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胸部孤立性纤维瘤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手术(14/16)或穿刺活检(2/16)病理证实的胸部孤立性纤维瘤的CT表现及手术病理.所有病例行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CT表现为胸部单发肿块,11例病灶密度均匀,增强扫描呈轻中度强化;5例病灶中央可见坏死区,增强扫描不均匀强化(地图样强化),内见低密度无强化区,8例见增强血管影.2例内散在钙化.5例位于肺内,11例位于肺与胸膜之间,与邻近胸膜呈宽基地.5例见蒂状结构,1例见血管蒂.病理:瘤细胞稀疏区(胶原化明显)和密集区(由梭形细胞构成)共存,可见血管外皮瘤样分支状血管.免疫组化:所有肿瘤CD34、Vimentin阳性,大部分肿瘤Bcl-2(14/16)、CD99(13/16)阳性.结论:MSCT及三维重建可清晰显示胸部孤立性纤维瘤的大小、形态、位置、血供、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仔细分析可提高其诊断准确性,确诊仍需要病理学检查及免疫组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分析胸腹腔孤立性纤维瘤的CT表现及临床、病理特征,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所有患者均有完整的平扫和增强CT以及病理和免疫组化检查资料,分析本病的CT表现并与病理对照。结果 9例孤立性纤维瘤(SFT)中,发生在胸腔6例,腹、盆腔3例。9例肿瘤直径均在5cm以上,其中2例发生在胸腔者最大径超过10cm,2例可见条片状、点状钙化,4例平扫密度均匀。增强后所有病例不均匀强化,其内有条状、小片状坏死区,实性部分轻中度强化,尤其在静脉期表现更明显,呈"地图样"强化,3例动脉期可见较多血管影。结论孤立性纤维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仔细观察、分析可达到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3.
孤立性胸膜纤维瘤的临床影像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孤立性胸膜纤维瘤的临床影像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能力。方法:随机搜集资料完整的孤立性胸膜纤维瘤4例,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结合文献资料就其临床影像表现进行分析总结。结果:4例患者中,男性1例,女性3例。发生于左肺斜裂上部1例,发生于左肺斜裂下部1例,发生于两下肺底部各1例。平片检查,孤立性胸膜纤维瘤均表现为以胸膜为基底或靠近胸膜的软组织肿块,病灶界限清晰,可呈圆形、椭圆形,密度均匀,病灶最大者为13cm×9cm,最小者为2cm×2cm。CT检查,肿瘤与正常胸膜表面相连处呈锐角,2例密度均匀,2例密度不均匀,病灶内可见坏死区,强化扫描病灶可明显强化。结论:孤立性胸膜瘤具有一定的临床影像特点,胸部X线、CT检查是发现和诊断本病的主要影像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
孤立性纤维瘤的影像学诊断和鉴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孤立性纤维瘤CT、MR平扫和增强的影像学表现,探导其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孤立性纤维瘤病例,7例术前经螺旋CT或多层螺旋CT平扫或增强检查,1例经MR动态增强检查.所有病例影像资料均经3名高年医师分析阅片,分别确定病灶境界、大小、密度和强化程度等,并与手术病理进行对照.结果:8例孤立性纤维瘤病例中,位于胸部4例,四肢2例,腹腔1例,盆腔1例.肿瘤直径4.0~22.5cm,<5cm 1例,5~10cm 3例,>10cm 4例,平均9.3cm.边缘光滑,境界清楚.瘤体呈圆形或椭圆形5例,梭形3例;5例肿瘤密度相对均匀或略不均匀,内可见两种明显不同密度的实质成分.3例可见不规则坏死区,坏死面积相对很小.较小病灶形态规则,巨大病灶多呈分叶状.CT增强病灶呈地图样强化和匐形线条样强化,动脉期轻微强化~显著强化,门脉期持续强化,强化趋于均匀.MR SE T1WI呈等信号,T2WI为略高信号,T2WI脂肪抑制为高信号,MR动态增强强化显著.结论:SFT典型影像学表现包括:肿瘤密度相对均匀,境界清楚,瘤内常见两种不同密度的实质成分,MR T2WI多表现为略高信号中夹杂片状低信号区,动态增强强化差异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部及盆腔孤立性纤维瘤(SFT)的CT征象,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部及盆腔孤立性纤维瘤的CT表现。结果 11患者中,6例发生于腹部,5例发生于盆腔,肿瘤大小在4.6cm×4.0cm×3.0cm~10cm×14cm×21.3cm之间,9例病变呈类椭圆形,2例呈不规则形,10例病变边缘清楚,1例病变边缘不清,其中2例盆腔肿瘤带蒂。CT平扫4例呈均匀稍低密度,7例呈等低混杂密度,其中2例病变内见点状钙化影,增强扫描3例病变呈明显均匀强化,8例呈不均匀性强化,其中3例患者在中度及明显强化肿块内见散在轻度强化斑片状及纵形索条状影,5例病变在动脉期呈轻度-明显不均匀强化,门脉期肿块实质部分进一步强化,内见线条状、斑片状及片状无强化区,肿块内及周围见增粗、迂曲血管影。结论腹部及盆腔孤立性纤维瘤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但最后确诊仍需结合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总结胸膜外孤立性纤维瘤的影像表现及病理基础,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病理证实的胸膜外孤立性纤维瘤的CT、MRI表现。5例患者仅进行了CT检查,19例患者仅进行了MR检查,6例同时行CT和MR检查。结果:30例患者均为单发病灶,其中13例位于中枢神经系统,7例位于头颈部、6例位于腹盆腔、1例位于食管、1例位于乳腺、1例位于腹股沟、1例位于耻骨。病灶多呈类圆形或长圆形,部分病例可见分叶或形态不规则。CT平扫颅内病灶呈不均匀等低密度或均匀稍高密度,其余病灶CT平扫呈均匀软组织密度。头颈部病灶T1WI呈较均匀等低信号,其余病灶T1WI呈欠均匀等低信号,T2WI信号混杂,可见等、低、高信号;15例病灶边缘或病灶内可见血管流空信号。增强扫描颅内病灶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其余病灶呈中度到明显不均匀强化,腹盆腔病灶可见渐进性强化;T2低信号区可见强化,坏死囊变区未见强化。免疫组化可见CD34、STAT-6、VIM、CD99、 Bcl-2阳性。结论:胸膜外孤立性纤维瘤分布广泛,病理基础决定其信号...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肝脏孤立性坏死结节的CT表现特征,以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对6例肝脏孤立性坏死结节进行常规CT平扫及增强扫描,全部病例均经病理证实,观察并记录病灶的大小、形态、边界、密度及增强特点。结果病灶多位于肝表面和肝浅表实质内,呈圆形或类圆形,边界清楚,最小的1.7cm×2.1cm,最大的4.9cm×3.7cm,CT平扫4例为低密度影,1例为等密度影,其中1例内部密度不均匀,可见片状等密度影,增强后5例病灶在动脉期、门静脉期及延迟期呈内部无增强表现,1例病灶内部见多发斑块状与肝实质等密度强化灶,病灶边缘见细环形强化且在延迟期更明显。结论病灶内部三期基本无强化和周边可伴有或不伴有环形强化为肝脏孤立性坏死结节主要CT表现,MSCT是诊断肝脏孤立性坏死结节有价值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恶性胸膜孤立性纤维瘤的临床特点及CT征象。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恶性胸膜孤立性纤维瘤的临床及CT资料。结果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气促、胸痛及胸闷8例,3例为体检时偶然发现。11例CT上均表现为胸腔单发软组织密度肿块,肿瘤最长径5~17cm,平均(10.9±4.6)cm;11例密度均不均匀,部分呈"地图样"改变,2例瘤内见钙化,6例瘤内见增粗扭曲血管影,1例见右侧膈下动脉发出异常供血血管进入肿块。11例均可见肿瘤周围肺组织压迫不张,2例纵隔结构受压向对侧移位。2例边缘毛糙,并见邻近胸膜增厚,其中1例邻近肋骨骨质破坏、胸壁肌肉受侵犯,5例见微量至中等量胸腔积液。结论恶性胸膜孤立性纤维瘤患者多有临床症状,肿瘤体积较大,内部密度不均匀,瘤内血管丰富,合并胸水多见,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有助于术前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胸膜孤立性纤维瘤(SFTP)的胸片和CT表现,提高对胸膜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认识。方法对11例SFTP患者进行X线胸片、CT平扫和增强检查,并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灶在胸片上仅显示为胸腔孤立性类圆形高密度肿块,边界清楚。C T像显示为孤立性胸膜腔实性肿块,病变长径2.5~28cm ,所有病灶与胸壁广基相贴,其中1例向叶间裂内延伸。CT平扫密度均匀8例,不均匀3例;增强示轻中度强化,均匀7例或不均匀地图样4例,其中3例瘤灶内见异常增粗、迂曲血管影。结论胸膜孤立性纤维瘤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CT检查有助于其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孤立性纤维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的CT、PET/CT表现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SFT的CT、PET/CT影像表现及病理特点,13例患者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其中2例行PET/CT扫描,对影像学表现、病理特点进行分析总结。结果①13例SFT患者中,胸部5例,腹部8例,肿瘤直径为3.3~17.8cm,平均7.8cm;肿瘤呈圆形或椭圆形8例,形态不规则5例;边界清楚9例,不清者4例;②CT平扫:密度均匀5例,不均匀8例,1例见高密度出血灶;③CT增强:10个病灶的动脉期呈"地图样"强化,可见多发迂曲供血血管从肿瘤的边缘延伸到肿瘤内部,静脉期呈进行性强化,并有不规则片状、结节状无强化区,3例病灶动脉期及静脉期呈轻至中度不均匀强化;④PET/CT:2例SFT在PET显像均为阳性,其中病灶最大SUV值为5.0,最小SUV值为2.9,延迟显像最大SUV值为2.3;⑤SFT显微镜主要表现为:瘤细胞呈梭形或卵圆形,细胞间可见胶原间质及薄壁的"鹿角状"分支血管。免疫组化:CD34、Vimentin、bcl-2阳性。结论 SFT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点,当见到单发、边界清楚的软组织肿块,密度不均匀,增强扫描动脉期呈"地图样"强化,可见到迂曲强化的血管影延伸到肿瘤内部,静脉期呈进行性强化时应考虑到SFT的可能性,PET/CT有助于恶性孤立性纤维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胸膜孤立性纤维瘤的CT及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对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胸膜孤立性纤维瘤患者的CT及MRI表现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例11个病灶,7例来源于右侧胸膜,其中斜裂胸膜2例,水平裂胸膜3例;左侧胸膜4例,其中斜裂胸膜2例,CT表现为边界清晰的混杂密度影,其内见不规则低密度区,2例可见结节状钙化,增强扫描实性部分不同程度强化,低密度区无强化,9例可显示肿瘤内血管;MRI表现为边界清晰的混杂信号实性部分T_1WI与肌肉相比呈高信号,T_2WI呈等或稍低信号,囊变部分表现为长T_1、长T_2信号,扩散加权成像(DWI)表现为等或稍高信号;增强扫描肿瘤实性部分不同程度强化.结论 胸膜孤立性纤维瘤的CT及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分析其影像学特征,可做出较明确的诊断并能够与其他胸部肿瘤相鉴别.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 MSCT 诊断胸膜孤立性纤维瘤(SFTP)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2例 SFTP 患者的临床及CT 资料。结果12例 SFTP 患者中,8例出现胸闷,6例呼吸困难,5例胸痛,2例咳嗽;7例呈类圆形,5例不规则形;可见包膜6例、分叶征5例;可见坏死9例,钙化3例;病灶直径3~22 cm,平均(11.3±2.4)cm;9例与肺组织分界清晰,7例与胸壁呈锐角,增强后9例明显不均匀“地图样”强化,其中7例病灶内可见迂曲血管影,3例呈轻-中度强化。结论SFTP 在 CT 上具有一定特征性表现,尤其增强 CT 对 SFTP 具有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13.
胸部孤立性纤维瘤的MSCT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胸部孤立性纤维瘤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特征,提高对孤立性纤维瘤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材料和方法:搜集经穿刺活检及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胸部孤立性纤维瘤,分析其MSCT表现特征.结果:1例为纵隔孤立性纤维瘤,14例为胸膜孤立性纤维瘤.5例密度均匀,增强后呈轻中度均匀强化,10例密度欠均匀,增强后呈不均匀"地图样"轻中度强化.6例可见钙化;11例可见假包膜.结论:胸部孤立性纤维肿瘤的MS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正确认识其CT的影像学特点,可以对绝大多数病例做出术前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泌尿生殖系统孤立性纤维瘤(SFT)的CT与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SFT患者的影像学资料,6例均行CT检查,1例行MRI扫描.结果 6例SFT中,肾脏、前列腺、睾丸、子宫、阴道及尿道各1例,均为单发圆形或类圆形肿块,5例边界清楚,1例边界欠清,大小约1.0 cm ×0.9 cm~ 15.2 cm×14.1 cm,平均约8.3 cm×7.1 cm.CT平扫3例呈等稍低均匀密度,3例呈不均匀等密度,伴斑片状低密度区;增强扫描动脉期肿块不均匀明显强化,延迟期肿块进一步持续强化,3例内见坏死无强化区;4例肿块内或表面可见粗大供血血管.MRI 1例T1WI呈等稍低信号,T2 WI呈等稍低信号,其内见小斑片状高信号及粗大的流空血管.结论 CT或MRI表现为孤立性、类圆形、实性肿块,边界清楚,密度或信号均匀或不均匀,增强动脉期明显不均匀强化,延迟期肿块进一步持续强化,尤其看到肿块内粗大的供血血管时,应考虑SFT可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胸膜孤立性纤维瘤(SFTP)的CT表现特征,提高术前影像诊断水平.方法 从肿块的发生部位、大小、边界、密度、强化特点及对周围结构的影响等方面回顾性分析2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SFTP的CT特点,总结SFTP的CT表现特征.结果 29例肿瘤中,恶性6例,良性23例.起源于肋胸膜24例,纵隔胸膜2例,叶间胸膜3例.肿瘤最大径2.3~16.5 cm.肿瘤边界清楚25例,4例边界不清,多平面重建(MPR)可显示其侵犯邻近肺组织.密度均匀12例,均为良性,增强后呈轻度均匀强化.密度不均匀17例,其中6例内部可见大片状坏死区,均为恶性,5例出现点状钙化.增强后动脉期肿瘤内部出现迂曲血管影14例,静脉期呈不均匀片絮状、地图样强化.合并胸水者6例,其中恶性4例.结论 SFTP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较小者密度均匀,界清;较大者密度不均匀,其内易见迂曲肿瘤血管;边界不清、出现坏死、合并胸水提示恶性倾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胸部孤立性纤维瘤的MSCT的特点及病理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的胸部孤立性纤维瘤的CT特点及病理对照。所有患者均行CT平扫,其中10例平扫后行增强扫描。结果 12例孤立性纤维瘤,9例与胸膜宽基底相连,3例位于肺内。病灶呈胸部单发肿块,呈丘状、椭圆形或呈铸型生长肿块,可见浅分叶,9例密度均匀,3例见囊变坏死,2例见散在钙化。增强扫描9例轻中度均匀强化,3例呈"地图样强化",内见囊变坏死。6例见蒂状结构,2例为血管蒂。病理及免疫组化:10例为良性孤立性纤维瘤,2例为恶性孤立性纤维瘤。镜下见瘤细胞稀疏区和密集区共存,可见血管外皮细胞瘤样分支状血管;细胞稀疏区胶原化较明显;细胞密集区由梭形细胞构成,形成人字形或席纹状排列。免疫组化:所有肿瘤CD34(+)、Vimentin(+)、S-100(-),9例Bcl-2(+)、11例CD99(+)。结论胸部良恶性孤立性纤维瘤的MS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可明确病变的部位、血供情况及周围组织关系,为临床手术提供重要的影像支持,确诊仍需要病理学及免疫组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腮腺Warthin瘤CT、MRI影像学表现,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7例腮腺Warthin瘤,其中CT检查8例,MRI检查9例,所有病例均做平扫及增强扫描。分析影像学表现中病灶数目、大小、形态、密度或信号改变,并与病理学对照。结果:17例病人中,男性16例,女性1例,年龄47~76岁,平均66岁,单侧病灶15例,双侧病灶2例,病理学上见25个病灶,影像学上诊断24个病灶,CT误诊1个直径0.5cm的病灶为小淋巴结。病灶大小:最大径0.5~5.6cm,平均直径2.7cm,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融合块,边界清楚,密度或信号均匀或不均;25个病灶中,21个病灶增强CT可见囊性低密度(11个)和增强MRI呈液性信号区(10个),病理学上可见黏液变性或坏死灶。增强CT显示12个病灶实质区强化CT值平均上升35Hu,增强MRI显示10个病灶呈中度不均匀强化。结论:CT、MRI所见腮腺肿块主要表现为多灶性囊、实混合性病变,呈不均匀中度强化,结合病人年龄、性别和病变影像特点,有助于Warthin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肾脏少见原发肿瘤的CT表现特征,以提高术前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0例肾脏少见原发肿瘤的CT及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分析肾脏少见原发肿瘤的CT表现特征。结果癌肉瘤1例,CT平扫呈不规则形混杂密度影,内见多发坏死、囊变及钙化,边界清;增强扫描呈“花瓣状”强化。淋巴瘤2例,表现为巨大软组织肿块,无包膜,边界不清;增强扫描呈均匀强化,见“血管漂浮征”。孤立性纤维性肿瘤2例,密度均匀,边界清晰,增强扫描皮髓期轻度不均匀强化,实质期、肾盂期呈进行性强化。平滑肌肉瘤5例CT平扫呈等、低密度影,边界清,突向肾外生长,4例(直径>5cm)密度不均匀,1例(直径<5cm)密度均匀;增强扫描5例均呈轻~中度、持续性强化。结论CT增强扫描对肾脏少见原发肿瘤的术前诊断有重要提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颅内孤立性纤维瘤的CT和MRI表现,提高对其认识。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孤立性纤维瘤的CT和MRI表现。1例行CT增强扫描,3例行MRI平扫和增强扫描,1例同时行CT和MRI扫描。结果 5例颅内孤立性纤维瘤均为单发,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界清楚,直径1.2~6.5 cm。发生于颞叶1例,鞍内1例,桥小脑角区1例,中后颅窝三叉神经走行区1例,顶叶1例。CT平扫病灶均为高密度,增强扫描均匀强化。MR T1WI上3例病灶为等信号;1例为多发分隔囊状低信号。T2WI上3例病灶表现为等、低混杂信号,病灶内见少量斑片状高信号;1例为多发分隔囊状高信号。MRI增强所有病灶实质部分显著强化,T2WI低信号区明显强化,坏死囊变区未见强化。结论颅内孤立性纤维瘤MRI表现有一定的特点,MR T2WI上低信号、增强扫描呈显著强化较具特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胸膜外孤立性纤维瘤(extrapleural solitary fibrous tumors,ESFT)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8例ESFT的CT和MRI表现。结果18例中发生在腹膜后4例,肾脏3例,盆腔3例,咽旁间隙2例,大腿-髋部2例,颞部、腭部、肾上腺及肝脏各1例。12例病灶边缘清晰,6例病灶边缘不清晰。CT平扫表现为等或稍低密度。MRI平扫T 1WI为等或稍低信号,T 2WI为等或低信号中混杂条片状高信号。18例ESFT中12例病灶伴黏液变性、囊变坏死,1例病灶内出现脂肪信号/密度。增强扫描多数病灶表现为中等或明显强化伴延迟强化,11例病灶增强后显示病灶周围迂曲血管影,17例病灶内可见点条状血管影。结论胸膜外孤立的软组织肿块,增强呈中等或明显强化伴延迟强化,病灶周围可见迂曲血管影,病灶内见点条状血管影,应考虑ESFT的可能。当病灶边缘欠清、液性成分较多,尤其是发生在纵隔、腹膜后、盆腔和脑膜的病灶,对恶性ESFT的诊断有提示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