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徐成恒  刘梅生 《中国药事》2011,25(11):1158-1160,F0003
目的了解我院口服抗高血压药的临床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金额排序法和用药频度排序法,对我院2006~2010年口服抗高血压药物的应用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日均费用等指标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我院主要使用的抗高血压药物有CCB、ACEI、ARB三类,其中CCB的用药金额和用药频度位居前列,ARB的用药频度呈快速上升趋势。结论我院口服抗高血压药物应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2.
林方清  潘浩 《海峡药学》2010,22(8):225-227
目的分析我院口服抗高血压药物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金额排序法和用药频度排序法.对我院2007年~2009年口服抗高血压药物的应用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日均费用等指标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我院主要用的抗高血压药物有CCB、ACEI。ARB及13-RB四类,其中CCB的用药金额和用药频度位居前列。ARB的用药频度呈快速上升的趋势。结论我院口服抗高血压药物应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我院口服抗高血压药的使用概况、发展趋势及合理用药水平,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2010—2012年我院抗高血压药的使用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年来我院口服抗高血压药的销售金额和DDDs均呈上升趋势;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ARB)和钙通道阻滞剂(CCB)销售金额排序均居前2位,在抗高血压药中占据主要地位;销售金额排序居前3位的药品2010年为缬沙坦、氨氯地平、美托洛尔,2011和2012年均为氨氯地平、缬沙坦、厄贝沙坦;缬沙坦、氨氯地平始终居DDDs排序前3位。结论:我院口服抗高血压药使用基本合理,其中ARB和CCB是口服抗高血压药的主流。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我院口服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方法采用限定日剂量分析方法,对我院口服抗高血压药物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药费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口服抗高血压药物销售金额和用药频度逐年增长,销售金额排在前3位的药物类别分别是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钙通道阻滞剂(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用药频度(DDDs)排在前3位的药物类别分别是钙通道阻滞剂(CCB)、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与利尿剂。单品种排序中缬沙坦分散片的销售金额均居首位,在DDDs排序中缬沙坦分散片和硝苯地平控释片列第1、第2位。结论我院口服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并分析医院口服抗高血压药物使用情况及趋势。方法收集西药库3年的抗高血压药物的出库记录,采用用药频度(DDDs)排序法和用药金额排序法。用Excel软件统计、分析口服抗高血压药物的品种、用量、销售额度、用药频度等。结果钙拮抗剂(CCB)在近10年医院口服抗高血压药物应用中始终处于平稳状态,AngⅡ受体拮抗剂因其效果卓越而使用量逐年增长。结论医院口服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6.
刘国彬 《安徽医药》2015,19(9):1820-1822
目的:分析某院2013—2014年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使用情况及发展趋势,为抗高血压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统计某院2013—2014年的抗高血压药物,运用销售金额排序法和用药频度分析法来分析其使用情况。结果某院抗高血压药物的销售金额和用药频度呈上升趋势,钙离子拮抗剂( CCB)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ARB)占总用药金额的70%以上,其DDDs排序也明显高于其他抗高血压药物。单品销售中苯磺酸氨氯地平的销售金额位于第一,ARB类药物的在某院的市场份额在逐步增大,其增长率在五类常用的抗高血压药物中最高。结论某院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2009-2011年我院口服抗高血压药用药情况,探讨其临床用药特点及发展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各种口服抗高血压药的规格、用量、销售金额等进行分类、统计与排序,并根据统计数据,计算构成比、用药频度(DDDs)。结果:我院口服抗高血压药的销售金额和DDDs呈逐年上升趋势;钙通道阻滞剂(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ARB)连续3年居销售金额排序前3位;DDDs最高的为CCB。结论:我院口服抗高血压药的应用状况与国内其他城市的医院总体用药基本相同,其临床使用结构合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医院口服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方法采用金额排序法、DDDs排序法和分类排序法,统计2004-2007年医院抗高血压药物的购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等数据。结果医院抗高血压药物购药金额及用药频度逐年上升。购药金额及用药频度排在前三位的都是钙离子拮抗剂、ACEI类与ARB。结论医院抗高血压药物应用结构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医院2007-2010年门诊药房抗高血压药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本院2007-2010年门诊药房抗高血压药的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和药品日均费用进行排序,对用药金额排序/DDDs排序比值进行分析。结果:本院门诊药房抗高血压药的用药金额逐年提高,钙通道阻滞剂(CCB)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在2008-2010年的用药金额最高。用药金额和DDDs最高的均为氨氯地平。结论:本院抗高血压药应用基本合理,长效抗高血压药是目前抗高血压治疗的主要药物。  相似文献   

10.
李旭琴 《上海医药》2013,(12):27-30
目的:了解和分析该中心2010-2012年门诊口服抗高血压药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本中心2010-2012年口服抗高血压药用药金额、用药频度和日均费用进行排序,对用药金额排序/DDDs排序比值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该中心主要使用的抗高血压药有钙通道阻滞剂(CCB)、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和其他类。结论:本中心抗高血压药应用基本合理,长效抗高血压药是主要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我院口服抗高血压药物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限定日剂量分析方法,对我院2009~2011年口服抗高血压药物的药品名称、销售金额、用药频度、日均费用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近3年我院住院患者使用抗高血压药物销售金额前3位一直是钙离子拮抗剂(CCB)、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Ⅰ);用药频度前3位一直是CCB、利尿剂、ARB;单品种排序中销售金额前2位一直是硝苯地平控释片(拜心同)、氨氯地平片(络活喜),第3位2009年为左旋氨氯地平片,后由培哚普利片(雅施达)替代;用药频度前3位一直是硝苯地平控释片、氨氯地平片和螺内酯片。结论我院口服抗高血压药物使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12.
我院门诊2012年口服降压药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碧辉  罗雪飞 《中国药房》2014,(22):2040-2042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2012年口服降压药的临床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及药品管理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采用限定日剂量、用药频度,对我院2012年门诊降压药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从随机抽查的处方中发现,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发病率较高,占67.14%;使用降压药品种30个,处方频率排前3位的降压药分别为钙拮抗药(CCB)、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药(ARB);降压药用药频度排前3位的分别是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缬沙坦胶囊和厄贝沙坦片;治疗以CCB+ARB联用为主。结论:我院降压药应用基本合理,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联合治疗策略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我院住院患者口服抗高血压药的使用情况,为抗高血压药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随机抽样法抽取2010—2012年我院出院的1 080份高血压患者病历,分析患者年龄和性别对用药的影响,并对各种口服抗高血压药的种类、用量、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联合用药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口服抗高血压药以钙通道阻滞剂(CCB)、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ARB)占主导地位;销售金额排序居前3位的口服抗高血压药分别为氨氯地平、硝苯地平控释片、厄贝沙坦;1 080例患者联合用药(占73.52%),其中二联用药有504例(占46.67%),为主要联合用药方式。结论:我院口服抗高血压药使用合理,符合目前抗高血压用药原则。  相似文献   

14.
谭颖华  梁柱红  张庆兰 《中国药房》2012,(24):2271-2273
目的:为社区医院门诊口服抗高血压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门诊处方20000张,筛选诊断中有高血压病的处方2110张,对使用的口服抗高血压药物种类、名称、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用药金额(DDC)、联用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钙拮抗药金额和使用频率排第1位,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排第2位。单用抗高血压药物比例最高。结论:我院抗高血压药物应用相对保守,基本合理,大致达到《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要求。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我院口服抗高血压药的应用情况及趋势,为临床管理和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2010-2012年我院口服抗高血压药的使用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和限定日费用(DDC)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3年来,我院口服抗高血压药的销售金额和DDDs均呈上升趋势;钙通道阻滞剂(CCB)、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ARB)、β受体阻断剂销售金额排序均居前3位,所占份额总和超过80%,由此可见这3类药为我院治疗高血压的主要口服药物;左氨氯地平片(施慧达)与氯沙坦钾片(科素亚)的销售金额排序和DDDs排序均居第1位和第2位,二者的比值(位次比)均为1,说明左氨氯地平片与氯沙坦钾片的使用金额与用药频度的同步性好.结论:我院口服抗高血压药应用基本合理,符合目前的抗高血压用药原则.  相似文献   

16.
郭善斌  韩峰  肇丽梅 《中国药房》2009,(29):2258-2260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抗高血压药的应用情况及趋势。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抽取我院2007年11月18日~12月17日门诊高血压患者处方952张,统计其用药情况及治疗方案、药品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与日均费用(DDC)等。结果:治疗方案中以单一用药和二联用药居多。钙离子拮抗药(CCB)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ARB)应用最多,分别占30.67%和28.45%。DDDs排序列前3位的是替米沙坦、氨氯地平、贝尼地平;销售金额排序列前3位的是替米沙坦、缬沙坦和氨氯地平。结论:我院抗高血压药应用基本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及世界卫生组织的用药准则。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分析医院门诊抗高血压药物使用情况,以利临床合理应用。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7月至12月门诊口服抗高血压药物处方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单联用药、联合用药分别占总处方的57.08%,42.92%。单联用药中,CCB,ARB,ACEI类的使用频率居前3位,分别占单联用药的31.59%,28.22%,20.83%;且CCB类长效及缓(控)释制剂使用频率最高。二联用药方案中,CCB+ACEI/ARB,CCB+B—RB,ACEI/ARB+B—RB使用频率居前3位,分别占二联用药的31.35%,22.08%,21.73%。结论抗高血压药物的品种结构和使用情况基本合理,符合当前抗高血压药物的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18.
吕世文 《中国药业》2010,19(17):42-43
目的分析浙江省金华市区抗高血压药物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为抗高血压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限定日剂量(DDD)法,对金华市区部分医院2006年至2008年抗高血压药物的用药频度、销售金额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厄贝沙坦、氨氯地平、非洛地平位居2006年至2008年用药频度排序前3位;钙离子拮抗剂(CCB)、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在用药频度和销售金额方面均居前3位。结论抗高血压药物销售金额快速增长,CCB、ARB和ACEI占抗高血压药物市场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