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郭亚丽 《全科护理》2012,10(11):1026-1027
[目的]探讨急诊抢救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方法及效果。[方法]急诊科成立急诊优质护理服务领导小组;强化服务意识、服务技能;优化脑卒中病人急救流程;开展独创性特色的急诊科优质服务;加强护理风险管理,完善急诊病人部门间的交接;运用信息化手段确保急诊病人用药安全;简化护理文件书写;细化护理绩效管理,实行护理积分考核。[结果]开展优质护理后,病人满意度从77.8%提高至92.4%,提高了急救护理质量。[结论]急诊抢救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可降低医疗护理风险,保证病人就医安全,促进护患和谐。  相似文献   

2.
孟玉芝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10):1811-1812
目的 探讨在急诊抢救室使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抢救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208例于急诊抢救室治疗的患者,将护士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随机选择102例患者按规范的急诊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操作;另一组为对照组,选择106例患者采用传统抢救护理流程进行操作,抢救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抢救时间及成功率,发生护理缺陷和纠纷的比例,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差别,实验调查结束后,评判所有护士的职业紧张和工作倦怠情况,并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抢救时间以及成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患者对护理的质量以及满意度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1),观察组发生护理缺陷和纠纷的比率较对照组也较少(P<0.05);观察组护士的付出-回报比以及内在投入明显较低(P<0.05),工作倦怠得分也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在急诊室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操作能明显减少护士工作量,降低职业紧张工作倦怠感,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减少医患矛盾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诊抢救室封闭式管理模式的实施及应用效果。方法实行急诊抢救室封闭式管理,实施无陪护的优质护理,患者从入室到转出进行全程责任制护理,配备导医、外勤、护理员等辅助人员,进行人性化护理管理。结果患者休息环境得以改善,优化了医疗护理秩序,提高了患者及家属满意度。结论急诊抢救室实施封闭式管理模式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4.
冯莉 《中国临床护理》2013,5(6):533-535
目的 观察风险管理在急诊抢救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2012年在急诊抢救室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制定风险管理制度,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规范急诊抢救室急救物品和药品的管理,加强高危环节的管理。将2012年1~12月实施风险管理后的961例患者作为观察组,2011年1~12月常规管理收治的63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的抢救成功率、护理质量评分、患者的满意率、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护理质量评分、患者的满意率均好于对照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结论 实施风险管理能有效的提高急诊抢救室的护理质量,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无陪化急诊抢救室的应用。方法:随机抽取实施舒适护理前后各200例患者进行现场访问或电话回访来观察患者身心需要满足情况。结果:患者的生活护理落实率、健康教育的覆盖率、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有提高。结论:在无陪化急诊抢救室实行舒适护理可有效满足患者身心需要,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抢救室管理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通过进行设施的改造、明确人员职责、急救知识及技术的系统学习、提高服务意识等措施,使抢救室的管理更科学、合理,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减少了护患纠纷。  相似文献   

7.
黄洁蓉 《全科护理》2012,10(29):2752-2753
[目的]探讨急诊抢救室在护理上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对此采取的防范策略。[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1年6月抢救室未实施防范对策的250例病人为对照组,选取2011年7月—2011年12月抢救室实施防范对策的250例病人为干预组,比较两组病人护理质量缺陷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干预组护理质量缺陷发生率分别为6.8%、1.2%,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分析抢救室在护理上存在的安全隐患,采取相对应的防范策略可明显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和患者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也日益增大。护士的工作压力常表现为工作的疲惫感、对工作冷漠等,严重者会选择离职或更换工作[1]。急诊患者病情急、危、重,患者及家属迫切希望得到迅速救治,普遍存在急躁心理,因此,急诊患者及家属就诊时,护士需要给予其恰当的引导、全程的服务和娴熟的急救技能[2]。当患者的问题不能得到及时有效解决时,医护矛盾就会因此产生。为了更好地救治患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设立专管员对急诊抢救室库房进行科学化管理的效果研究。方法 实施专管员前后对抢救室库房内的库存量和物资种类及物品合格率进行比较。 结果 设立抢救室库房专管员后, 库房的储存量提高38.3%,物品种类增加了19.5%。物品合格率100%,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专管员的设立提高了护士工作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了急诊抢救室库房的科学化管理,为临床抢救及护理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  相似文献   

10.
急诊抢救室设备管理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胡冬梅  陈珺  王玲 《护理学报》2009,16(24):23-25
目的保证抢救设备完好,延长抢救设备寿命,最大利用设备功能;提高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方法抢救室设备包干到人管理,并对责任人重点培养;管理负责人熟练掌握设备的使用与保养后负责对全科护士进行带教,考核上岗;加强培训,每周三指定1名护士模拟抢救操作1项设备,其他护士认真观摩,全科护士经验体会共享;健全科室设备档案,建立设备运行记录本,完善抢救设备的管理制度,保证设备100%的完好率;增强法律意识,完善管理制度。结果急诊室抢救设备在使用次数增加的情况下维修次数明显减少,因人为因素所致的设备故障降为零,无设备原因引发的意外伤害发生。结论抢救设备包于到人管理有利于增强护士责任心,有利于保证设备完好,对提高抢救成功率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刘佩贤 《护理研究》2009,(5):1293-1293
急救室管理工作的好坏是抢救工作成功与否的重要前提,我院自2004年以来,不断改进和完善急救室管理办法,逐步形成了高效、节约、安全、便捷的管理模式,使管理工作能真正落到实处,使我院的抢救药品、物品、器械的完好率持续保持在100%,为抢救工作赢得了时机。  相似文献   

12.
急救室管理工作的好坏是抢救工作成功与否的重要前提,我院自2004年以来,不断改进和完善急救室管理办法,逐步形成了高效、节约、安全、便捷的管理模式,使管理工作能真正落到实处,使我院的抢救药品、物品、器械的完好率持续保持在100%,为抢救工作赢得了时机.  相似文献   

13.
张琼  曾雪彬  李小峰 《护理研究》2015,(11):1361-1362
[目的]探讨急性失血性休克抢救护理流程在手术室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5例急性失血性休克病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急救方法,观察组采用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对病人实施抢救。[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有效救治时间及病人家属满意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的实施有助于提高病人抢救成功率及家属满意率,但要求手术室护士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灵活的应急能力和熟练的抢救技能。  相似文献   

14.
15.
护理应急预案在突发事件群体伤救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运用护理应急预案应对突发事件群体伤员救治中的作用和效果.方法 成立急救与管理小组,制定护理应急预案.各急救小组在应急指挥组的领导与组织下,依据制定的应急预案流程高效地开展伤员救治工作,同时质量监管组实时进行质量监督与管理,确保救治工作顺利进行.结果 应用护理应急预案后,医护配合默契,伤员首诊正确,救治成功率提...  相似文献   

16.
脑卒中急救护理小组模式在脑卒中病人抢救中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脑卒中急救护理小组在脑卒中病人抢救中的作用,提高急性脑卒中的抢救成功率,降低致残率.[方法]2011年1月-12月我院接收的685例急性脑卒中病人为对照组,应用常规急救护理方法;2012年1月-12月我院接收的708例急性脑卒中病人为研究组,采用由三级护士构成脑卒中急救护理小组为中心的急救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病人护理措施完成时间、从接诊到确诊时间、从确诊到接受专科治疗时间、致残率和死亡率,病人、家属及医生对护士配合的满意度.[结果]采用脑卒中急救护理小组模式后护理措施完成时间、从接诊到确诊时间、从确诊到接受专科治疗时间明显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致残率、死亡率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人、家属及医生对护士配合的满意度均明显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急救护理小组模式能缩短急性脑卒中病人急诊科救治的时间,提高救治的时效性和成功率,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17.
陈秋菊  陈雁 《护理研究》2014,(4):1382-1383
[目的]实施结构化团队护理模式,提高急诊抢救时效性及抢救质量。[方法]把急诊抢救室25名护士分为5个护理团队,5个团队轮流倒班,由各护理团队组长统筹安排成员抢救任务及具体分管床位。遵循《2010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以结构化护理团队的形式,对组员进行定职责、定站位、定流程的协作抢救的培训、考核,进而深入落实到抢救工作中。[结果]结构化团队护理模式实施后总抢救时间、静脉通道建立时间、药物应用时间均较实施前缩短;实施后抢救成功率较实施前提高,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实施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结构化护理团队模式的实施提高了急救的时效性,保证了抢救室的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8.
裔雅萍  徐宇红  韩惠芳 《护理研究》2012,26(26):2484-2485
[目的]对急诊病人的抢救护理流程进行再造,以提高急诊抢救质量。[方法]将151例急诊抢救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73例)和实验组(78例),对照组采用原有急救护理流程,实验组采用新构造的急救护理流程,观察两组病人抢救成功率、病人满意度、医生对护士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病人抢救成功率、病人满意度、医生对护士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新构造的急救护理流程采用连续无缝隙抢救,为病人提供全程护理,不仅提高了急救护理质量,而且减少了护患矛盾。  相似文献   

19.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各种医疗仪器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微量注射泵因具有长时间、微量、均匀、精确地输入药物和操作简单、可控制性强等优点,成为医院急救、治疗及护理方面的常用设备,尤其是急诊科,微量注射泵是抢救中必不可少的设备,诸如心肺复苏术中、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胰腺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休克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