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检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及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外周血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白介素10(IL-10)水平,了解其变化与患者临床分型之间的关系。方法共收入43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和5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同时收入4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以ELISA法检测其外周血血清中hsCRP、MIF、IL-10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hsCRP水平(12.53±2.89)mg/L高于对照组(3.46±1.02)mg/L及稳定型心绞痛患者(4.51±0.98)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MIF水平(30.94±5.85)μg/L高于对照组(8.31±1.38)μg/L及稳定型心绞痛患者(9.85±1.44)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及对照组hsCRP及MI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及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IL-10水平分别为(19.44±2.11)ng/L和(20.19±2.04)ng/L,与对照组(14.89±2.49)n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稳定型心绞痛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血清炎症反应与抗炎反应生物标志物存在不同的表达情况,提示心绞痛患者体内炎症反应与抗炎反应平衡与患者病情进展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IL-10、IL-18和IFN-γ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IL-10、IL-18和IFN-γ水平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45例SLE患者和40例正常对照组血浆IL-10、IL-18和IFN-γ的水平.结果:SLE组IL-l0(76.24±8.37)pg/ml、IL-18(251.32±71.28)pg/ml较正常对照组IL-10(17.92±6.32)pg/ml、IL-18(191.41±64.25)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SLE活动组IL-10(95.76±11.89)pg/ml、IL-18(394.24 ±138.16)pg/ml与非活动组IL-10(41.35±13.27)pg/ml、IL-18(214.80±69.21)pg/ml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FN-γ在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LE组IL-10与IL-18呈正相关(r=0.521,p<0.01),而IL-10与IFN-γ以及IL-18与IFN-γ间无相关性.结论:IL-10、IL-18水平与疾病活动性有关,可作为判断疾病疗效的监测指标.IFN-γ在各组间无明显变化,可能与IL-10与IL-l8等细胞因子之间的拮抗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17A水平变化及其与冠状动脉(冠脉)狭窄程度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关系.方法 检测88例冠心病患者(包括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及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血清IL-17A浓度.全部患者均进行冠脉造影检查,然后利用Gensini冠脉评分对其冠脉狭窄程度进行评估.对照组中患者要求是冠脉狭窄程度<50%.结果 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急性非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及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IL-17A 水平[分别为(39.46±2.59)、(43.81±5.16)、(44.08±3.82)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37.27±4.36)pg/mL](均P<0.05).而稳定型心绞痛组[(38.65±3.09)pg/mL]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及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三组比较,后两组血清IL-17A水平均较高(均P<0.05).而急性非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及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IL-17A 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造影Gensini 得分与血清IL-17A水平不相关(n=88, r=0.043, P>0.05).血清IL-17A 水平与hs-CRP水平呈正相关(n=88, r=0.298, P<0.05).结论 血清IL-17A高水平状态可能参与冠心病的发生机制,并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血清IL-17A水平的增高与冠脉狭窄程度并不相关,其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主要是通过介导斑块的稳定性和血栓形成而发挥作用的.  相似文献   

4.
陶剑虹  李杰  贺涛  李刚  刘明江 《四川医学》2007,28(6):609-610
目的探讨血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自身抗体(Ab-ox-LDL)及白介素-6(IL-6)水平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将165例患者分为对照组、稳定型心绞痛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急性心肌梗死组,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Ab-ox-LDL和IL-6浓度。结果冠心病各组血清Ab-ox-LDL及IL-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急性心肌梗死组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急性心肌梗死组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Ab-ox-LDL和IL-6在对照组呈低度正相关,在冠心病组呈高度正相关。结论血清Ab-ox-LDL及IL-6水平可评价冠心病斑块的稳定性,二者在冠状动脉硬化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冠心病的重要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对血清抗炎症介质白介素-10(IL-10)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中的测定,探讨其在ACS危险分层的临床意义.方法 病人分为两组:ACS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32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NSTEMVUAP)组患者38例]和对照组[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20例],采用EHSA法分别检测血清IL-10浓度.随访各组于30 d、90 d的后继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STEMI和UAP/NSTEMI组患者的血清IL-10水平较SAP组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其中STEMI患者血清IL-10水平较UAP/NSTEMI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具有高水平IL-10的患者在随后30 d及90 d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 血清炎症标志物IL-10可能独立预测近期心血管事件危险性,是评估ACS危险分层的有力指标.  相似文献   

6.
白介素-6对冠心病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影响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在冠心病心绞痛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住院的心绞痛患者170例,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组86例,稳定型心绞痛组84例,另40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血浆IL-6水平,免疫浊度法(奥林巴斯全自动生化仪)测定hs-CRP.结果: 不稳定型心绞痛组血浆IL-6,hs-CRP水平分别为(35.5±10.2)pg/L,(2.1±0.7)μg/L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的(22.2±8.4)pg/L,(1.9±0.7)μg/L(P<0.01),两组与正常对照组的(16.1±6.2)pg/L,(1.2±0.5)μg/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表明IL-6与hs-CRP正相关(rs=0.715,P<0.05).结论: IL-6可能通过激发炎症反应,导致hs-CRP水平增高,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及演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白原 《内蒙古医学杂志》2006,38(10):886-887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浓度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稳定型心绞痛(SA)患者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各3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包括SAP和UAP。测定其血浆BNP浓度,与正常对照组20例相比较,分析各组间有无显著性差异。结果:血浆BNP浓度在正常对照组、SAP组、UAP组、AMI组分别为38.15±11.26pg/ml、41.92±13.37pg/ml、308.54±97.34pg/ml、736.29±103.63pg/ml,SAP组与正常对照组血浆BNP浓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UAP组、AMI组与正常对照组、SAP组血浆BNP浓度具有显著性差异,P均<0.001。AMI组与UA组血浆BNP浓度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ACS时血浆BNP浓度明显升高,AMI患者血浆BNP浓度高于UA患者,表明心肌缺血是BNP释放的重要刺激因素,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白介素-11(IL-11)的关系.方法 将82例冠心病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分为4组:稳定型心绞痛(SA)组1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24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22例,对照组20例.测定所有研究对象血浆hs-CRP、血清IL-11的水平.结果 对照组、SA组、UA组及AMI组hs-CRP水平呈逐渐增高的趋势,而IL-11的水平呈逐渐降低的趋势,两者线性负相关.结论 IL-11水平的降低可能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斑块形成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病人炎症因子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病人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30例,稳定型心绞痛病人20例,以20例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测定其血脂、IL-18和hs-CRP水平.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入院后每晚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每日1次,共用药6周,测定治疗后病人血脂、IL-18和hs-CRP水平.结果 正常对照组、稳定型心绞痛组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的血清IL-18和hs-CRP水平差别有统计学意义(F=190.961、22.359,P<0.01),不稳定型心绞痛组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和对照组,稳定型心绞痛组高于对照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治疗后IL-18和hs-CRP水平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553、7.991,P<0.01).结论 IL-18和hs-CRP是反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炎症反应的重要指标;阿托伐他汀能降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病人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孕妇血清及胎盘中白介素-8(IL-8)、白介素-31(IL-31)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孕妇22例作为ICP组,健康孕妇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IL-8、IL-31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胎盘组织中IL-8、IL-31的表达。结果:ICP组血清中IL-8和IL-31水平分别为1 404.81±278.53 pg/mL和619.75±20.13 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8.68±91.44 pg/mL和515.21±10.66 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CP组胎盘组织中IL-8、IL-31表达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P组患者血清和胎盘组织中IL-8和IL-31表达明显升高,提示炎症参与ICP的发生,IL-31可能与ICP瘙痒症状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1.
白细胞介素-28和白细胞介素-29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白细胞介素-28(IL-28A、IL-28B)和白细胞介素-29(IL-29)是一组由病毒或双链RNA诱导的多种细胞产生的新型白细胞介素,它们能结合一种由IL-10RB和IL-28Rα组成的异二聚体型Ⅱ类细胞因子受体,通过Jak-STAT信号通路而发挥其抗病毒或其他防御功能。作者就IL-28与IL-29的分子结构、编码蛋白、受体与生物学活性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高效抗反转录病毒疗法可以有效地减少HIV的复制,但却不能完全恢复CD4+T细胞的数量.即使病毒血清学指标得到良好控制的病人,CD4+T细胞数也很难达到正常水平.目前研究表明:γ链细胞因子在始动、维持及调节免疫稳态和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γ链细胞因子具有多重功能,如在健康及疾病中作为调节和效应分子发挥作用,因此,该家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鼻息肉组织中T辅助细胞1(Th1)和Th2细胞及细胞因子IL-12和IL-4的含量及意义。方法标本取自30例鼻息肉患者的息肉组织和20例行鼻中隔手术患者的正常中鼻甲黏膜(对照组)。新鲜鼻息肉手术标本和正常中鼻甲黏膜制备单细胞悬液,流式细胞术测定Th1和Th2细胞的百分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IL-12和IL-4在冰冻鼻息肉标本和正常中鼻甲黏膜的含量。结果鼻息肉组织以Th1细胞亚群为主,且其中Th1和Th2细胞亚群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鼻息肉组织IL-12、IL-4的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Th1细胞百分率与IL-12的水平正相关(P〈0.05),Th2细胞百分率与IL-4的水平正相关(P〈0.05),IL-12的水平与IL-4负相关(P〈0.05)。结论鼻息肉中Th细胞在IL-12和IL-4作用下分化为Th1和Th2,二者共同参与鼻息肉的发生发展和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4.
15.
过敏性哮喘患者外周血IL-2、IL-4、IL-6和IL-8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为了观察白细胞介素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该文分别对哮喘发作期20例。缓解期12例患者及正常对照组10例进行了血清IL-2、IL-4、IL-6和IL-8的测定。结果发现,发作期患者血清IL-2水平下降,而IL-4、IL-6和IL-8水平均增高,缓解期均增高,缓解期均恢复至正常水平。提示这些细胞因子在哮喘哪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胡杉林  秦飞  郑江海  代梅 《海南医学》2016,(21):3455-3457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4(-34C/T和-590C/T)、6(-174G/C和-572C/G)、13(-1112C/T和+1923C/T)的基因多态性与慢性牙周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我院口腔科收治的慢性牙周炎患者120例为CP组,另选取健康受试者120名作为对照组,选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比较两组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特点。结果两组受检者IL-4-34位点、IL-4-590位点、IL-6-572位点、IL-13+1923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IL-6-572位点、IL-13-1112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4-34位点/-590位点、IL-6-572位点、IL-13+1923位点的基因多态性与慢性牙周炎无关;IL-6-572位点、IL-13-1112位点的基因多态性与慢性牙周炎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肥胖高血压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18(IL-18)、白细胞介素-10(IL-10)及其比值的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纳入116例老年肥胖高血压患者(实验组)和116例老年非肥胖高血压患者(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血脂、血糖、胰岛素,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其血清IL-18、IL-10等浓度变化。结果老年肥胖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血浆IL-18、IL-10水平及其比值明显高于老年非肥胖高血压患者(P〈0.01或P〈0.05)。结论老年肥胖高血压患者血浆IL-18升高,IL-18与抗炎因子IL-10比例失调,可能加重老年肥胖高血压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过程。  相似文献   

18.
白细胞介素-12、13水平对儿童哮喘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2(IL-12)和白细胞介素13(IL-13)水平对儿童哮喘的影响。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58例轻、中度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经丙酸倍氯米松治疗前后及20例正常儿童的血清IL-12和IL-13水平,同时用肺功能仪测定其1s用力呼吸容积(FEVL0),并分析其相互关系。结果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治疗前及治疗后的IL-12水平与FEVL0占预计值百分数(FEV1.0pre)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IL-13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0.01);治疗前IL-12水平与FEV1.0pre均明显低于治疗后,IL-13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后(均P<0.05)。IL-12水平与FEV1.0pre呈正相关(P<0.05,r=0.495),与IL-13水平呈负相关(P<0.05,r=-0.519);IL-13水平与FEV1.0pre呈负相关(P<0.05,r=-0.527)。结论IL-12与IL-13可能是哮喘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可为哮喘的诊断及判断病情提供较好的实验室参数。  相似文献   

19.
IL-9和IL-5在支气管哮喘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9(IL-9)和白细胞介素-5(IL-5)在支气管哮喘气道炎症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支气管哮喘患者痰液40例,正常对照组20例.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诱导痰上清液IL-9、IL-5及IL-8浓度.结果 哮喘发作期组IL-9、嗜酸性粒细胞(EOS)、IL-5明显高于哮喘缓解期组(P<0.01);哮喘发作期组和缓解期组的IL-9、IL-5、EOS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哮喘发作期组IL-9浓度分别与EOS和IL-5浓度呈正相关(r=0.39,P=0.025;r=0.542,P=0.001),哮喘发作期组IL-8浓度与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呈正相关(r=0.881,P<0.001);在哮喘发作期的中、重度患者中,IL-9与IIL-8水平呈正相关(r=0.528,P=0.002).结论 IL-9与哮喘气道内的EOS、IL-5密切相关,在哮喘发作期尤为明显,表明IL-9和IL-5参与哮喘患者气道炎症过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33(IL-33)、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5(IL-5)等细胞因子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浙江省乐清市人民医院2011年2月~2014年8月收治的82例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分为急性发作组(45例)、缓解期组(37例),并选取同期健康人群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患者相关指标的差异及其相关性.结果 缓解期组呼气流量峰值(PEF)、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第1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FEV1/FVC)、哮喘控制测试评分(ACT)均显著高于急性发作组(P<0.01).急性发作组IL-17、IL-5、IL-4、IL-6、IL-8、IFN-γ、IgE值均显著高于缓解期组、对照组,IL-2显著低于缓解期组、对照组(P< 0.05);缓解期组IL-17、IL-5、IL-4、IL-8、IFN-γ、IgE值显著高于对照组,IL-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三组CD3+、CD4+、CD4+/CD8+测定值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发作组CD3+、CD4+、CD4+/CD8+值显著高于缓解期组、对照组(P<0.05);缓解期组患者的CD3+、CD4+、CD4+/CD8+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哮喘患者的T细胞亚群、细胞因子与健康人群存在显著差异,急性发作期患者与缓解期患者的T细胞亚群、细胞因子、肺功能指标差异显著,提示免疫功能紊乱、炎症介质分泌增加与哮喘发作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