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969例呼吸道感染患者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本地区近期内集中趋势的呼吸道感染患者肺炎支原体感染率及流行病学情况.方法 2009年1~3月间我院门诊及住院的呼吸道感染患者共969例,采用明胶颗粒凝集法测定肺炎支原体抗体(MP-Ab),MP-Ab滴度≥1:80判为阳性.结果 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占各种呼吸系统疾病的50.5%,其中各年龄组肺炎支原体抗体(MP-Ab)检测结果:7~14岁年龄组肺炎支原体感染率最高(59.2%),其次为4~6岁年龄组(51.9%)和15~83岁年龄组(48.2%),0~3岁年龄组感染率相对较低(38.1%);各种呼吸道症状组MP-Ab检测结果:咳嗽组肺炎支原体抗体(MP-Ab)检出率最高59.7%,其次为上呼吸道感染组51.8%,发热组MP-Ab检出率相对较低33.0%.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结论 呼吸道感染的患者进行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极有帮助,是诊治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支原体抗体检测对小儿呼吸道感染临床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2月-2013年1月患儿血清中肺炎支原体抗体的检测结果。结果:在847份样本中,共有253例样本检测出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阳性率29.87%;其中男童肺炎支原体阳性检测率32.74%,女童肺炎支原体阳性检测率26.58%,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年龄组中,3~6岁组阳性率最高为37.99%,3个月~1岁组阳性率最低为13.95%,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支原体抗体的检测在临床早期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肺炎支原体感染在小儿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不同年龄段的分布情况及患儿MP-IgM抗体阳性出现时间差异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被动凝集法检测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中MP-IgM抗体。结果:在938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286例检测出MP-IgM抗体阳性,阳性率为30.5%。其中0~1岁、1~3岁、3~6岁、6~12岁年龄组的阳性率分别为10.7%、29.8%、37.6%、34.0%;病后第2周抗体出现阳性151例,占52.8%,病后第3周抗体出现阳性91例,占31.8%,病后第4周阳性44例,占15.4%。结论:肺炎支原体主要感染1岁以上儿童。对临床上拟诊为肺炎支炎体肺炎患儿动态检测其血清中MP-IgM抗体,能够提高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确诊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分析肺炎支原体感染在小儿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不同年龄段的分布情况及患儿MP-IgM抗体阳性出现时间差异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469例呼吸道感染患儿,其中135例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患儿作为本研究的实验对象,应用被动凝集法检测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中MP-IgM抗体,观察MP-IgM抗体阳性率及年龄的分布情况。结果469例患儿中有135例患儿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呈阳性,阳性率为28.78%,其中0~1岁患儿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明显低于其他年龄段;且病后第4周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11.11%明显低于病后第2周、第3周的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53.33%、3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岁以上的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率比较高,对临床上拟诊为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患儿动态检测其血清中MP-IgM抗体,能够提高对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确诊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北海地区呼吸道感染者进行肺炎支原体(MP)抗体的检测,了解该地区肺炎支原体抗体与患者性别、年龄、季节的关系。方法用赛乐迪亚-麦可Ⅱ试剂盒检测5560份临床疑似肺炎支原体感染者的血清抗体,判断并分析其流行病学资料,包括抗体总阳性率、男女阳性率差异、季节阳性率差异、年龄组阳性率差异等。结果 5560例患者中,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1715例,总阳性率为30.85%,其中男性阳性974例,阳性率为28.00%,女性阳性741例,阳性率为35.59%,女性阳性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14,P<0.01)。肺炎支原体感染全年均可发生,春、夏、秋、冬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5.96%、25.99%、28.94%、33.39%,以春季较高,夏季较低,两季节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6.27,P<0.01)。不同年龄组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以7~12岁组和4~6岁组最高,分别为59.45%和51.21%,13~18岁组阳性率为50.67%,最低为小于1岁组,阳性率为8.7%。结论北海地区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女性高于男性,春季、冬季和7~12岁组分别是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高峰季节和高峰年龄组。  相似文献   

6.
目的使用两种方法检测及分析茂名地区儿童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MP)感染阳性病例的临床特征,为临床诊断和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中有呼吸道感染症状者,确诊为支气管肺炎261例,年龄阶段为1岁至14岁。抽血检查肺炎支原体抗体同时进行咽拭子采样,采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查肺炎支原体核酸,对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61例肺炎支原体患儿中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159例,阳性率为60.92%,肺炎支原体核酸检测阳性67例,阳性率为25.67%,二者结合检测阳性率为62.45%。两种方法男女阳性感染率差异无显著性;各年龄组检测阳性分布,89%的肺炎支原体感染阳性结果集中在1月至5岁。结论两种方法检测肺炎支原体对儿童呼吸道感染诊断有重要价值,建议临床上同时进行两种方法检测,对快速提高诊断和治疗该疾病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与支气管哮喘发作的关系,改善临床诊断与治疗的效果。方法:对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儿42例,采用颗粒凝集法检测血清肺炎支原体IgM(MP-IgM)抗体。结果:①支气管哮喘患儿MP-IgM阳性率为47.6%;②在各年龄组支气管哮喘患儿MP-IgM阳性率比较中,发现学龄期儿童MP-IgM阳性率最高。结论:支气管哮喘患儿要高度警惕支原体感染,应做相关化验检测,明确致病病原体。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调查宁德地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情况和流行特点,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0年1月~2011年7月就诊的2949例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结果 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为51.34%,女性明显高于男性,4月份是本区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高峰期,2月份感染率最低.<1岁组阳性率为20.29%,明显低于其他年龄组.滴度1:40~1:80比例最高.结论 肺炎支原体是宁德地区儿童肺炎的重要原因,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9.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年龄、性别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对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中肺炎支原体抗体的检测,调查小儿肺炎支原体抗体感染的状况及与患儿性别、年龄的关系。方法采集患儿静脉血、血清做倍比稀释,用日本富士肺炎支原体诊断试剂盒SERODIA-MYCOⅡ做颗粒凝集实验。结果在5155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共检出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病例2831例,阳性率为54.9%,男、女患儿阳性率分别为49.6%和63.3%,男女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1岁以内患儿阳性率明显低于其他年龄段,其他年龄段之间阳性率无明显差异;门诊与住院患儿阳性率分别为65.5%和43.2%。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好发于1岁以上儿童,女童感染机会高于男童,门诊患儿阳性率高于住院患儿。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可作为小儿呼吸道感染的常规检测项目。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本地区儿童秋冬季肺炎支原体(Mp)的感染情况,为临床儿科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方法:采集门诊和病区呼吸道感染患病儿童静脉血标本并分离血清,利用被动凝集法对标本进行肺炎支原体抗体(Mp-抗体)的检测。结果:共采集时间为2013年秋冬季三个月(10~12月)呼吸道感染患儿静脉血标本2 287例,经检测其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是781例,阳性率为34.15%,其中0~2岁、3~6岁、7~12岁儿童三个年龄组中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分别是20.01%、47.54%和46.01%,经统计0~2岁年龄组和其他两个年龄组间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3~6岁和7~12岁两个年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对男性、女性儿童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进行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秋冬季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率较高,尤其3~12岁儿童感染率更高,应当引起临床儿科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小儿呼吸道疾病患者中肺炎支原体Ig M抗体检测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400例于2015年7月1日-2017年3月31日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该批患儿进行肺炎支原体IgM抗体检测,并分析检测结果。结果肺炎支原体Ig M抗体阳性共113例(28.25%)。女患儿肺炎支原体Ig M抗体阳性率高于男患儿肺炎支原体IgM抗体阳性率(P0.05),3岁-6岁年龄段患儿以及冬春两季肺炎支原体Ig M抗体阳性率最高(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高发季节在冬春两季,多见于学龄期女性儿童,通过肺炎支原体Ig M抗体检测有利于疾病的诊断,对小儿呼吸道疾病患者的治疗及控制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过敏性紫癜(HSP)患儿肺炎支原体抗体,阐明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儿童HSP的关联性。方法:选择相同年龄段同期住院且符合诊断标准的HSP患儿323例、近期无感染病史的心律失常患儿52例、急性支气管炎患儿247例及支气管肺炎患儿122例,分别为HSP组、心律失常组、急性支气管炎组和支气管肺炎组,根据入组标准将HSP组患儿分为难治HSP组和一般HSP组。采用被动凝集法检测各组患儿血清中肺炎支原体抗体,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HSP组有281例患儿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153例(54.4%);心律失常组52例患儿均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17例(32.7%);急性支气管炎组247例患儿均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146例(59.1%);支气管肺炎组122例患儿均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46例(37.7%)。与心律失常组和支气管肺炎组比较,HSP组患儿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明显升高(P<0.05);与急性支气管炎组比较,HSP组患儿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难治性HSP组患儿较一般HSP组患儿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HSP患儿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明显升高,且肺炎支原体可能使HSP患儿病情复杂。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在小儿呼吸道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凝集法检测患儿血清中的肺炎支原体抗体。结果:感染组425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87例(20.4%),对照组57例非呼吸道感染患儿中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4例(7%)。感染组中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支原体抗体的检测对小儿呼吸道疾病的临床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人群中肺炎支原体感染情况,了解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用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试剂盒(被动凝集法)检测1247例临床疑似肺炎支原体感染者的血清抗体.判断肺炎支原体感染者并分析其流行病学资料,包括抗体总阳性率,男女性别差异,季节性差异及不同年龄组差异.结果 收集1247例临床疑似肺炎支原体感染者的血清标本,其中814(65.3%)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女性患者阳性率为70.9%(337/468),高于61.9%(478/779)男性患者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37,P<0.55);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最高季节在第4季度(10~12月)为71.2%(378/531);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最高年龄组位于0~2岁,为74.2%(293/395).结论 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女性高于男性,第四季度和婴幼儿期分别是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高峰季节和高峰年龄组.  相似文献   

15.
[摘要]目的 调查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mycoplasma pneumonia,MP)在昆明的发病率、性别、发病季节及发病年龄分布的情况.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3年12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儿科门诊及住院部疑似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呼吸道感染儿童11 473例做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结果 近5 a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儿科共有11 473例呼吸道感染患儿行支原体抗体检测,MP阳性数为2 952例,阳性率为25.73%,男性患儿阳性率21.89%,女性患儿阳性率30.87%,男性患儿低于女性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抗体阳性率最高季节,在冬季阳性率为28.41%,春季其次为28.24%,秋季最低为23.07%;0~1岁年龄阳性率最低为9.86%,其次为1~3岁年龄段和4~6岁年龄阳性率,>6岁年龄段阳性率最高为30.43%,趋势χ2检验χ2 = 178.208,P<0.001,可见儿童阳性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长;年间比较,2011年MP阳性率最高为33.75%,与其他年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011年昆明地区曾有MP感染流行,儿童阳性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长,感染的高峰期春季和冬季,临床上应加强对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检测和防治.  相似文献   

16.
应用日本富士瑞必欧株式会社生产的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试剂盒(被动凝集法)对厦门地区332例呼吸道感染儿童进行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计算不同年龄和不同疾病患儿的抗体阳性率,为肺炎支原体(MP)相关研究提供流行病学资料.结果 发现332例患儿MP-IgM 抗体阳性143例,阳性率为43.1%.小于1 岁、1~3 岁、4~6 岁、7~14 岁年龄段中MP-IgM 阳性率分别是18.6%、41.9%、56.3%、59.3%.说明各年龄段儿童人群普遍易感MP,4~14岁患儿肺支抗体阳性率较高.在不同疾病检出阳性率中,上感和支气管炎的阳性率高于肺炎患者,表明肺炎支原体是引起上感和支气管炎的重要因素,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7.
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支原体抗体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金德 《中外医疗》2012,31(1):168+170-168,170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中肺炎支原体(MP)的感染情况。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580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外周血样本,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肺炎支原体特异性抗体IgM。结果按年龄分布,0~3岁患儿支原体抗体检出率为25.54%,4~7岁患儿支原体抗体检出率为29.54%,8~12岁患儿支原体抗体检出率为20.00%。按季节分布,春节阳性率为20.99%,夏季阳性率为34.46%,秋季阳性率为39.82%,冬季阳性率为14.65%。按性别分布,男女患儿阳性率分别为26.18%与26.60%,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是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的病原体,发病高峰期以夏秋季为主。4~7岁儿童应该加强锻炼,注意预防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咽拭子快速培养在儿童支原体感染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10年6月~2012年9月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进行肺炎支原体咽拭子快速培养,研究结束后作统计学分析(阳性率)。结果检测患儿1500例,阳性数为537例,阳性率为35.8%。其中,≤1岁、2~3岁、4~6岁及7~12岁年龄组患儿的肺炎支原体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7.2%、42.7%、44.7%和26.7%;阳性率与性别无关。结论肺炎支原体咽拭子快速培养对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最适于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婴幼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和支气管哮喘抗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和RSV抗体检测结果,为临床儿童呼吸道疾病提供诊断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12月.2009年12月婴幼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和支气管哮喘患儿共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抗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和RSV抗体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00例婴幼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和支气管哮喘患儿中,血清抗肺炎支原体抗体、抗肺炎衣原体抗体、抗RSV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7%、21%、44%,而同期100例非呼吸道疾病患儿血清抗肺炎支原体抗体、抗肺炎衣原体抗体、抗RSV抗体的阳性率明显低于观察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不同年龄段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及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感染率明显不同,其中抗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抗体中新生儿阳性率为0。主要以6岁以上年龄段的儿童感染率高。结论婴幼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和支气管哮喘抗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和RSV抗体检测有利于婴幼儿呼吸道疾病的诊断、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应用敏感、特异性强的检测方法检测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肺炎支原体(MP)特异性抗体IgM(抗MP-IgM),协助临床早期诊断MP感染及早期治疗,缩短病程.方法日本富士肺炎支原体检测试剂-SERODIA-MYCOⅡ凝集试验.结果1772例呼吸道感染患儿检出MP-IgM阳性389例,检出率为21.9%.年龄<3岁、3~6岁、6~13岁3个年龄组患儿的MP-IgM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4.5%(147/1 012),30.5%(139/456)和33.9%(103/304).取86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符合临床支原体诊断标准有的205例,抗MP-IgM阳性156例,阳性率为76.1%;不符合诊断标准的655例中,抗MP-IgM阳性仅为26例,假阳性率为4.0%.两组经统计χ2=48.2,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SERODIA-MYCOⅡ凝集试验检测小儿MP感染具有操作简便、省时快捷、敏感度高、特异性强的优点,可作为早期诊断MP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