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腰椎间盘突出是坐骨神经痛的常见原因。由于部分不典型病例以坐骨神经痛为突出表现,而腰痛及腰部体征轻微或缺如而被长期误诊为“原发性坐骨神经痛”或“坐骨神经炎”等。我院1982-1987年收治不典型本病患者170例,其中50例经脊髓造影、CT或手术证实。现分析此50例,提出对本病的诊断体会。  相似文献   

2.
马尾肿瘤合并颅内压增高致失明的病例在临床上罕见,现将我院收治1例报告如下。杨××,女,48岁,农民。因右腿痛3年,右下肢麻木无力,大小便困难3个月,双目失明1月,于91年1月15日入院。缘于88年1月无何诱因出现右下肢痛,曾诊断为“坐骨神经痛”,间断治疗无效,病情逐日加重,行走无力,大小便费力。一月前出现头痛,双眼视力进行性下降至失明,无发热。体检:一般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短波对坐骨神经痛的治疗效果。方法25例坐骨神经痛行超短波治疗。结果超短波治疗坐骨神经痛总有效率为96%。结论超短波能改善血液循环,对坐骨神经痛有较好的镇痛作用,促进神经的营养,使疼痛症状缓解。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下肢神经松动术联合康复措施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患者的疗效。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患者100例,按照患者入院就诊顺序平均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康复治疗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下肢神经松动术。1个月后,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与JOA评分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VAS评分和JOA评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0118,P=0.0442)。结论下肢神经松动术联合康复治疗措施能够显著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患者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电脑中频治疗根性坐骨神经痛临床观察广东省人民医院理疗科张艳芳,陈瑞珠报道我科以电脑中频电疗治疗根性坐骨神经痛165例,其中男性76例,女性89例、年龄23—65岁,平均41岁,病程2~3年,165例均有下腰痛及坐骨神经痛,运动受限占94%、其中直腿抬...  相似文献   

6.
根性坐骨神经痛是神经外科、神经内科、骨科等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主要是椎管内和脊椎病变,其最常见的病因为腰椎间盘脱出症,其它如腰椎肥大性脊柱炎、腰骶段硬脊膜神经根炎、脊柱骨结核、椎管狭窄、血管畸形、腰骶段椎管内肿瘤等[1]。神经根在椎间孔区受压迫引起根性坐骨神经痛。笔者对257例经临床确诊的根性坐骨神经痛患者做了肌电图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测定,以探讨肌电图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对诊断根性坐骨神经痛的临床价值。1临床资料257例患者均为我院神经外科、神经内科、骨科门诊及住院患者,男150例,女107例,年龄11~73岁,平均42岁,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椎间孔神经根注射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及对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 1,MCP-1)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02—2014-03我院诊治的6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致坐骨神经痛患者为研究对象,X线透视下经椎间孔神经根缓慢注射浓度60μg/mL的臭氧气体20mL。利用腿痛和腰痛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罗兰-莫里斯残疾问卷(Roland-Morris disability questionnaire,RMDQ)、日本矫形外科疼痛评分标准和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估术后的治疗效果并检测MCP和炎性因子的水平。结果术后1周、4周、3个月和6个月,腿痛、腰痛VAS评分和RMDQ量表评分均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降低(P0.05);但术后不同时间点之间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生活质量各项指标均在术后不同时间点出现显著改善(P0.05);且与术前相比,术后患者炎症因子IL-4、IL-6、IL-8、TNF-α、hs-CRP和MCP-1的含量均出现显著降低(P0.05)。结论椎间孔神经根注射臭氧能显著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坐骨神经痛症状,并可降低炎性因子和MCP-1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超短波对坐骨神经痛的治疗效果。方法  2 5例坐骨神经痛行超短波治疗。结果 超短波治疗坐骨神经痛总有效率为 96%。结论 超短波能改善血液循环 ,对坐骨神经痛有较好的镇痛作用 ,促进神经的营养 ,使疼痛症状缓解。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120例临床确诊根性坐骨神经痛患者,应用中西药物采用硬膜外持续充填治疗,收到良好效果,对其适应症的选择,治疗方法。机理探讨进行介绍。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1.1 临床确诊的住院患者病程3月以内者96例,以上者24例。 1.1.2 均行椎管造影,正常者45例,腰椎间盘脱  相似文献   

10.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的常见疾病 ,但腰椎间盘脱出髓核游离神经管内并不多见。我们自 1990年至今共施行 6 92例腰椎间盘摘除术 ,其中发现 16例髓核游离神经管内 ,现就 16例病例作报道及分析探讨。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11例 ,女 5例 ,年龄 2 9~ 5 7岁 ,平均39 5岁 ;病程最长 6年 ,最短 12天。本组病例均有反复发作的腰痛病史 ,其中外伤后明显加重 6例 ,推拿后突然加重 5例 ,腰腿痛持续不缓解 ,夜间加重 ,明显跛行甚至卧床不起 ,5例有大小便障碍 ,全部病例均有小腿外侧足背皮肤感觉减退 ,6例足下垂。1 2 影象学表现  16例行C…  相似文献   

11.
根性坐骨神经痛病因探讨及临床体征疗效观察刘好文田成林史伶兵杨丽王建茹临床资料:随机对110例根性坐骨神经痛患者进行了诊断和治疗。其中男性75例,女性35例。年龄20~61岁,平均39.5岁。发病前有腰扭伤者58例。有典型腰、臀、大腿后、小腿外、足背放...  相似文献   

12.
kenacort-A骶管封闭治疗坐骨神经痛30例近期疗效观察广东省佛山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陈毅昌报道用Kenacort-A(去炎松一A美国SQU'IBB药厂)与普鲁卡因等药配伍,对30例坐骨神经痛病人行骶封治疗。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18~...  相似文献   

13.
我科自1998-08~2002-08采用椎管内注药椎管外针刀松解法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症所致坐骨神经痛,取得了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09例,其中男181例,平均年龄48.6岁,女128例,平均年龄50.2岁。诊断标准以临床表现为腰痛及坐骨神经痛为主(其中左下肢145例,右  相似文献   

14.
腰椎间盘突出和腰椎椎管狭窄症是慢性腰腿痛首当其冲的病种,又以坐骨神经痛表现者常见,与某些腰腿痛疾患往往难以鉴别,亟待寻求简易安全而有用的辅助诊断方法。有鉴于此,我科近5年来采用有机碘化合物水溶制剂对上述二病患者74例进行终池(腰骶段椎管)造影,对诊断帮助颇大,特简介于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带状疱疹的误诊原因。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1-03-2009-03收治的103例带状疱疹,其中初诊误诊3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误诊率为34.0%,误诊为偏头痛4例,头部肿瘤1例,三叉神经痛2例,心绞痛9例,肋间神经痛5例,肾结石4例,尿道感染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5例,坐骨神经痛2例,急性阑尾炎2例。以抗病毒、营养神经、止痛等治疗,治愈29例,遗留神经痛6例。结论对带状疱疹的诊断,应提高认识,认真体格检查,动态观察病情,对于发生在单侧沿神经放射痛、缺少阳性体征者,应警惕带状疱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腰痛宁胶囊治疗坐骨神经痛的效果。方法选取于2012-02—2013-10在我院诊治的坐骨神经痛11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6例。对照组接受针刺治疗;观察组接受针刺和腰痛宁胶囊治疗,疗程30d。比较2组患者的症状积分和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疼痛程度、腰腿压痛、下肢放射痛、穴位压痛点以及直腿抬高试验积分明显降低,疗效明显改善(P0.05)。结论腰痛宁胶囊能够明显改善坐骨神经痛患者症状,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背景:细胞凋亡在腰椎间盘退变中起重要作用。程序性死亡分子5是一个促细胞凋亡的蛋白,在骨关节炎的软骨细胞中表达增高,但是至今未见在退变椎间盘中表达的报道。 目的:观察程序性死亡分子5在正常、突出和脱出腰椎间盘髓核细胞中的表达规律,分析其在腰椎间盘退变中的作用。 方法: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免疫荧光方法检测程序性死亡分子5在2例正常、23例突出和17例脱出腰椎间盘髓核细胞中的表达,用脱氧核苷酸转移酶末端标记法和透射电镜检测髓核细胞凋亡情况;用天狼星红染色观察髓核组织细胞外基质Ⅰ,Ⅱ型胶原纤维的变化。 结果与结论:脱出组髓核细胞表达程序性死亡分子5的阳性率高于突出组(P < 0.05),脱出组髓核细胞脱氧核苷酸转移酶末端标记阳性率高于突出组(P < 0.05)。荧光显微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程序性死亡分子5表达定位于退变椎间盘的髓核细胞的细胞核;用透射电镜检测到凋亡的髓核细胞;天狼星红染色结果显示,随着年龄增长,髓核中Ⅱ型胶原纤维减少,Ⅰ型胶原纤维增多。结果提示退变椎间盘髓核细胞表达程序性死亡分子5上调,细胞凋亡增加,程序性死亡分子5介导的细胞凋亡在椎间盘退变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普瑞巴林对坐骨神经痛患者疼痛及抑郁指数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04—2015-04我院治疗坐骨神经痛患者8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服用速效坐骨神经痛丸,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普瑞巴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腰骶部痛评分、臀部痛、大腿外侧痛、腘窝痛、小腿后外侧痛均分别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PSQI评分(9.01±1.06)分、抑郁指数0.19±0.08及AngⅡ水平(28.99±3.21)pg/mL均分别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疲乏评分(64.43±14.21)分高于对照组(46.11±8.8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73%高于对照组的61.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瑞巴林治疗坐骨神经痛疗效显著,能够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患者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9.
本文目的是探讨利培酮治疗痴呆的精神行为症状时致大小便失禁的症状表现及可能机理,以提高对该不良反应的认识。回顾性分析1例利培酮致大小便失禁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利培酮导致大小便失禁的情况临床较为少见,与剂量相关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关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通络袪痛膏治疗坐骨神经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200例骨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外贴通络袪痛膏,对照组外贴麝香止痛膏,观察2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3%、72%,治愈率分别为50%、22%。2组均无不良反应。结论通络袪痛膏对治疗坐骨神经痛有较好疗效,且较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