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康复训练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脑卒中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目前在我国死因顺位占第二位,且致残率高达72.5%-75%。不仅给病人带来极大痛苦,而且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为降低其致残率,提高患者之生活质量,自2000年1月-2003年1月,我们对采用药物治疗加早期康复训练疗法的4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3.
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康复训练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脑卒中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之一,在我国居民死因顺位中占第二位,且致残率达70%~72.5%。不仅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而且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为降低患者致残率,提高其生活质量,2000年1月~2003年1月,我们对2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早期康复训练加药物治疗,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对脑梗死偏瘫患者早期康复训练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学的发展使脑血管病的诊断与抢救水平明显提高 ,其死亡率明显降低 ,但致残率却较高 ,约 80 %存活者留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 ,给患者、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近两年来 ,我们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指导 ,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1 997年 1 2月~ 1 999年 1 2月 ,我院收治脑梗死致偏瘫病人 56例 ,男 4 6例 ,女 1 0例 ;均经头部CT证实 ,均系首次住院 ,年龄 56~ 80岁 ,住院天数 2 3~ 30天 ,入院时一侧肢体肌力 0级~Ⅱ级。1 2 护理方法1 2 1 急性期心理护理 针对病人患病…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于抗凝、改善脑供血、保护脑细胞及促进神经细胞代谢治疗.实验组采用早期(入院后3d内)系统的肢体功能训练,对照组按传统护理常规(一般在入院后3~5d开始)进行功能训练.分别于患者入院和出院时各进行患侧肢体肌力评定.结果 实验组患侧肢体肌力评定级别(或恢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早期系统的康复训练能提高脑梗死患者患侧肢体肌力,对改善肢体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早期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患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8例脑梗死患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在生命体征稳定,发病后第3天开始进行肢体功能康复训练。结果 两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康复组出院时较入院时增加更为明显(P<0.01)。结论 早期介入良种训练,对脑梗死患提高肢体功能、降低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8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在生命体征稳定,发病后第3天开始进行肢体功能康复训练。结果两组患者出院时BI均有提高,康复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康复组出院时较入院时增加更为明显(P<0.01)。结论早期介入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患者提高肢体功能、降低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丹奥(注射用奥扎格雷钠)和早期康复训练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143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丹奥及早期康复训练联合治疗组(简称联合治疗组)58例,丹奥组40例,对照组45例,进行临床及实验室指标观察并进行比较。结果联合治疗组的基本治愈率、显效率明显高于丹奥组及血栓通组,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程度明显有异于后两者,未发现明显副作用。结论丹奥及早期康复训练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易于开展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早期康复训练的效果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尹虹  丛磊 《中国康复》2005,20(3):180-180
2001年10月-2003年10月本科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200例,均经临床及头部CT、MRI确诊,首次发病,平均病程7d,年龄34-78岁,神志清醒,排除既往有脑卒中病史,严重心、肝、肺、肾功能或智能障碍及治疗中死亡者。200例患者按入院顺序编号,单号为康复组,双号为对照组。康复组100例,男54例,女46例,平均年龄65岁;  相似文献   

11.
12.
<正>脑梗死是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的一种常见疾病,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人群中发病率逐渐上升,而且发病年龄也逐渐年轻化。虽然急性脑梗死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但其后遗症发生率仍很高,在存活者中60%~80%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其中约15%的患者日常生活不能自理,给家庭及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相似文献   

13.
李利明  王滨 《现代康复》2001,5(9):124-124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脑梗死偏瘫患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78例脑梗死偏瘫患随机分为早康组和对照组各39例。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评分(FMA)和功能独立性测量评分(FIM),定期对两组进行康复评价。结果:FMA评分和FIM评分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前评分无显差异(P>0.05),治疗后,早康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丸复方案个性化及循序渐进,可以使脑梗死患早期康复训练安全进行。  相似文献   

1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6):1334-1335
选择在我院就诊的出现失语症状的脑梗死疾病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采用早期康复训练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采用常规脑梗死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言语功能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临床护理服务计划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对脑梗死失语治疗期间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应用早期康复训练模式对出现失语症状的脑梗死疾病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针刺疗法结合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150例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病学体征不再进展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康复组、针刺康复组各50例,分别采用针刺治疗、康复训练治疗、针刺联合康复治疗,治疗6周后比较三组临床疗效及梗死灶体积、中风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积分指标改善情况。结果:针刺康复组总有效率98%,高于针刺组84%及康复组82%;在缩小梗死灶体积、降低中风评分和神经缺损程度积分方面,针刺康复组显著优于针刺组、康复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康复训练能有效改善脑梗死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疗效显著,可作为脑梗死偏瘫较佳疗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早期综合护理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功能及生活能力恢复的疗效。方法选择脑梗死偏瘫患者86例,随机分观察组44例。对照组42例,两组药物治疗基本相同。其观察组在药物治疗同时早期进行系统综合康复训练,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护理。并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3个月评价患者运动功能和生活能力指数。结果治疗后1个月、3个月观察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综合康复训练能有效改善脑梗死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7.
本文着重探讨康复训练配合针灸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住院的神经内科和康复科急性脑梗死患者 5 2例 ,按WHO诊断标准 ,经临床和头颅CT确诊为首次发病 ,男 4 1例 ,女 11例 ;5 2例患者随机分为综合组 (2 6例 ,男 2 0例 ,女 6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康复训练配合针灸治疗对脑梗死患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急性脑梗死偏瘫患随机分成综合组(26例)和对照组(26例),综合组采用早期康复训练程序的同时配合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早期康复训练程序进行康复训练。结果 康复治疗后,两组患运动能力比较,综合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采用康复训练配合针灸治疗对脑梗死患运动功能的恢复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对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早期肢体功能康复训练,12周后,采用肢体痉挛状态量表(Ashworth)、运动功能状态积分量表(Fugl-Meye)对训练前后疗效进行测评。结果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有效率为93.3%。结论早期康复训练可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0.
钟艳芳  张海燕 《全科护理》2013,(31):2968-2969
[目的]探讨电话随访对脑梗死病人出院后康复训练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梗死伴肢体功能障碍的出院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病人出院后6个月电话随访1次,观察组电话随访至少每月1次,连续6个月。比较两组病人日常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结果]两组病人日常活动能力均提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定期电话随访,给予心理辅导及用药指导,有助于脑梗死伴有肢体功能障碍病人的肢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