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再发的风险因素,并提出相关预防性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1日~12月31日98例AMI患者PCI术后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有无再发分为再发组12例、无再发组86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的差异,将有差异资料带入Logistic回归方程计算,得出AMI患者PCI术后再发的各类风险因素后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再发组的年龄≥60岁、吸烟史、糖尿病、术前Killp分级Ⅱ~Ⅳ级、术前LVEF≥40%、多支病变、用药依从性低比例均高于无再发组(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吸烟史、糖尿病、术前Killp分级Ⅱ~Ⅳ级、术前LVEF≥40%、多支病变、用药依从性低均是PCI术后AMI患者再发的风险因素,OR值均>1。结论:AMI患者PCI术后的风险因素较多,主要包含年龄≥60岁、吸烟史、糖尿病、术前Killp分级Ⅱ~Ⅳ级、术前LVEF≥40%、多支病变、用药依从性低等,需要临床强化有关预防性护理,通过健康指导和药物干预等有效防控措施,以降低术后的再发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急性心肌梗死(AMI)介入治疗后再发的危险因素及护理预防分析。方法以我院149例诊断为AMI患者并予以经皮冠脉介入术治疗(PCI)治疗的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后随访4年,根据是否复发分为初发组与再发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分析AMI者PCI术再发入院的危险因素,并针对高危因素制定相应护理措施。结果 149例患者中26例出现再发心肌梗死,单因素分析中,初发组平均年龄、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史、Killp Ⅱ~Ⅳ级、术前LVEF、多支病变等构成比及服药依从性评分均显著低于再发组(P0.05);性别、饮酒史、栓塞血管分类、术后TIMI血流等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上述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吸烟史、Killp Ⅱ~Ⅳ级、多支病变等资料是影响AMI患者PCI术后再发心肌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LVEF、服药依从性是保护因素(P0.05);术后还需加强药物治疗及健康宣教。结论 AMI患者PCI术后再发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与年龄、合并证、心功能、服药依从性有关,术后应结合上述影响因素进行相应干预,避免再发心肌梗死。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再发心肌梗死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行PCI术后的AMI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术后12个月对其进行随访,依照是否再发心肌梗死分为再发组和未再发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后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入选AMI患者心肌梗死再发生率为33.33%(26/78);再发组与未再发组年龄、吸烟、高血压病史、Killip分级、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狭窄血管支数、梗死后心绞痛、服药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Killip分级≥2级、年龄≥70岁、具有高血压病史、AMI后发生心绞痛是PCI术后再发心肌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Killip分级、年龄、高血压病史、AMI后发心绞痛及服药情况与PCI术后再发心肌梗死关系密切,针对以上危险因素,应采取积极主动的防治措施,减少术后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力衰竭病人康复期不良预后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警评估模型,并实现预警分级管理。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21年5月收治的280例老年AMI合并心力衰竭病人为研究对象,按基础资料有匹配性原则分为对照组200例和观察组80例,通过一般资料量表收集对照组病人基础信息,统计不良预后病人例数,经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查老年AMI合并心力衰竭病人康复期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据此构建预警评估模型,检验模型预警评估效果。结果:对照组康复期不良预后病人72例,单因素分析显示,老年AMI合并心力衰竭病人康复期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有合并基础疾病、慢性肾脏病史、既往心房颤动、心功能Killp分级、心肌梗死类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入院时心率、再灌注治疗、B型利钠肽(BNP)/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服药依从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老年AMI合并心力衰竭病人康复期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有既往心房颤动、心功能KillpⅢ~Ⅳ级、LVEF<40%、入院时心率≥100/min、BNP...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清尿酸(UA)、B型脑钠肽(BNP)、半乳糖凝集素-3(Gal-3)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再灌注心律失常(RA)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8年10月至2021年10月于兵器工业五二一医院行PCI术治疗的119例AMI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PCI术后是否发生RA将患者分为RA组(55例)和非RA组(64例)。术前检测血清UA、BNP、Gal-3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MI患者PCI术后发生RA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UA、BNP、Gal-3水平预测AMI患者PCI术后发生RA的价值。结果 RA组血清UA、BNP、Gal-3水平均高于非RA组(P<0.05);RA组年龄大于非RA组(P<0.05);RA组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术前TIMI分级0级、梗死部位为下壁、梗死冠脉支数为多支的患者比例及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I水平高于非RA组(P<0.05);RA组发病至PCI手术时间、手术时间长于非RA组(P<0.05)。但两组性别及有吸烟史、有饮酒史、合并高脂血症、梗死前心绞痛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G)后低氧血症患者的危险因素,并探讨其应对措施。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12月行OPCABG术的冠心病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术后出现低氧血症者37例作为低氧血症组,其余65例作为非低氧血症组。回顾两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术前心功能分级、合并症、冠脉搭桥支数、术前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压(LVDP)]、吸烟史、输血量、围术期心梗、术前血肌酐水平、术后48 h内开胸止血、C-反应蛋白水平等,分析OPCABG术后低氧血症患者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比例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年龄、冠状动脉搭桥支数、术前血肌酐、术前LVEF、LVDP、输血量、C-反应蛋白水平、NYHA分级I级、高脂血症、吸烟史、围术期心肌梗死、术后48 h开胸止血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年龄、术前LVEF、冠状动脉搭桥支数、C-反应蛋白水平、术后48 h内开胸止血均为冠心病患者OPCABG术后低氧血症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术前LVEF、冠状动脉搭桥支数、C-反应蛋白水平、术后48 h内开胸止血均为冠心病患者OPCABG术后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临床需加以重视,及时予以对应措施,预防低氧血症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我院接受PCI术治疗的112例AMI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其相关资料,统计其术后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AMI急诊患者PCI术后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并制定预防措施。结果 112例PCI术后患者中,有31例发生心血管事件,其中急性心力衰竭比例最高,为12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YHAⅢ~Ⅳ级、低钾血症、合并糖尿病、吸烟史、血氧饱和度(SaO2)90%是AMI急诊患者PCI术后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结论 AMI急诊患者PCI术后易发生急性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应针对NYHA分级、低钾血症等危险因素开展针对性预防护理措施,以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脏术后并发急性肾损伤(AKI)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心脏手术的100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AKI分为发生AKI组和未发生AKI组,比较两组患者相关资料,分析心脏术后并发AKI的危险因素。结果发生AKI组年龄≥60岁、术前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45%、术前未补液、使用血浆代用品患者比例均大于未发生AKI组,术前Scr水平高于未发生AKI组(P 0. 05)。年龄≥60岁、术前Scr水平、术前LVEF45%、使用血浆代用品是心脏术后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补液是心脏术后发生AKI的保护因素。结论心脏术后并发AKI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60岁、术前Scr水平、术前LVEF45%、使用血浆代用品,对于具有上述特征的高危患者采取针对性措施,同时术前进行适量补液,可减少术后AKI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冠心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术后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其与术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关系。方法:2015年1月~2016年1月对128例冠心病PCI患者用药依从性进行调查,应用Pearson单因素分析冠心病PCI患者用药依从性与术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关系,并制定干预措施。结果:128例冠心病PCI患者术后用药依从率为58.59%(75/128)。经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学历高中或以上、月收入3000元/月、就医方便、对药物知识了解、用药种类≤2种、家庭支持、接受过健康教育的患者用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年龄≥60岁、学历初中或以下、月收入≤3000元/月、就医不方便、对药物知识不了解、用药种类2种、家庭不支持及未接受过健康教育的患者。经logisitc多因素分析可知,年龄≥60岁、学历初中或以下、对药物知识不了解、用药种类2种是影响冠心病PCI术后用药依从性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家庭支持、接受健康教育则是保护因素。与用药依次组相比,不依从组术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增加,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PCI患者术后服药依从性较低,且用药依从性差会增加患者术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因此临床护理人员有必要对冠心病PCI服药依从性差的高危人群加强随访,以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降低PCI术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术前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比值(monocyte to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ratio, MHR)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 PCI)治疗后发生造影剂肾病(contrast induced nephropathy, CIN)的相关性,为CIN的发生寻找其他可能的危险因素,为及早筛选CIN高危人群提供新的方向。方法 回顾性分析5P试验入选的我院心内一科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的冠心病患者1 087例,根据在PCI术后是否发生造影剂肾病分为CIN组和非CIN组,研究CIN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MHR与造影剂肾病的相关性,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查看MHR是否为CIN发病的高危因素。结果 CIN组共57例,非CIN组1 030例。两组在高脂血症、BM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术前尿酸及术前C 反应蛋白水平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VEF及糖尿病与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相关。结论 同以往研究结果不同,MHR并不能作为CIN的危险因素,但LVEF对于CIN可能具有更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入院时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与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无复流现象发生的关系以及对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急诊PCI治疗的AMI患者103例,依据术后血管造影TIMI血流分级和心肌呈色分级(MBG)分为两组,冠状动脉前向血流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空腹血糖(FBG)变化与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关联性。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PCI术后患者120例,根据FBG水平分为观察组62例(FBG≥5.6 mmol/L)和对照组58例(FBG5.6 mmol/L)。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饮酒史、吸烟史、左室射血分数以及血糖、血脂、血压水平),记录两组随访5年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法确定冠心病PCI术后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舒张压、收缩压以及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年龄、FBG、TC、LDL-C、TG水平高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TC、LDL-C、FBG≥5.6 mmol/L是冠心病PCI术后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TC、LDL-C、FBG≥5.6 mmol/L、年龄是冠心病PCI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若要改善心血管预后,需将FBG水平控制在5.6 mmol/L以下,并合理控制TC、LDL-C水平,以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食管癌围术期肺部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2月至2014年12月行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150例,术后肺部感染50例为感染组,无肺部感染100例为非感染组,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情况(术前肺功能、吸烟史、手术情况、术前合并症等),对肺部感染单因素中有方差差异的变量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感染组年龄≥65岁、吸烟≥400支/年、中重度肺功能障碍、喉返神经损伤等发生率分别为78.0%、70.0%、46.0%、16.0%,非感染组为58.0%、52.0%、28.0%、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吸烟史、肺功能严重障碍、围术期出血量多、喉返神经损伤为围术期肺部感染发生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龄、吸烟史、肺功能严重障碍为食管癌围术期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需针对性的给予干预措施以预防或减少肺部感染。  相似文献   

14.
劳春环  文桂珍  苏小红 《妇幼护理》2022,2(24):5662-5664
目的 调查前壁心肌梗死介入术后微循环障碍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 2019 年 6 月至 2020 年 12 月我院 145 例前壁心肌梗 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采用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术后采用微循环阻力指数(IMR)诊断是否发生微循环障, 并设为观察组(IMR≥25)与对照组(IMR<25)。比较两组年龄、性别、合并症等一般资料。通过单因素与多因素 logistic 回 归分析调查前壁心肌梗死 PCI 术后微循环障碍危险因素。结果 145 例前壁心肌梗死患者 PCI 术后发生微循环障碍 50 例,发生 率 34.48%。观察组与对照组低氧血症、高血压、吸烟史、糖尿病、冠状动脉慢血流发生率以及年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性别、体质指数(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低氧血症、高血压、吸烟史、糖尿病、冠 状动脉慢血流是前壁心肌梗死 PCI 术后微循环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对照组和观察组的心衰、再发心肌缺血/梗死、再住院及总 MACE 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壁心肌梗死 PCI 术后易发生微循环障碍,应针对低氧血症、高血压、 吸烟史等危险因素制定合理有效的预防措施降低微循环障碍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影响高龄骨科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我院296例高龄骨科手术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并发症,分为并发症组(n=59)和无并发症组(n=237),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差异,分析影响高龄骨科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并发症组年龄≥85岁,合并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NYHA分级Ⅲ~Ⅳ级,白蛋白35 g/L,血红蛋白110 g/L,ASA分级≥Ⅲ级,手术时间≥2 h,输血患者比例均高于无并发症组(P 0. 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呼吸系统疾病、NYHA分级Ⅲ~Ⅳ级、白蛋白35 g/L、ASA分级≥Ⅲ级、输血是影响影响高龄骨科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 0. 05)。结论高龄骨科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合并呼吸系统疾病、NYHA分级Ⅲ~Ⅳ级、白蛋白35 g/L、ASA分级≥Ⅲ级、输血将增加高龄骨科手术患者并发症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行全髋关节置换术(THA)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危险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福建省福清市医院行THA治疗的67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一般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DVT分为2组(DVT组和非DVT组)。收集2组的一般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行THA术后并发DVT的影响因素。结果 67例行THA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中,术后有13例发生DVT,发生率为19.40%。单因素分析显示,2组间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术后卧床时间、有无吸烟史、是否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否合并糖尿病、是否合并高脂血症以及假体类型经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0岁、BMI≥28.0 kg/m2、术后卧床时间≥3 d、有吸烟史、合并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以及假体类型为骨水泥均是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行THA术后并发DVT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 老年髋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AMI)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中对患者术后冠脉血流、心功能恢复及预后的影响以及用药的安全性。方法将112例行PCI的AMI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行常规PCI,观察组在常规PCI的基础上给予替罗非班,给药方式为经指引导管冠状动脉内给药联合静脉微量泵给药。比较2组术后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术前术后心肌损伤标志物cTnT与hsCRP水平变化、术后出血现象及1个月内MACEs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TIMI血流分级1级2例、2级4例、3级50例,对照组1级5例、2级15例、3级36例,术后TIMI血流分级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外周血心肌损伤标记物cTnT及hs-CRP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术后MACEs发生率为12.50%。观察组为3.57%,观察组MACEs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组均未发生出血现象。结论AMI患者行PCI术中应用替罗非班能够显著改善心肌再灌注和心肌损伤、明显降低血栓负荷,减少心肌梗死的再发率,且不增加临床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比较急性高血糖、非急性高血糖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经皮冠脉介入(PCI)术后对比剂肾病(CIN)发生率,探讨急性高血糖与AMI急诊PCI术后CIN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例在该院行急诊PCI术治疗AMI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将其分为比较急性高血糖组和非急性高血糖组,比较两组患者急诊PCI术后CIN发生率。结果急性高血糖组CIN发生率明显高于非急性高血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i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急性高血糖是急诊PCI术后CIN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7.323,95%CI:2.134~12.418,P0.05)。结论入院急性高血糖是AMI急诊PCI术后CIN的独立危险因素,为优化临床AMI急诊PCI术前、术后治疗策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因素与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2月我院收治92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生术中再灌注心律失常30例,未发生术中再灌注心律失常62例,分析AMI患者急诊PCI术中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的影响因素,探讨相应护理措施。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梗死位置(下壁)、病变位置(右冠状动脉)、血流TIMI分级(0级)、发病至急诊PCI时间(≤6 h)为影响AMI患者急诊PCI术中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梗死前心绞痛为AMI患者急诊PCI术中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保护因素(P 0.05)。结论 AMI患者急诊PCI术中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的影响因素较多,临床应针对危险因素采取对应干预措施,以减少预后风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PCI)心血管剩留风险的影响因素,降低剩留风险,减少PCI术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方法]随机抽取某三级甲等医院2011年1月—12月PCI术病人462例,术后2年期间再发心血管事件病人121例,未发生心血管事件病人341例,回顾性研究分析两组资料,探讨PCI术后心血管剩留风险的相关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两组在年龄、肥胖、糖尿病、高血压史、血脂异常、吸烟史、冠心病家族史、睡眠质量、负性情绪、定期随诊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高血压史、血脂异常、吸烟史、睡眠质量与PCI术后再发心血管事件有关(P0.05或P0.01)。[结论]为了降低术后心血管剩留风险,应早期警惕影响因素,加强对病人的健康知识宣教,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