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化疗药配置时护士的自我防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外研究证实,抗肿瘤药物可能通过皮肤直接接触、吸入,使操作人员受到低剂量药物的影响,导致染色体畸变,具有致癌、致畸及脏器损害等潜在的危险。目前我国对抗肿瘤化疗药物缺乏规范的管理,配制化疗药的防护设备较少,操作人员缺少必要的防护用具以及存在抗肿瘤药物废弃物管理不善等一系列问题,对医院环境及护士的健康构成威胁。  相似文献   

2.
护理工作安全防护的盲区——化疗防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抗肿瘤药物在治疗肿瘤的同时,也对操作者及环境产生不利影响。长期以来,各级医疗单位存在着对抗肿瘤药物缺乏规范的管理、配制化疗药的防护设备较少、操作人员缺少必要的防护用具以及对抗肿瘤药物废弃物管理不善等一系列化疗防护的盲区,这些盲区正在对医院环境及护士的健康构成威胁。因此,护理人员在抗肿瘤药物配制过程中,应该加强自我防护意识,严格遵守防护措施,避免抗肿瘤药物的危害。  相似文献   

3.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抗肿瘤药物不合理医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是在依药物特性设计的洁净环境,由受过专门培训的药、护专业人员,严格按照操作流程对静脉药物进行集中配置的场所[1]。医院化疗药物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生物安全柜中实行集中配置,加强了配置者的职业防护和药品配制质量。为干预临床不合理用药,配置中心审方药师专门负责审核住院医嘱的合理性。本文针对抗肿瘤药医嘱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归纳、分析和点评。  相似文献   

4.
抗肿瘤药物暴露是一种潜在的健康威胁, 若处置不当也会造成环境污染, 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医疗安全问题。为提高接触抗肿瘤药物人员(医务人员、药物运输人员、患者及其照护人员等)的暴露防护意识, 规范暴露防护操作, 减少暴露风险和损伤, 中国药理学会治疗药物监测研究专业委员会、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护理分会、中国药理学会药源性疾病学专业委员会共同制订了《抗肿瘤药物暴露防护管理指南》, 并发表在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杂志2023年第1期。该指南参考世界卫生组织指南制订手册等国际方法学规范进行制订, 围绕抗肿瘤药物在医疗机构的全流程管理, 采用德尔菲法确定临床问题并形成了14条推荐意见。本文就14条推荐意见进行解读, 希望有助于推进该指南的实施。  相似文献   

5.
护理人员抗肿瘤药物职业防护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研究综合性医院中护理人员抗肿瘤药物职业防护的现状,为医院加强抗肿瘤药物职业暴露人员职业防护提供依据。方法选择三家大型综合医院的全体一线临床护理人员,采用封闭式问卷调查方式采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护理人员抗肿瘤药物接触面广,对职业防护有很高的学习兴趣,而医院防护设施短缺,防护制度不健全,职业防护相关知识学习培训开展缺位严重,曾怀孕或生育的护理人员习惯性流产率较高,有较高比例的护理人员在没有防护措施或措施不到位的情况下怀孕期间仍然接触抗肿瘤药物。结论抗肿瘤药物使用中职业暴露的防护措施仍然很不到位,医院应尽快安装防护设备,健全相关制度和抗肿瘤药物实用操作规程,切实开展职业防护的培训教育,护理人员要加强职业防护意识,以保护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  相似文献   

6.
抗癌化疗药物配制的防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季健秋 《黑龙江医药》2005,18(6):467-467
1 环境 1.1 抗肿瘤药物的配制应由接受过专门训练的护理人员进行。  相似文献   

7.
为了减少PIVAS工作人员的抗肿瘤药物职业暴露危害,我院PIVAS应用风险管理的方法,识别、评估抗肿瘤药物的危害及可能导致危害的风险环节,实施防护措施并进行风险监控与系统管理。在集中调配抗肿瘤药物后,未发生一起与抗肿瘤药物相关的职业伤害事件及环境污染事件,职业暴露危害的风险指数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操作人员对于风险的认知及防护操作水平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有效保证了PIVAS的工作环境安全及人员健康。  相似文献   

8.
抗肿瘤药物防护的重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专业人员在接触化疗药物过程中具有潜在危险性,而抗肿瘤药可经过直接接触、呼吸道吸入或消化道摄入而致医护人员职业损伤。因此,加强对接触抗癌药护士的工作科学规范化管理,加强接触抗癌药护士的自我防护知识的教育,进行专职培训,实行常规性防护知识考核,制定护士接触抗癌药操作规程、安全防护措施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几种常用抗肿瘤药物再配制后稳定性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抗肿瘤药物再配制后稳定性。方法:检索各西文文献库,搜集有关抗肿瘤药物配制后的稳定性及与容器载体材料的相容性数据。结果与结论:各种抗肿瘤药物再配制后由于浓度、溶媒、容器载体材料的不同,对其稳定性影响很大。研究抗肿瘤药物再配制后的特性对保证药物效价和治疗效果,减少废弃化疗药物对环境的污染,减轻病患的经济负担有着实际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我国静脉药物调配中心(PIVAS)调配人员抗肿瘤药物职业暴露状况。方法:以环磷酰胺(CP)与阿糖胞苷(CAR)为标志物,纳入我国十家医院的PIVAS,对其进行环境监测与生物效应监测。结果:(1)环境监测,十家PIVAS工作环境中环磷酰胺(CP)与阿糖胞苷(CAR)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且不局限于药物调配区域;随着PIVAS运行年限的增长,抗肿瘤药物污染向普通控制区扩散的趋势;现有防护装备下,十家医院PIVAS工作人员的手套与口罩内侧存在不同程度的抗肿瘤药物残留。(2)生物学监测,PIVAS职业接触抗肿瘤药物人员的尿液浓缩致突变率较控制组要高(P<0.05),淋巴细胞总凋亡率也有增高的趋势(P=0.195),然而,这些指标的改变是否意味着遗传毒性反应的发生还需进一步探讨。结论:本课题初步探讨我国PIVAS抗肿瘤药物调配人员的职业暴露情况,旨在为政府部门以及行业内制定统一的抗肿瘤药物调配指南与职业防护规范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刘敏 《中国医药指南》2013,(30):593-594
化疗药物已广泛应用于抗肿瘤的治疗中,但其选择性低,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对正常细胞有较大的杀伤作用。产生的毒性反应同样对其配制的护士等医务人员造成损害,只有通过对化疗药物的配制、静脉输注等的规范操作,才能减轻细胞毒性药物对人体的危害。因此,应对职业性接触抗肿瘤药物的医务工作人员进行化疗药物潜在危害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以加强自我防护意识,避免职业性危害。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对抗肿瘤化疗药物缺乏必要的防护用具以及存在对抗肿瘤药物废弃物管理不善等一系列问题,正对医院环境及护士的健康构成威胁。本文将我院在执行化疗的情况,浅谈护士对化疗的自我防护,旨在增强护理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增强劳动保护观念,避免职业性危害。  相似文献   

13.
危险药物是指具有致癌性、致畸性、生殖毒性、遗传毒性及低剂量致器官毒性的药物,包括抗肿瘤药、抗病毒药、激素、免疫抑制剂等。大量研究表明,配制和使用危险药物的医务人员面临职业暴露风险。危险药物暴露可发生于呼吸道吸入、皮肤接触吸收、消化道摄入等。吸入和皮肤接触吸收可能是危险药物暴露的主要途径。职业暴露危险药物可导致机体免疫力降低、发生肿瘤的危险性增加和潜在的生殖损害,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头晕、乏力、脱发、咳嗽、恶心、呕吐、月经异常及皮疹等,长期接触还可能引起慢性肝损害。为了减少危险药物暴露对医务人员的风险,应采取以下安全防护措施: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对可能接触危险药物的医务人员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设置专用配药场所;使用生物安全柜;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手套、隔离衣、护目镜、面罩和呼吸罩;加强对废弃物处理的管理;急性危险药物暴露应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14.
随着抗肿瘤药物在临床上的不断应用,肿瘤科护士的职业健康和防护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关注。Angela等报道职业接触抗肿瘤药物使护士的淋巴细胞染色体突变,姊妹染色体交换频率增大,DNA断裂增多。为进一步探讨抗肿瘤药物对肿瘤科护士健康的影响,对在肿瘤科工作连续5a以上,每天从事抗肿瘤药物治疗操作的护士外周血粒细胞、单核细胞的凋亡进行了研究,以进一步揭示抗肿瘤药物的职业危害,加强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认识化疗药冲配工作的职业风险,提高防护意识。方法对配置人员进行防护意识及防护知识的培训,同时完善配置规范。结果 10名固定在药物配置岗位的人员一直能自觉遵守操作规程,精神状态较好,无异常脱发现象,一年一度体检的肝、肾生化指标、血象均正常。结论加强化疗药配置操作者的防护意识,严格执行化疗药配置制度,是化疗药配置工作中职业防护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制定防护措施,减少危险药物的暴露风险。方法通过文献,查找危险药物暴露对职业接触的医务人员健康危害的依据,呼吁政府部门和医院领导,加强对危险药物暴露的管理,科学设置配药场所,建立教育和培训制度,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确保职业性接触危险药物的医务人员身体健康。结果国内许多医院建立了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由受过培训的专业人员,严格按照操作程序进行抗肿瘤等危险药物的配置,减少了危险药物暴露的机会。结论我国的医务人员化疗防护培训严重不足,防范意识薄弱,应引起有关部门和医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制定并落实有效的防护措施,确保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  相似文献   

17.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PIVAS)调配的药品包括全静脉营养液、细胞毒性药物和抗生素等静脉用药.护理人员在病区调配药品的过程中,可能接触到抗肿瘤药物,处于急性刺激、过敏反应、遗传毒性、致癌与致畸等职业暴露危害中.PIVAS对抗肿瘤药物进行集中调配,可减少其对护理人员的暴露危害及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对从事药品调剂的药剂人员进行职业防护,是PIVAS必须要解决的一大问题.作者对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PIVAS的相关工作经验做一总结,报道如下.关键词: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抗肿瘤药物;职业暴露;防护分类号:R95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2838(2013)05-0388-03  相似文献   

18.
职业防护教育干预对接触抗肿瘤药物护士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素兰  王敏  于作芳  张桂荣  桓秀杰 《河北医药》2011,33(15):2373-2374
抗肿瘤药物大多数是细胞毒制剂,具有致突变、致癌、致畸性,在杀伤癌细胞的同时,对人体的正常组织细胞也具有杀伤或抑制作用。如果防护不当,会对接触抗肿瘤药物的护士的健康产生危害。调查显示综合医院护士对接触抗肿瘤药物相关知识的认知和职业防护行为较差。  相似文献   

19.
目的使肿瘤科护理人员加强自我防护意识,促进护理工作更好开展。方法对国内外抗肿瘤药物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开展抗肿瘤药物相关知识的用药教育;并设计调查问卷,对回馈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护理人员在抗肿瘤药物的相关知识方面存在一些缺陷,对职业防护的认识存在不足,在毒性药品的配制方法上也存在问题。结论临床药师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用药指导,不仅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药物知识水平,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同时,也促使其加强自身防护,避免职业性伤害。  相似文献   

20.
因为环境与饮食因素,在我国肿瘤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化学药物治疗是抗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然而抗肿瘤药物毒性大,医务人员在配置及使用过程中可能会接触并吸收,对健康造成危害.只有做好职业防护,方能保证医务人员的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