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9 毫秒
1.
磁共振扩散和灌注加权成像对兔早期脑梗死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扩散加权成像(DWI)和灌注加权成像(PWI)在早期恼梗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新西兰大白兔4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32只和对照组8只。实验组经眶内入路电凝右侧大脑中动脉,对照组仅暴露同侧大脑111动脉,不予电凝。2组动物分圳在术后0.5h、1h、2h、4h、6h、8h、12h和24h进行MRI检查,扫描广子列依次为SE序列T1WI、T2,WI、FLAIR序列、DWI和PWI,比较其检出时间、DWI和PWI异常信号体积变化:取各组不同时点与DWI检查对应的兔脑组织行电镜检查。结果:实验组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后0.5hDWI上显永异常高信号,PWI上显示相对高信号,其范围明显大于DWI异常高信号区,2者不相旺配区为缺血半暗带(IP)。DWI上的异常高信号区随时间推移,逐渐增大,至24h与PWI上的相对高信号范围吻合。MCA0后4hT,WI和FLAIR序列上开始显示高信号,但在FLAIR序列上病灶显示更清晰,6h后基底节和顶叶皮层在T1WI上出现低信号,与病理学结果相符合。对照组MRI检杏及电镜检查均未见异常。结论:DWI、PWI可在超急性期显示脑梗死的部位和范围,其诊断价值优于SE序列T1WI、T2,WI和FIAIR序列。DWI与PWI相结合能判断IP的存在与否及其范围。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早期兔大脑中动脉阻塞 (MCAO)模型的质子磁共振波谱 (1H -MRS)和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演变规律。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 2 0只 ,实验组 12只 ,对照组 8只。实验组和对照组动物分别在模型建立前和建立后 0 .5h、1h、2h、4h、6h、8h、12h和 2 4h进行DWI和1H -MRS检查。结果 :兔MCAO后 0 .5hADC值开始下降 ,随时间延长 ,ADC值迅速下降 ,至 8h左右降至最低点 ;MCAO后随时间延长 ,DWI上异常高信号区逐渐增大。MCAO后 0 .5hNaa即开始下降 ,随后 6h内Naa在此较低水平保持相对稳定 ;MCAO后 6h ,Naa再次明显下降。Cho和Cr在MCAO后 2 4h内也趋向于下降 ,但其下降幅度不及Naa明显。兔MCAO后 0 .5h即可在 1.33ppm处检出Lac峰 ,随MCAO时间的延长 ,Lac峰持续升高。结论 :1H -MRS和DWI能无创性地反映脑梗死后局部代谢和形态的动态演变过程 ,是诊断早期脑梗死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兔脑卒中模型如何适应康复实验研究,并分析康复处理后该模型神经功能缺陷情况。方法:(1)取12只兔,随机分为实验组(8只)和对照组(4只),实验组电凝阻断右侧大脑中动脉,对照组仅暴露右侧大脑中动脉而不予电凝。实验组兔模型为康复进行实用化处理,包括术中防堵脑脊液漏、术后保温、静脉营养支持/灌饲流食、脑卒中急性期神经药物治疗等。(2)根据兔子的行为特征,参考兔Purdy评分和鼠NSS评分标准,对两组兔术前、术后不同时段进行神经功能缺陷评定。结果:(1)单纯手术模型术后2d内死亡2例,其余康复实用化处理后,模型存活3周以上。(2)实验组为康复实用化处理后,术后1周末神经功能缺损评定均分为8±0.3;对照组为3±0.8;术后2周末和3周末两组均分(8±0.6/2±0.7,7±0.4/1±0.8),两组三次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单纯电凝法制备家兔MCAO的脑卒中模型不能满足康复全程实验要求,须对模型为康复进行实用化处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早期兔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的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和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演变规律。方法:新西兰大白兔20只,实验组12只,对照组8只。实验组和对照组动物分别在模型建立前和建立后0.5h、1h、2h、4h、6h、8h、12h和24h进行DWI和^1H—MRS检查。结果:兔MCAO后0.5hADC值开始下降,随时间延长,ADC值迅速下降,至8h左右降至最低点;MCAO后随时间延长,DWI上异常高信号区逐渐增大。MCAO后0.5hNaa即开始下降,随后6h内Naa在此较低水平保持相对稳定;MCAO后6h,Naa再次明显下降。Cho和Cr在MCAO后24h内也趋向于下降,但其下降幅度不及Naa明显。兔MCAO后0.5h即可在1.33ppm处检出Lac峰,随MCAO时间的延长,Lac峰持续升高。结论:^1H—MRS和DWI能无创性地反映脑梗死后局部代谢和形态的动态演变过程.是诊断早期脑梗死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兔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后早期脑内肌酸含量的动态演变规律及其与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之间的关系。方法:新西兰大白兔20只,实验组12只,对照组8只。实验组和对照组动物分别在模型建立前和建立后0.5h、1h、2h、4h、6h、8h、12h和24h进行DWI和1H-MRS检查。结果:兔MCAO后0.5hADC值开始下降,随时间延长,ADC值迅速下降,至8h左右降至最低点,随后,ADC值略有回升但仍低于正常。Cr在MCAO后24h内趋向于持续下降。梗死后8h内,Cr含量与ADC值之间明显相关。结论:脑梗死后8h内,Cr含量与ADC值下降的直接和间接原因均为缺血所致的细胞能量代谢障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参数选择在超急性期脑梗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新西兰大白兔24只,其中实验组20只,对照组4K。实验组经眶人路电凝大脑中动脉,选择DWI参数,分别在兔右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后0.5h、2h、4h、6h进行DWI检查;对照组仅暴露同侧大脑中动脉,不予电凝。比较单方向DWI与平均DWI,分析b值对DWI的影响及DWI伪彩图改变.结果。平均DWI较单方向DWI显示病灶更清楚。b值为1000s/mm^2、2000s/mm^2和3000s/mm^2的DWI上均可发现异常高信号,但b值为2000s/mm^2和3000s/mm^2时的信号对比与b值为1000s/mm^2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高信号边界更加清晰,但图像信噪比下降。与常规DWI相比,DWI伪彩图上梗死核心和缺血半暗带的分界更加清楚。结论。平均DWI、b值和DWI伪彩图对扩散加权成像有重要影响,选择合适的参数有利于超急性期脑梗死的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期兔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后脑内氮-乙酰天门冬氨酸(Naa)含量的动态演变规律及其与光镜、电镜下梗死脑组织相应病理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新西兰大白兔16只,磁共振波谱(MRS)检查组8只,病理学检查组8只。2组动物均经眶电凝阻断大脑中动脉(MCA),并分别在模型建立前及建立后0.5h、1h、2h、4h、6h、8h、12h和24h进行MRS和HE染色光镜和铅铀染色电镜检查。结果:MCAO后0.5hNaa即开始下降,随后6h内,Naa在此较低水平保持相对稳定;MCAO后6h,Naa再次明显下降。光镜下MCAO后2h神经元核固缩,6h细胞核固缩呈不规则形,神经元数目开始减少,12h部分神经元细胞核消失,神经元数量进一步减少,24h神经元坏死,神经元数量明显减少。电镜下MCAO后2h线粒体肿胀、嵴消失,6h神经元细胞质高度水肿,12h神经元围围明显水肿,24h神经元细胞膜和核膜崩解。结论:脑梗死急性期Naa下降可客观真实地反映存活神经元的数量或神经元密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磁共振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对急性期脑梗死核心和缺血半暗带(IP)的诊断价值。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35只,随机分为实验组28只,对照组7只。实验组经眶内入路电凝右侧大脑中动脉,对照组仅暴露 同侧大脑中动脉,不予电凝。术后0.5h、1h、2h、4h、6h、8h和12h行DWI检查后处死取脑组织行TTC染色、光 镜和电镜检查。比较ADC图和TTC染色梗死体积,分析ADC图异常信号中心区和周边区ADC值及rADC值的变 化。结果:实验组0.5h基底节首先出现高信号,ADC图异常信号中心区ADC值下降至(4.43±0.77)×10-4 mm2/s,rADC为(61.5±11.1)%;随时间延长,ADC值迅速下降,8h降至最低(3.24±0.30)×10-4mm2/s,rADC 值为(45.5±5.5)%;随后,ADC值略有回升但仍低于正常,12hADC值为(4.06±0.63)×10-4mm2/s,rADC值为 (57.3±10.3)%。0.5h时ADC图异常信号周边区ADC值为(6.43±0.46)×10-4mm2/s,rADC值为(88.9± 7.2)%,至6h降至最低点,其ADC值为(5.46±0.30)×10-4mm2/s,rADC值为(75.4±4.3)%。梗死体积随时间 延长逐渐增大,0.5hDWI为(44.7±5.7)mm3,12h为(261.7±2.9)mm3。对照组未见异常。结论:ADC图上梗 死核心和IP的ADC值不同,利用ADC值可推断IP的有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实验性大鼠高血压脑动脉瘤形成及脑血管早期病理改变与脑动脉瘤形成的关系。方法:1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实验组结扎左颈总动脉 电凝两侧肾动脉后支 饮1%的盐水;高血压组电凝两侧肾动脉后支 饮1%的盐水;高血流量组结扎左颈总动脉 饮1%的盐水;对照组不加任何处置,24周后取大鼠右侧大脑前动脉-嗅动脉(ACA-OA)应用光镜及电镜观察脑血管组织学改变。结果:实验组与高血压组血压显著升高,实验组在13只大鼠中在右侧大脑前动脉和嗅动脉分叉处及附近发现瘤前、早期及进展期的动脉瘤改变。结论:高血压和血流动力学异常引起的内弹力膜与平滑肌的破坏是脑动脉瘤发生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和灌注加权成像(PWI)评价改良线栓法制作的大鼠大脑中 动脉阻塞(MCAO)和再灌注模型的可行性。方法:1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2只、持续性缺血组5只、缺 血0.5h再灌注组5只。各组于术后0.5h及1h分别行DWI、PWI扫描,测量DWI上异常信号面积,并绘制PWI 信号强度 时间曲线。结果:DWI和PWI上A组未见异常信号,B组和C组手术侧均见有异常信号,且B组术后1h 的异常信号范围比0.5h时的异常信号范围大(P<0.05),C组术后1h的异常信号范围较0.5h时的异常信号范 围显著缩小(P<0.05)。MCAO后患侧信号强度 时间曲线峰值下降幅度较对侧小,再灌注后下降幅度增大。结 论:DWI和PWI可客观评价改良线栓法大鼠MCAO及再灌注模型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早期脑梗死质子磁共振波谱(1H MRS)表现。方法:新西兰大白兔3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8 只,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组12只,全脑缺血组8只,病理组8只。前3组每只实验动物均于手术后0.5h、1h、2 h、4h、6h、8h、12h和24h进行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和1H MRS检查,测量氮 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 (Cho)、肌酸(Cr)、乳酸(Lac)含量及梗死体积。病理组MCAO后对应于前3组MRS检查的时点取标本分别行光 镜和电镜观察。结果:对照组手术前后各时点Naa、Cho和Cr含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未检出Lac 峰。MCAO组术后0.5hNaa即开始下降,随后6h内Naa在此较低水平保持相对稳定;MCAO后6hNaa再次明显下 降。Cho和Cr在MCAO后24h内也趋于下降,MCAO后0.5h开始出现Lac峰,随梗死时间的延长,Lac持续升高,其 含量与梗死体积呈正相关(r=0.98,P<0.01)。Cho和Lac含量于全脑梗死后24h内无明显变化,而Naa和Cr含量 于全脑梗死后均呈线性持续下降,均与病理学结果相符合。结论:1H MRS可无创性地反映脑梗死后多种代谢物的动 态演变,可用于脑梗死后脑代谢的监测和早期脑梗死的诊断。  相似文献   

12.
早期缺血性脑梗死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扩散加权成像 (DWI)对早期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 :实验组 32只经眶入路电凝法所制作的兔大脑中脉梗死模型行不同时间点 (0 .5h、1h、2h、4h、6h、8h、12h和 2 4h)DWI扫描 ,并测定表观扩散系数 (apparentdif fusioncoefficient,ADC)值。结果 :DWI上的异常高信号位于基底节、海马和顶叶皮层 ,脑梗死后 0 .5h ,ADC值开始下降 ,至 8h ,ADC值降至最低。DWI上的异常高信号区随时间推移 ,逐渐增大。结论 :DWI是诊断早期脑梗死的优选MRI序列。  相似文献   

13.
短暂地氟醚预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短暂地氟醚预处理诱导脑缺血耐受的可行性。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动物不接受任何处理;吸氧组动物接受1 h吸氧预处理( 94%氧) ;地氟醚组动物吸入1 h5 .7%的地氟醚预处理。所有动物均采用右侧颈动脉尼龙线栓塞大脑中动脉致局灶性脑缺血1 2 0 min,观察再灌注后2 4 h神经行为学改变及脑梗死容积。结果:直肠温度、p H、PO2 、PCO2 、血压及血糖在预处理期间各组无明显差异。再灌后2 4 h神经行为学评分地氟醚组明显小于吸氧组和对照组( P<0 .0 5 ) ;地氟醚组脑梗死容积明显低于吸氧组和对照组,后两组梗死容积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结论:短暂地氟醚预处理可通过诱导短暂局灶性脑缺血耐受而产生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利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评价改良线栓法制作的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的价值。方法:33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3只、永久缺血0.5 h组15只、永久缺血1.5 h组15只。各组于术后相应时间点分行DWI扫描。结果:以神经学症状判定脑梗死造模成功的27例中,DWI检查只有17例出现高信号,TTC染色证实为梗死区。结论:判定脑梗死造模是否成功的条件中,应用神经功能评分联合磁共振检查,会使有关的实验结果更为科学可信。  相似文献   

15.
鲁宏  胡惠  何占平  韩向君  陈晶  涂蓉 《海南医学》2010,21(12):30-32,37
目的比较三种MRI检查方法在早期脑缺血动物模型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线栓法建立右侧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分为对照组、栓塞15min、30min、1h、2h、4h、6h组共7组,每组各10只大鼠。应用扩散加权成像(DWI)、T2 FLAIR和常规T2WI检查,测量不同时间点高信号相对面积(rS)和相对强度(rD)。结果对照组的三种MRI序列均未见异常信号,DWI在栓塞后15min均显示高信号区(10/10),高信号面积和强度随时间不断增加,在1h内变化明显,1h-6h呈缓慢上升,但显示梗塞边界不清,解剖定位不准;T2 FLAIR像上大部分(8/10)在栓塞后2h显示高信号区,随后高信号面积和强度随时间不断增加,可确切显示缺血范围;T2 WI像上有2例在栓塞后2h出现高信号区,而多数(7/10)在栓塞后4h显示高信号区,能清晰显示缺血部位。结论 DWI是诊断早期脑缺血的首选成像方法 ,其次是T2 FLAIR;为了能清楚显示缺血部位还应联合应用此三种成像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