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山东农村育龄妇女避孕节育知情选择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山东省农村已婚育龄妇女避孕节育知情选择开展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对4024名20~29岁的农村已婚育龄妇女避孕节育知情选择开展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采用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1)调查对象中,能够知情选择避孕节育方法的人占71.92%(2894/4024),不能者占28.08%(1130/4024);(2)影响避孕节育知情选择的因素为年龄、文化程度、避孕知识得分、是否听说过避孕节育知情选择、是否知道“选择”的含义、服务站技术人员向调查对象介绍避孕节育方法的种类等。结论应加强管理层认知,改善技术服务人员的业务水平,提高育龄妇女的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山东已婚育龄妇女对现采用避孕方法的满意度及影响因素。方法:应用问卷调查,对4828名20~49岁的已婚育龄妇女进行调查,采用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①调查对象中,对现采用避孕方法的满意率为90.1%。②影响育龄妇女现采用避孕方法满意度的因素为对避孕方法的了解程度、是否知情选择避孕方法、落实措施的选择人、是否集中培训避孕知识、是否参加计生宣传、是否知道知情选择等。结论:应加强避孕知识的宣传、提高技术人员业务技能、提倡避孕方法知情选择。  相似文献   

3.
农村妇女避孕节育知情选择影响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 调查分析农村妇女开展避孕节育知情选择服务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湖北省潜江市1479名已婚育龄妇女进行问卷调查,对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除年龄与避孕方法知情选择的知晓率呈负相关外,化程度、是否接受避孕咨询、是否赞同在计划生育工作中推行知情选择及是否有能力自主选择避孕方法均与知晓率有正相关关系。结论 以年龄大、化低、自己没有能力选择避孕方法的人为重点,争取服务对象的合作,搞好避孕咨询和知情选择。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少数民族地区已婚育龄妇女现用避孕措施知情选择现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方法,2011年7月对贵州、云南和青海3省5县通过三阶段概率比例规模随机抽样方法,抽取1 375名<3岁儿童监护人的已婚育龄妇女和135名调查所在地县乡两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进行结构式问卷调查.统计分析育龄妇女现用避孕方法知情选择状况和服务提供情况,应用CMH卡方检验对已婚育龄妇女的现用避孕方法知情状况进行单因素分析,多分类有序logistic分析方法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已婚育龄妇女中,17.04%的调查对象了解其现用避孕方法的特点或副作用;47.24%有权选择其他避孕方法;25.69%由夫妇共同决定现用避孕方法;34.33%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经常代替服务对象选择避孕方法.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与汉族相比,傣族妇女对避孕方法的了解程度较低(OR =0.675,95% CI:0.453~1.006);高中文化程度者了解现用避孕方法副作用及特点的可能性是未上学者的4.1倍(OR =4.116,95% CI:2.254~7.515).结论:应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地区避孕知识和避孕节育知情选择的宣传教育以及服务人员业务培训,特别需要重视提升在家看护孩子且文化程度较低的少数民族育龄妇女知情选择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5.
育龄妇女避孕知识知晓率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了解山东省育龄妇女避孕知识知晓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对4 828名20-49岁育龄妇女的避孕知识得分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①大部分育龄群众的避孕知识得分在10-30分(满分50分),占65%,及格率只有13.1%。调查对象大多知道IUD、避孕套、输卵管结扎术、输精管结扎术及避孕药。②影响避孕节育知识得分的因素有年龄、文化程度、村分类、是否参加计生宣传培训、读报刊、看电视听广播、上网、个别查询、是否了解现采用避孕措施、技术服务人员是否提供宣传资料、是否知道知情选择的含义、能否自主选择避孕方法等。结论: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和开展健康教育,促进生殖健康,推动育龄妇女避孕方法知情选择,可提高育龄妇女避孕知识知晓率。  相似文献   

6.
知情选择干预对育龄妇女避孕知识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避孕方法知情选择干预对已婚育龄妇女避孕知识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对9 904位(干预前4 828人,干预后5 076人)20~49岁的育龄妇女进行避孕知识得分及影响因素调查,并进行了相关的统计分析.结果 ①干预前育龄妇女避孕知识得分平均为17.27±9.31分,干预后平均得分为24.25±10.89分(t=109.03,P=0.000),干预前30分以上者占调查总人数的13.1%,干预后30分以上者占调查总人数的25.8%(χ2=252.98,P=0.000);②干预后与干预前比较,调查对象对避孕方法知情选择的认知情况有明显改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能力有明显提高,干预后知道避孕方法知情选择的人数较干预前提高21.2个百分点.干预前65.1%的服务站能够向前来咨询或选择避孕方法的育龄群众提供宣传资料;干预后提高到80.3%(χ2=414.47,P=0.000);③影响避孕知识得分的因素有:村别、文化程度、是否读报刊、是否参加计划生育宣传、是否参加人口学校学习等10余种.结论 干预措施有效,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避孕方法知情选择政策及避孕知识的宣传,提高技术人员服务能力,改善育龄群众素质.  相似文献   

7.
已婚育龄妇女避孕节育方法知情选择调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调查农村已婚育龄妇女接受避孕方法咨询服务及避孕节育知情选择知晓率,分析开展避孕节育知情选择咨询服务的前景及必要性。方法:对湖北省潜江市1479例已婚育龄妇女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农村已婚育龄妇女接受过避孕方法咨询服务和避孕方法知情选择咨询服务的比例很低,并与年龄呈负相关,与文化程度呈正相关;多数调查对象对避孕节育知情选择咨询服务持肯定态度,认为非常有必要开展避孕节育优质服务;育龄妇女对避孕节育知情选择的知晓程度与妇女接受避孕咨询的状况、对避孕节育知情选择所持的态度及自主选择避孕方法的能力直接相关。结论:避孕节育咨询服务在农村有很大的空间,对提高农村育龄妇女自愿、自主选择合理有效的避孕方法及积极配合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河南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知情选择避孕方法的能力。方法:于2002年1月对2004名已婚育龄妇女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农村已婚育龄妇女对"知情选择"的概念、含义的了解完全正确者占26.0%。能主动说出的避孕方法平均为3.4种,经提醒后说出的避孕方法为1.6%,对常用避孕方法的如何使用、避孕原理、优缺点了解不多,对自身现用避孕措施知情程度平均得分最高者为避孕套80.1分、宫内节育器和口服避孕药分别为63.8和50.0分。结论:农村已婚育龄妇女对"知情选择"的含义了解不够,对避孕知识的了解少。建议计划生育干部与技术服务人员在避孕节育的知情选择推进的过程中,要加强宣教与交流,在宣教计划生育政策的同时要加强避孕知识的讲解,向广大育龄群众提供广泛、正确、全面的信息、以提高她们的生育健康知识水平和保健意识。从而实现避孕节育知情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北京市东城区育龄妇女避孕节育知情选择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的方法,用结构式问卷调查600名育龄妇女。统计分析育龄妇女避孕方法知情选择情况,应用CMH卡方检验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多分类有序logistic分析方法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597名合格研究对象中,有40.99%的对象对目前使用的主要避孕方法的副作用和特点比较了解,22.24%的对象一般了解。对于"目前使用的避孕方法的决定权",58.64%是由夫妻双方共同决定。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外地育龄妇女对避孕方法的了解程度低于本地妇女,(OR=0.463,95%CI:0.298~0.719);去年家庭人均月收入≥3000元的育龄妇女对避孕方法的了解程度高于家庭人均月收入≤1000元的对象(OR=1.849,95%CI:1.029~3.325)。结论:应进一步加强避孕知识和避孕节育知情选择方面的宣传教育,特别是对流动人口、低收入家庭的育龄群众,促进知情选择避孕方法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10.
农村已婚人群避孕节育知情选择认知和需求调查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了解农村已婚人群对避孕节育知情选择的认知与需求。方法:采用定性研究专题小组访谈的方法,选择甘肃省临泽县、永靖县的已婚育龄妇女,已婚男子,计划生育干部和技术服务人员等四类人群作为调查对象,每类人群组织2个小组,由项目专家主持,分组进行访谈。结果:甘肃省已婚男女对避孕节育知情选择的知识了解不多,避孕方法知道3~5种,但对各种避孕方法的原理、使用、优缺点及禁忌证知之甚少;在选择避孕方法方面仍显被动;男性对避孕方法知情选择的主动参与意识较差;多数人认为由计划生育服务人员和自管小组长提供避孕方法知情选择咨询最好,服务所的设备需加强,服务人员的技术水平需提高。结论:应加强对已婚男女避孕节育知情选择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计划生育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1.
四川省农村育龄妇女避孕方法知情选择干预项目研究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评价开展避孕节育知情选择活动对四川省农村育龄妇女的避孕节育知识和知情选择的知识、能力、态度和避孕行为等影响。方法:在四川省兴文县的2个乡开展持续1·5年的、以社区为基础、20~49岁的已婚育龄妇女为对象的干预性研究,干预活动包括组织社区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播放录像带、组织讲座、面对面的宣传和开展同伴教育,分析干预效果。结果:干预组育龄妇女对避孕方法的使用、原理、优点、缺点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在干预后避孕方法使用率及使用避孕套的比例均高于干预前;避孕方法使用的最终决定者由干预前计划生育服务人员转变为干预后为本人。结论:集知识、信息、咨询与服务为一体的社区避孕节育知情选择干预项目的实施,可显著提高农村育龄妇女的避孕节育知识水平和她们选择避孕方法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闵行区新婚女性对避孕方法的知晓及使用情况,为进一步实施干预和提高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面对面的方式对450名登记结婚的新婚女性进行避孕知识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对避孕套、口服避孕药的知晓率较高,达到95%以上,避孕率为83.33%;使用率最高的避孕方法是避孕套,满意率最高的是口服避孕药;避孕知识主要来源于报刊、杂志、书籍。结论:生殖健康服务要真正实现避孕知情选择,必须开展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让人们全面、正确地掌握避孕知识和信息,提高其避孕知识水平和避孕意识。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避孕方法知情选择干预效果。方法:对山东省7个县(市、区)20~49岁的育龄妇女进行1.5年的避孕方法知情选择干预,干预方法包括宣传教育、知情培训、技术服务及定期跟踪,并对干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①干预前育龄妇女自己或夫妻共同知情选择避孕方法的构成比为72.99%,干预后为83.29%,上升10.3个百分点;②干预前育龄妇女避孕知识得分为17.27±9.31分,干预后得分为24.25±10.89分,二者有统计学差异(P<0.0001);③干预后调查对象对避孕方法知情选择的认知及态度较干预前有明显改善。结论:干预措施的实施有效,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避孕方法知情选择政策及避孕知识的宣传。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外来已婚育龄妇女的避孕现状及对避孕节育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为这一特殊人群提供针对性保健服务,降低重复流产,保障外来已婚育龄妇女的身心健康。方法:采用自制问卷,以自填方式为主,选择2011年1月~2011年8月在4所二级医院计划生育门诊要求人工流产的外来已婚育龄妇女进行调查分析,问卷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人工流产的次数、人工流产的原因、避孕节育相关知识等方面。结果:外来已婚育龄妇女重复人工流产占比55.51%;人工流产的首要原因是避孕失败占56.75%;避孕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使用安全套避孕占42.35%;未避孕的首要原因是侥幸心理占50.32%;大专及以上的文化程度对相关避孕知识的知晓率得分均数最高。结论:外来已婚育龄妇女重复人工流产比较高,对避孕节育相关知识匮乏。加强对外来已婚育龄妇女避孕节育的指导和宣教,提高这一弱势群体的自我保健意识,降低重复人工流产率,保障他们的生殖健康。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上海市产后妇女避孕措施的选择及其影响因素,并了解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机构对产后避孕服务提供情况。方法:采用个人访谈和小组讨论的研究方法,对上海市分娩1年内的产妇以及参与产后家庭访视的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工作人员进行访谈。结果:妇女产后早期倾向选择对身体康复和哺乳没有影响的避孕套和安全期避孕,一段时期之后倾向选择避孕效率更高的方法。选择避孕方法的种类受妇产科医生的建议和亲戚朋友避孕经验的影响较大。产妇避孕知识整体水平不高,普遍不了解哺乳避孕法以及口服避孕药、皮下埋植剂等避孕方法。由于产后访视员避孕知识的不足使得产后访视几乎未开展有效的避孕指导。结论:采取多种措施,提高产妇避孕知识,扩大产后避孕方法的选择,改善产后访视的避孕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