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胃癌行胃切除后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在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普外科就诊的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的胃切除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胃肠道重建方式进行分组,分为胃远端大部切除术并行毕Ⅰ式吻合组(A组,26例)和胃远端大部切除术并行毕Ⅱ式吻合组(B组,40例)。观察2组患者术前年龄、病程、体质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剂量、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比较2组患者术后1周及3个月FPG、2hPG的变化。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结果A组手术前后FPG和2hPG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术后1周、术后3个月FPG及2hPG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FPG:(7.0±0.6)比(6.1±0.4)比(10.2±1.0)mmol/L,F=4.25,P〈0.05;2hPG:(8.8±0.1)比(7.3±1.1)比(11.4±1.8)mmol/L,F=3.87,P〈0.05];同时B组术后1周及术后3个月FPG及2hPG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FPG:术后1周为(7.0±0.6)比(10.0±0.7)mmol/L,t=5.35,P〈0.05;术后3个月为(6.1±0.4)比(9.8±0.7)mmol/L,t=4.78,P〈0.05;2hPG:术后1周为(8.8±0.1)比(12.3±0.5)mmol/L,t=6.12,P〈0.05;术后3个月为(7.3±1.1)比(11.7±0.6)mmol/L,江6.78,P〈0.05]。结论胃远端大部切除术行毕Ⅱ式吻合重建对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有明显的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研究胃大部切除后不同吻合术式对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于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78例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三组,其中毕Ⅰ式吻合组26例、毕Ⅱ式吻合组26例和Roux-en-y吻合组26例,观察比较3组患者术前、术后空腹血糖变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治愈率。结果与毕Ⅰ式吻合组比较,毕Ⅱ式吻合组与Roux-en-y吻合组患者术后3个月血糖指标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毕Ⅰ式吻合组患者治愈总有效率为65.38%,毕Ⅱ式吻合组治愈总有效率为92.31%,Rouxen-y吻合组治愈总有效率为88.46%,与毕Ⅰ式吻合组比较,毕Ⅱ式吻合组与Roux-en-y吻合组患者术后糖尿病治愈有效率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毕Ⅱ式吻合术和Roux-en-y吻合术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提高糖尿病治愈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胸部手术围术期血糖的控制及其对手术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胸部肿瘤并糖尿病患者接受胸科术治疗围术期的血糖调控情况。50例患者分别接受肺叶切除术、全肺切除术、肺楔形切除术、支气管袖形切除术、余肺切除术、食管贲门癌切除胃代食管术、纵隔肿瘤切除术及全胸骨切除术等复杂胸科手术治疗,术前、术中及术后分别控制血糖。结果50例患者入院时空腹血糖平均(9·2±1·4)mmol/L,术后第1、2、3d平均血糖分别为(11·6±1·0)mmol/L、(10·2±1·0)mmol/L、(9·5±0·7)mmol/L;并发术后感染5例次,吻合口瘘1例,肺功能不全、呼吸机支持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6·0%,死亡率为2·0%。结论糖尿病患者经正确的围术期处理,将血糖维持至基本正常水平,可耐受复杂的胸部手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针对普外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治疗进行较深入地探讨。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2年1月期间的临床27例普外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有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全部患者都患有2型糖尿病,其中有16例患者需选择适宜时间实施手术,2例患者需要在一定时间期限内实施手术,术前对患者采用胰岛素对其血糖指标进行控制,使患者空腹血糖保持在6.4~9.47 mmol/L之间;9例患者需实施急诊手术,术前将患者空腹血糖控制在8.4~13.73 mmol/L之间,术中对患者血糖控制在8.4~13.2 mmol/L之间,术后控制患者血糖8 mmol/L。术后发生切口、肺部及泌尿系统感染的患者各有1例,没有发生1例酮症酸中毒及死亡的患者。结论对患者血糖指标进行严格控制,尽可能缩短手术时间,在手术中采取适宜的麻醉方式对于普外合并糖尿病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残胃食管癌、贲门癌再手术并消化道重建30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 4~ 2 0 0 1年 ,笔者共施行残胃食管癌、贲门癌再手术 3 0例 ,并根据病情采用不同术式进行消化道重建 ,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男 2 6例 ,女 4例 ;年龄 48~ 77岁。贲门癌 19例 ,中下段食管癌 11例。因溃疡行胃大部切除术 2 4例 ,其中 1例历经 3次手术 ,先行胃穿孔修补 ,又行阑尾炎切除 ,再行胃大部切除 ;另 6例均为胃癌行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术后至患胃癌或食管癌的时间为 2~ 2 4年。手术方法 :1全胃切除后空肠食管端侧吻合 ,适用于行毕 式胃大部切除术后的患者。先将胃肠吻合口切除 ,行空肠端端吻合。将吻合口远侧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住院期间血糖升高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对786例ACS患者入院4d内进行空腹血糖测定。根据空腹血糖,把患者分为糖尿病血糖异常组(空腹血糖>6·67mmol/L)、非糖尿病血糖异常组、血糖正常组(空腹血糖≤6·67mmol/L)。结果:496例(63·1%)ACS患者空腹血糖>6·67mmol/L,其中确诊糖尿病患者218例(27·7%),血糖升高组多为高龄女性,住院期间心肌缺血事件发生率及病死率明显高于血糖正常组(P<0·05)。结论:住院期间血糖升高是影响ACS患者预后的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对血糖升高的患者应给予积极的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食管、贲门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总结72例食管贲门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手术治疗经验。结果72例中食管癌61例,贲门癌11例;术前伴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者10例,伴心血管疾病者13例,伴慢性肾功能不全2例。空腹血糖6.2—14.6mmol/L;手术切除率100%;术后切口感染4例,肺部感染5例,低血糖休克1例,吻合口瘘2例;全组无手术死亡,均顺利渡过手术期。术前、术中、术后均用胰岛素控制糖尿病,补糖以5%等渗液体为主,按1U普通胰岛素4~5g糖的比例补液,血糖保持在略高于正常水平。结论食管贲门癌合并糖尿病是一较严重的临床疾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应予以重视,胰岛素的合理应用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们收治14例肝硬化并发糖尿病患者,现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肝硬化均系肝炎病变后病人,均经病史、体征、肝功及B超确诊;空腹血糖≥7.2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除外原发性及各种继发性糖尿病。患者年龄32~65岁;肝硬化病史2~14年;从发病到出现糖尿病症状时间2~10年。病人除有不同程度的肝功能减退及门脉高压表现外,伴口渴4例,饥饿感3例,多尿4例,明显消瘦2例。实验室检查白蛋白<30g/L6例,GPT升高4例,血清HBsAg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三种消化道重建术对非肥胖性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02/2011-05在甘肃省人民医院普外科接受BillrothⅠ术(10)、BillrothⅡ术(13)和Roux-en-Y术(16)治疗的39例合并有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比较3组手术治疗非肥胖性2型糖尿病的临床结局.结果:39例患者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3组术式术前与术后检测指标比较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下降分别为2.6mmol/L±0.7mmol/L、2.1%±0.7%、1.5mmol/L±0.5mmol/L、0.8mmol/L±0.3mmol/L和1.0mmol/L±0.4mmol/L,高密度脂蛋白、空腹胰岛素和空腹C肽增高分别为0.3mmol/L±0.07mmol/L、6.1mU/L±3.2mU/L、0.28nmol/L±0.06nmol/L.3组术式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式组间比较,Roux-en-Y术组术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均降至正常,与其他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在不需要药物和饮食控制的情况下BillrothⅠ术、BillrothⅡ术和Roux-en-Y术改善患者糖脂异常的有效率分别为40.0%、69.2%和81.3%.结论:三种消化道重建术可改善非肥胖性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异常,机制尚不完全明确.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残胃不同容积胃旁路术(RYGBP)对2型糖尿病非肥胖型合并胃癌患者降糖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到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胃癌患者80例,按照手术方式和肿块的位置不同,分为全胃切除RYGBP组(36例)和胃大部分切除的RYGBP组(44例),随访观察手术前和手术后1、3、6、12个月两组的空腹血糖、OGTT2hPG、体重指数、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变化以及手术效应。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前、手术后1、3、6、12个月体重指数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内同时间的比较显示体重指数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时间两组的空腹血糖、OGTT2hPG的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和OGTT2hPG随着时间增加而显著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1、3、6、12个月的随访检查中,HbA1c水平下降,FGLP-1明显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随访12个月后显示全胃切除RYGBP组手术有效率77.8%高于胃大部分切除RYGBP组的7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残胃不同容积胃旁路术(RYGBP)对2型糖尿病非肥胖型合并胃癌患者具有明显的降糖效果,并且不同残胃容积对降糖效果无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手术护理方式进行讨论。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期间收治的43例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对其围术期间的护理方式进行讨论,并对患者护理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43例患者中仅有1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情况,无其他并发症患者发生。患者空腹血糖平均为6.9±0.4 mmol/L;餐后2 h血糖平均为7.4±0.3 mmol/L,夜间血糖平均为7.6±0.5 mmol/L。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宋萌 《糖尿病新世界》2014,(11):119-119
目的对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手术护理方式进行讨论。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期间收治的43例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对其围术期间的护理方式进行讨论,并对患者护理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43例患者中仅有1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情况,无其他并发症患者发生。患者空腹血糖平均为6.9±0.4 mmol/L;餐后2 h血糖平均为7.4±0.3 mmol/L,夜间血糖平均为7.6±0.5 mmol/L。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对腹部外科手术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 了解糖尿病对腹部外科手术的影响。 方法 分析 6 8例糖尿病患者腹部外科手术前后血糖水平与平均住院时间、平均术后拆线时间、使用抗生素时间、手术后并发症以及住院费用等关系。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糖尿病腹部外科手术组术前血糖越高 ,围手术期越长 ;手术并发症与血糖水平有关 ;糖尿病组平均住院日、平均术后拆线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以及手术并发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2 1.7± 1.4 ) d比 (8.5± 0 .2 ) d,(8.8± 0 .2 ) d比 (7.0± 0 .1) d,(7.9± 0 .4 ) d比 (3.5± 0 .1) d和 15 %比 4 %(P<0 .0 1,<0 .0 1,<0 .0 5 ,<0 .0 5 ) ]。糖尿病患者中 ,术前空腹血糖低于 8mm ol/ L 组平均住院时间、平均术后拆线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及手术后并发症均明显低于空腹血糖高于 8mmol/ L 组 ;前者的手术并发症为 0、后者为 18%。糖尿病患者胆囊炎 /胆结石、急性阑尾炎的手术费用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的同类手术患者 [(5 74 9± 4 179)元、(2 890± 2 6 6 4 )元比 (3319± 16 84 )元、(10 39± 10 98)元 (P=0 .0 0 3,P=0 .0 0 9) ]。 结论 对于行腹部手术的糖尿病患者 ,加强血糖控制 ,使空腹血糖控制在 8.0 m mol/ L 以下 ,是保证手术效果和防止手术后并发症以及降低医疗费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176例创伤性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一力  卢秀叶  杜焱 《山东医药》2004,44(14):67-68
1999年~2 0 0 3年,我们共收治176例合并糖尿病的创伤性骨折患者,效果满意。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体会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96例,女80例;年龄4 0~72岁。上肢骨折31例,下肢骨折14 5例;12 7例有糖尿病病史,平均血糖12 .8mmol/ L ,4 9例无糖尿病史,无明显临床症状。入院后平均血糖为10 .6 mmol/ L。术前均根据血糖数值给予胰岛素皮下注射,分早、中、晚3次,餐前15分钟注射,手术顺利,术后血糖平稳。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主动向患者介绍手术医师,良好的医德、医技,及护士的护理措施,密切护患关系,取得患者的信任,消除其焦虑紧张情绪,讲解合理饮食、…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分析糖尿病胆囊小切口切除患者术前的非胰岛素准备。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2年1月期间的20例2型糖尿病胆囊小切口切除患者有关资料,根据术前血糖控制方法将患者分成胰岛素组与非胰岛素组。对比两组患者围手术期血糖、钾、钠等指标,对胆囊小切口切除术前非胰岛素准备进行观察,分析其对术后患者并发症的影响。结果术前胰岛素组患者血糖在2.54~5.87mmol/L之间具有较大波动,相对于非胰岛素组患者1.73~4.1mmol/L之间波动存在的差异比较明显。术后3 d血钠、钾离子、术毕二氧化碳结合力等指标,胰岛素组患者也明显低于非胰岛素组患者。胆囊小切口切除术前非胰岛素准备相对于胰岛素准备更能稳定控制好糖尿病患者术前血糖,使其术后发生并发症可能性更少。结论非胰岛素准备作为术前对胆囊小切口切除患者血糖进行控制便捷有效,可被广泛接受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代谢手术治疗肥胖伴或不伴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接受代谢手术治疗的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1例,女15例;年龄19~64岁。16例被诊断为肥胖合并2型糖尿病;5例被诊断为糖尿病前期(空腹血糖受损及糖耐量减低);5例被诊断为单纯性肥胖症。收集并对比26例患者手术前后的代谢参数指标。结果分别有16例、13例和10例患者完成术后3个月、6个月和1年随访。术后患者体重与BMI呈下降趋势(P0.05)。术后3个月空腹血糖(5.5±1.3)mmol/L,餐后2小时血糖(8.6±3.8)mmol/L,糖化血红蛋白(6.46±0.76)%;术后6个月空腹血糖(4.8±0.7)mmol/L,餐后2小时血糖(7.2±3.4)mmol/L,糖化血红蛋白(5.56±0.49)%;术后1年血糖水平高于术后6个月。术后3个月、6个月和1年,肝脏脂肪含量平均下降分别为21.6%、25.1%和25.1%。结论代谢手术能明显降低患者体重、改善糖代谢情况。对于重度单纯性肥胖伴或不伴2型糖尿病患者,手术治疗是减轻体重及肝脏脂肪含量、治疗糖尿病行之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腹腔镜可调节胃束带术(laparoscopic adjustable gastric banding,LAGB)治疗病态肥胖症伴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 对2006年10月至2008年12月在解放军第三0九医院肝胆外科腔镜中心收治的15例病态肥胖症伴发2型糖尿病患者行LAGB治疗,术后1、3、6、12和24个月监测体质量、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胰岛素及口服降糖药的使用情况,同时检测术后1、3、6、12个月糖化血清蛋白和血清胰岛素水平,术前术后各项指标进行t检验.结果 15例患者术后体重均明显减轻,术后12、24个月体重指数由术前的(41±7)kg/m2分别降至(31±6)、(28±5)kg/m2(t值分别为2.104、3.862,P<0.05和P<0.01);术后6、12、24个月空腹血糖水平由术前(11.2±1.4)mmol/L分别降至(7.5±1.3)、(6.2±1.4)和(5.9±1.4)mmol/L(t值分别为2.044、2.416和2.473,P<0.05),餐后2 h血糖由术前(16.58±1.67)mmol/L分别降至(10.1±2.1)、(7.7±2.6)和(7.4±2.3)mmol/L(t值分别为2.062、3.073和3.084,P<0.05);术后6、12个月糖化血清蛋白和血清胰岛素水平亦明显降低;术后24个月,8例患者停用任何药物治疗.结论 LAGB能有效治疗肥胖症及其伴发的2型糖尿病.  相似文献   

18.
残胃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残胃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取快速尿素酶法及改良Giemsa染色法检测残胃活检组织中的幽门螺杆菌。结果 毕Ⅰ式术后残胃患者HP感染率明显高于毕Ⅱ式术后残胃患者 (P <0 .0 5 ) ,因消化性溃疡行手术切除后的残胃患者HP检出率高于因胃癌行胃部分切除者 (P <0 .0 1) ,残胃合并吻合口溃疡或胃癌者比残胃炎患者的HP检出率高(P <0 .0 1,P <0 .0 5 )。结论 不同术式、不同手术原因、不同病理表现的残胃患者HP检出率不同 ,合并HP感染的残胃患者应行HP根除。  相似文献   

19.
空腹血糖正常的高血压患者葡萄糖耐量试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空腹血糖正常的高血压患者有无必要进一步行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找出潜在的糖代谢异常,得以早期干预;并分析与年龄、性别、腰围及其他生化检查的关系.方法选择既往无糖代谢异常病史,空腹血糖<5.6 mmol/L,确诊原发性高血压的成人患者;行OGTT 2h血糖测定,如果OGTT 2 h血糖≥11.1 mmol/L再次OGTT测定以排除糖尿病.同时观察年龄、入院时血压、腰围、血肌酐、血尿酸、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等参数.结果 该组306例患者中检出糖耐量减低者(OGTT 2 h血糖≥7.8 mmol/L)共138例(45.1%),其中确诊2型糖尿病38例(OGTT 2 h血糖≥11.1 mmol/L)(12.4%).结论 建议所有空腹血糖正常的高血压患者均应进行OGTT排外潜在的糖代谢异常可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析经鼻内镜手术治疗老年糖尿病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2018年9月该院收治的45例老年糖尿病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予以鼻内镜手术治疗,统计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4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68.02±4.56)min,出血量(81.43±23.69)mL,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7.78%。而且患者术前的空腹血糖平均值(7.05±2.10)mmol/L,术后的空腹血糖值(7.22±1.96)mmol/L,手术前后患者的空腹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1例室性早搏、1例低血糖反应,并发症发生率4.44%,经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老年糖尿病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效果较好,但医护人员必须要做好患者的术前准备、基础疾病病情控制以及术中、术后并发症预防的工作,保证手术安全,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