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8 毫秒
1.
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 TRFIA与 RIA定量检测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微粒子酶免疫分析(MEIA)为金标准,比较时间分辨荧光免疫(TRFIA)法、放射免疫分析(RIA)技术在定量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表面抗体(HBsAb)、e抗原(HBeAg)、e抗体(HBeAb)、核心抗体(HBcAb)5项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HBV—M)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10例随机样本同时采用MEIA、TRFIA及RIA3种方法进行HBV-M5项指标测定,分别计算TRFIA、RIA法与标准MEIA检测结果的相对灵敏度、相对特异性和总符合率。结果TRFIA法检测HBV-M结果的相对灵敏度、相对特异性和总符合率均优于RIA法。结论TRFIA法与RIA法比较,在临床检测HBV-M5项指标具有相对灵敏度、相对特异性和总符合率较高的优势,且无放射污染,易于自动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法、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TRFIA)法及胶体金免疫层析(GICA)法检测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乙型肝炎两对半)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45例疑似乙型肝炎患者分别采用ELISA法、TRFIA法及GICA法进行乙型肝炎两对半检测,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以TRFIA法测定结果为金标准,ELISA法和GICA法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e抗体(HBeAb)、乙型肝炎核心杭体(HBcAb)阳性符合率分别为71%(57/80)、45%(36/80),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HBeAb、HBcAb阳性符合率分别为33%( 1/3)、0(0/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两项或者多项联合检测阳性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LISA法和GICA法敏感度在HBsA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HBsAb、乙型肝炎e抗原(HBeAg)、HBeAb、HBcA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度在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方法检测HBsAg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LISA法与TRFIA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ICA法与TRFIA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方法检测HBsAb、HBeAg、HBeAb、HBcAb的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方法检测HBsAb、HBeAb阳性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ELISA法、GICA法与TRFIA法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RFIA法测量范围敏感度、特异度最高,但价格高;ELISA法准确率处于三种方法的中间水平,价格便宜,与TRFIA法同样适合于批量检测;GICA法准确率低,但快速简单,适合于前两种方法的补充.  相似文献   

3.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不同检测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微粒子酶免疫分析(MEIA)为金标准,探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TRFI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在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别采用MEIA法、TRFIA法、ELISA法对260份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标本进行HBsAg、HBeAg和HBeAb3项指标的检测。结果TRFIA法和ELISA法分别与MEIA法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3项指标的符合率ELISA法均不如TRFIA法高,在检测临床标本时,用ELISA法测定HBsAg、HBeAg和HBeAb比TRFIA法易出现假阴性,测定HBeAg、抗-HBe时,这两种方法都有假阳性可能。结论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是目前临床上用于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的较为灵敏、特异、准确的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4.
吴宗华 《医疗保健器具》2012,(11):1967-1968
目的比较分析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TRFIA)、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HBV—M)的检测结果。方法采用TRFIA和ELISA法对182例肝病就诊患者同时进行HBV-M检测,两者结果不符合者双孔复查。结果TRFIA法测定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HBeAb)灵敏度高于ELISA法,结果符合率分别为98.9%、96.7%、99.5%、90.7%、88。5%。经配对卡方检验.两种方法测定HBsAg,HBeAg,HBeAb的结果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测定乙肝表面抗体(HBsAb)、乙肝核心抗体(HbcAb)的结果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的医学模式比较中,HBsAb与HBsAb、HBcAb阳性模式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它医学模式无显著性差异。结论TRFIA法测定HBV—M是一种灵敏度高,结果符合率高的定量检测技术,对提高临床检测水平、指导临床治疗、监测方面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儿童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与HBV-DNA定量检测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儿童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标志物与HBV-DNA含量的关系. [方法]202例血清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同时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法检测标本中HBV-DNA的含量. [结果]HBsAg、HBeAg、HBcAb阳性组中,HBV-DNA阳性率为98.9%(88/89);HBsAg、HBeAg阳性组的HBV-DNA阳性率为100%(6/6);HBsAg、HBeAb、HBcAb阳性组中,HBV-DNA阳性率为25%(9/36);HBsAb、HBeAb、HBcAb阳性组的HBV-DNA阳性率为12.5%(2/16);HBsAg、HBcAb阳性组和HBeAb、HBcAb阳性组分别5例中各有1例检出HBV-DNA;33例HBsAb阳性中仅1例HBV-DNA阳性;12例HBV血清标志物全阴的标本未检出HBV-DNA.[结论]儿童乙肝患者的多种血清标志物模式中都存在HBV-DNA复制.以HBeAg阳性者HBV-DNA复制水平最高.血清标志物与HBV-DNA联合检测对乙型肝炎的早期诊断、治疗方案的制定,尤其对抗病毒药物治疗的疗效观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妊娠期检测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与乙肝五项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妊娠期乙型肝炎病毒(HBV)前S1抗原在乙肝五项常规模式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用ELISA法检测3 600例孕妇血清标本中的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和乙型肝炎病毒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结果 前S1抗原在大三阳HBsAg(+)HBeAg(+)HBcAb(+), HBsAg...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及肝功能变化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医院2011年1月-2015年12月乳腺癌患者300例为乳腺癌组,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00名为对照组,测定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HBsAb)、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HBeAb)、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cAb)滴度及肝功能。结果乳腺癌组患者HBeAb阳性率和HBcAb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40岁患者中,乳腺癌组患者HBeAb阳性率和HBcAb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乳腺癌组HBsAg滴度、HBsAb滴度、HBeAg滴度低于对照组(P<0.05),乳腺癌组谷丙转氨酶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40~59岁患者中,乳腺癌组患者HBeAb阳性率和HBcAb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乳腺癌组HBsAg滴度、HBeAg滴度、HBcAb滴度低于对照组(P<0.05),乳腺癌组谷丙转氨酶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60岁患者中,乳腺癌组患者和对照组观察对象HBsAg阳性率、HBsAb阳性率、HBeAg阳性率、HBeAb阳性率和HBcAb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乳腺癌组HBeAg滴度低于对照组(P<0.05),乳腺癌组谷丙转氨酶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可能与乳腺癌有一定关系,乳腺癌患者谷丙转氨酶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乡镇散居人口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并进行分析。方法对天津市蓟县两个乡镇220名村民用ELISA法进行乙型肝炎(HBV)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在这一地区人群中,HBV总的感染率为27.7%,其中HBsAg、HBeAg、HBcAb阳性率为11.8%,HBsAg、HBeAb、HBcAb阳性为8.6%,HBsAb阳性率为23.6%,HBsAg阳性率为2.3%。结论乙型肝炎病毒属于感染性较强的病毒,应加强卫生意识,提高防治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微粒子化学发光法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的结果并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每份标本均用ELISA和MCLIA两种方法,同时进行血清学标志物的定量和定性检测,均严格按照各自试剂盒说明书和《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的要求进行操作,定性结果参照试剂说明书中的判定方法.结果 MCLIA法和ELISA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结果比较,HBsAg、HBsAb、HBeAg和HBcAb结果符合率较高均>9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BeAb结果符合率均为47.7%,符合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CLIA法和ELISA法检测HBsAg含量符合率>90.0%.结论 用MCLIA检测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具有灵敏度高、重复性和准确性好、特异性强、检测快速、无放射性危害等优点,对于少见模式、可疑的低值血清检测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在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12月就诊于医院的80例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分别使用CLI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乙型肝炎e抗体(HBeAb)、乙型肝炎核心抗体(HBcAb)],分析检测结果。结果CLIA检测HBeAg、HBeAb的阳性检出率均高于ELIS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测方式HBsAb、HBsAg、HBcAb的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LIA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的阳性检出率高于ELISA,可用于早期疾病诊断和病情检测。  相似文献   

11.
检测乙肝患者血清HBV-DNA与血清HBVM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向波 《实用预防医学》2007,14(6):1886-1887
目的探讨标本血清HBV-DNA与血清HBVM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425例血清标本运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HBV-DNA及放射免疫法定量检测血清HBVM。结果经荧光定量PCR检测124例HB-sAg、HBeAg、HBcAb为阳性的标本,其血清HBV-DNA全部阳性,106例HBsAg、HBeAb、HBcAb阳性标本,其血清HBV-DNA62例阳性(阳性率58%),69例HBsAg、HBcAb阳性标本,其血清HBV-DNA44例阳性(阳性率63%),17例HB-sAb、HBcAb阳性标本,其血清HBV-DNA1例阳性(阳性率5.8%),9例HBsAb、HBeAb、HBcAb阳性标本,其血清HBV-DNA2例阳性(阳性率22%),100例HBVM全部阴性的标本,其血清HBV-DNA全部阴性。结论联合检测血清HBVM与血清HBV-DNA,可反映乙肝患者病情变化,对于乙肝临床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有着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某院就诊人群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情况及其血清学标志物组型。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2001年1月-2003年12月就诊患者中的42920例受检者的HBV血清学标志物。结果HBV现症感染率高达27,16%,其中HBsAg,HBeAg,HBcAb均为阳性者占10.06%;HBsAg,HBeAb,HBcAb均为阳性者占13.87%;单项HBsAg阳性或HBsAg与HBcAb2项结果阳性者占3.16%;HBsAg,HBsAb,HBeAg,HBcAb 4项结果阳性60.05%;HBsAg,HBsAb,HBeAb,HBcAb4项结果阳性占0.02%。结论所检人群中HBV感染率高,血清学标志物组型多,医院应高度重视,以避免就诊时发生医院内交叉感染。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成都市区健康体检人群中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学标志(HBVm)阳性结果、分布情况及可能的影响因素,增强人们对HBV感染的认知能力,合理干预,提高人们对乙型肝炎的自觉免疫意识。方法对2007—07—01/2008—06—30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健康体检中心体检的108685名成都市区人群进行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HBsAb)、乙肝病毒e抗原(HBeAg)、乙肝病毒e抗体(HBeAb)、乙肝病毒核心抗体(HB—cAb)及肝功能进行检测,同时调查HBV感染过去史、家族史、乙肝疫苗预防接种史。结果HBVm阴性31063人,占28.58%;HBsAg、HBeAg、HBcAb均阳性者4637人,阳性率4.27%;HBsAg、HBeAb、HBcAb均阳性者5250人,阳性率4.83%;HBsAg、HBcAb均阳性者527人,阳性率0.48%;单纯HBsAb阳性51228人,阳性率47.13%;HB—sAb、HBeAb、HBcAb均阳性者1921人,阳性率1.77%;HBsAb、HBcAb均阳性者13200人,阳性率12.15%;其他(HBeAb、HBcAb阳性、单纯HBeAb、单纯HBcAb阳性)共859人,阳性率0.79%;肝功异常(单项转氨酶和/或两项转氨酶增高)共计896人,异常率为0.82%;乙肝疫苗预防接种33779人;接种率31.08%。结论成都市区乙肝表面抗原携带总人数或阳性率与全国水平接近,而乙肝疫苗接种率较低。加强乙肝保健知识健康教育,强化乙肝疫苗接种是进一步降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的最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4.
乙肝疫苗接种对成人乙肝免疫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成人接种乙肝疫苗后对乙肝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 采用乙肝病毒标志物(A=HBsAg,B=HBsAb,C=HBeAg,D=HBeAb,E=HBcAb)酶联免疫试剂盒检测2820名成人(接种乙肝疫苗组1344人,未接种乙肝疫苗组1476人)的早晨静脉血进行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查,然后对两组人群乙肝病毒标志物模式进行分析。结果 乙肝病毒标志物模式共有22种,其中,接种乙肝疫苗组有19种模式,主要的感染模式以B( )为主(占55.73%),其次为ABCDE(-)、BDE( )和BE( )三种,分别占14.36%、8.26%和7.96%,此四种模式共占86.31%。未接种组的乙肝病毒感染标志物模式有22种,主要的模式以ABCDE(-)为主,占44.11%,其次有B( )、ADE( )和BDE( ),分别占14.09%、8.88%和6.71%,此四种模式共占73.79%。经统计学分析,两组间未感染率、大小三阳阳性率、HBsAg阳性率、HBsAb阳性率差异均存在显著性。结论 成人接种乙肝疫苗仍然可以大大地改变人群的乙肝免疫状态,对于乙型肝炎的预防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某大学新生乙肝病毒感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目的:了解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新生近年来HBV感染率的动态变化。方法:连续5年对华北院约5400名新生进行RPHA法过筛,对HBsAg阳性者再用ELISA法进行乙肝两对半检验,并对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乙肝两对半阳性HBsAg、HBeAg、抗-HBe和抗-HBc、四项的阳性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男生阳性率明显高于女生;HBV感染模式以小三阳(HBsAg、抗HBe^ ,抗HBc^ ),大三阳(HBsAg^ ,HBeAg^ 和-HBc^-)和双阳(HBsAg^ 和HBeAg^ )为主;HBV感染模式不受年度变化,感染率高低和性别的影响。结论:应加强对高校新生,特别是男生人群的乙肝防治工作,在入院时应对新生作乙肝疫苗全程免疫。  相似文献   

16.
广州地区部分企业职工乙肝病毒感染标志物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部分企业职工乙肝病毒感染情况.方法对2001~2003年在我院作健康体检的广州地区部分企业职工的乙肝"两对半"体检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调查3117例(男1860,女1257)企业职工,全部静脉抽血作乙肝病毒感染标志物"两对半"(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 5项)检查,其中HBsAg和HBsAb均阴性606人(19.44%),HBsAb阳性2 047人(65.67%),HBsAg阳性464人(14.89%).而HBsAg和HBsAb阴性的606人中HBeAb或HBcAb阳性,或两者同时阳性56人(1.80%).结论本调查职工HBsAg阳性率为14.8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HBsAb阳性率为65.67%;HBsAg和HBsAb均为阴性占19.44%,易感者比率较高,有必要及早采取注射乙肝疫苗等有效干预措施,降低受感染的危险性,减少乙型肝炎、肝硬化及肝癌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7.
洪俊  饶永彩 《职业与健康》2010,26(3):276-278
目的对Roche Cobus E601(E601)和Abott Architecti 2000(i2000)全自动免疫分析仪和酶联免疫吸咐测定(ELISA)法的HBV标志物测定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采用3种方法对4个批次(188、215、178、180份)共761份样本的4种HBV血清标志物---HBV表面抗原(HBsAg)、HBV表面抗原抗体(HBsAb)、HBVe抗原(HBeAg)、HBVe抗原抗体(HBeAb)进行平行检测。对于3种方法中HBeAg和HBsAg测定结果有差异的标本,采用实时定量PCR仪进行复查。结果3种方法中HBsAg的符合率最高(98.94%),其次是HBeAg(94.94%)、HBsAb(90.70%)和HBeAb(83.3%)。i2000能对HBsAg和HBsAb进行定量分析,E601只能对HBsAb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i2000和E601的HBsAb定量结果有很好的相关性;4种标志物测定结果中E601和i2000间的符合率都明显高于ELISA和E601(或i2000):且无论是E601还是i2000其阳性率均高于ELISA法。E601的HBeAb测定结果的阳性率在3种方法中最高(61.67%)。结论全自动免疫分析仪的HBsAg和HBsAb定量对于评估HBV疫苗接种效果与HBV复制水平有着传统ELISA方法无法比拟的作用。自动免疫分析的重复性和敏感性要好于传统ELISA。E601的HBeAb测定敏感性过高存在假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饮食从业人员乙肝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等五项以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异常情况,防止乙型肝炎在人群中传播。[方法]对崂山区2006年饮食从业人员和从事与食品相关的其他人员包括服务员、行政管理人员共8067人,采用乳胶法进行乙肝五项检测,用赖氏法测定ALT,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006年共检测8067人,HBsAg阳性者218例,阳性率2.70%。其中,小三阳(HBsAg、HBeAb、HBcAb均阳性)115例,阳性率为1.43%;大三阳(HBsAg、HBeAg、HBcAb均阳性)89例,阳性率为1.10%;HBsAg、HBcAb阳性者4例,单纯HBsAg阳性者6例。HBsAg、HBeAg阳性者4例。HBsAg阳性者ALT异常18例,异常率为8.25%,明显高于HBsAg阴性者异常率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崂山区饮食从业人员HBsAg阳性率低于一般人员,由于工种的关系,加强监测十分必要。另外对ALT异常者应进一步明确诊断,以防止传染病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