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居家骨科护理平台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康复锻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6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入院后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入居家骨科护理平台,干预至出院后6月,比较2组患者在关节功能恢复(HS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SF-36)及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的差异。结果 2组患者干预前,文化差异及知识接受理解能力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护理平台干预后,实验组膝关节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生活自理能力评分较对照组提高(P0.05)。结论居家骨科护理平台为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提供了新型延伸护理模式,是科学可靠的康复锻炼咨询平台,使患者术后康复锻炼和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奥瑞姆自护理论联合协同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6月脑卒中偏瘫患者82例,按入院顺序分组,各4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奥瑞姆自护理论+协同护理干预。干预3个月后,比较两组康复依从性,干预前后生活质量(SF-36)评分、日常生活能力(MBI)评分。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康复依从率(95. 12%VS80. 4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干预前,两组SF-36、M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SF-36、M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奥瑞姆自护理论联合协同护理干预应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可有效提高康复依从性,提高生活质量、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路径对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依从性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6月收治的90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康复护理路径护理,比较两组康复信心、康复依从性以及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出院前康复信心高于对照组(P 0. 05),康复依从性好于对照组(P 0.05);出院后3个月观察组膝关节HSS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5),膝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康复护理路径能够提高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信心和康复依从性,从而提高膝关节功能康复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双轨道互动护理对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12月实施常规护理方案干预的高血压患者180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17年1月~12月实施双轨道互动护理干预的高血压患者187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水平、服药与生活依从性、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结果:干预后1、6个月,两组血压水平低于干预前(P 0. 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同期(P 0. 05);观察组用药依从率、饮食调节控制、戒烟戒酒、适当运动、心理平衡情况优于对照组(P 0. 05);干预后,观察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5);干预后,两组SF-36各维度评分较干预前均明显升高(P 0. 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同期(P 0. 05)。结论:双轨道互动护理可提高高血压患者服药与生活方式依从性,增强自我管理能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对患者血压的控制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分期护理配合运动指导在全膝关节置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15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分期护理联合运动指导,比较两组的自我管理能力、康复依从性、膝关节功能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在饮食管理、心理管理、症状管理等方面的自我管理能力高于对照组,康复依从性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术后6周的膝关节功能评分、步行和上下楼梯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分期护理配合运动指导能够提高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的康复依从性和病情管理能力,改善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3):4390-4391
探讨骨科康复一体化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疗效的影响。选取我院因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124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通过常规模式进行干预,观察组行骨科康复一体化干预。通过AROM、NRS、HSS膝关节功能评分以及SF-12量表对患者康复疗效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术前各项评分无差异(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的AROM、HSS以及SF-12量表中的PC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和6个月时观察组的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骨科康复一体化有利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功能恢复,能够有效缓解疼痛、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期渐进式康复护理指导配合心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5年2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9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配合心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给予早期渐进式康复护理指导,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及干预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自我管理能力量表及生活质量量表(SF-36)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5),泌尿系统感染、压疮、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早期渐进式康复护理指导可促进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改善其自我管理能力,降低长期卧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无痛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中肿胀、疼痛及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7年7月我院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无痛康复护理。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膝关节周径变化、疼痛(VAS)评分及膝关节功能(HS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3,7 d膝关节周径变化均依次明显减小;干预组患者术后3,7 d膝关节周径变化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术后1,3,7 d VAS评分依次明显降低;干预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HSS评分均依次明显上升,组内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干预组患者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HS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对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中给予无痛康复护理干预,可明显缓解膝关节肿胀、疼痛,有助于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观察精神分裂症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精神分裂症伴高血压诊断标准的8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出院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内容包括药物的服用和保管、药物不良反应的识别和应对、生活能力和社会功能康复等。出院时与出院后12个月均采用Morisky用药依从性问卷(MMAS-8)、生活质量量表(SF-36)、简明精神病评估量表(BPRS)、血压监测及复发率对两组进行评价。结果两组出院时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出院后12个月干预组MMAS-8、SF-36及BPRS评分、血压监测结果、复发率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能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生活质量,能改善精神症状及血压状况,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护理干预对老年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膝关节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膝骨性关节炎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等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均进行为期6个月的跟踪随访,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能力评分、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HSS)评分、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结果干预组患者药物管理、饮食管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症状管理及自我管理能力总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干预后两组患者HSS评分均呈上升趋势,但干预组上升的幅度大于对照组(P 0. 05)。干预组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物质生活状态及社会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老年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有助于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应用延续性护理对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化疗患者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本院收治的80例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化疗的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治疗依从性、SF-36评分及治疗后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SF-36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 0. 05),干预后两组SF-36得分均得到显著改善(P 0. 05),但观察组SF-36改善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治疗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延续性护理能够提高膀胱癌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护理的满意度,并改善化疗后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连续性护理在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45例骨外科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中西医结合连续性护理。观察不同时间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HSS)、生活质量评分(SF-36)、疼痛评分(VAS)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术后1个月及3个月观察组HSS、SF-36分值均明显提高且高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观察组HSS优良率(88.57%)高于对照组(77.33%);观察组术后3d及术后1周疼痛分值明显降低且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92.86%)高于对照组(81.3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连续性护理能促进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护理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锻炼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将100例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骨科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术后快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膝关节HSS量表评分、疼痛数字评分量表(NRS)评分、术后指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术后不同时期HSS评分均明高于对照组,NR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研究组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尿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 01)。结论:快速康复护理能促进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康复进程,减轻疼痛程度,有利于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社区健康教育在四肢关节骨折术后出院患者居家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7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四肢关节骨折手术患者128例,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社区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SF-36)量表评分、症状管理、康复锻炼、与医护沟通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F-36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 05),症状管理、康复锻炼及与医护沟通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 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将社区健康教育应用于四肢关节骨折术后出院患者居家护理中,可加强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加快骨折的愈合,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骨科康复一体化治疗模式运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对膝关节疼痛、功能及生存质量的改善效果,比较其与常规治疗模式干预的康复疗效差异。方法:将2014年5月—2015年3月前来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关节外科就诊,第一诊断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且初次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94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7例),观察组给予骨科康复一体化治疗模式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模式干预,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周、4周、12周、24周采用膝关节主动关节活动度(active range of motion,AROM),数字疼痛评分(numeric rating scale,NRS)、HSS膝关节功能评分,以及生活质量量表(MOS 12-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SF-12)评价康复疗效。结果:术前两组患者膝关节AROM、NRS、HSS膝关节功能评分、SF-12量表中的心理总得分(physical component summary,MCS)和生理总得分(mental component summary,PCS)无差异(P0.05);术后1、4周时观察组膝关节AROM、SF-12量表中MCS均优于对照组(P0.05),但NRS两组无差异(P0.05);术后1周时膝关节HSS评分、SF-12量表中的PCS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术后4周时观察组的膝关节HSS评分、SF-12量表中的生理总得分(PCS)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12周及24周时观察组AROM、NRS、HSS膝关节功能评分及SF-12量表中的PCS、MCS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初次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进行骨科康复一体化治疗模式干预后的康复疗效确切,其对改善膝关节功能、患者的心理功能以及缓解疼痛的康复疗效优于常规的治疗模式且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多模式镇痛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40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观察组应用无痛病房管理模式的多模式镇痛方案,对照组术后视具体情况进行镇痛干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患者疼痛程度,采用膝关节关节活动度(ROM)评定患者主动屈膝度;术后2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评定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表达水平,HSS膝关节评分评估患者膝关节功能,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估患者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12、24、48 h 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 05)、ROM大于对照组(P 0. 05);术后2周,观察组患者血浆CRP、IL-6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 05),疼痛、功能、活动度等维度HSS评分以及HSS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 0. 05),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功能等维度GQOLI-74评分以及GQOLI-74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多模式镇痛可有效缓解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疼痛情况、降低应激反应,促进膝关节功能康复,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易罐联合四子散热敷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62例,将患者随机等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易罐联合四子散热敷,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及膝关节功能(HSS)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HSS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易罐联合四子散热敷可减轻人工膝关节术后患者疼痛程度,改善膝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持续被动运动锻炼联合早期康复指导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损伤重建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将500例ACL损伤重建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0例,对照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持续被动运动锻炼,比较两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及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结果:两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均高于干预前(P0.01),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Lysholm评分高于干预前(P0.01),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持续被动运动锻炼联合早期康复指导可促进ACL损伤重建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音乐疗法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早期接受持续被动运动(CPM)锻炼的影响。方法选取于我院2018年1—6月手术的50例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在术后第1天和第2天开始CPM前10 min听音乐直到结束,对照组不听音乐。测定两组患者的心率变异性(HRV)和关节活动范围(ROM)。结果试验组较对照组CPM角度增加(P 0. 05),主动屈曲ROM增加(P 0. 05),同时LF/HF比率差异明显(P 0. 05),表明试验组患者的副交感神经活动较对照组多。结论音乐疗法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的焦虑,并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早期增强患者关节的活动范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医家庭式护理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康复锻炼、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等传统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医家庭式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生活质量及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出院1,2,3个月后髋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生理职能、认知功能、情绪职能、心理健康及角色职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饮食、用药、定期检查、功能锻炼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将中医家庭式护理用于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中,有助于提高患者髋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