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背景 抑郁障碍患者认知功能受损发生率较高,其受损原因及机制值得重点关注。抑郁障碍患者通常存在甲状腺激素水平改变,抑郁障碍患者认知功能改变是否与甲状腺激素有关,有待进一步研究。目的 探讨首发抑郁障碍患者在接受艾司西酞普兰和帕罗西汀治疗后认知功能的改善情况,并分析其与甲状腺激素水平的相关性,从而寻找抑郁障碍患者认知功能改变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于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住院治疗的、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抑郁障碍诊断标准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60例,分别接受为期6周的艾司西酞普兰(起始剂量为5 mg/d)和帕罗西汀(起始剂量为20 mg/d)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分别检测患者的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甲状腺素(FT4)和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水平。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版(HAMD-17)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分别评定患者治疗前后抑郁程度和认知功能水平。采用Pearson或Spearman相关分析考查两组治疗前后MoCA评分差值与治疗后甲状腺激素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治...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甲状腺激素(TH)在老年人轻度认知障碍(MCI)中的意义,探讨激素分泌异常在MCI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用放免方法测定老年52例MCI患者和52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血清游离甲状腺激素(FT4)、促甲状腺素(TSH)、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b)水平,并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进行临床智能精神检查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老年MCI组患者血清FT3或FT4下降,而TSH、TGAb、TMAb升高(P〈0.05),且给予甲状腺激素6个月治疗后,MMSE测试中MCI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版(HAMD)测试中MCI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老年MCI组患者的认知功能有所改善。结论甲状腺激素分泌异常是老年认知障碍的重要发病因素,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老年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慢性主观性头晕患者睡眠质量、情绪障碍及其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情况。 方法 采用自填问卷调查方式对68 例慢性主观性头晕患者及60 名健康体检人员进行横断面调查,问卷 包括调查对象基本情况问卷、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CES-D)、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 并对两组患者进行抽血化验比较两组间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异同。结果 慢性主观性头晕患者组PSQI 总分、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程度、睡眠药物使用情况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 0.01)。 SAS 总分(52.48±14.17)分,CES-D 总分(17.51±9.47)分,63.2%(43/68)的慢性主观性头晕患者合并焦虑 情绪,66.2%(45/68)患者合并抑郁可能。对比两组甲状腺激素水平提示尽管两组均值均在正常范围内, 但慢性主观性头晕患者组促甲状腺素(TSH)水平增高,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酶(fT3)、游离甲状腺素(fT4) 水平较正常有下降趋势,且两组间低fT4 患者所占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慢性主观 性头晕患者普遍存在情绪及睡眠的问题,神经内分泌因素尤其是甲状腺激素水平可能是其中的影响因 素之一,值得进一步完善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慢性精神分裂症、慢性双相障碍及慢性重性抑郁障碍患者甲状腺功能的差异,及其与焦虑、抑郁及精神病性症状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纳入515例病程大于10年的精神分裂症(192例)、双相障碍(157例)及重性抑郁障碍(166例)患者,检测患者甲状腺功能指标,如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stimulating hormone,TSH)、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riiodothyronine,T3)、甲状腺素(thyroxine,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和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4)水平。使用广泛性焦虑自评量表(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GAD-7)、9条目患者健康问卷(9-itempatienthealthquestionnaire,PHQ-9)和90项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90,SCL-90)精神病性症状分量表分别评估所有患者焦虑、抑郁和精神病性症状。结果 相较于重性抑郁障碍组,精神分裂症组和双相障碍组的TSH和FT4水平更高(P<0.01...  相似文献   

5.
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测定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免疫检测(CMIA),对62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和促甲状腺激素(TSH)测定。结果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T3非常明显低于常模(P〈0.01);20~39岁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TSH明显低于40-59岁(P〈0.05);单纯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TSH明显低于偏执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P〈0.05)。结论TSH降低可能是精神分裂症衰退的一种生物学指标,T3水平可能参与了情感反应的激活。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人类脂肪干细胞(human 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hASCs)对慢性脑缺血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及扩增hASCs;利用结扎双侧颈总动脉的方法制备慢性前脑缺血大鼠模型(two-vessel occlusion model,2VO模型),分别于造模后1d、1周、3周经尾静脉注射hASCs(2×106/ml)。造模5周后进行行为学实验,观察缺血后不同时间点应用hASCs对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结果 模型组的游泳时间明显长于假手术组(P <0.01);造模后3周给予hASCs对模型组大鼠的认知功能障碍有改善作用(P <0.05),而造模后1d及1周组的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静脉给予hASCs可改善慢性脑缺血大鼠的认知功能,且慢性期治疗效果较急性期好。  相似文献   

7.
实验性脑缺血急性期大鼠脑甲状腺激素受体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4血管闭塞法制造SD大鼠全脑缺血动物模型,并经受体放射分析法测定大鼠脑甲状腺激素受体(T3R)的最大结合容量和亲和力的变化。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较,缺血5min脑T3R即开始上升,缺血15minT3R含量明显增高(P<0.01),受体亲和力无改变。大鼠脑缺血急性期脑甲状腺激素受体向上调节为机体的重要代偿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卒中恢复期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为认知功能康复提供参考。 方法 前瞻性连续纳入2018年12月-2020年1月于石家庄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卒中恢复期 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MMSE评分将患者分为认知功能损害组和无认知功能损害组。比较两组甲状 腺激素各项指标水平,包括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riiodothyronine,T3)、甲状腺素、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 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游离甲状腺素及促甲状腺激素水平,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甲状腺激 素各项指标水平与MMSE评分的相关性。 结果 最终纳入210例患者,平均年龄59.97±7.12岁,男性138例(65.7%),其中认知功能损害组146 例,无认知功能损害组64例。认知功能损害组T3、FT3水平低于无认知功能损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卒中恢复期患者血清T3、FT3水平与MMSE评分呈正相关(β=0.389, P <0.001;β=0.237,P =0.014)。 结论 卒中恢复期患者血清T3、FT3水平越低,提示认知功能损害越重。临床工作中应积极关注卒 中恢复期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以尽早给予全面地康复干预。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三七三醇皂苷对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导致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30只Wistar成年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组(2-VO)、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三七三醇皂苷治疗组(2-VOtreat),6周后用Y型迷宫测试认知功能,用黄嘌呤氧化法和硫代巴比妥酸显色发测定S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实时荧光PCR检测N-甲基-D-门冬氨酸受体(NMDAR)和r-氨基丁酸A受体的mRNA表达。结果 SH组达到学会标准所需电击次数为(68.3&#177;3.46)次,2-VO组和2-VOtreat组分别为(90.2&#177;5.37)和(80.7&#177;2.35)次。SH组MDA含量和SOD活性分别为(3.82&#177;0.47)nmol/mg.prol和(98.73&#177;5.49)U/mg.prol,2-VO组和2-VOtreat组分别为(8.79&#177;0.51)nmol/mg.prol、(67.68&#177;4.93)U/mg.prol和(6.71&#177;0.24)nmol/mg.prol和(81.09&#177;6.75)U/mg.prol。2-VO组和2-VOtreat组与SH组相比,NMDAR和r-氨基丁酸A受体的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2-VO组与2-VOtreat组相比NMDAR和r-氨基丁酸A受体的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可以导导致认知功能障碍,三七三醇皂治疗可以改善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导致认知功能障碍、减轻氧化应激损伤、改善认知相关基因NMDAR和r-氨基丁酸A受体的mRNA表达。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缺血性脑白质病变与认知障碍的关系,为血管性痴呆的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138例经颅脑MRI证实的脑白质病变患者,并分为缺血性脑白质病变组和非缺血性脑白质病变组,分别进行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估比较,并对白质病变进行分级,进行组内及两组患者认知功能严重程度比较。结果缺血性白质病变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及Ⅱ、Ⅲ段白质病变者的认识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明显高于非缺血性白质病变组;组内比较缺血性白质病变组和非缺血性白质病变组认知功能障碍与白质病变严重分级呈正相关,而二者无明显关系。结论缺血性白质病及其严重程度对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及严重程度有显著影响,而非缺血性白质病则对认知功能障碍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非甲状腺疾病综合征(NTIS)大鼠认知能力、中枢甲状腺功能及甲状腺激素受体αl(TRαl)mRNA表达的变化. 方法 19只成年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n=9)和NTIS组(n=10).腹腔注射四氯化碳(CCl_4,用玉米油按1:6稀释)0.15 mL,使大鼠肝纤维化制作NTIS模型,正常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采用Morris水迷宫试验检测大鼠的记忆认知能力:放免法测定血清甲状腺激素(T_3、T_4、FT_3、FT_4、rT_3、TSH)和脑组织甲状腺激素(T_3、T_4、rT_3)浓度;采用荧光定量RT-PCR法测定脑组织中TRα1 mRNA水平. 结果 2组大鼠定向航行试验及空间探索试验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TIS组大鼠血清T_3、T_4、FT_3、FT_4浓度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大鼠血清rT_3、TSH浓度,脑组织T_3、T_4、rT_3浓度,TRα1 mRNA的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肝纤维化大鼠具有典型的NTIS表现;NTIS大鼠认知能力、中枢甲状腺功能无明显异常,脑组织TRα1 mRNA表达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对女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甲状腺激素的影响及首发与慢性患者(病程≥5年)的差异。方法随机抽取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64例(首发组30例,慢性组34例),均用齐拉西酮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8周末测定甲状腺激素。对照组为30例正常健康女性。结果治疗前慢性组T3、TSH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齐拉西酮治疗后慢性组T4水平明显下降,而TSH水平则明显升高,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首发组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甲状腺功能异常。齐拉西酮治疗可降低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甲状腺素T4水平,升高促甲状腺素(TSH)水平;对三碘甲腺原氨酸T3、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无明显影响;首发与慢性患者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 方法 选取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氧化应激水平临床观察研究(Study on Oxidative Stres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SOS-Stroke)的328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 (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测定患者认知功能,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 结果 该研究人群中有869例(26.45%)患有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年龄、性别、居住地、教育程度、 运动情况、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对 急性缺血性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高脂血症[比值比(odds ratio,OR)1.38,95% 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01~1.89,P =0.043] 、女性(OR 1.30,95%CI 1.04~1.63,P =0.020)、 NIHSS评分高(OR 1.26,95%CI 1.24~1.30,P <0.001)、居住于农村(OR 1.25,95%CI 1.02~1.53, P =0.026)及高龄(OR 1.03,95%CI 1.02~1.04,P <0.001)是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危 险因素,高教育水平(OR 0.77,95%CI 0.63~0.92,P =0.015)和经常运动(OR 0.80,95%CI 0.66~0.97, P =0.020)是其保护因素。 结论 应综合考虑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利用中枢胆碱能系统损害所致的Alzheimer病大鼠模型,测定了大鼠脑组织内源T3含量及T45-脱单碘酶活性,发现它们在90天时开始下降,180天时明显下降。证实在Alzheimer病大鼠模型脑组织中存在甲状腺激素代谢紊乱,表现为脑组织中甲状腺激素功能不足,认为是T45-脱单碘酶活性下降所致,讨论了甲状腺激素代谢紊乱与Alzheimer病之间的可能关系。  相似文献   

15.
沈蓉  周华  赵中 《中国卒中杂志》2022,17(5):510-515
目的 探讨缺血性卒中后早期应用盐酸舍曲林对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和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病人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79例,其中36例伴认知功能障碍(观察组),43例不伴认知功能障碍(对照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正常组。治疗前、治疗后3、7 d检测血清Cys-C浓度。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后7 d内,使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分评估认知功能,总分<26分表示存在认知功能障碍。结果 观察组Cys-C阳性检出率(83.33%,30/36)明显高于对照组(13.95%,6/43;P<0.05)和正常组(10.00%,3/30;P<0.05),而对照组和正常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血清Cys-C水平[(1.68±0.49)mg/L]明显高于对照组[(0.89±0.30)mg/L;P<0.05]和正常组[(0.76±0.35)mg/L;P<0.05],而对照组和正常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3 d血清Cys-C水平[(1.20±0.40)mg/L]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7 d血清Cys-C水平[(0.80±0.25)mg/L]较治疗后3 d明显降低(P<0.05)。结论 血清Cys-C阳性率及水平检测,可作为评估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脑白质病变与认知功能障碍是否具有相关性。方法 连续入选急性缺血性卒中急诊患者107例,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价量表(Montreal CognitiveAssessm ent,MoCA)进行认知评定,分别用Blennow、Fazekas及胆碱能通路白质量表(CholinergicPathways HyperIntensities Scale,CHIPS)等影像学量表进行脑白质病变测评,并讨论认知功能障碍与脑白质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MoCA量表评分与Blennow量表评分有相关性(r=-0.300,P <0.01);MoCA量表评分与Fazekas量表评分总分无明显相关性(r=-0.159,P >0.05);MoCA量表评分与CHIPS量表评分总分有相关性(r=-0.316,P <0.01)。结论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脑白质病变的程度与认知功能障碍相关,CHIPS量表可能更具有有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慢性前脑缺血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目的 研究慢性持续性脑血流量下降对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结扎方法制备慢性前脑缺血动物模型;利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检测各组大鼠术后不同时间点(术后24h、7d、15d、30d、60d、90d、120d)额叶皮质、海马枢局部及血流量(rCBF);采用被动回避性条件反射--跳台试验检验各组大鼠(时间点同前)学习能力;利用水迷宫方法检验各组大鼠记忆功能。结果 大鼠术后额叶皮质、海马区的cCBF明显下降,以术后24h最明显,主后120d时仍明显 于正常,呈慢性持续性下降的趋势。同时各实验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也明显下降,且有随时间推移而逐渐加重的倾向。结论 慢性持续性脑血流量下降可导致实验大鼠出现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脑缺血对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大鼠海马注射Aβ1-40成功建立AD大鼠模型后,于AD大鼠右侧纹状体注射内皮素-1建立脑缺血模型,Morris水迷宫检测脑缺血后AD大鼠认知功能的变化,免疫组化、原位杂交和RT-PCR检测海马内星形胶质细胞和IL-1、TNF—α的变化。结果;脑缺血后AD大鼠认知功能明显下降(P〈0.01),海马内星形胶质细胞和炎性细胞因子IL-1、TNF—α的表达都较单纯AD显著增加(P〈0.01)。结论:脑缺血加重了AD大鼠的认知功能障碍,炎性机制参与了脑缺血促进AD进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环孢霉素A对老龄大鼠慢性脑灌注不足认知障碍的效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通过老龄大鼠持久性双侧颈总动脉结扎(2VO)之慢性脑灌注不足模型,观察慢性脑灌注不足大鼠学习和记忆能力的变化和免疫抑制剂环孢霉素A(CsA)对其变化的影响。目的是探讨免疫抑制剂CsA对慢性脑灌注不足认知功能障碍力防护作用及可能机制。为临床常见的老年痴呆、慢性脑缺血的研究和防治提供理论依据。1资料1.1一般资料:50只老龄(月龄≥12个月)Wistar大鼠,体重300~450g,随机分成假手术对照组,持久性 2VO 2个月组、4个月组和治疗组,每组8~12只。参照Wakita等[1]制作慢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