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 毫秒
1.
目的 探讨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08年7月到2010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性为39例,女性为29例,年龄分布主要为60.85±11.64岁,致伤原因分析研究显示主要为车祸、跌倒、高处坠落和运动.按照Tronzo分型研究显示Ⅰ为6例,Ⅱ为18例,Ⅲ为26例,Ⅳ为14例Ⅴ为4例.研究对象合并症主要为糖尿病、高血压和冠心病,分别为4例、14例和7例.所有研究对象均采用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对研究对象治疗后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为1~3年,平均随访时间为1.7年,随访结果按照黄公怡疗效标准评定方法进行评定,其中优为31例,占45.59%,其次为良为24例,占35.29%,可为12例,占17.65%,差为1例,占1.47%,总有效率为98.53%.随访均未发现感染病例,内固定治疗差的患者为治疗固定失败所致,结论采用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效果较好,应加强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股骨近端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疗效。方法在C形臂X光机透视下闭合复位或切开直视下复位,应用股骨近端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51例。结果51例随访时间3-18个月,平均约10个月。复位及内固定满意者49例(96.1%),愈合者51例(100.0%),功能恢复至接近伤前水平者40例(78.4%),并发髋内翻者3例(5.8%)。结论股骨近端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操作简单、角度易调整、固定牢靠、抗旋转、并发症少等优点,适用于各种类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或/和股骨颈基底部骨折、骨转子下骨折。 相似文献
3.
4.
刘法来 《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2,24(1):28-29
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常见,治疗方法多样。兰考县人民医院自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应用解剖型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40例,经随访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40例,男24例,女16例; 相似文献
5.
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方法与疗效。方法对2006年3月~2008年6月的45例经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法治疗的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手术采取切口、螺钉固定、置入钢板调整位置、固定、清洁缝合的方法,术后进行常规抗炎和换药治疗。结果本组患者未发现骨感染或断骨未连现象,无髋内翻畸形发生;但患者中出现2例轻度退钉的现象。本组无死亡病例,优良率可达93.33%。结论利用解剖型钢板内固定的方法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其优良率高、死亡率低,能够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另外,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方法具有稳定、方便操作、省时省力等优势,通过术中精确操作、术后正确指导能够获得满意疗效,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股骨近端螺旋刀片抗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 blade,PFNA)在股骨转子间骨折中的运用,评价PFNA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2011年3月采用国产PFNA内固定治疗且随访时间超过10个月的股骨转子问骨折24例病例资料.按Evans分型:Ⅱ型5例,Ⅲ型9例,Ⅳ型8例,Ⅴ型2例.采用C臂透视下切开复住PFNA内固定术,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引流,以及术后1、3,6、9、12个月髋关节功能和X线片.结果 所有患者获得10~12个月随访,平均手术时间70.5min,术中出血平均280.6ml,术后平均引流102.5ml,平均15.5周骨折全部愈合,所有患者髋关节功能良好,无内固定松动、断裂、切割及股骨疲裂骨折等并发症.结论 PFNA具有操作相对简单,创伤小,符合生物力学原则,固定可靠稳定,下床活动早,并发症少等优点.是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一种良好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解剖钢板固定股骨转子骨折失效的原因.方法 对6例股骨转子间骨折解剖钢板内固定失效进行分析.结果 经过治疗6例患者全部康复,解部复位良好.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解剖钢板在治疗转子间骨折具有操作简便的特点,但应慎用.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延安市人民医院2006—1~2009—12使用股骨近端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的股骨转子间骨折2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26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为12~16周。按Harris评分,优良率96.2%。结论股骨近端解剖钢板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多数学者主张对股骨转子间骨折早期施行手术坚强内固定。笔者自1998年9月-2004年4月,根据Tronzo-Evans分型,选择采用动力加压髋螺钉(DHS)或重建钉,内固定治疗老年女性股骨转子间骨折125例,结合个体化的功能锻炼,取得良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股骨近端解剖型钢板治疗高龄复杂的股骨转子间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治疗高龄病人复杂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一种内固定方法。方法 2000年4月至2003年1月,采用Link股骨近端解剖型钢板,治疗平均年龄为77.4岁的高龄病人股骨转子间骨折36例,其中男21例,女15例,左侧20例,右侧16例。按照Tronzo分型,Ⅲ型23例,Ⅳ型13例。每例病人均有1~3种合并症,伤前生活均可自理。结果 术前住院3~8天,平均6.7天。住院时间15~28天,平均22.8天。无1例死亡,无髋内翻及明显肢体短缩,1例加压螺钉松动。随访时间平均25个月,12例超过3年,均无死亡,26例病人可弃拐行走,恢复伤前生活质量。结论 对高龄病人复杂的股骨转子间骨折,积极处理合并症,早期选择可靠有效的内固定方法,能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取得良好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13.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5,(5)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于2010年4月-2013年8月收治的60例股骨粗隆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股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对照组采用动力髋螺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术后随访6~18个月。结果:两组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优良率、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治疗组术后患侧髋关节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结论:股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操作简单,更符合生物力学的特点,是治疗粗隆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护理措施。方法术前给予心理疏导,术后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刀口引流管,并予正确的体位和安全护理措施;减少严格卧床时间,尽早功能锻炼,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36例患者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8.5个月,按Sanders评分标准,优32例,良3例,差1例(1例因高血压脑病于术后5个月死亡),总优良率为94.6%。结论缩短了患者严格卧床时间,所有患者未出现明显并发症,安全可靠,有效提高了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和护理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护理措施.方法 术前给予心理疏导,术后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刀口引流管,并予正确的体位和安全护理措施;减少严格卧床时间,尽早功能锻炼,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36例患者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8.5个月,按Sanders评分标准,优32例,良3例,差1例(1例因高血压脑病于术后5个月死亡),总优良率为94.6%.结论 缩短了患者严格卧床时间,所有患者未出现明显并发症,安全可靠,有效提高了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和护理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8,(2)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ALP)与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5月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9例,根据内固定物分为ALP组(n=43)和PFNA组(n=46),ALP组患者给予ALP治疗,PFNA组患者给予PFNA治疗,对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PFNA组患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短于ALP组(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显著少于ALP组(P<0.05)。PFNA组和ALP组患者治疗效果优良率分别为86.96%(40/46)、67.44%(29/43),PFNA组患者治疗效果优良率显著高于ALP组(χ~2=4.858,P<0.05)。PFNA组和ALP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52%(3/46)、20.93%(9/43),PFNA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ALP组(χ~2=3.955,P<0.05)。结论 PFNA和ALP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均有确切疗效,与ALP相比,PFNA内固定具有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康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微创经皮铜板内固定(MIPPO)联合解剖锁定钢板对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69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解剖锁定钢板组和动力髋螺钉组,观察两组患者的切口长度、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率、愈合时间、并发症及术后髋关节评分等指标。结果:69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8.4个月(6~28个月)。解剖锁定钢板组患者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等与动力髋螺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率、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PPO联合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满意,是治疗该病的一种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在不同手术时机应用解剖钢板内固定的治疗效果,确定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合适的手术时机及其对于提高手术安全性和治疗效果的意义。方法将2005年8月至2007年10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病人98例,随机分为二组:实验组:伤后三周手术(52例);对照组:伤后一周手术(46例)。所有患者术前先行患肢骨牵引,进行内科疾病的治疗,分别按组于一周时、三周时行骨折解剖铜板内固定手术,将二组患者术中平均出血量、手术历时、术后早期并发症情况、术后患肢短缩率、颈干角丢失率相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睑组患者平均术中出血量239.34±68.7ml,对照组为439.34±82.4ml,P〈0.01。实验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17.68±54.2min,对照组为153.27±62.31min,P〈0.05。实验组术后早期并发症共7例(13.46%),对照组15例(32.61%),P〈0.05。实验组术后出现患肢短缩4例(7.69%),对照组9例(19.57%),P〈0.05。实验组术后出现颈干角丢失5例(9.62%),对照组术后出现颈干角丢失11例(23.91%),P〈0.01。结论对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最佳手术时机是伤后三周,宜先行骨牵引复位,同时进行内科合并症治疗,待骨折解剖复位并且骨折间已形成纤维连接时再行解剖铜板内固定治疗,不仅伤口暴露小,减少损伤,而且手术历时短,出血少,从而降低了患者的手术风险,术后早期并发症少,骨折愈合后肢体短缩及颈干角丢失的机率也人为减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