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肺隔离症是一种少见的肺部发育畸形,常规X线检查难以确诊,X线平片常可发现病变,但定性诊断有时较困难。胸部CT扫描。特别是病灶范围薄层增强扫描,不仅能显示病变的形态特征及周围组织的变化,而且容易显示异常供血动脉,从而大大提高诊断的正确性,本文收集了12例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患者,结合有关资料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肺隔离症的CT表现特点。方法:收集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肺隔离症的临床与CT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5例病变均位于两肺下叶后基底段,其中右侧1例,左侧4例。叶内型4例,叶外型1例。病变呈囊状、蜂窝状改变者3例,囊实性病灶1例,实性病灶1例。并发感染者3例,表现为病灶边缘不清、囊内有液平,且病灶周围有局限肺气肿。无感染的2例病灶边缘光滑锐利。增强扫描病灶实性部分明显增强,全部病例均显示异常供血动脉。结论:肺隔离症是发生于肺组织的先天性畸形,充分显示异常血管影对确定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4.
肺隔离症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建国  刘忠令 《人民军医》1998,41(3):158-159
肺隔离症为肺先天性发育异常,较少见。本组3例在入院前长期误诊,入院后分别经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及手术证实。1 病例报告  例1 男,28岁,自1995年11月受凉后出现咳嗽、咯痰。1996年2月痰量增多,带血丝,伴低热。外院胸片发现左下肺片状阴影,抗炎治疗1月余,症状无改善,后经抗痨治疗4月余症状好转。1996年8月,劳累后咯鲜红色血液100ml入我院。查体:体温37.2°C,脉搏75/min,呼吸17/min,血压15/9kPa。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无紫绀。胸廓无畸形,左下肺可闻及湿音。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1.6×109/L,中性0.80,淋巴0.17,血沉24mm/h。痰…  相似文献   

5.
肺隔离症的CT诊断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分析肺隔离症的CT表现,以提高诊断正确率。材料和方法:对13例肺隔离症患者采用胸部CT扫描,病灶薄层增强扫描,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13例患者的病灶均位于两肺下法后基底段。在CT片上13例中有10例表现有异常供血血管。结论:CT在诊断肺隔症上具有较高的价值,特别是能显示供血血管  相似文献   

6.
肺隔离症的影像诊断和介入治疗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肺隔离症的影像学表现及介入治疗的应用价值. 资料与方法对5例肺隔离症患者的X线平片、CT、MRI表现进行分析,并对隔离的肺组织的供血动脉进行栓塞. 结果 X线平片主要表现为囊状或团状高密度影及支气管扩张样改变,CT、MRI可发现部分异常供血动脉,血管造影均能发现供血动脉,经异常供血动脉采用不锈钢圈栓塞后临床症状逐渐减轻、消失,随访6个月~1年,症状未再复发. 结论在影像诊断方面,X线平片难以确诊,CT、MRI可部分确诊,而DSA检查是肺隔离症诊断的金标准.经异常供血动脉栓塞治疗肺隔离症安全,患者痛苦小,并发症少,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肺隔离症的影像学诊断(附15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报告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肺隔离症15例。术前仅5例诊断正确,余多误诊为良性肿瘤或囊肿。14例为肺内型,1例为肺外型;11例为囊性型,4例为实质型。病变多位于左下叶后基底段(9例),右下叶后基底段3例,左肺下叶外基底段,右肺中叶及左肺中叶各1例。平片的X线表现为边缘清楚的团块状阴影或薄壁的含气囊状阴影。CT和血管造影可显示供血动脉,有决定性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肺隔离症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作者报告经手术,病理和临床证实的肺隔离症23例,其中20例(86.9%)术前影橡检查做出正确诊断。描述了本病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及其表现,讨论了各种影像方法在诊断本病中的作用。笔者认为,当患者有反复肺部感染病史,X线平片发现肺下叶后基底段囊状或肿块状阴影,经抗炎治疗长期不吸收,应怀疑本病。B超,CT或MRI能显示其供血动脉,对诊断非常有帮助,主动脉造影对本病的确诊有特殊价值。最后,作者提出了本病的最佳  相似文献   

9.
肺隔离症CT诊断(附7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肺隔离症最初(1946年)由Pryce提出,属于肺先天性发育畸形,在肺发育过程中,因肺动脉发育异常,由主动脉分支供血,隔离肺组织与支气管不相通,形成无功能局限性肺组织.根据发生部位可分种肺叶内型和肺叶外型.过去一般用X线平片、体层摄影、支气管造影或主动造影检查.近年来采用CT检查,对病变定位、定性有更大的优越性.笔者结合有关文献复习,对7例肺隔离症CT影像表现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0.
病例资料 女 ,2 3岁 ,反复咳嗽 ,咳痰 4年。多次胸片诊断为左肺下叶炎性改变 ,经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 ,但左肺下叶阴影未完全消散。无咯血、脓痰及胸痛。查体 :胸廓无畸形 ,左下肺呼吸音稍弱 ,未闻及干、湿性音。实验室检查无异常。螺旋CT平扫 :左肺下叶后基底段紧邻降主动脉见 6 .0cm× 6 .2cm的不规则软组织肿块 ,其内密度不均匀 ,中心有低密度区 ,CT值为1 6~ 2 3HU ;降主动脉有一“漏斗状”软组织影与病灶相连 (图 1a)。螺旋CT血管造影示左肺下叶病灶周围呈环状强化 ,其内大部分为低密度无强化区 ,CT值8.4HU ;胸主动脉左侧壁有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肺隔离症的价值。方法对6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影像资料完整的肺隔离症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病例使用多层螺旋CT胸部平扫、增强扫描及病灶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最大密度投影(MIP)。结果6例中,病变位于左下肺后基底段4例,右下肺后基底段2例。呈囊性病灶1例,实性病灶3例,囊实性病灶1例,多结节融合肿块影1例。增强CT扫描及多种重建后处理图像可显示病灶强化特点、异常供血动脉、引流静脉及其与病变结构的关系。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血管成像能很好地显示肺隔离症的病变特征。  相似文献   

12.
肺隔离症的CT诊断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肺膈离症的CT表现,以提高诊断正确率。方法收集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肺隔离症10例,其中肺内型9例,肺外型1例。全部病例均作胸部CT扫描,5例病灶薄层增强扫描。结果10例患者的病灶均位于两下肺后基底段。呈囊性病灶3例,实性病灶3例,囊实性病灶4例,病灶周围有局限性肺气肿7例,在CT片上10例中有7例显示有异常供血动脉。结论CT不仅能显示病变的形态特征及周围组织的变化,而且对异常供血动脉的显示率高,在诊断肺隔离症上有重要的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肺曲菌球的影像检查技术及X线表现。方法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肺曲菌病患者,采用常规X线照片、体层及CT等检查技术,通过集体读片分析其影像学特征。结果与病理对照,单纯胸片检查诊断符合率60%(9/15),胸片加体层诊断符合率80%(12/15),而胸片加CT诊断符合率达93.3%(14/15)。其中较有特征的征象“新月征”40%(6/15),“气环征”20%(3/15),曲菌球可随体位改变33.3%(5/15)。结论“新月征”、“气环征”以及球形病灶随体位改变可作为肺曲菌球的影像学特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3D SCTA)对显示肺隔离症异常血管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肺隔离症患者的胸部CT平扫、增强及病灶区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多平面重组(MPR)的影像资料.结果:12例为肺叶内型,3例为肺叶外型;10例位于左下肺,5例位于右下肺;增强CT显示13例有异常供血动脉自胸主动脉进入两下肺病灶;MIP或MPR显示了经手术证实的16条异常供血动脉中的15条,并清楚显示了其分支和行程,与术中所见基本一致.结论:螺旋CT血管成像(SCTA)及其重组技术能很好地显示肺隔离症的异常血管,对肺隔离症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以取代血管造影.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实性肿块型肺隔离症CT表现特点,以提高其诊断率。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手术证实的实性肿块型肺隔离症患者的CT资料,观察病变的部位、形态、密度、边缘、与周围结构关系及其强化特点。结果9例中病变位于左下肺7例,右下肺2例;病变呈"珊瑚状"7例;密度不均匀9例,表现为多数囊样稍低密度区,增强后尤为明显;边缘光滑、清楚8例,模糊1例;病灶与主动脉分界清楚9例,相邻横膈面胸膜肥厚7例,呈肋骨样肥厚;动脉期病灶内可见多数扭曲、紊乱的血管影9例,可见明确供血动脉2例,肿块边缘及主动脉旁见圆形血管断面强化影9例。结论实性肿块型肺隔离症在发生部位、形态、密度、边缘、与周围结构关系及其强化特点上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对其CT表现全面分析能够提高术前诊断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叶内型肺隔离症的CT影像特征,分析疾病发病机理,提高影像诊断的准确率。资料与方法对16例叶内型肺隔离症患者发病部位、形态、病变周围情况、病变与血供关系等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病例均采用多层螺旋CT(MSCT)平扫及增强扫描,应用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及最大密度投影(MIP)等方法进行观察。结果 16例中病变位于右下肺5例,左下肺11例。表现为大片状不均实变其间囊状透亮区8例,表现为软组织肿块影或囊实性肿块影4例,表现为单纯囊性肿块3例,仅见到异常供血动脉而肺组织未见明确异常1例。除以上表现外,异常供血区内肺组织见到肺气肿8例,支气管扩张4例。所有病例均经MPR、MIP及CPR等重组方法发现异常体动脉供血,所有体循环供血动脉均来自主动脉,供血动脉1支15例,2支1例,只有异常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无隔离肺肿块1例,引流静脉为肺静脉14例,引流入奇静脉2例。供血动脉分支范围在病变范围内10例,供血动脉分支范围大于病变范围6例。结论叶内型肺隔离症实质是局部肺血供的异常,体循环异常供血动脉既供应影像学表现异常的肺组织,同时也可供应其周边的影像学表现正常的肺组织;异常供血区内可见到正常、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病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胸部X线平片和CT表现,并与40例单纯肺结核患者对照结果21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中,15例病变发生在单纯继发性肺结核非好发部位,14例累及2个或以上肺段,12例影像学表现为小片状淡薄影,7例伴弥漫粟粒性病灶,11伴肺门和/或纵隔淋巴结肿大,6例伴有肺外结核而40例单纯肺结核中有29例发生在上叶的尖后段、下叶的背段,30例仅累及1个肺段,31例影像表现为致密的斑片影,23例伴有纤维增殖灶,19例有1个或多个空洞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艾滋病合并肺结核与单纯肺结核在影像学表现上有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