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经临床实践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肺心病的患病率、死亡率逐渐升高,除少数死于儿童期外,95%以上的患者在55岁以后死亡。老年肺心病患者的死亡率与急性呼吸道感染发作的次数、是否及时诊治及合理氧疗与否都有直接关系。因此,加强肺心病患者的健康指导,对延缓肺心病的发展,降低致  相似文献   

2.
<正>经临床实践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肺心病的患病率、死亡率逐渐升高,除少数死于儿童期外,95%以上的患者在55岁以后死亡。老年肺心病患者的死亡率与急性呼吸道感染发作的次数、是否及时诊治及合理氧疗与否都有直接关系。因此,加强肺心病患者的健康指导,对延缓肺心病的发展,降低致  相似文献   

3.
肺心病是我国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北方多见,病程长,进行性加重,目前尚无法治愈,只能临床缓解,其致残率和死亡率很高,临床观察发现肺心病患者的死亡率与急性呼吸衰竭发作的次数,是否就诊及时及合理氧疗与否都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加强对肺心病患者的健康指导对延缓肺心病的发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我国中老年人的常见病,病程长,呈进行性加重,且死亡率高.临床观察发现肺心病患者的死亡率与急性呼吸衰竭,发作的次数,就诊是否及时,合理氧疗与否都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加强肺心病患者的健康指导对延缓肺心病的发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肺心病是我国老年人的常见病,北方多见,尤其是条件较差的农村发病率更高,该病病程长,进行性加重,目前尚无法治愈.只能临床缓解。其致残率和死亡率很高。临床观察发现肺心病患者的死亡率与急性呼衰发作的次数、是否及时就诊及合理氧疗与否都有直接关系。因此,加强肺心病患者的健康指导.对延缓肺心病的发展,降低致残、死亡率都具有重要意义。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肺心病人是我国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北方多发,病程长,可持续性加重,其致残率和死亡率较高,临床观察发现肺心病患者的死亡率与急性呼吸衰竭发作的次数。是否及时就诊及合理氧疗有着直接的关系。我们制定了相应的护理措施,应用到临床工作中,取得良好临床效果,现将护理措施与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临床观察发现肺心病患的死亡率与急性呼吸衰竭发作的次数,是否及时就诊都有直接关系。因此,加强对慢性肺心病患的心理护理和院外指导对延缓肺心病的进展,提高患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李雪梅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18):576-576
肺心病是我国中老年人的常见病,病程长进行性加重,目前尚无法治愈,只能临床缓解,其致残率和病死率很高。临床观察发现肺心病患者的病死率与急性呼吸衰竭发作的次数、是否就诊及时、氧疗是否合理都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加强对肺心病患者的护理及健康指导,对延缓肺心病的发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肺心病是我国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北方多见,病程长,进行性加重,目前尚无法治愈,只能临床缓解,其致残率和死亡率很高.临床观察发现肺心病患者的死亡率与急性呼吸衰竭的次数、是否就诊及时及合理氧疗与否都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加强对肺心病患者的健康指导对延缓肺心病的发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简称肺心病 )的死亡率与急性呼吸衰竭发作的次数、是否就诊及时和合理氧疗与否都有直接关系。故加强对患者的护理 ,对延缓肺心病的发展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现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我科自 1998年 4月~ 1999年 4月共收治 4 8例肺心病人 ,其中男 32例 ,女 16例 ,年龄 6 2~ 84岁。均符合肺心病的诊断标准 ,呼吸衰竭者 8例 ,肺性脑病 5例。2 护理措施2 .1 心理护理 :老年肺心病病程长 ,易复发 ,久治难愈 ,它本身就是一个沉重的心理压力 ,造成老年肺心病病人焦虑 ,烦躁 ,沮丧 ,忧郁、多疑 ,恐惧感等心理特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应用健康宣教评估表指导我院老年肺心病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11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性肺心病患者78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我院自制健康宣教评估表,比较两组患者健康教育的实施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每年的缺氧发作次数、住院次数及住院天数均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老年肺心病患者应用健康宣教评估表指导健康教育效果明显,可减少患者的缺氧发作次数及住院次数,还可缩短住院天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健康教育提高肺心病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及预防保健知识,减少平均住院天数及发作次数,减少治疗费用.方法 将180例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90例,进行一般的入院宣教;观察组90例,开展系统的健康教育;对两组病人的健康教育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及预防保健知识明显高与对照组(P<0.01),平均住院天数及发作次数也明显少与对照组(P<0.01).结论 健康教育有益于提高患者对肺心病相关知识认知程度和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延缓病情的进展,减少平均住院天数及发作次数,减少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3.
赵旭文  刘春涛 《西部医学》2011,23(7):1270-1272
目的探讨影响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住院患者死亡率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1999年3月~2010年9月在华西医院呼吸内科住院的因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死亡病例30例作死亡组,与同期缓解出院的35例病人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一般情况大致相似。Ⅱ型呼吸衰竭、肺炎、肺心病、肾功能衰竭、消化道出血、高血压病、机械通气等方面的病例数及百分比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的差异,多重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肺心病(OR8.528,95%CI1.574~46.200)、有创通气(OR55.031,95%CI9.459~320.148)为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住院患者合并肺心病、需要有创通气死亡风险显著增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对哮喘患者健康教育和管理现状.方法 将2003年1月至2009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110例哮喘患者分成坚持治疗随访组和不能坚持治疗随访组,分析两组哮喘发作次数、临床症状及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坚持治疗和随访患者哮喘发作次数为(0.74±1.38)次/年,肺功能较前改善,不能坚持治疗及随访者哮喘发作次数为(2.87±1.52)次/年,肺功能损害加重甚至死亡,P<0.05,两者有明显差异.结论 对于基层医院应加强医生培训,提高患者依从性,使绝大多数哮喘患者积极参加随访、坚持治疗,降低哮喘患者发作次数,提高哮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致残率.  相似文献   

15.
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心肺功能障碍所引起的一种全身疾病,好发于冬春两季,是我国老年人的常见病,目前无法治愈,只能临床缓解。对肺心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进行健康宣教,对缓解肺心病的发展,减少发作次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意义。2010年1月~2011年10月,我们在优质护理服务中对68例老年肺心病患者采用多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分析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伴多功能脏器衰竭的有效临床护理方法,以降低患者死亡率,延长患者生命。方法:选择2010年4月~2012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伴多脏器衰竭的患者22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归纳其护理措施。结果:220例患者中死亡40例,占18.18%。死亡患者因脑功能受累者居多,且死亡率与受累脏器数目成正比。结论: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降低患者再次感染的几率,并使患者身心处在最佳功能状态,为医疗诊治提供有力的条件与依据,降低患者死亡率,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她尔硫卓对肺心病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7名肺心病合并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措施基础上,对照组给与硝酸甘油,观察组给予地尔硫卓,观察心绞痛症状、心电图及血压、心率、心肌耗氧指数等变化.结果 观察组心绞痛短时间内明显缓解,发作次数减少且持续时间明显缩短;心率、血压及心肌耗氧量指数显著下降;心电图缺血性ST-T有明显改善,临床效果较对照组显著.结论 地尔硫阜用于肺心病合并不稳定心绞痛患者有效而且安全.  相似文献   

18.
<正> 慢性肺心病(简称肺心病)病情复杂,病程长,并发症多,护理困难,为了提高疗效,降低死亡率,精心的观察护理有重要意义,现将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并发多脏器衰竭(MOF)的诱因、预防及护理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1999年6月~2002年6月,我科共收治慢性肺心病急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方法:对80例老年肺心病及肺心病并发冠心病从选用抗生素、维持体液及酸碱平衡、心理护理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结果及结论:明显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和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日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冠心病性无痛性心肌缺血(SMI)发作规律。方法:对确诊的冠心病人486例,进行24hHolter监测,观察SMI发作,分析发作次数、时间与预后的关系。结果:监测中记录到SMI335人698次,累计时间为3526min,其中619次(88.7%)与活动有关。6:00~12:00am为SMI发作高峰,此期间发作次数为389次,累计时间为2100min。具有SMI的冠心病患者的死亡率明显高于有症状冠心病患者。结论:SMI存在并且有一定的发作规律,对于指导临床治疗、降低心脏猝死及缺血性心肌病的发生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