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1病例资料 患儿男性,6岁,因"发热伴皮疹1月"入院.不明原因发热达40℃,不规则发热.无咳嗽、消瘦、盗汗、无关节肿痛.皮疹为一过性、多形性红斑,发热时出现热退后消失.院外抗菌治疗无效(具体不详).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无特殊.PE:T39℃、WT24kg,一般情况好,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巩膜无黄染,心肺腹无特殊、神经系统无异常.辅查:胸部CT:肺门淋巴结肿大,血常规:WBC:20G/L、NO.8、L0.16、Hb100g/L、PLT160G/L,血沉56mm/1小时末,CRP60mg/d1,肝功、肾功、心肌酶、抗"O"、RF、PPD试验、结核抗体均无异常.  相似文献   

2.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68岁,因"反复皮疹伴瘙痒半年,呕吐腹泻1周"于2010年10月15日入院。半年前因"上感"静滴抗生素后出现皮疹,伴口干、眼干、脱发。1月余前皮疹及瘙痒感加重,在本院风湿科住院。查免疫指标示抗核抗体(ANA)1∶1000(+),抗SSA抗体(+),抗SSB抗体(+),IgM0.32g/L,抗角蛋白抗体(AKA)、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抗体(CCP)、  相似文献   

3.
李焱  杨志霞 《疑难病杂志》2006,5(6):455-456
蛋白丢失性肠病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较为罕见的临床并发症,极易漏诊误诊,现将我院遇到的1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34岁。主因颜面、眼睑水肿1年余,腹胀、双下肢水肿8个月于2006年3月10日入院。患者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颜面、眼睑水肿。7个月前出现腹胀、双下肢水肿,病情逐渐加重,并停经。无发热、盗汗、黑便、腹痛、腰痛等。3个月前在四川华西医院化验:ANA( ),滴度1∶100(均质型),抗SSA抗体、SSB抗体、抗Rib抗体( ),余抗体阴性。IgG、IgA低于正常,IgE高于正常,补体C3、C4均低于正常,RF阴性;血白蛋白9.5g/L,TC、TG升…  相似文献   

4.
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检测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抗环瓜氨酸多肽(CCP)抗体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诊断及病情判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V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89例RA患者、92例对照组(其中非RA患者52例、健康体检人员40 名)进行抗CCP抗体及类风湿因子(RF)检测;将RA患者按修正的SHARP法评分分为骨侵蚀组与无骨侵蚀组,分析抗CCP抗体、RF与骨侵蚀的相关性;并结合C反应蛋白(CRP)及红细胞沉降率(ESR)评价RA病情.结果 抗CCP抗体诊断RA的敏感性为67.4%,RF诊断RA的敏感度为73.0%,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抗CCP抗体诊断RA的特异性、阳性预测值(97.8%、96.8%)分别显著高于RF对RA的诊断(78.3%、76.5%),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抗CCP抗体与RF联合检测诊断RA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可提高至84.3%、98.9%.抗CCP抗体阳性与RA患者骨侵蚀明显相关(P<0.01),RF与RA患者骨侵蚀无相关(P>0.05).抗CCP抗体阳性的RA患者的CPR水平(28.7±22.8)mg/L、ESR水平(46.5±23.3)mm/h分别显著高于抗CCP阴性的RA患者(15.4±9.2、19.9±17.4),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抗CCP抗体对RA有较好的敏感度及很高的特异性,作为RA早期诊断指标,抗CCP抗体优于RF,两者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准确性;抗CCP抗体对评估RA患者病情活动性及判断关节侵蚀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正>患者,女,55岁。因下肢水肿伴疼痛1个月余,加重3 d于2010年7月1日入院。患者于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下肢水肿,踝关节疼痛,局部皮肤潮红,无发热。于外院查血白细胞计数6.8×10~9/L,嗜酸性粒细胞计数1.1×10~9/L,占15.3%,血清游离T_3 3.14 pmoL/L(正常值3.14~5.55 pmoL/L),无嗜睡、大便干结、明显乏力等不适,给予优甲乐及中药等治疗,病情无缓解。人院前3 d,患者水肿较前加重,右下肢亦出现类似不适,无发热。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门诊以"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收治。既往有胆囊结石及肾结石病史8年,无药物、食物过敏史,家族中无类似疾病史。体格检查:T 36.5℃,P 76次/min,R 18次/min,BP 106/60mmHg。神志清楚,巩膜无黄染,颈软,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明显肿大,心肺腹无异常。双下肢踝  相似文献   

6.
李航  李学旺 《中国医刊》2001,36(10):47-48
患者,女,44岁.因面部红斑、光过敏1.5年,少尿、无尿5天,于1998年6月11日急诊入院.一年半以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面部对称性红斑,不高出皮面,无痛痒,伴针尖大小脱屑.无明显口干、眼涩、无关节痛、口腔溃疡、雷诺征、浮肿等.外院曾查:抗SSA抗体1:20,怀疑“SLE”,予氯喹0.125g,每日1次×15日治疗,皮疹无缓解.起病半年后就诊于本院查:ANA 1:640+S,抗dsDNA抗体Farr法5.0%,RF 1:32+,抗SSA抗体1:64+,抗SSB抗体1:64+,补体水平正常.血Cr 53.04μmol/L,BUN3.57mmol/L.  相似文献   

7.
李博  叶志中  胡秋侠  汪迅  张丽君  李剑松 《广东医学》2007,28(10):1644-1646
目的 探讨抗角蛋白抗体(AKA)、抗RA33抗体与类风湿因子(RF)对老年起痛的类风湿关节炎(EORA)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探讨以上3种抗体与EORA病情活动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对39例EORA患者、82例非老年起病的类风湿关节炎(NEORA)患者及30例正常老年人的血清同时进行了AKA(间接免疫荧光法)、抗RA33抗体(ELISA法)与RF(免疫比浊法)的测定,并对以上3种抗体与EORA病情活动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 39例EORA患者中,AKA、抗RA33抗体及RF的阳性率分别为30.8%(12/39)、35.9%(14/39)及64.1%(25/39).82例NEORA患者中,AKA、抗RA33抗体及RF的阳性率分别为43.9%(36/82)、47.6%(39/82)及81.7%(67/82).30例正常老年人中,均仅有1例检测到AKA及抗RA33抗体,有2例检测到RF低滴度阳性.AKA、抗RA33抗体及RF在39例EORA患者中的敏感性分别为30.8%、35.9%及64.1%,特异性分别为99.7%、99.7%及93.3%.AKA及抗RA33抗体在EORA组及NEORA组的敏感性均无明显差异,而RF在NEO-RA组的敏感性则显著高于EORA组.以28处关节痰病活动度积分(DAS28)来评价EORA患者的病情活动性,在39例EORA患者中,AKA、抗RA33抗体及RF阳性组的病情活动性均显著高于各自阴性对照组.结论 AKA、抗RA33抗体及RF有助于EORA的诊断及病情活动性判断.  相似文献   

8.
候鹏  华红  马文慧 《当代医学》2012,18(24):46-47
目的 评价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学辅助指标: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CCP)和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联合检测在RA的诊断价值.方法 用ELASA法检测60例RA患者,45例非RA患者和4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抗CCP抗体、RF、ESR、CRP以比较各项指标对RA的诊断价值.结果 CCP和RF对RA的敏感性分别为63.33%(38/60)和76.67%(40/60),特异性分别为90.00%和85.00%.RF诊断RA的敏感性高于抗CCP抗体、抗CCP抗体诊断RA的特异性高于RF.两者同时检测将有助于RA的早期诊断.在RA患者活动期,CRP与ESR呈显著正相关(r=0.9886),但CRP比ESR增快出现得早.CRP含量越多,病变活动度越高.结论 抗CCP抗体在诊断方面表现出较高的特异性,对RA早期诊断优于RF,两者联合检测可提高RA诊断的特异性;CRP和ESR对RA的诊断具有辅助作用.各项指标联合检测对RA患者诊断有重要意义与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51岁,因进行性吞咽困难6个多月,加重伴呕吐20多天于2014年2月21日入院。6个多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吞咽困难,伴四肢乏力,外院诊断反流性食管炎,治疗无好转。20多天前症状加重,伴头昏、头痛、胸骨后烧灼样疼痛、呕吐,阵发性咳嗽、咳痰,四肢关节肌肉多处疼痛。6个多月来体重下降10多公斤。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7℃,脉搏84次/ min,呼吸20次/ min,血压120/68 mmHg。神志清楚,表情淡漠。双肺闻及细湿啰音。肺动脉瓣听诊区闻及Ⅱ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胸骨左缘3~4肋间闻及心包摩擦音。上腹压痛,无肌紧张及反跳痛。双手肿胀,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其余无异常。辅助检查:胸部 CT 提示间质性肺部病变,少量胸腔积液或胸膜增厚,纵隔、右肺门及双侧腋窝淋巴结增多。肝功能: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39 U/ L,谷氨酰转肽酶88 U/ L,白蛋白28.80 g/ L。心肌酶谱:肌酸激酶192 U/ L,乳酸脱氢酶276 U/ L。初步诊断吞咽困难原因:食管癌待排,社区获得性肺炎。入院后予抗感染、补液支持等治疗。2月22日患者出现发热,体温波动在37.9~39.6℃。2月23日出现活动后气促、呼吸困难,颈静脉充盈,双肺闻及大量湿啰音,双下肢水肿加重,B型脑钠肽前体939.10 pg/ mL,按心功能衰竭处理后好转。进一步检查:上消化道造影提示慢性胃炎、胃小弯溃疡。心脏彩超提示左心房及心室增大,心包少量积液,卵圆孔未闭,心房水平左向右分流,左、右室弛张功能降低。血沉45 mm/ h,C 反应蛋白33.23 mg/ L。抗核抗体谱:抗核抗体( ANA)滴度1∶1000强阳性,抗核糖核蛋白( U1RNP)抗体(﹢﹢﹢),抗 Sm 抗体、抗 SSA 抗体、抗SSB 抗体、抗组蛋白抗体、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等阴性。补体 C30.70 g/ L,补体 C40.05 g/ L。诊断为混合性结缔组织病( MCTD)。2月25日患者开始口服强的松50 mg/ d。2月26日症状逐渐好转,3月3日出院。  相似文献   

10.
李春蕾  王勇 《北京医学》2020,(12):1269-1272
<正>患者女,53岁,因"多关节肿痛20年,发热6 d,气短2 d"于2017年10月22日入院。患者于2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手近端指间关节及掌指关节,双腕、右肩、双膝及双足跖趾关节疼痛,部分关节肿胀,伴晨僵> 1 h,间断口服中药治疗(具体不详),症状时好时坏,未系统诊治。2017年7月,上述关节症状加重。2017年8月24日就诊于我科,查ESR 27 mm/h、超敏CRP 21.53 mg/L、抗环胍氨酸肽Ⅱ代抗体439.64 U/ml、抗角蛋白抗体弱阳性、类风湿因子107 IU/ml、抗波形蛋白抗体238.22 U/ml。双手、双膝关节X线片示双手、双膝关节类风湿关节炎。  相似文献   

11.
病例女,46岁。发热,皮疹伴四肢关节疼痛1月余,于1989年6月19日入院。1月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发热。体温波动在38℃~40℃之间,发热时伴有皮疹出现,四肢关节肿痛,随体温恢复正常皮疹逐渐消退。某医院诊断为“伤寒”,转入传染病院,经抗炎治疗半月病情无好转,转入我院。检查:一般情况好,T39℃、P120次/min,心肺腹无异常。双膝关节略红肿,颜面,前胸,后背,四肢近端见有大小不等风团样皮疹及猩红热样皮疹和暗红色斑疹。WBC11.0×10~9/L,N78,L22;Hb110g/L,血沉130 mm/h。三次血培养阴性,查红斑狼疮细胞三次阴性。抗“0”220U。血补体C_31320μg/ml。血浆蛋白泳:A0.462,α_10.059,α_20.16,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建立并评价抗CCP抗体、类风湿因子(RF)和C反应蛋白(CRP)对类风湿关节炎(RA)的最佳诊断界值。方法 选择2014年6月~2015年3月以RA组130例、非RA组130例和对照组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抗CCP抗体,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RF及CRP的浓度,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确定抗CCP抗体、RF和CRP的最佳诊断界值并评价三者的诊断效能。结果 RA组和非RA组血清RF浓度分别为275.9±317.6和42.8±131.3IU/ml,前者显著高于后者(t=7.571,P<0.05);RA组和非RA组CRP浓度分别为39.2±47.3和29.7±42.2mg/L,前者显著高于后者(t=2.602,P=0.015)。抗CCP抗体、RF和CRP诊断RA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68(0.820~0.916)、0.785(0.732~0.846)、0.587(0.512~0.661)。血清抗CCP抗体10RU/ml作为诊断界值时,诊断RA的敏感度、特异性和约登指数分别为0.669、0.892和0.562;RF以25IU/ml作为诊断界值时,诊断RA的敏感度、特异性、约登指数分别为0.715、0.777和0.492;CRP以30mg/L作为诊断界值时的敏感度、特异性和约登指数分别为0.469、0.623和0.092。结论 抗CCP抗体、RF、CRP的对RA的最佳诊断界值分别为10RU/ml、25IU/ml和30mg/L。抗CCP抗体诊断效能高于RF,而RF诊断效能高于CRP。  相似文献   

13.
丁荣梅 《中华全科医学》2012,10(12):1941-1942
目的检测活动性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PI)含量,研究高水平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与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度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方法检测89例活动性RA患者、20例骨关节炎患者,20例2-DM患者和30例健康志愿者血清GPI含量,同时检测活动性RA患者血清抗CCP抗体、AKA、RF、CRP、C3和C4。用Spearman’s rho相关分析评价GPI与RA病情活动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RA患者组血清中GPI含量为8.33(0.21~4.53)mg/L,明显高于骨关节炎组(0.88±0.68)mg/L、2-DM组0.12(0.05~0.16)mg/L和正常对照组(0.09±0.02)mg/L。GPI含量与DAS-28、RF、ESR、疼痛关节数、关节肿胀疼痛加重时间以及α-胞衬蛋白呈明显正相关关系。结论血清GPI是辅助诊断RA有价值的指标,亦是反映RA病情活动状态的实用指标。  相似文献   

14.
1 临床资料 患儿,女,1岁9个月。因反复发热伴四肢关节疼痛8个月,加重2周入院。查体:心、肺、腹均未见异常。双手指关节梭形肿胀,局部皮温高,双膝关节肿胀畸形。查血WBC10.8×109/L,Hb108g/L,ESR54.8mm/h,CRP20.30mg/L,ASO、RF、C3、C4、IgG、IgA、IgM均正常。抗核抗体(+)、抗心肌抗体、抗dsDNA抗体均(一),PPD试验及三次血培养均阴性;胸部拍片示:1、双肺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15岁,因反复水肿7年余、右胸背痛1 d于2012年1月6日急诊入院。患者7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颜面急双下肢水肿,伴尿少,在我院儿科住院,ANA(+),抗SM抗体阳性,抗-dsDNA抗体阳性,明确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开始激素及不规则环磷酰胺治疗。至2011年10月因突发无尿、水肿、血小板减少入院,行肾穿病理活检提示:狼疮性肾炎[Ⅳ-G(A/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43岁,因“反复关节肿痛3年,咳嗽、双下肢水肿1个月”于2002年3月20日入院。患者3年前出现双手指间关节肿胀疼痛,伴晨僵(持续约90min),查尿常规蛋白+,血肌酐117μmol/L,当地予消炎痛75mg/d,共服5天,关节痛缓解,未予重视,以后关节痛反复发作,累及双侧腕、肩、踝、膝、足掌指、趾间关节。1个月前关节痛再发,并出现咳嗽、咳痰,双下肢水肿,当地医院查尿常规蛋白+++,红细胞+++/HP,血肌酐122μmol/L,髓过氧化物酶(MPO)阳性,核周型抗中性粒细胞抗体(P-ANCA)阳性,胞质型抗中性粒细胞抗体(C-ANCA)阴性,类风湿因子(RF)204U/ml,血沉(ESR)116mm/h,胸片示左下肺炎症性病变,左侧少量胸腔积液。经抗感染治疗,咳嗽咳痰消失,尿检异常未改善,遂入住我院。病程中无明显胸闷气急,无咯血,无少尿、肉眼血尿,无发热,无皮疹。入院后查体:血压160/80mmHg,双肺呼吸音略低,未闻及干湿性哕音,心脏无异常,双肾区叩击痛(-),双下肢略水肿,双手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腕关节、膝关节压痛,双踝关节肿胀伴压痛。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对类风湿性关节(RA)患者和正常人进行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抗“O”抗体(ASO)测定。方法以探讨RF、CRP及ASO关于RA的临床应用。结果用均值表示,160例RA患者RF及39.8±1.38μ/ml,CRP为7.2±0.56mg/l,ASO为132.3±5.12Iu/ml;对照组RF为23.1±0.54Iu/ml,CRP为6.9±20.49mg/1,ASO为126.9±4.97Iu/ml。结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RF、CILP、ASO的测定对RA的诊断病情活动情况及严重性的判断、药物疗效的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李以贵 《海南医学》2006,17(11):151-151
患者 女,80岁.因四肢关节疼痛两年余,加重两月,于2006年5月8日入院.查体:体温36.5℃,脉搏74次/分,呼吸16次/分,血压130/70mmHg.四肢关节肿胀,压痛明显,活动受限.实验室检查:白细胞4.5×109/L,红细胞3.27×1012/L,血小板计数,119×109/L.生化检查除尿素氮9.28mmol/L,肌酐122umol/L偏高外,其余RF、抗"O"、CRP、ESR均正常.SSA/R060KD阳性.X线,CT,MRI检查呈一般老年肺部改变,腰椎退行性病变外,余无明显异常.临床诊断为:1)类风湿性关节炎.2)高血压病3级.3)慢性肾功能不全,氮质血症期.4)慢性支气管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并发肺间质性病变(RA-ILD)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类风湿关节炎(RA)及21例RA-ILD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及实验室指标。结果:两组在性别无显著性差异,RA-ILD患者在病程、年龄上明显长于单纯RA组;RA-ILD患者血清抗CCP抗体浓度、RF、ESR及CRP水平显著高于单纯RA组;而免疫球蛋白、AKA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病程长、年龄大、病情处于活动期及血清抗CCP抗体、RF较高的RA患者容易合并RA-ILD。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和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联合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通过检测40例RA患者,35例非RA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的抗CCP抗体和RF、CRP、ESR,分析其在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RA组抗CCP抗体和RF、CRP、ESR检测结果显著高于非RA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RA组抗CCP抗体和RF诊断RA的阳性率显著高于非RA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RF诊断RA的敏感性高于抗CCP抗体,抗CCP抗体诊断RA的特异性高于RF,两者联合诊断的敏感性高于单项检测。结论抗CCP抗体对于RA的早期诊断优于RF;抗CCP抗体和RF联合检测可提高对RA诊断的敏感度;CRP和ESR对RA的诊断具有辅助作用。对疑似RA以及RA的患者定期检测抗CCP抗体和RF、CRP、ESR,在RA早期诊断、鉴别诊断、治疗观察、病情估计和判断预后中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