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负压值对肛周坏死性筋膜炎术后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肛周坏死性筋膜炎术后患者81例,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低压吸引(-130 mmHg)、中压吸引(-300 mmHg)、高压吸引(-450 mmHg)维持负压引流。观察不同压力值对引流量、疼痛程度、肉芽组织生长情况以及堵管等情况的影响。结果: 3组应用VSD技术后创面平均每日负压引流量组间存在差异,其中中压吸引组(-300 mmHg)引流量最多;3组疼痛评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低压吸引组疼痛评分最低。3组在堵管次数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压吸引组堵管次数最少。在术后第5天,肉芽组织生长程度方面三组间存在差异(P<0.05),低压吸引组评分低于另外2组。结论: 采用中等压力负压吸引时,患者引流最通畅,堵管次数最少,肉芽组织生长情况相对较好,患者疼痛感相对较轻。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3种不同负压值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压力性溃疡中的效果。[方法]将75例Ⅲ期、Ⅳ期压力性溃疡创面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的病人,根据负压值不同,随机分为3组,每组25例,分别应用-127mmHg(1mmHg=0.133kPa)、-195mmHg、-450mmHg的负压,比较各组创面引流量、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肉芽组织生长时间等指标。[结果]-127mmHg组引流效果较-195mmHg组、-450mmHg组差,-195mmHg与-450mmHg组之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病人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肉芽组织生长时间等,随着负压的不同,结果也随之改变,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195mmHg组创面引流量、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和肉芽组织生长时间等方面均较满意。[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压力性溃疡创面应用-195mmHg压力效果较佳,可在减轻病人疼痛及减少堵管发生率的同时促进创面引流、肉芽组织生长及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3.
况世荣  吴海燕  李惠 《护理研究》2012,26(14):1307-1308
[目的]探讨改良负压封闭引流装置治疗严重软组织损伤的疗效.[方法]按住院时间顺序将61例严重软组织损伤病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观察组运用改良负压封闭引流装置,比较两组病人引流管堵管、人工皮干结变硬情况及创面感染率、创面平均清洁时间、肉芽组织生长时间.[结果]观察组负压封闭引流管堵管、人工皮干结变硬情况、创面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创面平均清洁时间及肉芽组织生长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改良负压封闭引流装置既可预防创面感染,又可减少引流管堵管及人工皮干结变硬情况,提高引流效果,加快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4.
负压封闭引流负压值对体表感染创面愈合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负压值的大小对治疗体表感染创面愈合的效果。方法选择体表感染创面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30例。分别应用-16kPa、-50kPa、-70kPa3个不同的负压值,观察各组负压引流后3~5d平均创面引流量、体温、创缘皮温及观察创面治疗期间换引流物次数、创面清洁时间、愈合时间、并发症。通过两两比较,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个不同负压组平均创面引流量经方差分析,F=26.983,P<0.01,有显著性差异,再经两两比较LSD法,-16kPa组分别与-50kPa、-70kPa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50kPa与-70kPa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50kPa与-70kPa组引流效果较好,体温、创缘皮温3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换引流物次数、创面清洁时间、愈合时间3组都有显著性差异(P<0.01),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治疗体表感染创面应用-70kPa压力有效地减少创面引流量、换引流物次数、创面清洁时间,缩短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较少,-70kPa为较佳负压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自制的负压吸引技术在外科术后延迟愈合伤口中的应用.[方法]将术后伤口延迟愈合的60例病人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湿性换药方法,观察组采用自制负压吸引装置,即用16F吸痰管,前端开数个侧孔,将吸痰管前端包埋于湿纱布中,放入伤口内,伤口用生理盐水纱布填塞,用透明薄膜敷料封闭伤口,吸痰管与墙式中心负压连接,压力-80mmHg~-200mmHg(1mmHg=0.133kPa).观察两组病人伤口愈合情况、换药频率及换药总费用.[结果]两组伤口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较对照组每日平均换药次数明显减少(P〈0.05),换药总费用明显减少(P〈0.01).[结论]自制负压吸引技术应用于外科延迟愈合伤口护理中,不影响伤口愈合时间,但可减少伤口换药次数、降低换药总费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两种负压维持方式对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四肢软组织缺损效果的影响。方法60例四肢软组织缺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两组对象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对软组织缺损部位进行处理。在封闭负压引流期间,A组采用恒定高负压维持引流,B组则根据创伤愈合过程分期调节吸引负压而维持引流;观察并比较两组平均早期每日引流量、创周红肿消退时间、创缘皮温、换引流物次数、创面清洁时间、创面愈合时间、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两组平均早期每日引流量、创周红肿消退时间、创缘皮温、换引流物次数、创面清洁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A组的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分期调节吸引负压维持引流有利于降低封闭负压技术治疗四肢软组织缺损时的并发症发生率,并提高患者舒适度。  相似文献   

7.
金艳  ) 《全科护理》2014,12(7):635-636
[目的]总结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在骨科应用中的护理.[方法]对140例骨科软组织缺损病人行VSD 技术治疗,同时加强护理.[结果]发生管道堵塞17例,半透膜漏气12例,经处理后引流通畅,恢复负压吸引;所有病人创面肉芽组织平坦、新鲜,创面经手术修复愈合良好.[结论]VSD 技术在骨科的应用能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生长,但正确、精心的护理是该技术应用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8.
金艳 《全科护理》2014,(7):634-635
[目的]总结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在骨科应用中的护理.[方法]对140例骨科软组织缺损病人行VSD 技术治疗,同时加强护理.[结果]发生管道堵塞17例,半透膜漏气12例,经处理后引流通畅,恢复负压吸引;所有病人创面肉芽组织平坦、新鲜,创面经手术修复愈合良好.[结论]VSD 技术在骨科的应用能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生长,但正确、精心的护理是该技术应用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肉芽组织水肿创面使用封闭负压引流方法(VAC)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8例伤口创面肉芽组织水肿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5%盐水纱布湿敷水肿创面,观察组采用VAC方法治疗水肿创面。观察两组肉芽水肿消除程度。[结果]治疗第6天两组病人水肿减轻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0);治疗第12天两组病人水肿减轻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结论]应用VAC方法治疗肉芽组织水肿创面优于5%盐水纱布。  相似文献   

10.
肖梅  苏云艳  刘海花 《全科护理》2012,10(8):689-690
[目的]观察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对促进低位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效果。[方法]将56例低位肛瘘术后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采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对照组采用凡士林油纱条换药,观察两组肛瘘术后病人创面疼痛程度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手术后第3天、第7天创面疼痛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比对照组短(P〈0.01)。[结论]创面负压封闭引流能减轻低位肛瘘术后病人创面疼痛,促进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1.
12.
陈梅  赵莉莉  王丽玉 《护理研究》2007,21(15):1329-1330
护士长是护理工作的直接组织者、指挥者、管理者。护士长在医院护理管理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医院护理质量的关键在护士长的素质与管理能力。护士长的职业素质对护理工作必将产生直接影响。我们对三级医院102名护士对护士长期望进行问卷调查,并将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现介绍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调查对象为三级医院102名护理人员,年龄22岁~52岁,平均30.16岁。其中中专52名,大专25名,本科25名。高级职称14名,中级职称42名,初级职称46名。在被调查者工作年限16年24人,占总人数23.52%;工作年限11年48人,占总人数47.06%;工作年限6年15人,占总…  相似文献   

13.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甲基强的松龙治疗毛细支气管炎28例,结果疗效与常规治疗的28例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头部围针结合体针在偏瘫康复中的作用。方法90例患者分为头部围针体针结合康复组(实验组),焦氏头针体针结合康复组(对照组1),及康复组(对照组2)。判定标准为上田敏功能评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头部围针组还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治疗前后评定。结果3组治疗前后功能评分有显著性差异,组间比较实验组ADL及下肢功能的恢复优于其他两组,上肢功能恢复无显著性差异。实验组治疗前后抑郁量表评分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头部围针是有效的疗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吴丽丽  黄丽华   《护理与康复》2017,16(9):919-923+927
目的建立一套科学、客观、系统的急性脑卒中护理质量指标,为我国急性脑卒中管理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制定严密的文献检索策略,采用美国霍普金斯证据等级与质量评价方法评定检索到的文献质量,在借鉴国内外有关急性脑卒中护理质量指标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拟定急性脑卒中护理质量指标37条,利用专家小组讨论和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对指标重要性、公式合理性及可行性进行评价。结果构建了一套包括17个指标在内的急性脑卒中护理质量指标。2轮专家咨询的有效回收率分别是92.00%和95.24%,专家的权威系数分别为0.84和0.85,2轮专家咨询后各项指标重要性的变异系数为0.09~0.23,计算公式合理性变异系数为0.08~0.21,收集资料方法可行性变异系数为0.10~0.24,均小于0.3。结论基于德尔菲法构建的急性脑卒中护理质量指标科学性强,可为我国急性脑卒中管理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18.
胡桂梅 《护理研究》2005,19(12):1110-1110
供应室是控制院内感染的重点科室 ,其消毒灭菌效果直接影响着临床医疗质量和病人的安全 ,因此 ,做好消毒灭菌的监测管理 ,保证无菌物品的质量尤为重要[1] 。1 树立质量第一观念  供应室是给临床、医技科室提供无菌医疗器材的单位 ,所供应的各种医疗用品直接用于病人 ,必须达到无菌、无热源的标准。由于工作性质决定了供应室工作人员必须树立全员性参与全流程控制质量的观念 ,发挥内在监控作用 ,使供应的每件医疗用品达到指定的标准。2 实施全方位质量监测  按照供应室质量标准化要求 ,制订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各班护士职责、各类工作…  相似文献   

19.
20.
多发性硬化MRI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磁共振检查在监测多发性硬化的病程进展和临床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出现的磁共振新技术如磁共振波谱成像、扩散张量成像、磁化传递成像等为早期显示病灶和判断病理类型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对近年来MRI在多发性硬化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