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估计算机虚拟X线影像导航在引导颈椎内固定手术的作用。方法对18例颈椎内固定手术,采用虚拟X线导航引导的内固定植入方式。其中,齿状突螺钉3例;颈1~2关节突螺钉(双侧)3例;颈3~6侧块螺钉6例(双侧);颈前三节段以上钢板6例。内植完成后即做X线正侧位摄片;术后作CT扫描。结果X线正侧位显示内植物与虚拟路径吻合,颈前钢板位于颈椎中线;CT显示齿状突、颈1~2关节突螺钉位置理想;侧块螺钉与正中矢状面向外成角平均28°。结论计算机虚拟X线影像导航引导颈椎内植物,只需一次X线成像就能做出虚拟的手术环境和路径,过程无X线辐射;内植物达到精确制导,操作方便,是一种理想内植物引导模式。  相似文献   

2.
侧块钢板螺钉系统在颈椎后路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侧块钢板螺钉系统在颈椎后路手术中应用的临床经验。方法 对1999年2月-2000年3月间共36例行侧块钢板内固定的患者进行回顾分析。29例(80.6%)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8个月(4-15个月)。29例患者中颈椎病(3节及3节段以上椎间盘突出)20例,黄韧带骨化症(OYL)1例,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2例,颈椎骨折脱位6例。手术时采取坐位,病变节段行全椎板切除减压,保留关节突。钢板螺钉固定于侧块(即关节突),同时关节突间植骨融合。结果 29例患者共植入124枚螺钉,平均每位患者4.3枚。颈痛明显改善者为18例(20例术前存在颈痛)占90%。术后3-6月X线随访,27例患者关节突间见骨小梁生成,融合率93%。4例患者路侧块钢板螺钉系统能提供较稳定的固定,有效改善颈痛。钢板螺钉松动与神经根损伤是较严重的并发症。只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与安装技术,颈椎后路钢板固定是治疗颈椎不稳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计算机影像导航引导技术在脊柱内植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运用计算机影像导航技术在脊柱手术中的应用范围和临床意义。方法 对 12 0例脊柱患者采用计算机影像导航引导下的脊柱手术 ,其中采用X线虚拟导航引导模式 10 5例 ,包括引导腰椎椎弓钉加椎间钛笼植入 4 0例 ,胸腰段椎弓钉植入 10例 ,颈椎内固定植入 32例 ;采用CT三维重建虚拟导航引导模式 15例 ,包括颈椎后路螺钉植入 5例 ,中上段胸椎弓钉植入 6例 ,脊柱侧弯多节段胸腰椎弓钉植入 4例。内植物完成 ,术中C臂透视摄片以了解内固定位置情况 ,术后CT进行椎弓根层面扫描。结果 腰椎组 :椎弓钉进钉点偏差不超过 1mm ,角度偏差不超过 2 °,实际内植物与虚拟内植物重叠率平均 96 %。术后CT椎弓根位置扫描 :94 % (2 70 /2 88)腰、胸椎弓根内中心位 ,18枚位于椎弓根内偏外侧 ,临床无神经症状。结论 导航技术对同时需要多路径显示 ,多维定位要求的脊柱手术创造了理想新颖的引导模式。术者的操作在无辐射条件下具形象化、多维化 ,且实时感强 ,使内植物按设想路径精确制导。  相似文献   

4.
颈椎前路手术早期并发症及防范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颈椎前路手术早期并发症的原因,探讨其防范措施。方法 2008年1月—2013年8月,采用颈前路手术方法治疗颈椎疾病253例,分别采用颈前路减压钢板加钛网或融合器植骨融合术,颈前路减压加自稳型颈椎融合器融合术,前路齿状突螺钉内固定术,颈前路减压钢板加大块骼骨植骨融合术。结果术后253例随访312个月,中位数7个月。早期手术相关并发症24例,发生率9.49%。其中喉上神经损伤4例,喉返神经损伤3例,取骨区顽固性疼痛5例,吞咽困难4例,颈部血肿2例,植入髂骨块移位1例,钢板螺钉松动5例。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掌握各种颈椎前路内固定器械的最佳适应证和选择最佳手术方法、牢固掌握相关解剖知识和手术技巧是减少颈椎前路手术早期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新鲜齿状突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自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共收治齿状突骨折7例:AndersonⅡ型3例,浅Ⅲ型4例.7例患者术前均行颅骨牵引术:6例行前路中空螺钉内固定术,1例行后路颈一侧块颈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术后头颈胸支具固定6周,于术后6周、3个月、6个月复查颈椎张口正位、侧位X线片及颈椎CT+3D.结果 7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5~24个月,平均14个月.7例患者骨折愈合,平均愈合时间3个月,未出现感染或螺钉断裂等并发症.结论 前路中空螺钉治疗新鲜齿状突骨折,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少、可最大限度保留头部旋转功能,是治疗AndersonⅡ型和浅Ⅲ型齿状突骨折安全的方法,对骨折线由前下向后上或骨折粉碎的齿突骨折可选用行后路颈一侧块颈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不行融合,骨折愈合取出内固定可最大限度保留头部旋转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枢椎齿状突骨折颈前路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收治齿状突骨折患者15例,对临床治疗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颈前路空心螺钉内固定,随访8~20个月,平均随访14个月,15例患者齿状突骨折均愈合.结论:空心螺钉颈前路内固定治疗颈椎齿状突骨折疗效显著,愈合率较高,是治疗颈椎齿状突骨折较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用颈椎侧块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颈椎骨折.方法:后正中切口,病变节段行双开门椎管扩大减压成形术,钢板螺钉固定于侧块,进钉一点在侧块后壁中点内侧2mm处,方向为外倾25°,头倾45°,同时关节突间植骨融合,术后带颈围,外固定至融合.结果:随访6个月~2年10个月,平均20个月,术后X线摄片,颈椎均完全复位.术后6个月均获得良好骨性愈合.16例脊髓损伤患者按ASIA分级均有小同程度恢复.未发生椎动脉、神经根、脊髓损伤或脊髓损伤加重的并发症.结论:颈椎侧块钢板内固定为下颈椎骨折脱位提供了一种,有效、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介绍8例颅底凹陷症合并寰枢椎脱位颈枕后路钉棒系统辅助下齿状突复位的技术要点及临床效果。方法 2010年1月至2013年5月收治颅底凹陷症合并寰枢椎脱位患者8例,所有患者都选用强生公司钉棒系统、Y型枕骨板和钛棒,其中行双侧C2椎弓根螺钉固定4例,行双侧C2椎弓根螺钉及双侧C3侧块螺钉固定3例,行右侧C2椎弓根螺钉、左侧C3侧块螺钉及双侧C4侧块螺钉固定1例。术前后均行X光片、CT扫描观察齿状突复位效果及螺钉位置, 通过比较术前术后钱氏线( CL)、寰椎齿突间隙(ADI)和延髓脊髓夹角(CMA), 评价手术疗效。结果 8例患者中手术后齿状突均达到不同程度的复位,CT复查螺钉位置理想,所有病例均形成良好骨性融合。随访2~40个月, 所有患者术前肢体麻木、无力等症状较术前明显好转,1例患者术后出现吞咽固体食物困难,对症治疗1月后好转。结论 颈枕后路钉棒植入并撑开技术可以有效地治疗颅底凹陷合并寰枢椎脱位,解除齿状突脱位导致的压迫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下颈椎关节突关节倾角测量在后路侧块螺钉固定术中的应用。方法对2006年11月至2008年11月于我院就诊的50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通过测量下颈椎关节突关节倾角,后路侧块螺钉固定术中下颈椎置入螺钉以侧块中点稍内为钻孔进针点,选择进针方向在水平面外倾20°,矢状面上斜40°进针,植入骨屑,选择合适孔距的钢板和螺钉,拧入螺钉使钢板固定伤段颈椎。结果50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中,6例完全瘫者躯干感觉部分恢复,43例不全瘫者JOA评分为13~17分,1例呼吸衰竭死亡。结论下颈椎侧块螺钉置入时应根据不同患者、不同椎体术前测量的关节突关节倾角决定置入侧块螺钉的角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术中实时 Orbic -3D 导航引导下微创空心钉内固定治疗 Anderson 和 D′AlonzofⅡ型枢椎齿状突骨折置钉的安全性与准确性。方法对符合筛选标准的36例患者均行前路枢椎齿状突螺钉固定术治疗,21例在术中实时 Orbic -3D 导航引导下采用微创空心钉内固定(导航组),15例在传统 C 形臂透视下采用切开空心螺钉内固定术(透视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 JOA 评分、VAS 疼痛评分、手术时间、透视时间、出血量、术后X 线片、CT 螺钉位置分级及术后随访骨折愈合情况,分析两组手术特点、临床疗效及置钉的安全性与准确性。结果导航组的手术时间、透视时间、出血量较透视组减少,术后 CT 螺钉穿出率明显减低,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手术前后两组的 JOA 评分、VAS 评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术中实时 Orbic -3D 导航引导下微创空心钉内固定治疗 Anderson 和 D′Alonzof Ⅱ型枢椎齿状突骨折其手术操作简单、微创,同时可缩短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时间及保证齿状突螺钉置钉的准确性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