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研究无创机械通气(NIV)用于早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1KDS)的价值。方法对2006年12月至2008年8月本院早期ARDS30例患者,用NIV对患者进行呼吸支持。患者在出现气管插管指征时,则予以气管插管行有创机械通气。最终28例患者完成NIV治疗,观察患者NIV前及后2h、8h、12h生命休征、血气、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变化。结果患者上机后2h、8h、12hpH、PaO2、SaO2,OI、APACHEⅡ与上机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IV能改善早期ARDS患者氧合状况,避免有创机械通气及并发症的发生,是早期ARDS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09年2月-2012年1月收治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44例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2.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aO2、SpO2显著高于对照组,PaCO2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在急性呼吸窘迫症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满意,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呼吸状况,且安全性好,是临床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因急腹症引起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急腹症合并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共39例,对患者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结果:患者通过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后,其血气分析数据明显得到改善,血氧饱和度以及氧气分压分别为(92.1.±6.1)%和(93.0±3.1)mmHg。其中29例患者通过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后,其呼吸窘迫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有效率为74.4%。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腹症并发呼吸窘迫综合征能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少,患者耐受情况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无创正压通气(NPPV)治疗肺外源性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33例肺外源性ALI/ARDS患者接受NPPV治疗前后HR、RR、PaO2及PaO2/FiO2的变化.结果 NPPV治疗成功率为81.8%(27/33),治疗成功患者在NPPV治疗1~2 h时HR、RR、PaO2、PaO2/FiO2均有明显的改善;治疗失败患者在NPPV治疗1~2h病情无改善,改用气管插管有创通气;NPPV失败患者均为ARDS患者.结论 NPPV是肺外源性ALI/ARDS患者早期呼吸支持治疗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早期无创通气支持监测与护理。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无创通气支持监测,而实验组加用精心的护理干预。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p02、PaO2、PaCO2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pO2、PaO2、PaCO2水平均明显高于护理前(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SpO2、PaO2、PaCO2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有效、积极的护理干预为无创通气能否顺利进行的保证。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无创通气在急性肺损伤(ALI)、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常规基本治疗基础上,进行呼吸机治疗;分别于治疗前、通气2 h、通气3 d、7 d进行血流动力学分析,记录患者的血气指标,包括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PaO2/FiO2)、呼吸频次(R).结果 所有患者机械通气平均时间为(10.65±3.22) d,ICU住院平均(15.42±4.47) d,患者死亡28例,死亡率为43.08%.患者采用无创通气治疗后,PaO2和PaO2/FiO2不断升高,PaCO2和R不断下降,每次测量指标与上一时间段测量值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创通气在ALI、ARDS的治疗方面具有着良好的临床效果,临床应早发现早治疗,以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7.
曹杨  万雪媛 《医疗装备》2021,(7):110-111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医院收治的6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28例)和试验组(32例).对照组接受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治疗,试验组接受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24、48 h后的氧合指数...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不同无创辅助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比较。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50例患有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经鼻导管高流量通气治疗,对照组采用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pH、PO_2、PCO_2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7天内重新插管、鼻部损伤、腹胀等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的治疗方式相比,采用经鼻导管高流量通气的治疗方式更具优越性,可明显改善患儿的呼吸功能,对患儿的伤害性较小,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俯卧位无创通气在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7年2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135例,按其治疗方式分组,其中82例接受俯卧位无创通气治疗(观察组),另53例接受仰卧位无创通气治疗(对照组),比较治疗效果,如血气指标、心肺功能、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等.结果 比较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方法:收取我院80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为两组,收取时间为2013年2月到2014年5月期间,观察组患儿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患儿实施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结果:观察组患儿经过治疗后住院时间(15.23±2.11)天、氧疗时间(240.21±50.11)h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实施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7.50%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采用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无创机械通气治疗,不仅能缩短患儿住院时间、氧疗时间,还能减少肺出血、气漏、肺气肿、肺炎等多种并发症,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治疗急性护理窘迫综合症的疗效观察。[方法]将某院2005年12月~2010年12月收治的6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采用基础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采用肺保护性通气,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带机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病死率。[结果]两组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及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且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带机时间、VAP发生率及病死率分别为(5.2±1.5)d、20.0%(6/30)、6.7%(2/3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5±2.3)d、33.0%(10/30)、20.0%(6/30),P﹤0.05。[结论]机械通气能够迅速缓解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缺氧症状,肺保护性通气治疗优于传统机械通气治疗,有利于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戴海涛  乔晓禹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1):4532-4533,4535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在创伤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救治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11年6月于某院进行治疗的42例创伤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组)21例和观察组(加用糖皮质激素组)21例,后将两组患者的死亡率、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治疗前后的氧合指数、尿量、APACHEⅡ评分、血清NO、ET-1、IL-1β、IL-6、CRP、TNF-α水平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尿量大于对照组,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血清NO、ET-1、IL-1β、IL-6、CRP、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皮质激素在创伤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救治中的临床效果好,可显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3.
呼气末正压通气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氧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呼气末正压通气 (PEEP)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患者氧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择 2 1例ARDS机械通气病人 ,放置中心静脉导管 ,依次调节PEEP为 0、 5、 10和 15cmH2 O 4种不同压力水平 ,测定血液动力学和氧代谢参数的变化。结果 :当PEEP为 5cmH2 O时 ,PaO2 即开始明显升高 (P <0 0 5 ) ;PEEP在 10cmH2 O时 ,氧利用率(O2 UC)、心率及平均动脉血压均变化不大 (P >0 0 5 ) ;但当PEEP达 15cmH2 O时 ,O2 UC、心率明显升高 (P <0 0 5 ) ,而平均动脉血压则明显下降 (P <0 0 5 )。结论 :PEEP虽可提高PaO2 ,但必须寻求最佳的PEEP水平 ,并适当增加血容量 ,增加有效心输出量 ,才能真正改善病人的缺氧状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高频震荡通气(HFOV)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6月在我院儿科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住院需机械通气治疗的38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20例给予HFOV+PS治疗,另外18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常频通气(CMV)+PS治疗,比较两组之间的上机时间,上机后1、8、24 h的血气分析,上机后1、8、24 h的氧合指数,以及出现气漏等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HFOV+PS组1、8、24 h的血气分析值及氧合指数明显优于CMV+PS组患儿。气漏、慢性肺部疾病发生率前者明显低于后者。结论 HFOV+PS较经典的CMV+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在改善氧合方面更快速,更高效,能更快地下调氧浓度,缩短上机时间,肺部并发症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15.
梁超  杜娜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0):4290-4291
[目的]研究探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技术在重症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自2007年1月~2010年12月所收治的进行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治疗的129例HFR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采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治疗,经12h后,氧合指数(PO2/FiO2)有所提高,经24h后,平均动脉压与体温有明显下降(P﹤0.05),治疗发现HFRS合并ARDS的发生率达5.96%,而对于合并轻度ARDS患者的发生率为16.8%,中度为59.8%,重度为90.1%。[结论]采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治疗重症肾综合征出血热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症状改善,降低了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马玲玲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2):2442-2444
[目的]探讨血必净联合辅助呼吸对急性肺损伤(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病人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40例急性肺损伤(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采取辅助呼吸、抗炎治疗、对症和常规补液;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滴注血必净50ml,2次/d,共注射7d。对两组患者的用药及治疗7d后比较疗效,指标包括:血液中白细胞、C-反应蛋白、气道压力、血气分析和脱机的百分比,以及重症监护病房的死亡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改善措施7d,实验者患者各项评价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终的脱机率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者罹患该病患者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必净联合辅助呼吸可以显著提高罹患急性肺损伤(ALI)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脱机率,患者的死亡率显著减低,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呼吸系统是提供机体所需氧气和排出CO2的场所,对维持正常生命活动至关重要。肺内外因素导致的呼吸系统急性重症的治疗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营养支持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营养支持进一步拓展引入免疫营养,即在肠内外途径补充或提供人体必需营养素的基础上,添加特别营养功效成分。免疫营养在呼吸系统急性重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及其对患者营养状态、免疫功能,乃至预后的影响备受关注。[营养学报,2020,42(1):92-98]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观察ARDS家兔模型肺不同区域有效血流的变化,探讨ARDS所致严重低氧血症的发生机制。方法采用静脉注射油酸的方法建立ARDS家兔模型,应用PIM-Ⅱ激光多普勒血流灌注扫描仪观察在不同肺模式下家兔肺不同区域局部有效血流灌注以及动脉血气指标的变化。结果家兔静脉注射油酸后,肺上区、肺下区腹侧、肺下区背侧氧合指数分别由给药前409.5±87.3、372.5±91.0、381.1±85.3减少到67.7±11.7、68.1±10.8、74.1±20.9(P<0.01)。经小潮气 PEEP治疗后,上述肺区的氧合指数分别回升到162.7±24.5、162.7±26.9、169.8±23.3(P<0.05);经小潮气 PEEP 俯卧位治疗后,分别回升到210.1±105.9、181.1、26.9、185.8±22.2(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肺部超声联合心脏超声在小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PARDS)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2018-07~2020-07我院收治的PARDS患者98例,随机分2组,对照组49例,均接受单纯肺部超声诊断,研究组49例,均基于肺部超声,联合心脏超声诊断,以2015年儿童急性肺损伤委员会(PALICC)制定的PARDS诊断标准为金标准,比较两组诊断结果。结果:研究组病情诊断结果与金标准诊断结果的符合率为97.96%,较对照组85.71%明显更高(P<0.05),研究组对PARDS预后预测的灵敏度(85.71%)、特异度(92.86%)较对照组(灵敏度62.86%、特异度57.14%)均明显更高(P<0.05)。结论:基于肺部超声,在PARDS临床诊断中联用心脏超声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可明显提高患者病情及预后预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张晓调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6):3383-3384,3389
[目的]探讨血清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细胞因子IL-8、IL-6及其受体IL-6R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中的意义。[方法]连续纳入入住我院呼吸内科病房患者45人,分为3组:甲组:ARDS患者,乙组:有ARDS高危因素48h内发生ARDS,丙组:有ARDS高危因素但未发生ARDS。测量每个病人血浆及肺泡灌洗液中上述各细胞因子浓度,并比较3组间的差异。[结果]甲组肺泡灌洗液中的IL-6r浓度显著高于乙组及丙组(188±61vs.89±29和80±26;P﹤0.05),而乙组肺泡灌洗液中的IL-6浓度高于甲组及丙组(1130±998vs.313±22和531±401;P﹤0.05)。而血浆中的各种细胞因子在3组中未见明显差异。[结论]IL-6在ARDS发生的早期起重要的作用,可能是早期的一个启动因子,而IL-8在人类ARDS中的作用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