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效果,探讨内镜清洗消毒规范化管理措施。方法采用细菌检验和理化分析方法,对医院现场抽样的清洗消毒后内镜及其消毒剂进行了检测。结果所调查的18所医院中,有15所医院内镜清洗消毒效果合格。共调查84条不同类型内镜,有81条内镜内腔消毒效果合格,合格率为96.4%。不同类型内镜中,胃镜、肠镜、支气管镜的消毒效果合格率分别为100.0%、96.2%和92.9%。84条内镜所使用的消毒剂的浓度和卫生质量全部合格。结论广西壮族自治区直属医院软式内镜清洗消毒程序规范,清洗消毒效果合格率较高,某些管理环节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软式内镜清洗消毒过程中细节管理的意义,减少因内镜造成感染的发生率。方法:选取开展软式内镜清洗消毒综合化管理前后的15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的方法分为2组各78例,观察组实施细节管理,对照组为常规化管理,观察细节管理在减少软式内镜使用后感染发生率、并发症情况以及内镜的使用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感染发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显著优于常规管理组,P0.05。且观察组软式内镜使用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软式内镜清洗和消毒采取细节管理模式,显著提高了清洗质量和消毒灭菌成功率,减少了使用后感染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且内镜本身的使用率也显著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消化内镜在临床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内镜作为一种侵入人体腔内的精密器械,其结构复杂,材料、形状特殊,造成了清洗消毒困难,需重复使用、价格昂贵、使用率高等特点,导致了内镜清洗消毒困难。衡量内镜感染控制的标准概念是在1980年后产生的,这个标准的产生有助于减少内镜传播的感染。我国在2004年开始执行《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规范执行了将近10年,内镜清洗消毒的质量控制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江西省软式内镜清洗消毒及灭菌现状和管理薄弱环节,提出整改措施,修订或制定软式内镜清洗消毒及灭菌的质量标准和操作流程。方法:采用微信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江西省109所处理软式内镜的医院级别、床位数、软式内镜使用后处理方法、管理制度及流程、处理人员是否经过培训等4个维度28个条款的资料和数据,用SPSS 22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参与调查的109所医院中由消毒供应中心和临床使用科室承担软式内镜处理的比例分别占43.12%和56.88%;临床使用科室是否对软式内镜进行测漏检查、软式内镜处理的设备、场所、流程、人员培训、管理制度及是否有专职质量监测人员等只有11.29%~56.45%符合规范要求;消毒供应中心是否对软式内镜进行测漏检查、软式内镜处理的设备、场所、流程、人员培训、管理制度及是否有专职质量监测人员等有54.35%~86.96%%符合规范要求。结论:江西省部分医院软式内镜的处理流程和质量监测存在较大问题,相关职能部门应制定软式内镜处理的质量评价标准,强调软式内镜应集中由消毒供应中心处理,提高软式内镜处理质量,降低病人感染机会,减轻病人就医负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基于PDCA循环的集中管理模式在软式内镜清洗消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2020年淄博市市立医院软式内镜的清洗消毒情况,其中2018年11月至2019年10月采取常规管理措施进行软式内镜清洗消毒,作为对照组;2019年11月至2020年10月采取基于PDCA循环的集中管理模式进行清洗消毒,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管理实施后,院感知晓率、软式内镜损坏率、内镜操作标准规程执行率、内镜及附件清洗清洁率、空气合格率的差异。结果实施基于PDCA循环的集中管理模式后,观察组科室内全体医护人员的院感知识知晓率为95.6%、内镜操作标准规程执行率为97.8%高于对照组;职业暴露率为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7%,观察组科室内全体医护人员的手卫生正确率为91.1%、执行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清洗消毒过程中的内镜损坏比例为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空气合格率96.8%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PDCA循环的消毒集中管理模式在软式内镜的管理中能够提高医护人员院感知识知晓率,不仅能够强化其风险意识,还能够有效控制软式内镜消毒的质量,以保证软式内镜的清洁,减少软式内镜的损坏;为此类项目的综合应用和有效推广,提供了一定的管理经验。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南京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内镜中心的医院感染管理及内镜清洗消毒现状,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方法 通过内镜清洗消毒现况调查表对内镜中心的布局设施、清洗消毒(灭菌)流程、监测和记录、培训和职业安全防护进行评定,同时现场抽检内镜的清洗消毒质量.结果 2019年1—6月对35家医疗机构的内镜中心展开调研.三级医院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软式内镜清洗消毒质量影响因素并制订干预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与现场跟踪调查的方法,对2022年1月1日~9月30日227例次软式内镜清洗消毒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与Logistic二元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内镜分类处理方法、测漏流程、手工清洗流程、清洗机清洗操作、消毒剂浓度与配置、干燥环节、预处理流程与时间、全管道灌流器操作方法、酸性氧化电位水、单根内镜日均使用频次、工作人员清洗消毒规范认知考核等是软式内镜清洗消毒质量的影响因子(P<0.05)。Logistic二元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预处理流程、测漏流程、手工清洗、干燥环节、单根内镜日使用频次等为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通过对227例次软式内镜清洗消毒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二元回归多因素分析,针对预处理流程执行不正确、测漏环节未达标、手工清洗流程正确执行率不高、管腔干燥不彻底、单根内镜日使用频次与诊疗量不匹配等软式内镜清洗消毒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预防策略,为提高软式内镜清洗消毒质量,减少感控风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了解南京市中医医疗机构内镜中心(室)医院感染管理以及软式内镜清洗消毒现状。方法 采用现场调研和抽检方式对南京市10家中医医疗机构内镜中心综合管理情况和内镜清洗消毒质量进行检测。结果 10家中医院内镜中心有4家医院的综合管理情况被评定为“优秀”,2家医院被评定为“非常优秀”。现场抽检15条内镜消毒质量,合格率为93.3%。结论 绝大多数医院按照规范要求合理开展内镜诊疗活动,保证软式内镜清洗消毒质量,重视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并定期开展相关监测和培训。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初步探讨两种监测方法对于软式内镜清洗消毒结果的影响,并鉴定内镜消毒不彻底时,残留微生物的种类。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该院的345条内镜。其中,132条内镜依据《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年版)》进行检测,并设为对照组,剩余的213条内镜按照《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WS507-2016》中的监测方法进行检测,并设为实验组。比较两组的清洗消毒达标率和微生物检出率,同时用质谱分析未消毒彻底时,内镜上残留微生物的种类。结果 实验组清洗消毒达标率为88.3%,对照组清洗消毒达标率为9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检出的细菌菌落数明显少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未消毒彻底的内镜上共检出34种微生物,革兰氏阴性菌占76.5%。其中,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检出频次最高。结论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WS507-2016》中的内镜监测方法敏感性明显高于《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年版)》中的相应方法,软式内镜清洗消毒不彻底时,残留微生物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软式内镜清洗及消毒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16年1月—2018年12月某院内镜中心18台软式清洗消毒质量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2018年各类软式内镜日均使用频率明显低于2016年和2017年的使用频率.2018年的内镜清洗消毒合格率明显高于2016年和2017年.2018年日均使用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FOCUS-PDCA管理对软式内镜消毒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2月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内镜中心的124个软式内镜和23名护士为研究对象,将2018年1月—2019年1月采取常规方式消毒处理的软式内镜设为对照组( n=62);将2019年2月—2020年2...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为减少人为因素对软式内镜清洗消毒质量的影响,运用思维导图方法对消化内镜中心7名内镜护士和2名专职洗消人员进行《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2016版》(以下简称"规范")培训,采用自制的《内镜清洗消毒清单》进行督导管理,旨在提高软式内镜清洗消毒合格率.方法 2018年6月前,采用常规PPT授课和操作演示的方法对护士进行内镜清洗消毒操作技术培训,日常督导由组长不定期跟班检查.2018年6月将思维导图教学法运用到培训中,制作内镜清洗消毒清单并运用到操作考核和日常督导中.对比分析改善前、后护士及洗消人员的理论考核成绩、不规范操作发生率、内镜清洗消毒合格率.结果 改善后理论考核成绩(94.6±2.61)分,明显优于改善前(81.3±3.80)分;手工清洗消毒不规范操作发生率由32.83%降至6.02%,机洗不规范操作发生率由23.50%降至4.75%;内镜清洗消毒合格率由78.67%提高至98.73%.结论 运用思维导图联合清单督导管理可提高护士理论知识的掌握,规范实施标准化操作流程,提高内镜清洗消毒合格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信息技术在软式内镜清洗消毒监控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内镜清洗程序计算机信息系统对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情况进行科学的监督管理。比较采用手工和计算机记录各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情况所需时间和其资料完整性的差异。结果采用计算机完成记录各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情况所需时间较采用手工记录短;资料完整性优于采用手工记录,两者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信息技术对软式内镜清洗消毒工作进行监控,既省时方便,又科学规范。  相似文献   

14.
随着各种内镜广泛应用于临床,极大提高了诊断和治疗效果,但同时,内镜检查也带来感染的危险性[1].内镜消毒不严不仅带来幽门螺杆菌、结核杆菌等细菌感染的危险性,更危险的是乙肝病毒、丙肝病毒、艾滋病病毒等血液传播性疾病[2].内镜的精细构造,管道细长,弯角狭小,特殊材质,给清洗、消毒工作带来诸多困难,因此内镜的可靠消毒灭菌变得极为迫切和重要.目前,从本地区医疗机构调查结果看,内镜消毒与灭菌方法很多,消毒效果各有不同,必须科学选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上海市虹口区各级医疗机构消化内镜清洗的消毒现状.方法 通过现场调查、三磷酸腺苷生物荧光检测、内镜抽检后细菌培养3种方法,对虹口区12家医疗机构消化内镜室的清洗消毒现状进行调查.结果 三级医疗机构配备自动清洗消毒机的比例最高;2家民营医院使用戊二醛,其余医疗机构均使用邻苯二甲醛消毒剂;仅有2家三级、1家二级、1...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 观察全要素质量控制措施对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流程应用效果,强化环节质量控制,提高内镜清洗消毒质量。方法 采用品管圈MDT协作模式,实施分区专项管理,通过改善清洗消毒设备设施,强化环节质量控制,推行预约预警机制,对干预前后床旁预处理操作执行率、测漏操作执行率、手工清洗消毒执行率、内镜清洁检测合格率、内镜可视化检测合格率、内镜消毒合格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床旁预处理操作执行率、测漏操作执行率、手工清洗消毒执行率分别为98.18%、91.52%和98.48%;胃镜和肠镜清洗检测合格率分别由干预前的86.82%、84.15%提高到干预后的99.90%、97.06%。结论 通过全要素质量控制措施,全面提升了软式内镜清洗消毒质量。  相似文献   

17.
内镜清洗消毒管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镜在临床诊断和治疗方面应用广泛,但由于内镜构造精细、管道细长、弯角狭小、材质特殊、许多部件不耐高温,给清洗消毒工作带来诸多困难.内镜如果消毒不严,可能会造成幽门螺杆菌、结核杆菌、乙肝病毒、丙肝病毒甚至艾滋病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的医源性传播[1].  相似文献   

18.
杨海轶 《护理学报》2007,14(4):30-32
内镜是近代医学史中一种重要的诊断和治疗的器械。内镜是一种深入人体腔内的仪器,如果内镜清洗消毒不彻底,将导致医源性感染。由于内镜的结构复杂和材料特殊,使得内镜不易达到完全灭菌的要求,所以内镜使用前后彻底的清洗及消毒是减少医源性感染的重要措施。随着内镜从单纯诊断发展至内镜的外科治疗,检查例数猛增,若统计每年全国总计内镜检查、治疗例数,可达到惊人的数字,由此也引发了医务人员以及政府管理部门对内镜的清洗消毒、防止交叉感染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全自动内镜清洗消毒机在清洗消毒消化内镜中的优势.方法 随机抽取同期使用后的消化内镜120件,随机分为全自动组和工作站组各60件.全自动组采用全自动内镜清洗消毒机,工作站组采用一体化内镜清洗消毒工作站,对2组消毒后的消化内镜进行细菌学检测,比较消毒效果.结果 2组内镜的消毒合格率均为100%.全自动内镜清洗消毒机和一体化清洗工作站清洗消毒1条内镜耗时分别为(21.0±2.0)min、(20.5±1.5)min,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清洗消毒1条内镜消耗人工分别为(1.0±0.5)min,(10.0±0.5)min,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种方法清洗消毒1条内镜所需时间无明显差异,但全自动组在人工消耗上有明显优势.结论 全自动内镜清洗消毒机消毒流程规范,消毒效果可靠,且节省人力资源,对人体无损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彭桂芳  贺跃 《家庭护士》2007,5(6):42-43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各种内镜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疾病的诊治与预防起到了积极作用.但软式内镜材质特殊、精密度高、结构复杂,用后的消毒灭菌难度大,同时内镜价格昂贵,医院购置数量有限,存在供需矛盾,这些因素导致临床内镜消毒工作不到位[1],影响医疗质量和病人的医疗安全[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