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亲子关系对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影响。[方法]采用生命价值观测验工具和调查问卷对在校本科学生进行调查,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亲子关系对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影响。[结果]父亲对男生的关心以及男生对母亲的不同评价对男生生命价值观的建立会产生影响;父亲去世以及母亲的职位不同会对女生生命价值观的建立产生影响。[结论]亲子关系影响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形成,并且对男女生的影响不同,父母对子女的生命价值观的影响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2.
宋静媛  李丹  刘婷  陈磊  黄倩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9):1690-1691
[目的]分析大学生生命价值观与心理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为开展生命价值观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青少年生命价值投射测量工具(LPT)对四川省某高校整群抽取的278名学生进行生命价值测量,根据SCL-90得分分组,以心理健康状况为因变量,生命价值各因素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生命价值观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影响并对男女生的影响不同,死亡认知对男生心理健康有促进作用,助人和担心他人对女生心理健康起促进作用,而同情心对女生心理健康起阻碍作用。[结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受生命价值观的影响,可通过对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预防恶性事件发生,但对男女生应采取不同的方针策略。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生活兴趣对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影响。[方法]采用生命价值观测验工具和调查问卷对在校本科学生进行调查,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生活兴趣对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影响。[结果]男女生的生活兴趣有所不同,男女生野外生存兴趣较高而野外生存经历较低,前者男女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生的比例是女生的两倍。男女生关注媒体报道不幸事件的比例较高,虽然女生关注率较男生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生活兴趣影响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形成,关注媒体报道的不幸事件是男生的积极生命价值观的保护因素,是女生的抑制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现状,探讨大学生生命价值观与人格的关系,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大学生生命价值观量表、人格量表调查768位大学生。[结果](1)大学生生命价值观各因子平均得分分别是积极乐观(4.34±0.62)、拼搏进取(4.31±0.59)、珍爱生命(4.07±0.55)、狭隘(2.74±0.97)、悲观困惑(2.33±0.72)、消极宿命(2.06±0.76)。生命价值观在积极进取的主流中呈现多元化趋势。(2)相关分析显示大学生生命价值观各因子与人格特征各因子大多存在不同程度显著相关(P﹤0.05)。(3)回归分析显示,内外向、神经质、精神质、掩饰性4个因子进入回归方程,分别对生命价值观多个因子具有预测作用(P﹤0.01)。人格各因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生命价值观。[结论]高内外向、掩饰性,低神经质、精神质对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形成具有积极作用;低内外向、掩饰性,高神经质、精神质对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形成具有消极作用。健康的人格特征对个体的生命价值观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天津市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现状,探讨自我肯定意识及其相关因素对生命价值观的影响。方法通过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选择天津市3所大学大一至大四学生203名,采用生命价值观量表和自我肯定意识量表进行测试。结果医学类专业(积极生命意义:F=3.67,P<0.05)及志愿者学生(积极生命意义:F=2.06,P<0.05;追寻生命价值:F=4.35,P<0.01)的积极生命价值观得分高于其他专业及非志愿者学生;大一的消极生命意义维度分(F=15.91,P<0.01)高于其他年级,大四的追寻生命价值维度分(F=7.92,P<0.01)高于其他年级;自我接纳、自我实现、自我充实和自我表露4项积极自我意识与积极生命意义呈不同程度的正相关(r=0.25~0.50,P<0.05或P<0.01),自我封闭和对人紧张2项消极自我意识与积极生命意义呈不同程度的负相关(r=-0.18~-0.59,P<0.05或P<0.01);逐步回归分析表明,自我肯定意识和年级(消极生命意义:β=-0.21,P<0.01;追寻生命价值:β=0.14,P<0.01)、志愿者活动(追寻生命价值:β=0.16,P<0.01)、专业(积极生命意义:β=0.15,P<0.01)是影响生命价值观的主要因素。结论提高自我肯定意识、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对提升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家庭因素对大学生抑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家庭因素对大学生抑郁发生的影响,为高校开展针对性心理健康教育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对741名大学生进行抑郁状态、一般人口学情况和可能家庭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资料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通过对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出主要的家庭危险因素.[结果]被调查的大学生中抑郁人数所占比例为27.1%,大一学生抑郁发生比例(31.6%)显著高于大二学生(22.7%) (X2=7.3897,P=0.0066).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得到年级和家庭结构与大学生抑郁产生有关.[结论]大学生抑郁情况不容忽视,应根据大学生抑郁产生的家庭主要危险因素加强和改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恐惧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情感,是最基本最原始的情绪反应之一。 自从电影诞生之日起,恐怖电影就往往能以低成本的制作获得高票房的收入,成为业内长盛不衰且最能赚钱的电影类型之一。由此而催生出的各类恐怖艺术形式,如:恐怖惊悚小说、鬼故事广播、与鬼怪有关的电子游戏等,近年来在我国也是日渐走俏,尤其在以大学生、中学生为代表的年轻人群体中颇为流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  开展大学生使用健身APP现状及其相关因素分析,为推进全民科学健身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通过三阶段复合抽样方法选取中国2 171名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建立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大学生使用健身软件的相关因素。  结果  大学生健身APP使用报告率为61.9%,不同年级、身体健康认知、健身观念、健身目的和运动频率学生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8.01,37.15,214.12,31.23,316.21,P值均 < 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所属年级(β=-0.31)、健身观念(β=0.46)、健身目的(提升健康:β=0.52,减肥塑形:β=0.65)、软件友善度(β=0.34)和部分运动项目(跑步类:β=1.24,持械练习:β=0.80)是健身APP使用的主要相关因素(P值均 < 0.05);性别(β=0.30)、专业(β=0.01)、运动频率(β=-0.29)等因素与大学生健身APP的使用无相关关系(P值均>0.05)。  结论  大学生对于健身APP使用程度高,年级、健身观念、健身目的、运动项目和软件设计是大学生软件使用的相关因素。健身APP需改进训练模块的个性化需求设计,以提升大学生用户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相似文献   

9.
电子游戏/电脑游戏是青少年经常参与的一种非常普遍的消闲娱乐活动,几乎90%的大、中学生都有玩电子游彬电脑游戏的经历.不论成瘾与否,经常与长时间地玩电子游戏/电脑游戏,会对青少年的健康、学习、心理和生活产生影响[1].  相似文献   

10.
体育游戏干预毕业班大学生亚健康的疗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体育游戏干预对毕业班大学生亚健康的影响。[方法]对80名亚健康状态非体育专业毕业班大学生采用体育游戏给予12周干预。干预前后均使用大学生亚健康状态自我评估表进行测评。[结果]经过12周的体育游戏干预后,毕业班大学生亚健康评分较干预前有显著下降(P﹤0.01),且不显示出性别上的差异。[结论]采用体育游戏干预毕业班大学生亚健康有效,在高校值得推广与运用。  相似文献   

11.
李晓焕  葛艳荣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9):3953-3954,3960
[目的]了解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与生命质量状况及其相互关系,为引导大学生进行合理而科学的体育生活方式、提高生命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河北省4所普通高校757名大学生的体育生活方式和生命质量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男、女生的体育生活方式水平存在明显差异,男生的体育生活方式水平投入的精力、时间、金钱均明显高于女生(P﹤0.05或P﹤0.01),但体育生活方式情感水平投入与女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生命质量的8个维度中,社会功能最佳,情感功能最差。男、女生在生理机能、生理职能、情感功能3个维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大学生的体育生活方式对生命质量有重要影响,体育生活方式精力、时间、金钱与生命质量显著相关(P值均﹤0.01),而体育生活方式情感支出与生命质量相关不显著。[结论]高等教育部门应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在校大学生的体育生活方式,以提高其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2.
宋子良  张俊杰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6):3248-3250,3252
[目的]探索体育活动与大学生社会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问卷自评的方法,对周口师范学院523名学生进行调查统计。[结果]体育活动促进大学生社会健康效果显著。[结论](1)体育活动量越大、项目越激烈,对大学生社会健康的影响越显著;(2)混合类项目且运动量达到中等以上的体育活动促进大学生社会健康的效果较理想。  相似文献   

13.
周红梅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9):3910-3911
[目的]探讨营养干预对运动性贫血的干预效果。[方法]纳入某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共60名,根据运动员的性别和WHO判定运动性贫血的标准分为4组,为女性贫血组(n=12)和对照组(n=26)、男性贫血组(n=5)和对照组(n=17)。在实验室对血液中铁代谢及相关指标进行检测。[结果]干预后,血清铁与干预前相比显著性的提高,女性贫血组提到了0.8,男性贫血组提高到了0.9(P﹤0.05),并与正常人的水平相接近。血清铁蛋白干预后,女性贫血组提高到了42.4,男性贫血症提高到了45.8,与正常的血清铁蛋白水平相接近。女性贫血组的血清转铁蛋白降低到了261.7,男性贫血组的水平降低到了275.2,与正常的血清转铁蛋白想接近。[结论]提高血红蛋白水平和机体铁的贮备量降低运动员的运动性贫血,提高他们的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大学生高血压前期的检出率及其与生物、心理、社会等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A型行为类型问卷和标准血压测量等方式对899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高血压前期的检出率为8.52%,其中男生的检出率为13.19%,女生为2.91%,男女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血压前期者在睡眠质量、压力、紧张焦虑以及高血压家族史等方面与正常血压者存在显著差异(P﹤0.01)。高血压前期者的体重指数(BMI)值和A型行为(TABP)分值明显高于正常血压者。[结论]大学生高血压前期的发生可能是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干预时应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宋子良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22):4262-4264
[目的]为预防心理障碍提供新的思路。[方法]运用问卷、心理量表SCL-90对我国大学生的体育活动在预防心理障碍过程中效能进行调查统计。[结果]有心理障碍的大学生占一定比例;体育活动时间越长、次数越多、项目越激烈预防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效果越显著。[结论]体育活动预防大学生心理障碍具有很明显的效果,以每次锻炼1 h以上、每星期锻炼3次以上、经常参加混合类项目的体育活动预防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效果最理想。  相似文献   

16.
张秋燕  阮贤德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358-359,362
[目的]了解和掌握高校入学新生的健康状况,为学校卫生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某师范院校2007~2009年9842名入学新生的体检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影响大学新生身体健康的主要问题是视力不良及传染病。其中视力不良检出率为75.06%,女生检出率为79.52%,男生为64.85%,女生高于男生;而在色觉异常、沙眼、HBsAg阳性、ALT异常等指标中,男生的检出率分别为:3.84%、4.74%、11.96%和0.37%,女生分别为:0.22%、2.06%、8.28%和0.20%,男生均高于女生。[结论]对大学新生视力不良的状况应给予足够重视,应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做好高校学生的预防保健工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医学大专女生生殖避孕及性病知识的知晓状况。[方法]对武汉市某所大学的医学专业大专女生进行现况调查。[结果]共调查了285名医学女大专生,她们对性和生殖生理及避孕知识的知晓,对性病知识亦有一定了解。但还有38.46%的学生对艾滋病3大传播途径的认识不全,有36.84%的学生错误地把蚊子叮咬等当作艾滋病的传播途径。[结论]医学大专女生的避孕及性病知识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8.
大学新生性知识、性态度、性行为状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调查大学新生性知识、性态度、性行为状况。旨在为今后开展大学生性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某大学抽取701名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结果]15.8%的学生不知道遗精(月经)知识(男生16.6%,女生14.9%);25.4%的学生赞成婚前性行为(男生为42.5%,女生为12.9%),男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的学生有性交行为(男生为3.7%,女生为0.5%)男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学生性知识的缺乏还很严重,性态度较为开放,有“西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大专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的性别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在校大专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的现况及性别差异,为学校和有关部门制订性教育、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抽取深圳市大专院校各院系大一、大二学生527名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男生艾滋病知识总分高于女生。男女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相同,为科普书籍、好朋友、报刊杂志及网络,最能接受的性知识传播途径均为同学/同伴、专家、自学。38.7%的男生和12.6%的女生承认有过性行为。在对待婚前性行为的态度方面,男生比女生更为开放,而在安全性行为意向方面,女生显著强于男生。[结论]男女学生在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等多个方面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在今后对大学生群体的艾滋病教育中应考虑这种差异,以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教育方案。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中国地质大学学生早餐现状,为学生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办法抽取1~4年级大学生1 600名。[结果]该校大学生经常吃早餐和奶制品饮用的比例分别为87.8%和69.9%,性别间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分析183名学生不吃早餐原因:没有时间吃的最高占44.3%;奶制品的饮用3个居住地(城市/小城镇/农村)差异存在高度统计学意义,农村居住地的学生不饮用比例最高占41.1%;生活费和早餐费以来自城市学生最高,农村学生最低,差异存在高度统计学意义。[结论]该校学生食用早餐和奶制品情况女生优于男生,来自农村的学生饮用奶制品及生活费均低于城市的学生。建议加强健康教育,食堂应结合学生的特点增加豆制品的供应,改变早餐花色,提高学生的食欲,建立适合中国地质大学生的早餐膳食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