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一路喜鹊窝     
树未抽枝,树上喜鹊的漂亮房子便暴露无遗。多少喜鹊窝啊,每只喜鹊窝都带给我们不同的惊喜,车窗前接连闪过那精巧的“建筑”,多得数不清,眨眼问我就数了上百只。真是风水宝地啊,我惊叹着,索性停下车来驻足观赏。一只花喜鹊正停在枝头叽叽喳喳地叫着,呼朋引伴。片刻,不远处又飞来几只喜鹊。于是,枝头就热闹起来。你一句,我一句,它们聊个没完没了,山里好玩的新鲜事儿可太多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窦永起 《浙江中医杂志》1994,29(12):546-546
三花芍草小金瓜散治疗胃痛38例临床观察100853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窦永起已故浙江名老中医魏长春先生治疗慢性胆囊炎有一首验方,叫作三花芍草小金瓜散,由柴胡、白芍、佛手花、厚朴花、玫瑰花、小青皮、鸡内金、瓜蒌、甘草组成。笔者发现该方酸甘清润、芳香运达...  相似文献   

3.
白鹤  李沛清  刘洁 《中成药》2014,(3):601-604
佛手散是传统名方,本研究通过对古今与佛手散相关文献的分析,对佛手散的源流进行考证总结,归纳总结佛手散的传统功用、现代临床主要应用、组方药味传统功效与效应物质的关联性,并对本方的进一步的应用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4.
杨益萍 《养生月刊》2022,(3):264-266
诗 词 赏 析 本诗为南北朝时期后梁宣帝之子萧察描写百合花的诗文,作者并没有用华丽的辞藻,仅寥寥几个清新美丽的词句,素描淡抹,就使一幅诗意浓厚的百合图跃然纸上.全诗总共六句,前两句描写叶和花的风采,中间两句描写百合含露和从风时的姿态,最后两句借助与菊花和兰花的对比,突出百合的药用功效和芬芳香气.整首诗描绘出百合自然脱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佛手散(当归、川考组成)治疗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的药效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网络药理学策略与方法,首先构建佛手散化学成分数据库,经ADME筛选潜在的活性成分再应用计算机模型进行靶标预测,对预测的靶标进行基因本体论以及多层次数据整合网络分析,从而全面深入地揭示佛手散治疗VaD的作用机制。结果共收集了佛手散的296个化学成分,经过ADME筛选获得56个活性化合物。经靶标预测,得到222个蛋白靶标,基因本体论可知预测靶点主要在质膜、内质网等部位发挥氧化还原酶活性、催化活性等为代表的分子功能,从而参与能量代谢等生物过程。网络整合分析可知,佛手散主要作用于3个VaD相关的病理模块:突触可塑性调节模块、钙稳态调节模块以及G蛋白偶联受体模块。结论系统药理学方法可高效、全面地探索佛手散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佛手散(当归、川芎)在胎元不固类疾病治疗中的作用进行历史考证和现代文献研究,探讨佛手散“死胎可下,活胎可安”的双向作用,为佛手散治疗胎元不固类疾病的双向作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的中药治疗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单纯疱疹性角膜炎属中医聚星障、混睛障、花翳白陷等范畴。因其发病率高、且具有难治、易复发的特点,因而成为眼科临床的一个重点研究课题。笔者查阅了自1980年以来公开发表的75篇有关文献,拟对中药治疗本病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 辨证施治 目前对本病的辨证分型各家认识已基本趋于一致。一般认为:早期有外感风热、外感风寒二型;中期有肝火炽盛、肝经湿热二型;恢复期为阴虚火旺。但在各型选择主方上各家区别较大,分述如下。 早期:外感风热:选方有银翘散、羌活胜风汤、退赤散、桑菊饮、泻青丸、蝉花散、退翳散、银翘荆防汤、银翘散合新制柴连汤、栀豉散、腊梅解毒汤、消毒饮、新制柴连汤、公英三味饮。外感风寒:选方有明目细辛汤、大发散、荆防败毒散。 中期:肝火炽盛:选方有白虎汤、龙胆泻肝汤、泻青丸、黄连天花粉汤、银花复明汤、三黄祛热煎、清瘟败毒饮、石决明散。肝经湿热:选方有甘露消毒丹、栀子胜奇散、温胆汤、龙胆泻肝汤、藿朴四苓汤、甘露饮合蒙花散、三仁汤、杏仁滑石汤、  相似文献   

8.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是出自唐朝诗人杜牧的诗句,非常形象地描写了秋天的美景。秋季是收获的季节,很多果实都在此时成熟。对于咱们人体也是一样,同样也是收获的季节。从春天的养生到夏天的养长到秋天的养收,人体内的阴阳同样经历了生长收这样一个过程。传统秋季是从立秋开始,  相似文献   

9.
目的利用系统药理学方法和体外实验探究佛手散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 的分子 机制。方法利用TCMSP、TCM-Mesh、ETCM 和TCMID 数据库筛选佛手散的活性成分;利用TCMSP、ETCM 和PharmMapper 数据库对活性成分进行作用靶点预测。利用DisGeNet、GAD、CTD、TTD、HPO 和Orphadata 数据库筛选出AD 疾病相关靶点,并与佛手散活性成分作用靶点映射取交集,交集基因即为佛手散治疗AD 的 潜在作用靶点。通过String 数据库构建佛手散治疗AD 潜在作用靶点的蛋白互作(PPI) 网络;利用Cytoscape 3.6.1 软件构建“活性成分-潜在作用靶点”网络。通过WebSestalt 及David 分析平台对潜在作用靶点进行GO 功能及KEGG 通路富集分析,并进行体外实验验证。结果共筛选出佛手散52 个活性成分,预测得到185 个 共同靶点,最终确定31 个佛手散治疗AD 的潜在作用靶点。GO 功能富集分析结果表明,潜在作用靶点参与生 物调控、刺激反应、细胞间通讯等生物学过程;细胞膜、蛋白复合物、囊泡参与等细胞组分;蛋白结合、离子 结合、分子转导活性、水解酶活性等分子功能。KEGG 富集分析得到13 条信号通路。体外实验结果表明,佛 手散对谷氨酸钠诱导损伤的PC12 细胞有保护作用,可通过降低胞内Ca2+浓度和NO 含量达到降低细胞凋亡率 的效果。结论佛手散在治疗AD 方面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整体调控特点,可能与其通过豆甾醇、 Z-藁本内酯、藁本内酯、β-谷甾醇等活性成分调控5-羟色胺能突触通路、神经配体-受体交互作用通路、Ca2+ 信号通路以及cGMP-PKG 信号通路等多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加味佛手散水提取物对实验性原发性痛经的影响。方法采用缩宫素诱发小鼠原发性痛经模型和离体子宫平滑肌痉挛,以小鼠扭体潜伏期、扭体次数,离体子宫平滑肌收缩幅度和频率为指标,评价加味佛手散对原发性痛经治疗作用。结果加味佛手散可显著延长缩宫素诱发小鼠扭体反应的潜伏期,减少扭体反应次数,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降低缩宫素引起离体子宫收缩的幅度,减少收缩频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味佛手散对缩宫素诱发小鼠的原发性痛经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考察加味佛手散对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作用及其在免疫学方面的机制。方法:自体移植法建立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灌胃加味佛手散28 d后,用游标卡尺检测移植物体积,电子天平称量脾脏质量,免疫组化法检测移植物中白介素(IL)-8的表达,ELISA法检测血清及腹腔液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异位组织中核转录因子-κB亚基p65(NF-κB p65)及NF-κB抑制蛋白IκBα的表达。结果:加味佛手散0.045,0.09,0.18 g.kg-1能明显减小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组织的体积,加味佛手散0.18 g.kg-1能显著增加脾脏指数,加味佛手散0.09,0.18 g.kg-1能够降低IL-8在异位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降低血液及腹腔液中TNF-α含量,并能降低异位组织中NF-κB p65含量及增加IκBα的含量。结论:加味佛手散可显著抑制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移植物生长,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机体免疫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12.
苏秋 《养生月刊》2013,34(9):780-783
秋天,草木黄落,原野萧条。苍凉凄清的景象,最易触动离人游子的伤感,勾起羁旅行役的乡愁。古往今来,多少骚人墨客,从各自的经历,以"悲秋"、"秋兴"为主题,抒发了思乡怀人的感慨。如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用"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愁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描写的就是林黛玉悲秋忧郁的心态。这并不是文人骚客们无病呻吟,秋天,人们产生种种消沉的  相似文献   

13.
采用冰水浴游泳和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法复制急性血瘀大鼠模型。采用UPLC-Q-TOF/MS方法分析正常大鼠、急性血瘀大鼠和给药佛手散干预急性血瘀大鼠尿液之间的内源性代谢物差异,并通过变量重要性投影选取潜在的生物标志物,结合质谱信息和数据库检索对潜在的生物标志物进行鉴定,将鉴定到的生物标志物输入MetPA数据库中构建代谢通路。研究急性血瘀大鼠给药佛手散后大鼠尿液内源性代谢物变化,寻找可能的生物标志物,探讨佛手散的活血化瘀作用机制。结果在急性血瘀大鼠尿液中发现并鉴定了11个潜在的生物标志物,这些标志物主要和苯丙氨酸代谢、色氨酸代谢和鞘脂类代谢3条代谢通路相关。而佛手散可调节急性血瘀模型大鼠体内紊乱的代谢通路并使其向正常状态转归。该研究结果表明代谢组学在中药整体性药效评价、作用机制的阐明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筛选改善脑缺血的加味佛手散复方,确定处方组成和最佳剂量。方法 运用数据挖掘方法筛选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常用中药,进行聚类分析,获得加味佛手散复方;按混合均匀设计U14(42×33×22),采用小鼠耳廓动脉扩张实验和饱和氯化镁致小鼠急性脑缺血实验分别观察小鼠耳廓动脉指数和存活时间,评价各组方改善脑缺血的药理效应,在药效学直观分析的基础上进行逐步多元回归分析,用回归方程计算加味佛手散处方组成及剂量,对优化的处方采用小鼠急性脑缺血实验验证。结果 经数据挖掘筛选出治疗HICH的方剂共51首,包含103味中药,总频次535次;混合均匀设计U14(42×33×22)试验显示,加味佛手散各组方小鼠耳廓动脉指数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处方4、8、12、13组间差异显著(P<0.05),处方3、7、9、11、14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处方2-14组小鼠急性脑缺血存活时间均有延长,与空白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根据回归方程确定新加味佛手散处方为黄芪60 g、当归60 g、川芎24 g、赤芍15 g、地龙9 g;验证结果显示,新加味佛手散高、中剂量均能延...  相似文献   

15.
佛手为芸香科植物佛手CitrusmedicaL.var.SarcodactyliaSwiingle干燥成熟果实。现发现有以葫芦科植物佛手瓜Sechiumedule(Jacq.)Swartz的干燥果实作为佛手入药。笔者从外观、显微、薄层等方面对伪品、正品进行鉴别。1 性状鉴别1.1 佛手(正品)呈类椭圆形或卵圆形的薄片状,常皱缩或卷曲。长6~10cm,宽3~7cm,厚0.2~0.4cm。顶端稍宽,常有3~5个手指状的裂瓣,基部略窄,有的可见果柄痕。外皮黄绿色或橙黄色,有皱纹及油点。果肉浅黄白色,散有凹凸不平的线状或点状维管束。质硬而脆,受潮后柔韧。气香、味微甜后苦。1.2 佛手瓜片(伪品)呈长圆…  相似文献   

16.
用MDA生成抑制研究当归、川芎和佛手散药效动力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晓东  谢林  后媛媛  苏京  俞森  黄鑫 《中成药》2003,25(8):639-642
目的:用体外肝MDA生成抑制为指标,研究当归、川芎和佛手散在小鼠中药效动力学。方法:测定灌胃当归、川芎和佛手散后小鼠血清对体外肝MDA生成抑制率,测定提取物、阿魏酸、川芎嗪对MDA生成抑制率。结果:灌胃3种处方后的血清均能抑制体外肝MDA生成,但时效过程不同。在体外,中药提取物也能抑制MDA生成,但阿魏酸、川芎嗪及合用无此作用。结论:就MDA生成抑制而言,当归、川芎及佛手散的药效动力学行为不同。阿魏酸、川芎嗪不是抑制MDA生成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17.
药物敷脐治疗晚期肝癌疼痛59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佛手散敷脐治疗晚期肝癌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59例晚期肝癌疼痛患者予0.5g佛手散填脐,上方置厚约0.2cm、半径约2cm圆形生姜片,用艾灸姜片约15min,然后弃姜片,用3cm×3cm的麝香风湿膏固封脐部,1d1次。结果:完全缓解6例,部分缓解26例,轻度缓解18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4.75%。结论:佛手散脐疗法治疗晚期肝癌疼痛,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五味甘露浴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相关著作和文献进行分析与探讨,以期为五味甘露浴在临床中治疗坐骨神经痛提供理论思路和更多选择.方法:本研究应用文献检索和医书典籍查阅从藏医学的理论角度对坐骨神经痛以及五味甘露浴散的组成和性效、作用原理进行探讨.结果:五味甘露浴治疗坐骨神经痛不仅有理论的支撑而且有一定的临床疗效.结论:...  相似文献   

19.
考察加味佛手散及其不同药物组合对大鼠肝脏P450酶活性及肝细胞形态的影响。大鼠灌胃给药4周后处死,制备肝微粒体,采用肝微粒体体外孵育"鸡尾酒"法,HPLC-MS/MS法测定代谢产物,考察各受试组肝脏P450酶活性,HE染色观察用药前后肝组织病理变化。与对照组相比,加味佛手散组CYP1A2,CYP3A4的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阿魏酸+川芎嗪组、川芎嗪+延胡索乙素组CYP1A2,CYP2C9,CYP2D6,CYP2E1,CYP3A4的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川芎嗪组CYP1A2,CYP2D6,CYP2E1的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阿魏酸组CYP3A4的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用药后阿魏酸和川芎嗪组肝细胞形态正常,延胡索乙素组肝小叶界限不清,肝细胞排列紊乱,边缘模糊,细胞核大小不均,炎细胞浸润。阿魏酸+延胡索乙素、川芎嗪+延胡索乙素、加味佛手散组有炎细胞浸润,但病理变化程度明显较延胡索乙素组轻微,其中加味佛手散组最轻。研究结果表明加味佛手散对大鼠肝脏的CYP1A2,CYP3A4的酶活性具有诱导作用,川芎嗪可能是加味佛手散对CYP1A2产生诱导作用的效应物质。配伍阿魏酸、川芎嗪后可降低延胡索乙素对大鼠肝脏的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20.
电针配合佛手散治疗脑部外伤性瘫痪98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佛手散加味治疗脑部外伤瘫痪的疗效.方法:将14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8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静脉点滴能量合剂、VitC、VitB6、VitB1、25%MgSO4、胞二磷胆碱、七叶皂甙钠、香丹注射液等.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电针配合口服中药佛手散加味治疗.2组均以10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2组所采取的治疗方案均有效,但是治疗组疗效更佳,2组治愈率、有效率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性(P<0.01).结论:电针配合佛手散加味治疗脑外伤性瘫痪临床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