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抗癫痫药物治疗脑干卒中所致肌阵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收治的脑干卒中所致肌阵挛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奥卡西平治疗,对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并统计记录其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该研究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其中频发组的有效率为83.33%,偶发组的有效率为8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有效率为87.50%,中青年组的有效率为78.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研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经对症治疗后缓解。结论:脑干卒中合并肌阵挛患者采取抗癫痫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且不良反应少,在临床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王字举  尹艳秋  蔡婧  闫丹丹 《吉林医学》2014,(13):2882-2883
目的:探讨青少年肌阵挛癫痫(JME)的临床和脑电图特点。方法:对儿科癫痫门诊与病房诊治的36例JME患儿,对其临床表现、脑电图特点及药物治疗进行分析。结果:36例均有肌阵挛发作,伴有失神发作7例;伴有全面强直阵挛发作32例;三种发作类型均有的为8例;5例仅有肌阵挛发作不伴有其他发作类型。脑电图发作期均可见到全导棘慢波、多棘慢波爆发。应用丙戊酸钠、左乙拉西坦、拉莫三嗪、氯硝西泮,单独或联合治疗,发作完全控制32例,发作明显减少4例。结论:JME有三种主要的发作类型,即失神发作、肌阵挛发作以及全面强直阵挛发作,这三种发作类型常在不同年龄阶段出现,由于发作表现易被患者及家长忽视,临床易误诊、误治,长程视频脑电图检查配合过呼吸及闪光刺激诱发试验可提高阳性诊断率,选择合适的抗癫痫药物治疗达到早期控制发作。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5):34-36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预防脑出血后癫痫发作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82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1例采用常规脑出血内科治疗方案,研究组4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丙戊酸钠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用药14 d,随访观察2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癫痫发生率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5.4%(35/4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8%(36/41),两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随访期间发生癫痫4例,其中强直阵挛发作2例,单纯部分性发作1例,失神发作1例,发生率为9.8%,对照组随访期间发生癫痫11例,其中强直阵挛发作4例,单纯部分性发作3例,复杂部分性发作2例,肌阵挛发作1例,失神发作1例,发生率为26.8%,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8%(4/41),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3%(3/41),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丙戊酸钠预防脑出血后癫痫发作的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妥泰单药治疗全身强直-阵挛发作癫痫的临床疗效和耐受性。方法:对34例全身强直-阵挛发作患者以妥泰单药治疗24周,以治疗前3月的平均每月癫痫发作频率与单药治疗后9-24周平均每月癫痫发作频率进行比较,并观察脑电图的改变和药物耐受性。结果:单药治疗24周后有20例(58.9%)癫痫发作频率较治疗前减少75%以上,其中9例(26.5%)观察期间停止发作,8例(23.5%)发作频率减少74-50%,总有效率为82.4%,治疗后脑电图有明显改善者占56.5%,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无明显不良反应。结果:妥泰单药治疗全身强直-阵挛发作的总有效率与丙戊酸,苯妥英钠相近,治疗后脑电图有显著性改善。有良好耐受性。为全身强身-阵挛发作单药治疗的有效治疗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眼睑肌阵挛失神的临床、脑电图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诊治的2例眼睑肌阵挛失神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文献。结果2例均儿童起病,表现为反复的眼睑肌阵挛,伴或不伴短暂失神,脑电图特征为泛化性的双侧对称的3~6Hz棘慢波或多棘慢波发放、常由特征性的闭眼或闪光刺激诱发或发作加重和时间延长。结论眼睑肌阵挛失神由于症状复杂和抗癫痫药物对脑电图变化的遮蔽,常被漏诊。Video-EEG对眼睑肌阵挛失神的诊断是必需的。本病需长期适当的抗癫痫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6.
《陕西医学杂志》2015,(5):538-540
目的:探讨左乙拉西坦单药治疗不同类型儿童癫痫患者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按照癫痫分型将80例癫痫患儿分为部分型(28例),强直阵挛型(17例),强直发作型(12例),肌阵挛发作型(13例),继发全面型(10例)。分别对比各型患儿在接受单药左乙拉西坦治疗后症状月平均发作次数及每次平均持续时间;同时对各型患儿接受治疗后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进行分析;此外对两组治疗期间药物副作用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部分型、强直阵挛型、强直发作型、肌阵挛发作型及继发全面型患儿接受治疗1个月时症状月平均发作次数为3.31±1.85次/月、2.86±1.61次/月、2.66±1.21次/月、3.01±1.12次/月、3.26±1.27次/月,均明显低于各型治疗第13个月的6.77±2.36次/月、6.29±2.11次/月、6.22±1.26次/月、7.11±1.35次/月、6.26±1.41次/月(P<0.01);同时各组治疗后平均每次发作时间分别为7.12±2.16min、8.27±2.27min、7.12±2.15min、7.55±3.18min、7.17±3.32min,同样也明显低于各组治疗前的25.15±9.16min、22.27±8.23min、18.11±7.18min、17.12±6.26min、27.36±8.11min(P<0.01)。而经治疗后部分型、强直阵挛型、强直发作型、肌阵挛发作型及继发全面型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5.00%、64.71%、83.33%、84.62%及80.00%,各型之间比较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此外,各型之间药物副作用发生率比较同样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左乙拉西坦单药治疗各型癫痫患者均有着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自发性脑出血后继发癫痫的发作特点及治疗方法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自发性脑出血后继发癫痫患者15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颅内出血部位与继发性癫痫的发作类型、发作时间之间的相关性、治疗方法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8例脑出血继发癫痫患者中脑叶出血91例,其中58例为强直阵挛发作,33例为部分性发作,非脑叶出血67例,53例为部分性发作,14例为强直阵挛发作。脑叶出血中强直阵挛发作占63.7%,非脑叶出血强直阵挛发作占20.9%,两者比较有差异。另91例脑叶出血继发癫痫患者中早发型癫痫为58例,67例非脑叶出血继发癫痫的患者中早发型仅16例,两相比较有差异。对158例脑出血继发癫痫患者,均采用常规一线抗癫痫药物治疗,排除最终12例死亡患者,133例患者均无再发癫痫,有效率达91.1%。结论:脑出血继发癫痫患者,脑叶出血多早发型,发作类型以强直阵挛发作常见,非脑叶出血多迟发型,发作类型以部分性发作常见。脑出血继发癫痫通过常规一线抗癫痫药物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8.
袁昌文  邓颖  王宁  谈友芬 《吉林医学》2013,34(9):1737-1738
目的:探讨中风后继发性癫痫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中风后继发性癫痫的临床资料。结果:中风后继发性癫痫的总发生率为5.10%(50/1 020)。早发性癫痫发生率为1.86%(19/1 020),多见于脑出血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癫痫持续状态及强直阵挛发作多于部分性发作;迟发性癫痫发生率为3.04%(31/1 020),多见于脑梗死,强直阵挛发作多于部分性发作。治疗则对癫痫持续性状态给予地西泮静脉推注以控制发作,症状改善后及其他癫痫患者均口服丙戊酸钠治疗。结论:中风后继发性癫痫发生率较高,早期即应给予积极的治疗,以减轻脑部损害;对迟发型癫痫患者应长期正规的抗癫痫药物治疗,可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肌阵挛性癫痫(juvenile myoclonic epilepsy,JME)是一种以晨起肌阵挛、全身强直一阵挛发作,而无神经系统功能下降为临床特征的特发性全身性癫痫。正确的抗癫痫治疗能控制绝大多数患者的发作,但不恰当的抗癫痫治疗会产生抗癫痫药的矛盾反应。现将1996年4月-2004年11月就诊于我院癫痫门诊的临床诊断为JME,在抗癫痫治疗中产生矛盾反应的16例患者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陈晓东 《中原医刊》2014,(24):107-108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和苯妥英钠治疗癫痫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9月至2013年11月大同市三医院收治的癫痫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丙戊酸钠治疗,对照组采用苯妥英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低于对照组的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丙戊酸钠与苯妥英钠治疗癫痫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的临床效果均比较理想,但是丙戊酸钠治疗的不良反应情况要好于苯妥英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药物是治疗癫痫的基本手段,治疗的目标是既要预防发作,又要避免耐受的有害的不良反应.TOPAMAX(Topiramate)是具有多种作用机制的新型抗癫痫药,它对多种发作形式具有强抑制作用,已用于难治部分性发作成人和儿童患者进行研究,也涉及了包括Lennox-Gast aut综合征、全身强直阵挛发作和肌阵挛发作等各类原发全身性发作的成人和儿童[1~3].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少年肌阵挛癫痫(juvenile myoclonic epilepsy,JME)的临床及脑电图特点.方法 对12例JME患者的临床表现、脑电图资料及药物疗效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12例患者均有肌阵挛发作,部分合并全面强直-阵挛发作和(或)失神发作;脑电图表现快速、全面棘-慢波或多棘-慢波;采用丙戊酸钠、托吡酯治疗,效果较好.结论 JME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特征,应详细询问肌阵挛发作史,必要时行视频脑电图监测.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分析丙戊酸钠与苯妥英钠治疗癫痫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8例癫痫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A组(40例)和B组(38例)。A组接受丙戊酸钠治疗,B组接受苯妥英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组治疗总有效率与B组比较(92.5%比8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剂量相关性不良反应、慢性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丙戊酸钠与苯妥英钠治疗癫痫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效果相当,且丙戊酸钠安全性高于苯妥英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急性脑卒中后继发癫痫的发生时间,发作类型,及其与病灶部位的关系、治疗措施以及预后问题.方法 对50例脑卒中后继发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继发性癫痫发生率5.75%,脑梗死21例(42.0%),脑出血23(46.0%),蛛网膜下腔出血6例(12.0%).脑卒中后早期癫痫34例(68.0%),其中强直-阵挛发作22例,持续状态6例,部分性发作6例;迟发性癫痫16例(32.0%),其中强直-阵挛发作4例,部分性发作12例.皮层病灶36例,皮层下病灶14例.早期癫痫多不需长期抗癫痫治疗,迟发性癫痫多需长期抗癫痫治疗.结论 脑卒中在急性期易继发癫痫,病灶在皮层区癫痫发生率高,早期癫痫以强直-阵挛发作发作多见,不需长期抗癫痫治疗,迟发性癫痫以部分性发作的多见,需长期抗癫痫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肌阵挛癫痫的病因、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山西医科大学第三医院2002-01~2006-09诊断的肌阵挛癫痫住院病例,对其临床资料包括一般临床特点、临床发作表现、病因、治疗及预后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48例患者中,病因明确者26例,以肌阵挛为唯一的发作类型者有28例,合并全身强直阵挛、失神等其他类型的发作20例。所有患者的脑电图均记录到了多棘、尖-慢综合波。头颅CT/MRI异常者20例。3例行脑组织病理检查,均为成人型神经元蜡样质脂褐质沉积症,半年后的转归均差。多数患者对丙戊酸类药物的反应良好。结论肌阵挛性癫痫的病因复杂,临床上以肌阵挛发作为主要表现,若伴有其他类型的发作,肌阵挛不容易引起注意,临床工作者应提高对此疾病群的重视。肌阵挛癫痫的药物选择非常重要,应首选丙戊酸类药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单一经典抗精神病药物(奋乃静)或心境稳定剂(碳酸锂)合并小剂量经典抗精神病药物(奋乃静)治疗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发作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发作患者79例随机分成两组进行为期6周治疗。一组为单一大剂量奋乃静治疗;另一组为碳酸锂合并小剂量奋乃静治疗。以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躁狂量表(Bech-Rafaelsen,BRMS)和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评定患者的疗效,以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在治疗第6周末,单用奋乃静组患者的临床治愈率38.2%,有效率94.1%(33/34),碳酸锂合并小剂量奋乃静组的临床治愈率63.9%,有效率100%(36/36),两组在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上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碳酸锂合并小剂量奋乃静组疗效优于单一大剂量奋乃静组,且不良反应相对少见。结论:碳酸锂合并小剂量奋乃静治疗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发作的临床疗效优于单一大剂量奋乃静治疗且不良反应相对少见。  相似文献   

17.
陈佳  刘凤君  吴逊 《中华医学杂志》2008,88(31):2228-2231
丙戊酸是临床常用的广谱抗癫痫药,可有效控制失神发作、肌阵挛发作、全身强直阵挛发作,对单纯性或复杂性部分发作也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汉族及维吾尔族患者在接受口服丙戊酸钠片治疗癫痫全面强直-阵挛发作过程中存在的个体化差异。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4年3月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四人民医院治入院的100例患者,分为汉族患者52例及维吾尔族患者48例两组,接受丙戊酸钠单药治疗进行临床疗效对比。均每天按体重15 mg/kg或每天600~1200 mg,分2~3次口服,始时按5~10 mg/kg,1周后递增,至最大安全剂量为止,记录治疗前后癫痫全面强直-阵挛发作治疗效果。疗效评价:疗效判定标准服药后8周内,癫痫发作减少100%为完全控制,减少75%以上显效,减少50%~75%为有效,减少50%为无效。结果:服药8周后汉族组达标率为88.46%,维吾尔族组达标率为70.8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同剂量下丙戊酸钠控制癫痫全面强直--阵挛发作疗效,汉族组疗效优于维吾尔族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剖析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特征。方法 方便选取2019年2月—2021年10月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卒中后癫痫患者,以癫痫类型分为对照组(迟发性癫痫,42例)和观察组(早发性癫痫,42例)。对两组患者均实施视频脑电图检查与抗癫痫药物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卒中发病部位、癫痫发作类型、视频脑电图检查结果。结果 两组卒中发病部位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发作类型方面,观察组以部分性发作为主,占59.52%(25/42),对照组以全面强直阵挛发作为主,占73.81%(3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28,P=0.002);在脑电图检查方面,对照组在REEG方面的异常波、癫样放电波检出率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21、4.849,P=0.005、0.028)。结论 在癫痫发作类型及脑电图检查方面,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特征存在明显差异,临床应加以重视,进一步提升卒中后癫痫的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创建在发生机制、发作行为、神经电生理及药效学特性与临床更趋一致的肌阵挛系列实验动物模型.方法 γ-氨基丁酸(GABA)A受体拮抗剂SR95531在sD大鼠初级运动皮层(PMC)、纹状体和丘脑网状核(NRT)定点微量注射诱发肌阵挛(同步肌电图暴发活动≤400 ms),观察肌阵挛发作潜伏期、达峰时间、最大发作频率、高峰持续时间和总持续时间等行为学特征.以多导电生理同步记录肌阵挛发作期脑电图、肌电图及抽动逆向锁定的脑电叠加分析(JLA),以论证及认定肌阵挛起源.选择对控制肌阵挛具不同效力的丙戊酸、氯硝西泮和卡马西平等抗癫痫药(AED),按达到半数有效浓度(EC50)剂量预处理动物后,根据各自药效学择时诱导肌阵挛发作,观测AED预处理后肌阵挛发作行为与电生理学变化特征.结果 (1)PMC区起源肌阵挛具有最短诱导潜伏期、最短达峰时间和最长高峰持续时间[(2.2±0.4)min、(15.0±2.5)min和(98±12)min,均P<0.01].PMC和纹状体区肌阵挛主要起始于注射对侧前肢,而NRT区起源肌阵挛起始于注射同侧肢体.(2)PMC起源肌阵挛发作期肌电图时程(70±14)ms,纹状体区起源者[(120±28)ms]远较PMC起源者长(P<0.01),NRT肌阵挛肌电暴发时程达(174±58)ms,与前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发作中三者均伴有与肌电图同步的脑电图棘、尖波放电.(3)经JLA分析,3种起源肌阵挛均获得具锁时关系的脑电图叠加波,分别在各自肌电图前(12.1±2.9)、(17.1±4.3)和(29.0±6.1)ms.(4)在一次性EC50下给药后,丙戊酸组和氯硝西泮组PMC、纹状体和NRT起源肌阵挛的最大发作频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或P<0.05),PMC和纹状体起源肌阵挛的高峰持续时间和总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卡马西平组PMC、纹状体及NRT各起源点肌阵挛发作的高峰持续时间和总持续时间均长于对照组(P<0.01或P<0.05),PMC、NRT起源肌阵挛的达峰时间均短,同步测试PMC、纹状体、NRT起源肌阵挛肌电图暴发时程均显著延长(均P<0.01).结论 沿皮层丘脑轴的PMC、纹状体、NRT等部位成功获取一组在发作行为、神经电生理及药效学诸多特性均与临床不同起源肌阵挛相接近的系列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