标实,本虚为气阴两虚,标实为痰、热(火)、瘀。临床常表现为虚实夹杂:急性发作期以邪实为主,痰热尤为突出;缓解期以虚为主,肺之气阴两虚最为常见。其病机关键为气阴两虚、痰热久蕴。运用苇茎汤合生脉散加减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存期.胡国俊认为正虚邪实是肺癌的病机,虚以气阴两虚为本,实以痰、湿、热、毒、瘀为标;其对肺癌的治疗,强调"求邪正之盛衰,辨局部与整体之虚实",扶正与祛邪兼顾.本文分享胡国俊治疗肺癌验案2则.  相似文献   

3.
蒋益兰治疗肺癌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蒋益兰主任医师治疗肺癌经验。蒋益兰认为中医药治疗可以贯穿肺癌患者的各个治疗阶段,其病因病机责之虚、痰、瘀、毒,以气阴两虚、瘀毒内结为主要证型,治以扶正为主,兼顾驱邪,时时注意顾护脾胃,自拟肺复方进行加减治疗,可资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4.
陈焕朝治疗肺癌经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总结陈焕朝主任医师中医药治疗肺癌的临床经验,认为肺癌是正气不足、邪毒内结致肺内癌肿形成,病理特征为阴虚为本,痰瘀为标;将肺癌分为阴虚毒热型、肺脾气虚型、气阴两虚型、肺肾两虚型等4个证型进行辨证治疗,同时强调情志对于肺癌的发生与治疗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病毒性心肌炎中医证候学专家问卷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从专家经验角度研究病毒性心肌炎的中医证候学。方法:在系统整理文献资料和总结既往临床工作的基础上,制定病毒性心肌炎中医证候学专家问卷,采取现场问卷、现场回收的方式进行专家问卷。结果:大部分专家认为病毒性心肌炎与中医的心悸、胸痹和温病密切相关;其发病的关键因素是邪毒、气阴两虚、瘀血、痰浊;主要病机为邪毒侵心,耗气伤阴,瘀阻心络,心脉失养;证候要素以热毒、气阴两虚为主,挟痰挟瘀为患;中医辨证分型为邪毒侵心型、气阴两虚型及瘀阻心络型;其治法为解毒护心,益气养阴,活血通络;邪毒侵心型常以银翘散加减,气阴两虚型常以生脉散合炙甘草汤加减,瘀阻心络型常以血府逐瘀汤加减。结论:病毒性心肌炎属于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心之气阴两虚,标实为热毒,兼挟痰瘀。  相似文献   

6.
韩迪主任认为从中医论治支气管扩张症总不离虚实两端,属于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病证。临床上实证多见于痰热壅肺证与肝火犯肺证,虚证多见于肺脾气虚证与气阴两虚证。支气管扩张症病机的形成责之于“痰、热、瘀、虚”。文章主要对韩迪主任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经验进行总结,以期为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总结蒋益兰中医药维持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经验。蒋益兰认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在维持治疗阶段的病机总属本虚标实,主要证型为气阴两虚,痰瘀毒结。在单纯中医药维持治疗时多拟方肺复方加减以益气养阴,宣肺化痰,化瘀解毒;当化疗维持治疗后多肾气不足,脾胃亏虚证,多拟方脾肾方加减以补益脾肾,和胃降逆,益气养血;靶向维持治疗中以禀赋不足,邪毒内蕴证为主,多拟方四君子汤加减健脾益气,清热解毒,以达减毒增效、扶正抑瘤之效。  相似文献   

8.
郑心教授认为,肺癌发病根本为气阴两虚,贯穿肺癌病程始终。病机为本虚标实,以气阴两虚为本,痰瘀毒热为标。当辨证与辨病,扶正与祛邪,整体与局部相结合,以益气养阴为治本之要,分阴虚内热、气滞血瘀、毒热炽盛、脾虚痰湿、气阴两虚五型,自拟肺康方加减或加化疗、放疗等,疗效可靠,能缩小肿块,不仅可以减轻症状,提高有效率,还可能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9.
肺癌患者不同证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肺癌中医辨证分型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表达差异。方法:收集资料齐全的54例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痰湿蕴肺型、气滞血瘀型、阴虚热毒型、气阴两虚型,并选取10例正常粘膜,分别对手术切除标本的存档蜡块应用免疫组化法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正常粘膜未见EGFR阳性表达,肺癌患者中依痰湿蕴肺型、气滞血瘀型、阴虚热毒型、气阴两虚型依次增高,痰湿蕴肺型和气阴两虚型、正常粘膜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EGFR表达差异与肺癌不同证型相关,可作为反映肺癌患者本虚标实状况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夏小军 《中医研究》2005,18(1):53-54
小儿急性白血病是一种邪实正虚、虚实夹杂之证,早期以邪实为主,后期以正虚为主.根据其临床特点,结合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分为邪毒炽盛、痰瘀互结,邪毒渐退、气阴两虚及气血不足、阴阳两虚三型辨证施治,收效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运用因子分析法探讨艾滋病常见中医证候分型规律。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方法,收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HIV/AIDS)患者1632例,选取其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湿热内蕴、湿热蕴毒、痰热蕴肺、邪结皮肤、脾气虚弱、气阴两虚、气血亏虚和肺脾气虚8个证型患者1303例,采用自行设计的《HIV/AIDS中医证候调查表》获取研究对象中医四诊信息,应用因子分析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依据症状的频率、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和专家意见,最终筛选45个症状体征进行因子分析,按"特征值大于1"原则,共从45个症状体征中提取15个公因子。因子1表现为肺脾气虚;因子2、因子15表现为湿热内蕴;因子3表现为痰热蕴肺;因子4表现为脾气虚弱;因子5表现为风寒袭肺;因子8、因子10表现为脾虚湿盛;因子9表现为邪结皮肤;因子12、因子14表现为气阴两虚;因子6、因子11、因子13表现为气血亏虚;因子7表现为湿热蕴毒。结论因子分析结果提示艾滋病常见临床证型有10个,分别是肺脾气虚、湿热内蕴、痰热蕴肺、脾气虚弱、风寒袭肺、脾虚湿盛、邪结皮肤、气阴两虚、气血亏虚及湿热蕴毒。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肺间质纤维化临床表现、病理基础,认为瘀血痹阻肺络是其病理基础,毒邪闭阻,肺络不通,肺失宣降,络息成积,形成肺间质纤维化病变。本病病机属本虚标实,本虚责之肺脾肾;标实责之痰、瘀、热(毒),晚期可累及于心,五脏阴阳并损,并提出分期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13.
咳嗽是肺癌术后常见症状,中医药在治疗术后咳嗽方面具有固本培元、缓急止咳等特点,文章总结了马科教授治疗术后肺癌咳嗽的临床经验,马科教授认为肺癌术后咳嗽病机总属本虚标实,本虚以气阴两虚为主,标实则以瘀血阻络、痰湿互结为主。临床常见证型包括肺阴虚证、气阴两虚证、肺肾亏虚证及兼夹证。马科教授结合舌脉、药食、日常调护3个方面对患者术后肺癌咳嗽进行调治,疗效较佳,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乾坤胶囊治疗肺癌的中医药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有关文献的分析结合自身研究体会,从肺脏的生理、病理及肺脏与其他脏器之间的关系等诸多方面,系统阐述了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提出了"肺癌其正虚(阴虚、气虚)为病是本,邪实(包括气滞、血瘀、痰凝、湿聚、毒壅)为病是标","肺癌的病理因素以湿、痰、瘀、毒为主","病机关键为痰湿瘀毒交阻,壅塞肺络,积久正虚","肺癌之为病是湿痰瘀同病","晚期肺癌,正气亏虚、癌毒蕴聚"的观点,有力地揭示了癌毒在肺癌发生、发展及其演变中的作用,探讨了肺癌之毒、痰、湿、瘀的病理因素及四者之间关系,充分论证了肺癌癌毒深伏、湿痰瘀蕴聚、气阴亏虚的基本病理机制.在此基础上,确立了肺癌的基本治疗方法,并就化瘀解毒、益气养阴、燥湿豁痰散结这一治法的作用机理和应用要点做了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15.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属中医“瘿病”范畴。历代医家把瘿病责之于肝,强调气滞、痰浊、瘀血等邪实因素为主要病机;现代医家多认为甲亢的病机是以气阴两虚为本,以火郁痰凝血瘀为标,表现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的证候。笔师从陈如泉教授学习,发现甲亢患多存在不同程度的“毒邪”表现,渐悟甲亢从“毒”论治之思路,现浅述于后。  相似文献   

16.
1肺癌中医病机理论的再思考 肺癌的病机涉及正邪两个层面。现代学者对其病因病机的认识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正气亏虚,因虚致癌。认为肺癌的发生系在正气内虚的基础上,各种致癌因素作用下,肺失宣降,脏腑阴阳失衡,诸邪阻肺,久而成积。所谓“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强调正虚在肺癌形成与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早期之虚以肺脾气虚、气阴两虚多见,晚期多见阴虚内热、阴阳两虚。因虚致实,病理因素无外乎气(气滞)、瘀、痰、毒胶结为患;二是毒邪袭肺,瘀痰毒聚而成肺积;三是痰湿内聚,瘀痰化毒,胶结成积。针对虚、瘀、痰,毒之病理因素,临床采用扶正培本与清热解毒、软坚化痰、活血化瘀之法辨证施治,在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中医药在有效地缩小瘤体,以及抗肿瘤术后复发与转移方面,疗效仍不尽如人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分析肺癌痰湿蕴肺证和气阴两虚证患者的呼出气冷凝液(EBC)代谢产物,探讨肺癌中医证型科学客观化的可行性。方法:选择肺癌痰湿蕴肺证患者(痰湿蕴肺组)21例、气阴两虚证患者(气阴两虚组)21例及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20例,采集受试者EBC,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分析EBC代谢产物。结果:痰湿蕴肺组和气阴两虚组均能够与健康对照组区分,发现9种潜在的肿瘤标志物,其中3种为痰湿蕴肺组和气阴两虚组特有化合物,6种为痰湿蕴肺组和气阴两虚组与对照组共有化合物;痰湿蕴肺组能够与气阴两虚组区分,3-氨基-2-苯甲酰基-4,5,6,7-四氢苯并[b]噻吩为痰湿蕴肺组特有化合物,1-(苯基磺酰基)吡咯为气阴两虚组特有化合物。结论:EBC的代谢组学研究方法具有用于肺癌的诊断及肺癌不同中医证型的临床客观化指标的研究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汪严  郑彩霞  于盼 《河北中医》2023,(11):1765-1769
介绍郑彩霞老师临证治疗肺结节经验,郑老师认为肺结节病机特点主要是正虚为本,邪毒为标,在素体亏虚基础上感受内外毒邪,导致气滞痰结血瘀,痹阻肺络而发为肺结节,为本虚标实之证。治疗上强调早干预,扶正祛邪,分型论治,注重调情志,肝肺同治,改善体质,同时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王璐  吴寅 《新疆中医药》2010,28(3):76-78
糖尿病足属中医消渴脱疽、筋疽、疮疡等的范畴。其疾病的发生一般认为其本在肝肾阴虚、气血不足,其标为瘀血、痰湿等。属本虚标实之证。笔者认为本病的发生多见于消渴日久,耗伤气血,气阴两虚,肌肤失养,复感六淫之邪、外伤所损,湿侵毒蕴,郁久化热,湿毒下注于足发为本病。治疗应以清热利湿解毒为基本法则。  相似文献   

20.
李琳  张志国 《河南中医》2019,39(3):340-342
肺癌是一种全身属虚、局部属实的疾病,其病机关键是因虚而病,因虚致实。肺癌的虚以阴虚、气阴两虚为多见,实则不外乎气滞、血瘀、痰凝、毒聚之病理变化。而发热不外乎外感和内伤所致。对于肺积病来说,既有气郁血瘀、气血亏虚、阴阳亏虚等引起的内伤发热,更多患者是内伤夹杂外感引起的发热,并且多存在阳浮阴弱的病理表现。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为历代治疗喘证之要方。临床发现肺积的患者,因体质虚弱,易于感受外邪,多伴有营卫不和的发热及咳、痰、喘等症状。肺积发热患者辨证分型:痰热壅盛证、气阴两虚证、阳气亏虚证、气滞血瘀证。因此,应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加减化裁治疗肺积发热,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