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糖尿病之友》2011,(10):89-89
糖联特膳是专门为糖尿病和高血糖及肥胖人士研发的一款特膳食品。首先,辅助控制餐后血糖,自动减少主食摄人。糖联特膳富含膳食纤维,膳食纤维升糖指数较低,并能产生饱腹感,餐前食用可以自然减少主食摄入。苦瓜提取物、黄精提取物以及肉桂提取物对控制餐后血糖也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社区糖调节受损人群年龄分布、体质指数、血压和血脂特点进行相关分析。方法通过整群多级随机抽样对社区年龄≥45岁常住居民现况调查,筛选高危人群进行0GTT试验及血压、体质指数、血脂测定。结果在45岁及以上社区人群中IFG、IGT和IFG+IGT的患病率分别为1.07%、8.15%、1.66%,血压、、血脂异常、肥胖的危险因素明显大于正常血糖人群。结论早期发现IGR人群,进行积极的防治,可有效控制、延缓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辽宁省阜新农村地区高血压人群代谢异常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血压与各种代谢性疾病常同时存在,如肥胖、糖调节受损、血脂异常。由于代谢异常与心血管病等的发生及死亡密切相关,因此日益受到重视。但以农村人群为对象的研究较少,针对农村高血压人群的大规模调查更为罕见。本研究旨在通过大样本资料阐明农村地区高血压人群合并代谢异常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金坛地区中年人群肥胖现况及与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关系。方法 2009~2010年期间在金坛地区抽取35~64岁调查对象进行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调查,调查对象982人。计算中年人群超重、肥胖及中心性肥胖患病率,并分析与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金坛地区35~64岁中年人群超重率为42.77%,肥胖率为18.94%,轻、重度中心性肥胖患病率分别为38.70%、19.96%。不同性别间超重、肥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女性中心性肥胖患病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超重、肥胖及中心性肥胖人群中,高血压、糖尿病及血脂异常患病的比例明显增加,其中超重、肥胖人群中同时具有3个危险因素的比例是正常体重人群的3.56倍和6.05倍;而轻度、重度中心性肥胖人群中同时具有3个危险因素的比例是非中心性肥胖正常人群的4.62倍及5.51倍(P0.05)。结论金坛地区中年人群中体重异常者近六成,肥胖人群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比例很高。  相似文献   

5.
由于心血管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升高,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此类疾病的预防。营养学家提出了低升糖指数饮食方案,期望可以通过调整饮食达到预防心血管疾病的目的。本文通过综述低升糖指数饮食对体质量、血糖、血脂的影响来阐释低升糖指数饮食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随着现代食品加工工艺的出现 ,外源糖已成为人们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 ,糖的摄入量持续增加 ;膳食糖与健康的关系也因此受到人们的关注。美国心脏协会(AHA)在这期Circulation上综述并分析了膳食糖对健康 ,尤其是心血管疾病 (CVD)及其危险因素的影响 ;并最终提出 :人们应当限制糖的摄入。1 概念有关糖的术语较多。简单糖指单糖或双糖。复杂糖指多糖如淀粉等。常见的双糖有蔗糖、乳糖、麦芽糖 ;天然单糖最常见的是果糖。内生糖或天然糖是指这种糖是水果、蔬菜、奶产品中的糖 ;而外源糖或加入糖是指软饮料中的或加入到食物、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北京社区超重及肥胖人群的心血管病生物学危险因素聚集情况。方法 2007年6月至8月对9786例"社区居民胆固醇教育及控制"项目受调查者资料进行分析。按体重指数(BMI)将受调查者分为正常体重、超重及肥胖3类人群;根据体格检查及晨起空腹血浆化验结果,评价3类人群心血管病生物学危险因素聚集情况。结果 (1)存在2个及2个以上生物学危险因素的个体分别占正常体重、超重及肥胖人群的10.5%、22.5%和37.9%,平均BMI每增加1,个体发生心血管病生物学危险因素聚集的风险增加21%。超重及肥胖男性患生物学危险因素聚集风险高于同BMI水平女性(P均0.001);(2)青年、中年及老年男性肥胖者中,生物学危险因素聚集者所占比例为49.2%,49.7%和56.1%(P=0.285);上述3类女性肥胖者生物学危险因素聚集者所占比例分别为16.9%,35.7%和48.6%;(3)危险因素聚集组分最常见组合为"高血压+血脂异常",分别占男性超重和肥胖者的21.7%和38.7%,及女性超重及肥胖者的18.4%和25.5%。结论北京社区超重及肥胖者存在心血管病生物学危险因素聚集的风险明显高于正常体重人群;而在肥胖人群中,中青年男性与老年男性已具有相同危险性,故应将超重及肥胖人群,尤其是其中青年男性群体作为早期预防干预的重点对象,从而从上游预防心血管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8.
糖耐量受损人群是一组具有多种代谢异常因素的特殊高危人群,糖耐量低减(IGT)作为2型糖尿病发病的重要中间状态已经得到广泛公认。它可以同时合并糖、脂代谢紊乱和心血管疾病等代谢综合征表现,可以发展至糖尿病,甚至直接进展至心血管并发症,但也可以恢复至糖耐量正常。研究显示,糖耐量受损人群主要表现为以外周组织的胰岛素抵抗为主,同时存在糖负荷后的早期胰岛素分泌反应的减弱。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济南市城区中老年人群的超重、肥胖流行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在4个街道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调查了678名50岁及以上城区居民,收集身高、体重、腰围及危险因素等信息,以体重指数(BMI)作为衡量肥胖的指标。结果调查人群超重率为43.36%,肥胖率为21.53%,超重与肥胖之比为2.01,男性超重率显著高于女性(χ~2=7.65,P<0.01);男性肥胖率显著低于女性(χ2=7.50,P<0.01)。调查人群中心性肥胖率为93.95%。调查人群吸烟率为16.37%,饮酒率为17.70%。调查人群平均每天蔬菜摄入量为(683.31±280.50)g,平均每天水果摄入量为(352.39±247.36)g。5.90%的调查人群在工作或休闲中包含有引起呼吸和心率明显加快、持续10 min以上的剧烈活动,25.22%工作或休闲中包含引起心率轻度加快、并且持续10 min以上的中等强度活动,平均每天静坐(不包括睡眠)时间为(4.73±2.08)h。结论济南市中老年人群的超重率、肥胖率、中心性肥胖率较高,蔬菜和水果的人均摄入量均超过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量,体力活动以轻度体力活动为主,平均每天静坐时长较长。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的发病率在全国范围内迅速的增加,而近几年的研究发现这些疾病往往是同时发生的。1988年Reaven首次提出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的概念,其基本特征是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和肥胖,各组成成分均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当几种疾病伴发时,其发生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就会成指数倍的增长。近几年的研究发现,高血压常与糖代谢紊乱并存,高血压人群发生糖尿病的危险为非高血压人群的2~4倍,而伴发糖代谢紊乱后,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可增加2~3倍。  相似文献   

11.
①碳水化合物类型和结构:单糖比多糖具有更高的升糖指数(GI);②膳食纤维含量:含量多,可减缓消化吸收率,降低食物的GI;③淀粉的物理状态:谷类颗粒碾度越细,GI越高;④淀粉的糊化程度:糊化程度越高,GI越高;⑤脂肪与蛋白质含量:增加可降低胃排空率及小肠消化吸收。GI较低。  相似文献   

12.
“糖”是糖尿病患者比较忌讳的字眼,如果食物含糖,患者首先想到的是“要少吃”或“以后不吃了”。对于以甜味居多的水果,很多患者也是诚惶诚恐,更有许多患者仔细研究着水果的含糖量和升糖指数,生怕自己一个不留神就导致血糖升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与中医体质类型的关系,为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提供相关依据。方法于2015年6月—2017年4月健康体检人群中筛查出300例心血管疾病风险高危人群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中医体质类型判断,对比分析9种体质之间血压、血脂、血糖、超重或肥胖的发生情况。结果①各年龄段中医体质类型主要分布情况:平和质56例(18.6%),50~59岁较为显著,男性多于女性;阳虚质51例(17.0%),30~39岁较为显著,且均为女性;湿热质44例(14.6%),30~39岁较为显著;痰湿质39例(13.0%),50~59岁较为显著,女性多于男性;阴虚质34例(11.3%),50~59岁较为显著,女性多于男性。②阳虚质和湿热质在血压高危险因素中分别为49例(16.3%)、43例(14.3%),以30~39岁为主;阳虚质和湿热质在血糖高危险因素中分别为30例(10.0%)、26例(8.7%),以30~39岁为主;阳虚质和湿热质在血脂异常危险因素中分别为33例(11.0%)、35例(11.7%),以30~39岁为主;阳虚质和湿热质在超重/肥胖危险因素中分别为41例(13.7%)、39例(13.0%),以30~39岁为主。结论在心血管病高危人群中常见的偏颇体质为阳虚质、湿热质、痰湿质和阴虚质。阳虚质和湿热质是心血管病高危人群密集的危险体质,以30~39岁为主,提示可以基于中医体质角度防治心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14.
正不良的生活方式行为是导致全球可预防疾病的原因。膳食中添加糖可使其富含能量但营养差,且可增加发展为肥胖、心血管病、高血压、肥胖相关的癌症和龋齿的风险。方法和结果:美国心脏协会对目前的科学证据进行审查和分级,探讨添加糖对儿童心血管健康的影响。现有的文献被细分为5个组分别探讨添加糖对血压、脂质、胰岛素抵抗和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  相似文献   

15.
体质指数与腰围指标联合应用对心血管病危险的预测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析和评价在体质指数(BMI)分层基础上,增加腰围指标对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检出作用以及对心血管病发病危险的预测作用.方法 以1992年建立的中国多省市前瞻性队列35~64岁共30 378人数据为依据,在基线BMI分为正常、超重和肥胖的基础上,分析和评价加入腰围指标对心血管病代谢因素的检出作用以及心血管病发病危险的预测作用.诊断标准分别参照<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中的BMI切点和<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中的腹部肥胖切点.结果 (1)联合应用BMI和腰围指标诊断肥胖时,呈现交叉重叠情况.以BMI为标准,队列人群肥胖率是10%,其中76.4%的人同时伴有腹部肥胖;以腰围为标准诊断人群腹部肥胖率为17.5%,其中有43.4%的人同时符合BMI的肥胖标准.(2)在BMI分层中加入腰围指标,男女两性有腹部肥胖者其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患病率均高于无腹部肥胖组.在调整了年龄、性别、吸烟和体力活动等因素后,其特点仍存在,并有统计学的显著性.(3)以BMI和腰围均正常组为对照,多因素分析显示:超重和肥胖组中有腹部肥胖者的缺血性心血管病发病危险分别增加了38%(RR=1.383,95%CI 1.083~1.765)和57%(RR=1.570,95%CI 1.226~2.010).结论 在BMI分层中加入腰围指标可增加心血管病代谢危险因素以及心血管病发病危险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武汉大学无症状成年人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患病情况,评估该人群未来10年缺血性心血管病发病的风险。方法:选取该校近1年无缺血性心血管病症状成年人的体检资料,了解其性别、年龄、吸烟史、体质指数、胆固醇水平及患糖尿病、高血压病情况,通过简易查表法,对个体的危险因素进行评分,根据总分查到相应10年缺血性心血管病发病绝对危险。结果:总体人群吸烟率、超重、肥胖、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比例分别为13.3%、35.2%、7.4%、33.4%、14.9%、41.6%。男性吸烟率及超重、肥胖的比例明显高于女性,女性血脂异常的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50岁以上男女性高血压、糖尿病患病率无显著性差异。10年心血管病发病绝对危险随年龄增长不断增高,女性各年龄组发病风险均低于男性。结论:60岁以上男性及70岁以上女性心血管病总体危险较高,男性应加强体重的干预,女性应加强控制血脂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7.
胰升糖素瘤综合征是以胰岛α细胞肿瘤、坏死溶解性移行性红斑、糖尿病、贫血、血栓栓塞、胃肠道及神经系统等症状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其发病机理与血清胰升糖素水平升高、肝功能损害以及营养物质的缺乏有关。诊断有赖于血清胰升糖素升高、胰岛肿瘤的放射影像学证据以及典型的临床表现。治疗以手术、生长抑素类似物及其他药物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西安市中老年女性人群能量摄入水平与肥胖超重的关系。方法采用国际常用的有效性高的半定量化食物频率调查表(FFQ)收集膳食状况信息,采用四分位数将个体的总能量摄入量分为低能量、中能量、高能量和较高能量摄入四级。控制年龄、月人均收入、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吸烟、饮酒和体力活动水平后,分析能量摄入水平对肥胖的影响。结果低能量、中能量、高能量和较高能量摄入者的超重肥胖粗率分别为23.1%、28.3%、35.7%和42.3%。控制其他因素后,随膳食营养的能量摄入水平增加,超重肥胖发生的危险性增加。与低能量摄入者相比,中能量、高能量和较高能量摄入者发生超重肥胖的危险性分别增加了16%、26%和41%。体力活动不足、教育程度低和高收入也是肥胖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膳食营养的能量摄入水平是影响西安市中老年女性人群超重肥胖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较高能量摄入的城市低教育水平中老年在婚女性是超重肥胖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19.
肥胖已为心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且体重指数与男性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及心血管病死亡率皆正相关。另有研究揭示,中心型体脂集聚(CFM)在女性有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而外围型体脂集聚(PFM)与老年女性动脉粥样硬化程度间关系尚未清楚,本文就此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和评估低升糖指数饮食(LGID)对老年女性单纯中心性肥胖减轻体重和降低肥胖相关性疾病风险的干预作用。方法对台北市宏瑞社区≥60岁老年女性单纯中心性肥胖者45例进行LGID试验,随机分为3 w组(6例)、4 w组(7例)、6 w组(8例)、8 w组(4例)、12 w组(20例)。45例患者均统一执行制定的饮食计量,各组LGID试验前后观察记录体脂、体重、腰围和臀围变化。结果 45例老年女性单纯中心性肥胖者执行LGID试验3 w组与试验前比较体质指数、腰围、臀围和体重无明显变化,LGID试验4 w组、6 w组、8 w组和12 w组各项指标均不同程度下降,分别为降低体脂0.45%3.37%;减轻体重1.263.37%;减轻体重1.266.11 kg;减少臀围1.296.11 kg;减少臀围1.295.55 cm;减少腰围2.715.55 cm;减少腰围2.7110.05 cm,其中以12 w组饮食计量减重效果最佳。结论 LGID计量和执行时间具有相关性,≤3 w无明显减重作用,≥4 w对老年女性单纯中心性肥胖者具有降低体质指数,减轻体重,减少腰围及臀围的作用,LGID≥12 w减轻体重效果最佳,对降低肥胖相关性疾病风险具有良好的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