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比观察MRI、直肠腔内超声检查在高位肛瘘术前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高位肛瘘患者72例,术前均进行直肠腔内超声检查、MRI检查,以手术探查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价腔内超声检查、MRI检查在判断内口、主管、支管、脓腔及瘘管分型等方面的效果。结果术前MRI及腔内超声检查全部清晰显示瘘管的主管道,准确率均为100%。MRI对内口定位与手术结果符合63例、准确率87.50%,腔内超声分别为56例、77.77%,P>0.05;MRI对支管及脓腔定位符合66例、准确率91.66%,腔内超声为38例、52.77%,P<0.05;MRI对肛瘘分型判断符合69例、准确率95.83%,腔内超声分别为33例、45.83%,P<0.01。结论高位肛瘘术前MRI、直肠腔内超声检查均能准确显示主管道,MRI检查对支管及脓腔定位、肛瘘分型的判断准确率优于直肠腔内超声检查。  相似文献   

2.
内口缝合瘘管切开旷置垫压法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34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内口缝合瘘管切开旷置垫压法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4例内口缝合瘘管切开旷置垫压法(治疗组)与30例切开挂线法(对照组)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疗效进行比较,并观察患者的术后症状、疗程以及手术前后肛管压力。[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愈时间为(27.80±5.78)d,对照组为(33.27±8.37)d,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术后5 d内疼痛、渗液、发热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治疗组患者疼痛、渗液情况明显好转,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手术前后,肛管静息压、肛管收缩压、主动收缩压和最大收缩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口缝合瘘管切开旷置垫压法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疗程短、痛苦小、并发症及后遗症少,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肛管直肠测压技术,评价和分析肛瘘患者手术前后肛管直肠功能的变化。方法用肛管直肠测压方法对20例正常对照者,67例肛瘘患者,22例多次手术后患者进行肛管长度、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直肠压、直肠黏膜感觉功能检测。分别将正常对照组与肛瘘组、对照组与经手术组、肛瘘组与经手术组进行比较,分析肛管直肠功能的变化。结果肛瘘患者肛管静息压力及最大收缩压力大于正常人群(P<0.05),手术组和肛瘘组比较,肛管功能长度变短(P<0.05),肛管静息压力及收缩压力降低(P<0.05),直肠黏膜敏感性增加(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肛管压力的增加可能是肛瘘产生的一个病因之一,肛瘘患者多次手术以后,可能会造成肛门括约肌的损伤,从而影响肛管功能,临床应将肛管直肠测压技术推广应用于肛瘘患者手术前后肛门功能的评估。  相似文献   

4.
<正>肛瘘由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破溃后引流不畅,反复感染造成,也可继发于直肠肛管肿瘤、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或由粪便瘀滞、异物、外伤感染等原因造成,根据美国结肠和直肠外科医生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Colon and Rectal Surgeons,ASCRS)的定义,复杂性肛瘘是指累及超过30%括约肌复合体的经括约肌瘘管或马蹄形瘘管,以及与IBD、放射治疗、恶性肿瘤或既往存在的大便失禁或慢性腹泻相关的肛瘘[1-3]。  相似文献   

5.
克罗恩病并发肛瘘经过数年的发展会损伤肛门括约肌. 细致的肛管直肠检查能正确评价脓肿和肛瘘. 理想的治疗方法是选择合适药物与外科手术相结合. 伴有胃肠道炎症的患者必须结合药物治疗. 低位单纯性肛瘘可采用瘘管切开术, 复杂性肛瘘患者必须个体化治疗. 然而,选择正确的手术方法和药物治疗比较困难. 现就克罗恩肛瘘的诊断与治疗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6.
肛瘘术前要求外科医师必须清楚瘘管和肛门括约肌之间的关系,有无来源于原发管的继发管需要治疗处理。MRI在诊断肛瘘中的价值越来越受到临床重视,已成为术前瘘管分类的主要方法。MRI不仅能精确显示肛管及其肛管周围的解剖,而且能将瘘管分类、明确瘘管的类型、寻找内口位置,同时还能识别其他检查方法未能发现的疾病,如术后是否存在可能会导致复发的继发感染病灶。本文主要综述肛管及相关结构的MRI检查方法、影像解剖表现,以及MRI对肛瘘类型、瘘管形态走行及瘘口的显示价值及其对临床诊治及患者转归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超声对肛瘘疾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为了提高肛瘘疾病的诊疗质量方法选取肛瘘疾病67例,其中男49例,女27例,年龄17岁~68岁,平均43.2岁.主要症状均为肛旁肿痛、流脓间作,病程不等.以彩色多谱勒7MHz浅表小器官探头与(5~7.5)MHz直肠腔内探头(EUS)相结合的超声检查方法.患者检查前予以清洁肠道,令膀胱轻度充盈,并先作直肠指诊,以初步了解肛瘘之大体位置(肛管狭窄者应先作局麻扩肛).检查时患者取卧位或侧卧位,先以浅表小器官探头在肛周局部采用横、纵、斜等切面按一定顺序滑动探头扫查,然后将直肠腔内探头缓慢探入肛内,再向胶囊内注入适量清水作透声窗.结合指诊情况,缓慢旋转探头对不同高度进行环360度扫查.仔细重点检查病变的位置、范围、形态、走向及其与肛管直肠、肛门括约肌之间的关系.结果所有病例超声诊断均经临床手术或病理证实.43例肛门脓肿中确诊为肛周皮下脓肿3例、低位肌间脓肿10例、坐骨直肠间隙脓肿8例、肛门后间隙脓肿2例、直肠粘膜下脓肿4例、高位肌间脓肿5例、骨盆直肠间隙脓肿1例和直肠后间隙脓肿10例;8例肛周囊肿病例有3例合并肛瘘存在;25例肛瘘管道走向可确定,但内口位置则较难观察.在超声影象表现上,肛门脓肿多表现为肛管直肠周围软组织内低回声或液性暗区,为圆形或椭圆形,亦有不规则形,边界模糊不清.低回声区有时可见血管,后壁回声稍强.肛瘘形成,则超声显示强回声形与低回声混合型.肛周囊肿亦多为液性暗区,但其形状多规则、边界清晰、囊内无血流.结论超声检查特别是EUS在肛瘘疾病的诊断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观察肛门括约肌、鉴别脓肿和囊肿以及成脓与否等在临床上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肛瘘微创平台用于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效果,评价其临床疗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5月在南京市中医院肛肠中心就诊且符合高位复杂性肛瘘诊断标准的106名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采用肛瘘微创平台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低位切开高位挂线术进行手术治疗,术后采取电话或网络随访4~30(中位数10)个月。 结果两组治愈率及安全性评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37,P>0.05),观察组及对照组愈合时间分别为(38.61±7.15)天和(51.72±9.25)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02,P<0.01)。观察组术后肛管静息压及最大收缩压均大于对照组(t=5.71,7.83;P<0.05),Wexner评分优于对照组(t=-4.40,P<0.05)。 结论肛瘘微创平台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分次紧线术治疗高位肛瘘41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京向  刘新斌 《山东医药》2003,43(12):51-52
1996~ 2 0 0 1年 ,我们采用分次紧线术治疗高位肛瘘 41例 ,与传统切开挂线术比较 ,疗效更佳。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治疗组 41例 ,男 2 7例 ,女 14例 ;年龄 17~ 65岁 ,平均 3 5 .64岁 ;病史 2个月至 3 1年 ;高位复杂性肛瘘 2 4例 ,高位单纯性肛瘘 17例。对照组 3 7例 ,男 2 4例 ,女 13例 ;年龄 2 1~ 62岁 ,平均 3 4.72岁 ;病史 1个月至 2 8年 ;高位复杂性肛瘘 18例 ,高位单纯性肛瘘 19例。两组年龄、性别、病史、病情均无明显差异 (P>0 .0 5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骶管麻醉、膀胱截石位。治疗组采用分次紧线术 ,若银探针自瘘管外…  相似文献   

10.
生物蛋白胶填充在高位复杂肛瘘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生物蛋白胶填充治疗高位复杂肛瘘的效果及可行性。方法对40例高位复杂肛瘘患者于一期肛瘘切开挂线术后采用生物蛋白胶填充窦道。术后随访6个月。结果除4例发生胶体外溢、1例发生感染外,其余35例均愈合良好,未出现复发、肛门畸形及其他不良反应,治愈率87.5%。结论生物蛋白胶填充用于高位复杂肛瘘的治疗效果确切;为高位复杂肛瘘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11.
肛瘘是常见的直肠肛管疾病之一,手术方式很多,而复杂性肛瘘没有标准的手术方式,传统手术存在肛门失禁及复发的问题,微创手术不损伤肛门外观和功能,将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传统术式。该文就肛瘘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正>肛瘘不能自愈,需要医疗干预,手术是治疗肛瘘最重要的手段。治疗肛瘘的手术有很多,各有其优缺点,但大致可由2大类组成:(1)传统及其改良术式(瘘管切开术、切开挂线术等);(2)肛门括约肌保留术式(sphincter saving techniques,SST),含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gation of intersphincteric fistula tract,LIFT)、经肛门直肠黏膜瓣推移术(endoanal advancement flap,ERAF)、保留外括约肌的瘘管切开术(external sphincter-sparing anal fistulotomy,  相似文献   

13.
张玉茹  李非 《山东医药》2012,52(24):95-96
肛瘘是肛管或直肠下段同肛门周围皮肤之间或临近组织、器官之间,因病理性原因形成的不正常的通道,是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随着影像学的发展,肛门腔内彩超(EAUS)和MRI检查已能够对肛瘘的术前治疗策略产生很大影响,可以指导医生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以缩短愈合时间、减少复发。现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比观察超声造影技术和常规超声技术在复杂性肛瘘患者术前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复杂性肛瘘并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48例,将其随机分为超声造影组24例和常规超声组24例。常规超声组术前采用常规超声检查方式,超声造影组术前采用超声造影检查方式。记录两组患者术前超声检查发现的内口位置、瘘管数量、残留脓腔等资料,以手术所见为标准,计算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漏诊率、内口位置准确率、瘘管数量准确率、脓腔发现率。两组患者术后均随访2 a,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失败率(未治愈率+复发率)、手术次数。结果 超声造影组漏诊率、手术失败率、手术次数均低于常规超声组(P均<0.05),内口位置准确率、瘘管数量准确率均高于常规超声组(P均<0.05)。结论 与常规超声检查相比,术前超声造影检查有助于降低复杂性肛瘘患者的手术失败率,减少手术次数。  相似文献   

15.
肛门直肠周围脓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肛门直肠周围脓肿 (perianalandperirectalab scesses)一般是指肛腺感染后炎症向肛管直肠周围间隙组织蔓延而发生的化脓性疾病。这些脓肿一般发生在肛门直肠周围的各个间隙 ,并且最终在肛门附近的体表形成瘘管称为肛瘘 (analfistula)。这种非特异性肛门直肠周围脓肿和肛瘘是一个疾病发生的两个阶段 ,脓肿是肛瘘的早期阶段 ,肛瘘是脓肿的慢性化阶段。1 病因及分类  肛门直肠周围脓肿最常见原因是由于肛腺感染所致。肛腺开口于肛隐窝及肛窦 ,由于稀粪便积存肛隐窝 ,干粪块损伤 ,辛辣饮食等引起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FT)与肛瘘切开术治疗经括约肌肛瘘的近远期肛门功能变化。 方法选取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2015年9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120例经括约肌肛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肛瘘切开术,观察组采取LIFT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及术后第1 d、第3 d及第7 d的创面VAS疼痛评分,术后1个月的总治愈率、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及随访6个月的复发率,比较两组术前、术后1个月及术后6个月的肛门功能(应用盆底肌电图和肛门直肠压力测定进行评价)。 结果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为(27.44±6.12)d,短于对照组(32.71±8.35)d(t=-3.943,P=0.000);两组术后第1 d与第3 d的VAS疼痛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第7 d的VAS疼痛评分为(2.11±0.66)分,低于对照组(3.56±0.91)分(t=-9.991,P=0.000)。观察组与对照组愈合率分别为90.00%和93.33%,复发率分别为13.33%和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13.33%(χ2=3.927,P=0.048)。观察组术后1个月与6个月的耻骨直肠肌、内括约肌、外括约肌运动单位电位(MUP)平均时限及肛管静息压与肛管最大收缩压与术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均下降(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与6个月的耻骨直肠肌、内括约肌、外括约肌MUP平均时限及肛管静息压与肛管最大收缩压均高于对照组。 结论LIFT术治疗经括约肌肛瘘可减轻手术对括约肌的损伤,从而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促进创面愈合,减少术后并发症,使患者近远期肛门功能得到保护。  相似文献   

17.
直肠内推进瓣修补高位肛瘘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4~10月,我们对6例高位肛瘘患者采用直肠内推进瓣(RAF)进行修补,均取得成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 CD)是一种累及全消化道的跳跃性全层炎症性肠病,肛瘘是CD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临床发病率可达28%~43%。CD肛瘘的治疗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包括合适的药物种类和手术方法,目前并没有高成功率的金标准治疗方案,临床复发率较高。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 MSC)是一种多能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为多种类型细胞的能力,被广泛应用于再生医学领域,MSC疗法对于CD患者是一种富有前景的新选择。与传统治疗手段相比,MSC在诱导和维持瘘管闭合方面表现出更高的效率,具有很强的免疫调节作用和微创性,特别是对于瘘管复杂、常规治疗不耐受的患者。本文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报道,就MSC治疗CD肛瘘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肛瘘是临床上常见的肛门疾病之一,手术仍是最主要的治疗方法,手术方式包括挂线术、瘘管切开术和瘘管切除术等,但手术后复发是影响疗效的主要原因。唐卫中等报道肛瘘切除术后的复发率为3.15%。我们自1992~2002年手术治疗低位、高位、单纯性、复杂性肛瘘共1635例,术后复发54例,复发率为3.3%。对以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引起肛瘘术后复发的原因主要是围手术期处理欠妥,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MRI与超声对复杂性肛瘘检出的敏感性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经MRI及超声检查并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33例复杂性肛瘘病例,分析其MRI及超声表现。结果 33例复杂性肛瘘中,MRI与超声检查显示内口数量分别为33、28个,瘘管数量分别为44、38个。手术病理结果为33例复杂性肛瘘,内口共计35个,瘘管45个。MRI检查复杂性肛瘘的内口显示率为94%,瘘管为98%,均高于超声检查复杂性肛瘘的内口显示率(80%)和瘘管显示率(84%)(χ2=20.83、33.23,均P<0.05)。结论对于复杂性肛瘘的诊断,建议采用MRI检查,为及早明确内口的位置及数量、瘘管的分布及走行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