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诺和锐30联合维格列汀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期间收治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102例,观察组51例,对照组51例,对照组给予诺和锐30治疗,观察组给予诺和锐30联合维格列汀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值为(7.21±2.21)mmol/L,餐后血糖值为(9.34±3.01)mmol/L;对照组空腹血糖值为(10.23±3.02)mmol/L,餐后血糖值为(14.87±3.23)mmol/L。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值和餐后血糖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诺和锐30联合维格列汀在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方面具有十分确切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正>2007年我院内分泌门诊主诉为多尿、多饮、乏力、体质量下降的36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半数患者有糖尿病家族史,在给予生活方式和合理饮食指导后,依据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空腹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尿常规的检测结果,使用甘精胰岛素或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初诊治疗组)16例:尿酮体±~+而无明显酸中毒临床症状,空腹血糖11.61~21.22mmol/L,餐后2h血糖14.34~34.21mmol/L,空腹胰岛素6.41~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应用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11月至2019年3月我院初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的80例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初诊顺序将他们分为两个小组,每组40例2型糖尿病患者,在其他条件一致的情况下,对照组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单药二甲双胍进行治疗,观察组2型糖尿病患者在二甲双胍的基础上加以瑞格列奈进行治疗,比较两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经过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67.5%,观察组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0%,两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将瑞格列那联合二甲双胍应用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过程中,能够有效地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产生,促进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中国医药科学》2017,(13):170-173
目的研究穴位埋线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穴位埋线对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临床纳入我院2014年5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120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60例。其中60例患者采用糖尿病基础治疗以及饮食控制治疗作为对照组,另60例患者在上述基础上给予穴位埋线治疗作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治疗效果、一般资料以及临床各指标等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67%(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体重、BMI、腰围、臀围以及腰臀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述指标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FPG、2hPBG、HbAlC、C肽、TC、TG、LDL-C以及HDL-C水平均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G、LDL-C以及HDL-C水平仍无差异(P>0.05),而观察组FPG、2hPBG、HbAlC、C肽以及TC水平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埋线对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较好,明显减轻患者体重,改善血糖及胆固醇水平,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诊肥胖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0例初诊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设为本次研究对象,入院时间均为2018年1月-2019年1月,采用双盲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各45例患者,分别给予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和常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观察和研究。结结果:实验组患者的TC水平为(6.23±0.69)mmol/L,TG水平为(2.85±0.80)mmol/L,HDL-C水平为(0.97±0.24)mmol/L,LDL-L水平为(4.24±0.87)mmol/L;常规组患者的TC水平为(4.10±0.66)mmol/L,TG水平为(1.67±0.44)mmol/L,HDL-C水平为(1.27±0.52)mmol/L,LDL-L水平为(2.17±0.45)mmol/L,P0.05.结结论:在对初诊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使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能够对患者的TC、TG、HDL-C、LDL-L水平起到显著的改善作用,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张芳 《首都医药》2016,(6):50-51
目的分析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84例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95%(P<0.05)。结论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疗效安全,改善患者体重和血脂水平,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诺和龙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诺和龙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2月~2009年12月本院收治的142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以本院同期收治的单用诺和龙治疗的142例初诊型2型糖尿病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血糖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诺和龙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诊型2型糖尿病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胰岛素泵联合吡格列酮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窦念涛 《安徽医药》2009,13(6):665-666
目的评价胰岛素泵联合吡格列酮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34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泵治疗(CSⅡ)和CSⅡ合用吡格列酮组强化治疗2~4周。结果发现CSⅡ合用吡格列酮胰岛素用量减少(P〈0.01),HoMA-IR下降(P〈0.05),且无严重低血糖反应,肝肾功能损害等副作用。结论CSⅡ合用吡格列酮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更能有效的控制血糖,减轻胰岛素抵抗和改善胰岛B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9.
伴肥胖的Ⅱ型糖尿病临床日渐增多。糖尿病与肥胖二者互相影响,肥胖患者难以坚持饮食、运动疗法,成为难治病例,使用口服降糖药、胰岛素后,肥胖患者成为体重更易增加的患者群。为了克服上述困难,笔者从1993年~1995年对36例肥胖型Ⅱ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针刺治疗,收到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 36例均为门诊病人,男11例,女25例;年龄26~78岁;病程3个月~9年。全部病例由美国生产的Ⅱ型血糖仪检查确诊。血糖值7.3~15.8 mmol/L。根据首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肥胖症研究学术会制定的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胰岛素强化治疗在初诊2型糖尿病中的疗效,用于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回顾168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治疗组显效51例,总有效率90.48%;对照组显效34例,总有效率69.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能够有效控制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和血脂,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对胃癌合并非肥胖型糖尿病患者术后糖代谢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由同一组医师实施手术治疗的胃癌合并非肥胖型糖尿病患者共110例病历资料,按不同的消化道重建方式分为毕Ⅰ组、毕Ⅱ组和Roux-en-Y组,进行术前和术后3个月口服葡萄糖2h血糖(2hPG)、诺和锐和来得时用量、GHbA1C的组内和组间比较.结果 组间比较,在2hPG、诺和锐和来得时用量、GHbA1C方面,Roux-en-Y组均比毕Ⅰ组、毕Ⅱ组下降(P<0.05).组内比较,在2hPG、诺和锐和来得时用量、GHbA1C方面,术后Roux-en-Y组和毕Ⅱ组均较术前下降(P<0.05).结论 毕Ⅱ、Roux-en-Y式吻合重建能改善胃癌合并非肥胖型糖尿病患者术后糖代谢,且Roux-en-Y式优于毕Ⅱ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7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初诊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116例进行分组研究,按照硬币法分为对照组(n=58,单纯采用门冬胰岛素30治疗)和试验组(n=58,采用门冬胰岛素30~+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改善水平及临床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后的HbA_1c、2hPG、FBG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统计比较,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可显著改善血糖水平和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临床可将其作为理想治疗方案使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3.
欧盟专利药品委员会(CPMP)根据罗氏公司生产的减肥药品“赛尼可”(奥利司他)最新的临床研究,批准该药增加治疗用途。据临床验证,该药对Ⅱ型糖尿病引起的超重和肥胖也有明显的改善和治疗作用。在Ⅱ型糖尿病患者中,绝大多数的患者同时也是超重或肥胖患者,所以加强对体重的控制是对患者采取的重要治疗措施。临床表明,Ⅱ型糖尿病患者适度减轻自己的体重,其血糖指标就会大大改善,高血压和高胆固醇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严重程度也会明显降低。根据“赛尼可”临床研究资料,服用该药减轻的体重是单纯节食减少体重的3倍,对血糖控制的临床改善比单…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2型糖尿病患者常伴超重与肥胖,有研究显示,超重与肥胖会影响糖尿病患者的预后[1],传统的方法采用体质指数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的超重与肥胖情况,容易忽略一些隐性肥胖患者[2,3]。本研究旨在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营养状态评价,观察腰臀比(WAR)与MI评价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的效果,指导临床工作。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12年5月至2013年5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沙格列汀联用二甲双胍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7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资料,按照随机、对照、双盲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记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沙格列汀,连续治疗16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同时对两组的体质量指数(BMI)和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FPG、2h PG、Hb A1c控制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BMI及HOMA-β改善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格列汀联用二甲双胍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能明显改善患者血糖水平和β细胞功能,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格列奇特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Ⅱ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120例肥胖的Ⅱ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格列奇特组、二甲双胍组、格列奇特联合二甲双胍组,对照了解治疗前后血糖、血脂、胰岛素的改变情况。结果使用联合治疗后患者血糖水平明显降低,血脂降低、胰岛素抵抗明显改善。结果格列奇特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Ⅱ型糖尿病的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正>胰岛素抵抗与胰岛B细胞功能减退是2型糖尿病的两大病理生理特征。近年来,多项研究证实肥胖是糖尿病独立危险因子。肥胖与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B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抵抗的关系目前有很多报道,但关于腰臀比与初诊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及胰岛B细胞功能关系尚未见报道。本研究分析84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腰臀比(简易腹型肥胖指数)状态下胰岛素抵抗及B细胞功能特点,为初诊糖尿病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在初诊血糖较高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对空腹血糖>11.1 mmol/L的82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CSⅡ组、每日MDI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结果两种方法均能有效降低血糖,但达标时间、胰岛素总量CSⅡ组显著少于MDI组,低血糖发生率CSⅡ组显著低于MDI组。结论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能较快、平稳控制血糖,优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并可减少低血糖发生危险,缩短住院时间,减少胰岛素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CSⅡ)与诺和锐R 加诺和灵N (MSⅡ)治疗初发2 型糖尿病的临床对比分析,探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在初发2 型糖尿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已确诊为初发2 型糖尿病的患200例,随机分为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CSⅡ) 组和诺和锐R 加诺和灵N (MSⅡ) 组.记录治疗前后血糖、并比较血糖达标所需要的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等情况.结果 两种方法均可使血糖达标,而CSⅡ组治疗后稳定期血糖明显低于MS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SⅡ组的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均明显小于MS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在临床上是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预后。方法选自本院2008年2010年收治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共50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回顾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对比患者接受治疗前后各项临床指标的变化。结果相对于治疗前,患者接受治疗后血糖变化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前后对比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对患者接受平均时间为1年的随访,患者在2年内大部分均能控制血糖达标。结论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泵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指标,使得高血糖的毒性威胁被抑制,让受到糖毒性伤害的胰岛素β细胞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恢复,还能够让胰岛β细胞本身的细胞功能衰退速度减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