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健康体检人群骨量的分布规律和骨质疏松症(OP)的患病情况并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超声波骨密度测定仪,对19708例健康体检人员跟骨进行测定,并进行分组统计分析.结果 该人群中骨密度正常者占44.7%,骨密度异常者占55.3%,其中OP为3.2%.OP的发生率女性为4.5%,男性为2.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健康体检人群骨量的分布规律和骨质疏松症(OP)的患病情况并进行分析。方法采用超声波骨密度测定仪,对19708例健康体检人员跟骨进行测定,并进行分组统计分析。结果该人群中骨密度正常者占44.7,骨密度异常者占55.3,其中OP为3.2。OP的发生率女性为4.5,男性为2.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骨密度正常率低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性骨量减少的发生率持平;女性30岁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量正常率逐渐下降,而男性则发生在30~59岁。结论健康体检人群中骨密度正常率偏低,有很大一部分人存在OP的危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广西壮族13~16岁青少年超声骨密度BUA正常参考值,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常住广西百色地区13~16岁正常壮族青少年为研究对象,采用法国生产的Osteospace干式超声骨密度仪测量右侧跟骨BUA,同时测量身高和体重。结果:13~16岁壮族男女青少年BUA与体重、BMI、年龄、身高及足长均有显著正相关(P<0.01),体重是男女性跟骨BUA的主要影响因素。13岁壮族女生平均身高和体重均显著高于同龄男生,13岁女生的BUA值高于同龄男生,但14岁男生的BUA值显著提高。结论:BUA随着体重、身高和BMI的增加逐渐增加,随着青春期的启动而显著地增加,青春期是骨量增加迅速的一个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4.
跟骨定量超声在骨质疏松症诊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跟骨定量超声(QUS)诊断骨质疏松症(OP)的临床价值,本文选149例45 ̄74岁拟诊原发性OP的病人测QUS,并分10个相关组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宽波段超声衰减(BUA)在8个组的每对对应组中差异显著或非常显著(P〈0.01或P〈0.001)认为,QUS能同时反映骨密度(BMD),微结构,构造及骨的重建状态,BUA≤55.5T-Score≤-2.0,可作为诊断OP的一般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的跟骨超声骨密度变化与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的发生情况。方法 本研究自2019年1月—2021年1月共纳入RA患者260例。详细记录RA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病程、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nti-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 antibody,抗CCP抗体)及跟骨骨密度(阿洛卡跟骨超声骨密度仪)与骨密度系列参数[如声速(speed of sound,SOS)、骨折风险系数(osteosono-assessment index,OSI)、骨强度(transmission index,TI)],其中SOS以中国同年龄、同性别的健康人群的参考值为基准计算T值。分析RA患者的骨密度情况以及可能影响骨密度的因素。有60例RA患者纳入治疗组,给予碳酸钙600 mg/d和骨化三醇0.25μg/d治疗12个月,比较治疗前、治疗12月后骨密度系列参数的差异。结果 (1)260例RA患者平均年龄为(53.28±12.65)岁,...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长沙地区健康人群骨密度情况,探讨骨质疏松症及低骨量者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2012年6月至2013年7月健康体检者行骨密度测定, 同时记录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职业、停经年数、生活习惯(如烟、酒、膳食营养、运动)等。结果 骨质疏松症发生率为女15.68 % (50 岁以上20.42 %,60 岁以上54.60%,70 岁以上77.33%) ,男9.53 %(50 岁以上10.60 %,60 岁以上30.50%,70 岁以上65.26%) 。女性与男性之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53.41, P <0.01) ;50 岁以后的健康体检者,骨超声传导速率随年龄增高而下降(F=4.41, P <0.05)。单因素分析后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运动、饮酒及吸烟是影响骨密度的重要因素。结论 低骨量和骨质疏松症发生率与增龄有关,年龄越大,发生率越高。坚持运动、限烟酒及控制合适的体重是预防骨质疏松症的经济、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贵阳市成年健康女性的跟骨强度情况,以及日本的标准值是否适合本人群,为骨质疏松的防治及诊断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定量超声的方法,测定贵阳市20~80岁健康女性居民右侧跟骨骨强度,共测定了2 344人,指标有骨强度指数(STI)、T值、Z值和相应年龄百分比.结果 骨强度指数有随年龄增加逐渐下降的趋势,峰值出现在22岁年龄组;按照仪器诊断标准,骨量降低的人数比例有随年龄增加的趋势,而骨质疏松率自55岁组之后增加较快,骨质疏松总的患病率为2.43%;除48岁组外,其余各组人群骨强度指数高于仪器日本标准值的人数比例均在60%以上,各年龄组的相应年龄%均值都在100以上,提示了贵阳市女性骨强度指数有高于日本标准值的趋势.结论 日本女性的骨强度标准值和诊断标准不适合本人群,确定适合本人群乃至全国的各年龄段骨强度标准值和骨质疏松的诊断标准还有待进一步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平原地区官兵进驻高原地区后骨代谢变化。方法采用UBIS 30 0 0型定量超声仪 ,对 1 1 5名官兵跟骨进行定量超声测定 ,同时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尿脱氧吡啶酚 (DPD)排泄浓度。将进驻高原地区 2个月后的测定结果与返回平原 2个月后的测定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进驻高原地区官兵跟骨超声振幅衰减 (BUA)、超声声速 (SOS)和刚度 (STI)各年龄段均较返回平原组显著降低 (P <0 .0 1 )。尿DPD排泄浓度高原组 2 0岁以下和 2 1~ 30岁年龄段分别为 (2 1 0 .79± 78.6 9)nmol·L 1和 (4 1 6 .995± 33.80 )nmol·L 1高于平原组的 (1 34.5 1± 98.96 )nmol·L 1和 (1 2 1 .2 0± 6 6 .87)nmol·L 1(P <0 .0 1 ) ,30~ 4 0岁和 4 0岁以上年龄段也有差异 (P <0 .0 5 )。结论平原地区官兵进驻高原 2个月后 ,因受高原缺氧等因素的影响 ,可导致骨代谢异常 ,骨吸收增加。提示 ,进驻高原地区前应及时进行预防治疗 ,避免骨质疏松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定量超声骨密度测定对老年性骨质疏松诊断的价值。方法使用美国生产的全干式跟骨定量超声骨密度测量仪对350例(60~80岁)门诊体检人员的右跟骨进行测定。结果各组随年龄增加SOS、BUA和QUI水平均降低,但QUI降低显著。结论定量超声骨密度测定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诊断有一定价值,其中QUI指标诊断价值较大,可成为对老年性骨质疏松早期筛选及诊断的重要工具和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测定湖北省宜昌地区健康成年人跟骨定量超声参数,并经体重指数标准化后,分不同年龄段进行比较.方法 采用UBIS5000型定量超声仪,对湖北省宜昌地区2912例20~82岁健康成年人(女1450例,男1462例)行右足跟骨定量超声检测.结果 跟骨超声振幅衰减(BUA)和刚度(STI)的峰值女性在45~49岁,BUA峰值男性在50~54岁,经体重指数校正后,不论男性或女性BUA、STI及超声声速(SOS)峰值均在20~24岁.结论 跟骨BUA、SOS和STI随年龄增长而变化,消除体重指数影响差异仍明显存在,且随着增龄逐年降低. 相似文献
11.
皮质类固醇治疗绝经前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骨密度降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疾病本身和慢性激素治疗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骨密度 (BMD)的影响 ,并确定与已报道的其他种族BMD之间的差异。方法 用双能量X线吸收测量仪分别测定激素治疗绝经前中国狼疮患者和正常对照各 5 2例的腰椎、髋关节及其亚区和整个身体的BMD。结果 狼疮患者以下部位的BMD显著低于正常对照 :腰椎 (P =0 0 0 1)、髋关节Ward’s三角 (P =0 0 3)、整个髋关节 (P =0 0 5 )和整个身体 (P =0 0 4 ) ;各个部位的BMD与病程、病情活动或激素治疗均无相关性 ;根据每日随意补钙将患者分为补钙和未补钙两组 ,未补钙患者BMD均呈显著性低于对照研究和补钙患者 ,正常对照与补钙患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激素治疗的中国女性SLE患者BMD均显著性降低 ,患者骨质疏松发生率低于国外报道表明中国患者的BMD降低低于其他种族的报道。 相似文献
12.
13.
自幼补钙增加雌性鼠峰值骨密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00只8周龄Wistar雄鼠分为5组分别喂饲不同含钙量饲料32周后,每组半数动物处死,剩余大鼠除假去势组外均作双侧卵巢切除,术后大鼠喂饲相同含钙量膳食10周后处死。处死大鼠作骨密度,骨矿含量,骨组织切片及血清有关指标检测。结果:高钙组峰值骨密度明显高于低钙组(P<0.01),去势10周后以低钙组骨密度最低(P<0.05),骨组织形态学显示骨峰值期高钙组骨皮质较低钙组厚,骨小梁多且粗大。结论:自幼补钙有利于形成较高的峰值骨密度,而较高的峰值骨密度可延缓去势后骨量的丢失,从而对骨质疏松的发生发展有一定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骨密度降低和骨质疏松的相关因素分析。方法DPX-NT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入选的溃疡性结肠炎病人和健康对照组进行骨密度测量和实验室指标的检测。结果在UC患者中,激素治疗患者t值明显偏低,t值与激素累计量呈负相关。轻、中、重度三组UC患者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溃疡性结肠炎组血钙、ALP、血磷、白蛋白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UC患者骨密度下降、骨质疏松和骨量减少的发生与皮质类固醇激素的应用有关,与病情轻重和实验室指标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目的]检测玉竹牌养骨茶是否具有增加动物骨密度的作用。[方法]将6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高剂量碳酸钙组和玉竹牌养骨茶417mg/kg·bw、833mg/kg·bw、1667mg/kg·bw3个剂量组,每组各10只。假手术组动物行假手术,其余5组动物行卵巢切除术。术后各组动物经灌胃分别给予相应剂量的溶剂、碳酸钙组和玉竹牌养骨茶,于实验的第12周处死动物,取左右股骨,测定各组动物的骨密度和骨钙含量。[结果]模型对照组左股骨骨密度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1),玉竹牌养骨茶833mg/kg·bw组和1667mg/kg·bw组的左骨骨密度与模型对照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P﹤0.01)。[结论]玉竹牌养骨茶具有增加动物骨密度作用。 相似文献
19.
体重,身高,年龄对有骨痛症状女性骨密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研究体重、身高对有骨癌症状女性骨密度的影响,探索简便、易行的以排除体重、身高对有骨痛症状女性骨密度的影响方法。方法:用双能X线吸收法测定有骨痛症状20~90岁1835例女性腰椎(L2-4)和/或股骨上端BMD,进行年龄、体重、身高与BMD的相关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体重、身高与BMD呈正相关,与绝经后女性褶部BMD呈正相关,绝经后女性年龄与BMD呈负相关,绝经后女性L2-4BMD与年龄、体重、身高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为Y=0.526-7.10×10-3X年龄+6.32×10-3X体重+2.76×10-3X身高,P<0.05。结论:选择体重作指标排除体重、身高对有骨癌症状女性L2-4BMD的影响,简便、易行。方法:为绝经后女性体重超过标准体重10kg,则L2-4BMD测定值减去0.063g/cm2。 相似文献
20.
大豆异黄酮减缓绝经后妇女骨丢失的临床效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确定大豆异黄酮减缓绝经后雌激素缺失状态下骨丢失的生理效应及其有效剂量。方法:以骨量正常或低减的绝经后妇女87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单盲分为大豆异黄酮84 mg/d和126 mg/d两个剂量组及安慰剂对照组,另以绝经后妇女10人给予7-炔诺酮2.5 mg/d作为阳性对照组,追踪24 w,测定腰椎、股骨颈和Ward,s三角区试验前后的骨密度值。结果:试验后安慰剂对照组腰椎骨密度较试验前显著下降(P<0.05), 大豆异黄酮两组及雌激素对照组各部位骨密度试验前后无显著变化 (P>0.05);协方差分析表明,试验后大豆异黄酮126 mg/d组、和雌激素对照组腰椎部位骨密度均值及其变化率显著高于安慰剂组(P<0.05),回归分析表明大豆异黄酮对各部位的骨密度变化率均有显著的正向作用(P<0.05)。结论:大豆异黄酮84~126 mg/d可减缓绝经后妇女骨的丢失,维持骨密度的相对稳定,其显效剂量是126 mg/d。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