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胃嗜酸性细胞肉芽肿系指嗜酸性肉芽肿局限于胃部,在肉芽肿内含有多量嗜酸性细胞浸润的少见疾病,由于该病在影象学及形态学上很难与胃癌相鉴别,故常被误诊为胃癌。笔者现将一例胃嗜酸性肉芽肿误诊为胃癌予以报道并复习文献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2.
15例胃嗜酸性肉芽肿临床分析广东医学院附院陈垦,苗瑞政胃嗜酸性肉芽肿是一种原因未明的瘤样增生性疾病。临床少见,极易误诊为胃溃疡或胃癌。我院1982年以来,经病理诊断的胃嗜酸性肉芽肿有15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男13例,女2例。年龄34...  相似文献   

3.
 胃嗜酸性肉芽肿,是一特殊病变,因病变内多量嗜酸性白细胞浸润而得名。临床诊断较困难,易误诊为慢性溃疡病或胃癌。我们遇到三例,报告如下。病例介绍例1 患者男,58岁。因腹痛、恶心、呕吐、腹泻间歇发作30余年,1977年5月12日入院。  相似文献   

4.
尤俊  许林  洪明  张志明 《肿瘤学杂志》2005,11(6):422-423
[目的]分析胃肠道嗜酸性肉芽肿诊治体会.[方法]对1980年1月至2004年9月收治的22例胃肠道嗜酸性肉芽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行内镜检查,误诊为胃溃疡10例,误诊为胃癌5例,误诊为结肠癌2例,误诊为结肠息肉1例.21例行手术切除,1例经肠镜行高频电切治疗,无1例治疗后复发.[结论]该病的误诊率高,手术治疗是该病的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在胃单独出现原发性淋巴肉芽肿病和淋巴瘤非常罕见,诊断很困难。病变定位和胃的其他恶性肿瘤相同,常损害胃体和胃窦部,肿瘤大小1.5~20cm,平均6~9cm。淋巴肉芽肿病的治疗策略和胃癌不同,所以手术前鉴别诊断特别重要,施行胃全切除或部分切除是不适当的,因为胃损害是全身病的一种表现。作者所在医院1977~1983年共治疗淋巴肉芽肿病202例,其中有3例(1.4%)发现胃有特殊的损害,病变都是第Ⅲ期,男2例,女1例,年龄分别为15,26和34岁。病变定位:喷门部1例,喷门下部1例,  相似文献   

6.
放射治疗嗜酸性淋巴肉芽肿19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放射治疗嗜酸性淋巴肉芽肿的疗效,探讨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分析19例嗜酸性淋巴肉芽肿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案及效果。结果17例嗜酸性淋巴肉芽肿于放射治疗后肿块完全消失,2例于放疗后半年肿块消失,1例放疗后5年原位复发,再程治疗后完全消失,随访2月~20年,均无病生存。结论放射疗法是治疗嗜酸性淋巴肉芽肿的有效方法,推荐治疗剂量为30~40Gy/3~4周。  相似文献   

7.
胃肠道嗜酸性肉芽肿首由Kaijser(1937)描述。国外至1977年累计约200多例。国内文献可收集到80例,加上本文作者的6例共86例。我们以为,本病并不十分少见。由于以往深入研究不够,命名混乱,临床上又无特异性,易与恶性肿瘤混淆,临床医生有进一步认识的必要。命名本病名称混乱,人们从不同角度给与不同名称,诸如炎性纤维性息肉、炎性纤维性假瘤、嗜酸性胃肠炎、特发性胃肠道嗜酸细胞浸润、过敏性胃小肠病、血管周细胞瘤、Loffler氏综合征的胃病变、胃肠道嗜酸性肉芽肿等。以“嗜酸性胃肠炎”或“胃肠道嗜酸性肉芽肿”能较好地反映本病临床  相似文献   

8.
36 例颅骨嗜酸性肉芽肿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颅骨嗜酸性肉芽肿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的方法. 方法 对我科10年来收治的36例颅骨嗜酸性肉芽肿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有多量的Langerhans细胞增生和大量嗜酸性粒细胞.预后好,无复发. 结论 颅骨嗜酸性肉芽肿为良性病变, CT在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手术能加速病变痊愈,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胃癌核仁组成区相关嗜银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核仁组成区相关嗜银蛋白(AgNOR)染色技术,对56例胃粘膜活检标本进行观察。其中胃正常粘膜6例,不典型增生18例,胃高分化腺癌18例,低分化腺癌14例,光镜定量显示,胃正常粘膜、不典型增生和胃癌上皮AgNOR数目有显著差异,胃癌组(高分化与低分化)上皮AgNOR数日显著高于正常粘膜和不典型增生组。但重度不典型增生组和胃癌组AgNOR均值有一定程度重叠。结果提示核仁组成区相关嗜银蛋白技术对胃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有益。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颌面部嗜酸细胞淋巴肉芽肿的临床特点,总结该病的治疗方法.方法:对41例嗜酸细胞淋巴肉芽肿患者的性别、发病年龄、临床表现、病理、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法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1例嗜酸细胞淋巴肉芽肿患者中男性多见(男∶女为3.1∶1),平均发病年龄39.9岁,5年以下病程占90.3%,好发于腮腺区(38.2%),放疗及手术切除均可获得满意效果.结论:颌面部局限性肿块,皮肤瘙痒或伴色素沉着,嗜酸细胞增高,首先考虑嗜酸细胞淋巴肉芽肿,以放疗和手术相结合的治疗方法是比较适宜的.  相似文献   

11.
嗜酸性淋巴肉芽肿的发病特点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嗜酸性淋巴肉芽肿的临床病理特点,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对15例嗜酸性淋巴肉芽肿患者的发病年龄、性别、临床表现、病理及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法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嗜酸性淋巴肉芽肿患者中青壮年男性多见(男:女=6.5:1),平均发病年龄为34.5岁;面颈部为好发部位,最多见于腮腺区(33.3%);53.3%的患者伴皮肤瘙痒或色素沉着,66.7%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细胞增高(EC>0.05×109/L);组织病理表现为肉芽肿背景上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和淋巴组织增生,可有淋巴滤泡及生发中心形成,纤维母细胞及毛细血管增生明显.腺泡及肌肉组织萎缩.临床上嗜酸性淋巴肉芽肿易误诊为慢性淋巴结炎、腮腺肿瘤、神经纤维瘤及颈部转移癌等,误诊率为86.7%.放射治疗可获得满意效果,对病变范围局限的病例可采用手术切除.结论:颌面部无明显压痛的软组织包块伴皮肤瘙痒和色素沉着,外周血嗜酸性细胞增高,应首先考虑嗜酸性淋巴肉芽肿的可能,放射治疗可作为嗜酸性淋巴肉芽肿治疗首选,推荐剂量为30~40Gy.对孤立的、病变范围局限的病例也可采用手术切除,术后需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12.
胃嗜酸性肉芽肿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嗜酸性肉芽肿较少见,Kaijser(1937)首次描述本病,国外累计约200例,作者综合国内报道37例。我院近几年遇到6例,均于术后病检始确诊,现结合文献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嗜酸性淋巴肉芽肿是一种发生于皮下组织和淋巴结的肉芽肿性疾病。1937年由金显宅首次报导7例“嗜伊红球增多性淋巴母细胞瘤”。1957年金氏再次著文,认为是非肿瘤性疾病,故改称为“嗜伊红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1964年林丛根据病理特点,建议命名为“嗜酸性淋巴肉芽肿”。至今国内报告约有225例。  相似文献   

14.
骨嗜酸性肉芽肿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回顾性分析26例骨嗜酸性肉芽肿的病理肉眼镜下改变,着重探讨其组织病理特点,指出本病性质属良性非肿瘤性病变,认为骨嗜酸性肉芽肿的病理分期有利于病理诊断及指导临床治疗,并提出病理活检在该病的诊断中有重要意义 。  相似文献   

15.
作者回顾性分析26例骨嗜酸性肉芽肿的病理肉眼镜了改变,着重探讨其组织病理特点,指出本病性质属良性非肿瘤性病变,认为骨嗜酸性肉芽肿的病理分期有利于病理诊断及指导临床治疗,并提出病理活检在该病的诊断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嗜伊红淋巴肉芽肿又称“嗜酸性淋收稿日期 :2 0 0 0 -0 4-2 4作者单位 :1.山西省人民医院 ,山西 太原 0 30 0 12 ;2 .山西省肿瘤医院 ,山西 太原 0 30 0 13巴肉芽肿”、“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木村氏病”,在我国较少见 ,是以无痛性皮下肿物 ,局部淋巴结肿大为主要表现的良性疾病。其治疗以放射治疗为主。现总结经病理确诊的腮腺区嗜伊红淋巴肉芽肿单纯放射治疗 10例 ,探讨该病临床特点和放射治疗中的作用及预后。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10例中男性 9例 ,性 1例 ,年龄 18岁~ 45岁 ,中位年龄 32岁。临床表现 :均有…  相似文献   

17.
1859年Brinton 以胃壁弥漫性增厚伴胃腔缩窄称为皮革胃。开始认为系非肿瘤性病变,后认识到皮革胃多属肿瘤性病变。现代病理学认为皮革状胃癌属胃癌组织学特殊类型.皮革状胃癌也有人称之硬癌、印戒细胞癌、纤维癌。皮革状癌好发于胃之外,也可发生于胃外器官。继Brinton 之后,1931年David 首次报告了皮革状结肠癌,以后其他学者也陆续报告了皮革状小肠癌、皮革状胆囊癌、皮革状兰尾癌。皮革状病变不等于皮革样癌,非恶性的皮革样结肠病变虽属罕见,偶可发生于肉芽肿性结肠炎、缺血性结肠炎、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憩室炎和子宫内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告我院所遇3例胃嗜酸性肉芽肿,并就国内文献报告25例一并作了分析。根据形态学观察,我们同意本病是一种炎性病变,可能是过敏性炎。关于病因方面,我们认为可能是异物刺激所发生的一种过敏反应。  相似文献   

19.
25例骨嗜酸性肉芽肿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曲华毅  郭卫  唐顺  李晓  柳剑 《中国肿瘤临床》2007,34(3):157-161,167
目的:讨论骨嗜酸性肉芽肿的影像学特点及治疗,对该病的诊断、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进行总结。方法:分析1998年7月至2005年7月本院手术治疗的25例经病理证实的骨嗜酸性肉芽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25例患者均经手术治疗。对患者随访8个月至6年,平均随访33个月,复查结果表明患者病灶均明显修复,未见病灶复发。结论:骨嗜酸性肉芽肿的影像学表观多种多样。部分病变有一定的特征性表现,具有诊断价值。外科治疗对该病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手段。多数患者单纯肿瘤刮除植骨,或者骨水泥填充即可治愈肿瘤.部分患者病变具有较强的侵袭性,结合化疗可以控制肿瘤。  相似文献   

20.
单华超  李远  牛晓辉 《癌症进展》2009,7(6):682-686
嗜酸性淋巴肉芽肿(eosinophilic lymphogranuloma,ELG)是临床上相对少见的一类良性肉芽肿性疾病,因病变好发于头颈部,主要累及皮下组织、淋巴结和大涎腺等组织器官,故患者多就诊于头颈及颌面外科,单发于肢体的病变少见。我科最近收治的2例单发于上肢嗜酸性淋巴肉芽肿,均位于肘关节上方上臂内侧。文献报道发生于肢体的嗜酸性淋巴肉芽肿有多个病例均于该位置发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