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探讨腹膜透析并结核性腹膜炎的诊断方法及腹膜活检的意义。对1例腹膜透析并结核性腹膜炎的临床诊疗经过及结果进行临床分析,并对相关文献复习。腹膜透析并结核性腹膜炎是腹膜透析少见的并发症之一,其诊断较困难,腹膜活检可协助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螺旋CT在结核性腹膜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结核性腹膜炎患者50例、癌性腹膜炎患者24例及感染性腹膜炎21例的螺旋CT 影像资料。结果结核性腹膜炎组、癌性腹膜炎组及感染性腹膜炎组患者出现大量腹水者的比例分别为40.0%(20/50)、79.2%(19/24)、28.6%(6/21);结核性腹膜炎组患者以壁腹膜均匀增厚为主,发生率为24.0%(12/50);癌性腹膜炎组以壁腹膜结节块样增厚为主,发生率为66.7%(16/24);感染性腹膜炎组患者壁腹膜增厚发生率为9.5%(2/21)。此外,结核性腹膜炎组、癌性腹膜炎及感染性腹膜炎腹腔淋巴结肿大发生率分别为6.0%(3/50)、45.8%(11/24)、4.8%(1/21)。结论螺旋CT 的影像学改变有助于结核性腹膜炎、癌性腹膜炎及感染性腹膜炎的鉴别,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3.
结核性腹膜炎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弥漫性腹膜感染,临床上较常见,本病可见于任何年龄,以中青年最多见,典型病例可作出临床诊断,不典型病例较难.现就我院2003年6月至2010年6月超声诊断结核性腹膜炎76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陈君  周岚 《贵州医药》2010,34(2):152-152
慢性特异性腹膜炎以结核性腹膜炎最为常见。结核性腹膜炎是腹膜受结核菌感染而引起的,约30%~40%是牛型结核菌的感染,其余则为人型。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青壮年发病为多见,女性较男性发病率高,约为2:1。患结核性腹膜炎年龄愈小,则预后愈差。由于临床的表现极不一致,故诊断及治疗有时甚为困难。我院自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间应用诊断性腹腔镜术对14例慢性特异性腹膜炎患者施行诊断及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结核性腹膜炎(tuberculous peritonitis,TBP)是由结核杆菌感染腹膜引起的慢性弥漫性腹膜炎症。近年来结核病呈上升趋势,结核性腹膜炎也随之上升,其临床症状及CT表现常不典型,容易漏诊、误诊,漏、误诊率达65.5%。襄城县人民医院自2008年3月-2009年6月通过对30例TBP的CT征象和病理改变作回顾性分析,以提高结核性腹膜炎影像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肿块型结核性腹膜炎的螺旋CT影像表现特点,进一步降低对肿块型结核性腹膜炎的误诊率。方法回顾分析本院12例CT误诊并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肿块型结核性腹膜炎的CT影像特点,找出误诊原因。结果肿块型结核性腹膜炎CT表现:①腹腔内分房状囊性肿块,增强扫描后房壁环形强化;②腹膜增厚较为均匀并强化,同时,还伴有大网膜污迹样增厚,而肠系膜则呈"放射状"排列;③呈不均匀聚积分布的少量腹水;④腹腔肿大的淋巴结呈较为明显的均匀及环状强化等。而上述各征象的多少,则与诊断肿块型结核性腹膜炎成立的可能性是呈现正相关的。结论螺旋CT能很清楚地显示腹腔肿块型结核灶的大小、形态、内部结构和病变周围情况,对肿块型结核性腹膜炎有一定的诊断价值,综合分析其CT各征象并结合临床,有望得出正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分析结核性腹膜炎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提高结核性腹膜炎诊断水平。方法我院于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接收25例结核性腹膜炎患者。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实验室、影像学等各项检查分析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腹痛、腹胀,其中部分患者腹部有柔韧感;患者主要伴随其他脏器的结核,肺结核有9例,肠结核5例,结核性胸膜炎10例,盆腔结核1例,腹腔结核2例;实行T细胞斑点实验检查,阳性率为68.0%,血清结核抗体阳性率为36.0%,结核菌素实验阳性率为40.0%,差异明显(P<0.05);腹部CT检查中,80.0%的患者大网膜与腹膜增厚;采取抗结核治疗,患者的血沉与癌抗原125指标出现明显下降。结论诊断结核性腹膜炎,腹部CT可师表大网膜与腹膜增厚,组织病理诊断病症价值相对较高,根据血沉与癌抗原125指标可判断患者临床治疗效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CA125在结核性腹膜炎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年来确诊的结核性腹膜炎50例、肝硬化腹水40例及恶性腹腔积液38例的患者进行血清CA125、ADA及LDH进行检测。结果 ADA在结核性腹腔积液的均值显著高于恶性腹腔积液(P〈0.01)。LDH在恶性腹腔积液的均值显著高于结核性腹膜积液(P〈0.01)。CA125在结核性腹腔积液和恶性胸腔积液中均明显增高,阳性率100%,但两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CA125可以作为诊断和治疗结核性腹腔积液的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9.
经皮穿刺腹膜活检对不明原因腹水的诊断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经皮腹腔穿刺腹膜活检对不明原因腹水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张忠兵等改良的cope活检针,对经B超、胃肠内窥镜和(或)消化道造影、CT和(或)M R I、各种生化和腹水细胞学检查无法确定病因的26例腹水患者行经皮腹腔穿刺腹膜活检。结果26例患者均经一次穿刺分别取出2~4块腹膜壁层组织,经病理证实转移性腺癌7例、粘液腺癌2例、腹膜间皮瘤1例、结核性腹膜炎8例、嗜酸性肉芽肿1例和大致正常腹膜组织7例,一次穿刺活检成功率为100%,经活检明确腹水病因的诊断率为73.1%(19/26)。结论经皮穿刺腹膜活检对不明原因腹水的诊断,特别是对腹膜肿瘤和结核性腹膜炎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结核性腹膜炎的临床价值,总结其声像图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超声诊断符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结核性腹膜炎患者的超声声像图特点。结果超声诊断结核性腹膜炎为44例,诊断符合率为91.7%;误诊3例,误诊率为6.3%;漏诊1例,漏诊率为2.1%。结论超声诊断结核性腹膜炎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好,对结核性腹膜炎的辅助诊断与临床治疗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赵辉  高勇  张晖  刘威  杨帆 《中国医药科学》2011,(16):180-181
目的探讨应用腹腔镜探查不明原因腹水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7例不明原因腹水患者进行腹腔镜探查及腹膜活检术。结果本组患者均成功行腹腔镜探查及腹膜活检术,病理证实结核性腹膜炎24例,腹膜间皮瘤1例,腹腔肿瘤2例。结论腹腔镜检查安全、确诊率高,对不明原因腹水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联合应用低频与高频超声诊断结核性腹膜炎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了探讨联合应用双频超声诊断结核性腹膜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提高对该病早期诊断的临床水平.方法 用低频(3.5MHz)和高频(7.5~10 MHz)超声检查本病98例,病例均经证实.结果 超声检出腹水无回声区(92%),腹膜、肠壁或大网膜增厚(73%),干酪坏死物及脓肿(44.3%),淋巴结肿大(11%).结论 联合使用低频和高频超声是诊断结核性腹膜炎的一种有效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结核性腹膜炎的CT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有CT扫描资料的结核性腹膜炎病例,分析其CT表现特征。结果:(1)壁腹膜增厚20例,其中均匀增厚17例,局部不规则增厚3例;(2)腹腔积液21例;(3)大网膜增厚15例。表现为污迹样增厚10例,结节样增厚3例,饼状增厚2例;(4)肠系膜受累13例;(5)淋巴结增大6例,其中5例有明显环状强化。结论:CT对结核性腹膜炎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联合腹水腺苷脱氨酶(ADA)、糖类抗原125(CA125)对结核性腹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22年3月河南大学附属商丘市立医院收治的103例腹水患者为研究对象,经病原学检查诊断确诊为结核性腹膜炎患者58例,诊断确诊为非结核性腹膜炎患者45例;结核分枝杆菌(MTB)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检测试剂盒进行全血IGRA试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腹水中ADA水平,全自动快速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腹水中CA125水平;ROC曲线分析腹水ADA、CA125对结核性腹膜炎的诊断价值。结果 与非结核性腹膜炎组比较,结核性腹膜炎组患者腹水ADA、CA125水平、IGRA阳性率显著升高(P<0.05);腹水ADA、CA125水平诊断结核性腹膜炎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22、0.743,敏感度分别为69.00%、62.1%,特异性分别为77.8%、84.4%;IGRA诊断结核性腹膜炎的敏感度为81.03%,特异性为88.88%;腹水ADA、CA125及IGRA并联对结核性腹膜炎进行诊断,敏感度为93.10%,特异性为57.78%;串联对结核...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分析结核性骨膜炎的病症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方法结核性腹膜炎患者24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总结结核性腹膜炎病症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的方法以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后的24例结核性腹膜炎患者中有21例患者彻底治愈,治愈率高达88%,有2例患者的病情得到明显的好转,有效率为8%,另外还有1例患者经过治疗后没有明显好转,治疗无效率为4%。结论在结核性腹膜炎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通过对患者进行诊断,结合长期用药和手术治疗手段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结核性腹膜炎患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结核性腹膜炎的临床特点,探讨其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确诊的116例结核性腹膜炎病例。结果各检查诊断阳性率分别为:腹部CT增强扫描60.3%,腹水ADA79.0%,腹水SAAG50.6%,腹水结核菌检查38.3%。结论腹水ADA对结核性腹膜炎诊断的阳性率较高,应结合临床综合加以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结核性腹膜炎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临床证实的64例结核性腹膜炎的超声图像。结果本组64例患者,表现为腹水、腹腔脓肿、淋巴结肿大、抗炎治疗后肝、脾肿大等。结论超声在结核性腹膜炎的诊断、治疗中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结核性腹膜炎是常见病,近年来有上升趋势。我院自1985年应用切面B超以来,对结核性腹膜炎合并腹水的患者进行了观察,认为超声显像能对该病做出可靠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现将27例经临床证实的结核性腹水的超声图像表现分析如下。 1 结果:使用仪器为东芝32B—线阵实时显象仪,探头频率3.5MHZ。患者取仰卧位及左右侧卧位,空腹扫查。27例患者腹腔内均发现有不规则液性暗区,少量腹水局限于肠管间或盆腔内3cm—5cm。中等量腹水分布于中下腹6cm—8cm,大量腹水分布于全腹9cm以上。腹膜  相似文献   

19.
肝硬化合并结核性腹膜炎1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结核性腹膜炎的诊断和治疗策略。方法:对17例肝硬化合并结核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肝硬化合并结核性腹膜炎后,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指标不典型,多经诊断性抗痨治疗明确诊断。15例治疗后好转,1例因发生肝损害而停药,1例死于食管静脉曲张破裂而未完成治疗。结论:肝硬化合并结核性腹膜炎诊断较为困难,腹水ADA、腹部CT等对诊断有较大帮助。在保肝治疗同时,异烟肼、乙胺丁醇、链霉素、左氧氟沙星为主的抗痨治疗方案疗效肯定,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20.
结核性腹膜炎的B型超声诊断国内报导较少,现就我院1997年10月~1999年12月通过B超诊断24例结核性腹膜炎的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