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子宫内膜异位症(以下简称内异症)是生育期妇女的常见疾病,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据统计,内异症患者中约有50%伴发不孕[1],而30%以上的不孕症是由内异症造成.即使对之进行手术治疗,仍有近一半的患者不能受孕,而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子宫内膜生长在子宫腔以外的任何部位所引起的妇科疾病,如在卵巢、子宫骶骨韧带、子宫下段后壁浆膜层、子宫直肠陷窝以及乙状结肠的盆腔腹膜等处,亦可在子宫肌层发生.在临床上,对主诉不孕的妇女,如果输卵管通畅、基础体温双相,子宫内膜反应良好,房事后试验正常者,应考虑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可能.本文分析内异症合并不孕生育期女性63例,探讨其临床治疗情况及与妊娠之间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2.
子宫内膜异位症(以下简称“内异症”)是育龄妇女的常见病及多发病,近年来其发病率逐年升高[1]。发生部位多数在盆腔,但也有发生在腹部及会阴的手术切口。手术切口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与盆腔内异位症有所不同。现将我院5年来诊治的9例切口内异症病例进行总  相似文献   

3.
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是妇科较常见的一类良性疾病,它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内膜和肌层以外的部位.并出现周期性出血。子宫内膜异位症并非肿瘤,但其病灶可向外播散,种植生长,在身体内几乎无所不及,但绝大多数的病灶位于盆腔,依次是卵巢、子宫直肠窝、盆腔腹膜、腹壁切口、膀胱壁、子宫颈、输卵管、肠壁、外阴阴道及其他。手术治疗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基本治疗。  相似文献   

4.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丹 《广西医学》2003,25(11):2190-2192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被覆粘膜以外的身体其他部位 ,内异症的发病率近年明显增高。此病一般仅见于生育年龄妇女 ,以 2 5~ 4 5岁妇女居多。内异症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1〕。目前临床治疗效果尚不满意 ,需进一步研究探讨 ,现将其诊疗近况综述如下。1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进展1 1 子宫内膜异位症流行病学 :关于流行病学特点 :内异症好发于 2 5~ 4 5岁妇女 ,近年来发病有年轻化趋势 ,可能与医生及患者对内异症的认识提高 ,腹腔镜手术的广泛开展有很大关系〔2〕。根据流行病学的研究 ,内异症有其独特…  相似文献   

5.
闵靖  苏彧  王育  楼薇华 《上海医学》1999,22(6):366-367
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是一种与免疫有关的疾病,内异症发生、发展涉及免疫异常,白细胞介素6(IL6)参与免疫调节。本文应用ELISA方法,观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手术前后血清IL6变化,籍以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手术前后检测血清IL6水平的临床意...  相似文献   

6.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以下简称内异症) 是生育年龄妇女的常见病之一,25~45岁女性中发病率高达15%,且有上升趋势。本文对61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发病情况和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探讨其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7.
Survivin与子宫内膜异位症血管新生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Survivin、血管新生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发生、发展的影响及两者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3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内异症组)和16例非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非内异症组)的异位内膜和在位内膜中Survivin蛋白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计数,并检测两者的相关性。结果 Survivin在内异症组囊壁组织、在位内膜中高表达,仅在4例(25%)非内异症组内膜中微弱表达。内异症组异位内膜的微血管密度为(28.38 ± 7.49),在位内膜的微血管密度为(24.58 ± 8.19),非内异症组在位内膜的微血管密度为(8.92 ± 3.41),与前两者差异分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5)。内异症组在位内膜间质中Survivin的表达与微血管密度有相关性(r=0.561,P=0.019),异位内膜及非内异症组在位内膜中不能证明两者间存在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子宫内膜Survivin的高表达和血管新生增多可能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在位内膜的个体差异可能是导致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芳香化酶与雌激素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方法建立体外原代培养内异症子宫内膜细胞系13份,异位病灶基质细胞系5份,非内异症内膜细胞系6份。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雌二醇的表达水平,应用蛋白印迹法和RT-PCR的方法观察在原代培养子宫内膜异位症内膜细胞、异位病灶细胞以及对照组内膜细胞中的芳香化酶表达情况,以及生理药物浓度的雌二醇刺激原代培养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细胞、异位病灶细胞时芳香化酶的表达。结果统计分析显示三组培养细胞上清液的雌二醇表达无显著差异。内异症子宫内膜与异位基质细胞全部表达芳香化酶,而非内异症子宫内膜细胞很少或极低水平表达(P<0.001)。芳香化酶mRNA的表达在培养内异症子宫内膜低于异位基质细胞,但显著高于非内异症子宫内膜细胞(P<0.001)。雌二醇可以显著增加培养内异症细胞芳香化酶及其转录刺激因子SF-1蛋白与mRNA表达。结论子宫内膜细胞异常表达芳香化酶可以认为是内异症发生、发展的根源之一;雌激素能促进体外培养内异症内膜细胞与异位基质细胞芳香化酶的表达。  相似文献   

9.
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多发生于盆腔脏器,盆腔外较少见,而发生于盆腔外的内异症以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较多,多见于中期妊娠剖宫取胎术或足月剖宫产术后[1].自1998年1月至2004年12月,我院共收治内异症患者105例,其中经手术及病理确诊腹壁内异症6例,占同期内异症的5.71%,现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常见妇科疾病之一,多发生于盆腔,也可发生于腹部和会阴的手术伤口,手术切口内异位症在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有别于盆腔内异症,我们回顾我院5年内8例切口内异症患者的资料进行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的诊治。方法对我院1982~2001年间收治的21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例依据病史、临床表现、腹部检查均能做出正确诊断,与术后病理结果吻合;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占我院同期收治内异症病例的1.73%;发病潜伏期介于术后1~8年;均行异位病灶切除术;术后随诊1例复发。结论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腹部检查能对腹壁切口内异症正确诊断,并以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2.
更正启事     
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多发生于盆腔脏器,盆腔外较少见,而发生于盆腔外的内异症以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较多,多见于中期妊娠剖宫取胎术或足月剖宫产术后。自1998年1月至2004年12月,我院共收治内异症患105例,其中经手术及病理确诊腹壁内异症6例,占同期内异症的5.71%,现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及异位内膜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胰岛素样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的表达水平,并探讨IGF-1及IGFBP-3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过程中的作用,为临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选择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共64例(内异症组),另选择同期入院的非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54例作为对照(非内异症组),2组患者均经手术治疗,术毕分别取2组患者的内膜组织,经免疫组化、染色等步骤,制作好切片,在光镜下进行结果判定.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IGF-1在内异症患者的异位内膜间质细胞和腺上皮细胞均呈中度、强阳性表达,在内异症患者的在位内膜间质细胞(59例)及腺上皮细胞(62例)呈中度、强阳性;在非内异症患者子宫内膜间质细胞(48例)及腺上皮细胞(52例)呈阴性表达;IGFBP-3在内异症患者异位内膜间质细胞(62例)及腺上皮细胞(60例)呈阴性表达,在内异症患者在位内膜间质细胞(58例)及腺上皮细胞(52例)呈阴性表达,在非内异症患者子宫内膜间质细胞(51例)及腺上皮细胞(48例)呈强阳性表达.结论:IGF-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异位内膜及在位内膜均呈中度阳性及强阳性表达,在非内异症患者子宫内膜细胞则大部分呈阴性表达;而IGFBP-3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异位内膜及在位内膜大多数均呈阴性表达,在非内异症患者子宫内膜细胞大多数呈阳性表达,推测IGF-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过程中起了一定的作用,而 IGFBP-3在对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中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4.
章兴凤 《河北医学》2010,16(8):965-966
目的:探讨腹壁及会阴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对10例腹壁及会阴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腹壁切口内异症7例,会阴切口内异症3例。结果:全部病例行病灶切除后随访2年无复发。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属良性疾病,发生在与子宫内膜有接触的手术切口部位,切除病灶为主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DNA修复基因XRCC3多态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应用PCR-RELP方法检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与非子宫内膜异位症妇女XRCC3基因Thr241Met的多态性分布,并分析其多态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疾病病理过程的关系。结果XRCC3基因多态性在内异症组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Thr/Met基因表达在内异症组显著增强(P<0.05);Thr241Met基因多态性与内异症病理分期无相关性。结论具有XRCC3 Thr/Met基因型或Met等位基因的个体对内异症的发生有易感性,但与内异症的临床病理分期无关。  相似文献   

16.
中药补肾调周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是妇科的常见病与多发病,其发病率很高.近年来发现内异症的发病率还在上升,且有年轻化的趋势.笔者临床应用中药补肾调周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46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MMP 9和TIMP 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 ,明确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探讨他们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方法 :利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MMP 9和TIMP 1在 84例正常子宫内膜、4 8例内异症的在位内膜、79例内异症的异位内膜组织中的表达 ,检测结果利用SPLM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①MMP 9在内异症在位内膜中的阳性表达率为 62 .5 0 % ,内异症异位内膜中阳性表达率为 72 .15% ,与正常内膜组织的表达 (阳性率为 4 0 .4 8% )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②TIMP 1在异位症在位内膜中的阳性表达率为 70 .83 % ,在异位症异位内膜中阳性表达率为 74 .68% ,与正常内膜组织的表达 (阳性率为 76.19% )相比未见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③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MMP 9与TIMP 1之间具有负向相关关系 ,在异位症的在位内膜组织中以及异位症的异位内膜组织中二者间不具有相关性 .结论 :MMP 9的高表达以及MMP 9/TIMP 1间的比例失调 ,在内异症的病程发展进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是内异症来源的在位内膜及异位内膜细胞具有更强的侵袭和异位种植能力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生育年龄妇女的多发病、常见病,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可达10%-15%,占普通妇科手术的30%以上,内异症所引起的痛经、下腹痛和性交痛等,严重地影响妇女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也是不孕症的主要病因之一.内异症的治疗原则是减灭和消除病灶,减轻和消除疼痛,改善和促进生育,减少和避免复发[1].鉴于内异症的手术治疗效果不甚理想,术后又易于复发.因此,药物治疗仍占重要地位[2].在经历了"假孕"和"假绝经"等各种药物治疗后,现今最受推崇的内异症治疗药物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a).我院自2004年4月开始用GnRH-a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效果满意.现回顾性分析我院对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60例行GnRH-a治疗的结果,以探讨GnRH-a治疗子宫内膜异症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药物治疗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体以外的部位时称为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简称内异症)。内异症在育龄期妇女中有10%的发病率,且有明显上升趋势,已成为育龄期妇  相似文献   

20.
细胞因子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基础研究及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科常见病 ,其发病率近年明显增高 ,但其发病机制仍不清楚 ,治疗效果不满意。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 ,发现内异症患者腹腔内细胞因子的改变与子宫内膜 (腺体和间质 )异位种植、生长、粘附、侵袭和血管形成有关 ,细胞因子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其中的调节和以此为目标的干预 ,将成为内异症治疗新策略的实验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