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是消化道大出血中最常见原因[1] ,以中老年人居多。 1980年~ 1999年 ,我院共诊治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 10 3例 ,其中 ,老年人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 13例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性 11例 ,女性 2例 ,年龄 6 0~84岁。既往有溃疡史 8例 :9例有呕血 ,13例均有便血、休克 ,Hb 4 5~ 88g/L。内科治疗 (选择性动脉造影+胰十二指肠上动脉弹簧圈止血 3例 )无效行手术治疗 10例 ,急诊手术 3例 ;术前胃镜检查 11例 (8例确诊 ,3例发现十二指肠有血液 )。溃疡部位 :十二指肠球部 12例 ,十二指肠降部 1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在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04~2009年腹腔镜高选择迷走神经切断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球部穿孔或内科治疗无效的十二指肠球部溃汤18例。结果随诊8月到5年,其中17例未见有溃疡复发,1例胃镜检查时有十二指肠球部炎症,I度糜烂。结论腹腔镜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创伤少,病人恢复快,术后病人疗效理想。选择合适病例,正确的手术操作,是合适用于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诊胃镜检查在小儿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救治价值.方法:对2009年1月到2013年12月间救治的接受急诊胃镜检查的32例小儿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病例经胃镜检查明确诊断并救治成功,其中胃溃疡3例(9.4%),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1例(34.3%),十二指肠球后溃疡1例(3.1%),球部及球后多发溃疡1例(3.1%);急性胃黏膜病变8例(25%),糜烂性十二指肠球部炎症4例(12.5%),浅表性胃炎伴十二指肠炎3例(9.4%),合并贲门黏膜撕裂伤1例(3.1%),食道静脉曲张出血1例(3.1%).结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是小儿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以少量和中等量出血为主,除对症及全身止血治疗外,应积极通过急诊胃镜等手段查找和去除病因,评估再出血的危险性,必要时可采取内镜下止血治疗.采用内科保守治疗,预后多较好,合并大出血者可采取外科手术治疗或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在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04~2009年腹腔镜高选择迷走神经切断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球部穿孔或内科治疗无效的十二指肠球部溃汤18例。结果随诊8月到5年,其中17例未见有溃疡复发,1例胃镜检查时有十二指肠球部炎症,Ⅰ度糜烂。结论腹腔镜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创伤少,病人恢复快,术后病人疗效理想。选择合适病例,正确的手术操作,是合适用于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超选择性肾动脉造影与栓塞在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AML)破裂出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8例RAML患者均做B超和CT检查,破裂出血诊断明确,急诊在DSA下患侧肾动脉造影与栓塞。结果14例栓塞后出血即止。2例术后仍有间歇性肉眼血尿,再次栓塞后血尿消失。2例栓塞术后血压不回升,急诊患侧肾脏切除。术后做B超或CT显示血肿逐渐缩小,术后3个月行IVU或ECT显示患侧肾功能正常。结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破裂出血一旦诊断明确,保守治疗无效,急诊选择性肾动脉造影和栓塞治疗,具有止血迅速、并发症少、疗效肯定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后迟发出血的护理.方法 对6例迟发出血惠者采用明胶海绵、弹簧圈栓塞荆注入靶动脉,将其出血血管腔及动静脉瘤腔闭塞.做好术前、术中、术后各项护理.结果 6例迟发出血患者经介入栓塞靶动脉后,出血症状迅速消失.2个月后复查静脉尿路造影显示患者肾功能存在.结论 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MPCNL术后迟发出血疗效可靠.充分做好各项护理和并发症的观察是确保介入栓塞治疗顺利完成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7.
方力 《中国医师杂志》2000,2(7):418-418
出血是胃大部切除术后较常见、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我院从 1992年 1月至 1998年 12月共做胃大部切除术 867例 ,其中术后近期出血 8例 ,经保守治疗无效而再次手术。现就出血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本组 8例中 ,年龄 2 4~ 65岁 ,平均 4 2岁。其中急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 4例 ,胃溃疡、胃癌 3例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十二指肠血管畸形 1例。 8例胃大部切除时均采用BillrothⅡ式吻合。1·2 术后出血原因 :8例术后出血 80 0~ 160 0ml,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失血性休克 ,经再次手术治愈。其中胃空肠吻合口止血不严…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严重鼻出血的选择性血管造影诊断和超选择性血管栓塞治疗。方法: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穿刺,送入5FCobra导管,入颈总动脉,行选择性血管造影,对出血血管进行分析、诊断,采用直径为140~250μm的真丝线段超选择性栓塞出血血管。结果:全部病例止血效果确切,术后随访2月~1年无复发,8例患者1周内行耳鼻喉手术,均明显减少了术中出血,降低了手术难度,提高了手术成功率。结论:本组资料表明:选择性血管造影的诊断,超选择性的栓塞治疗,相应大小的栓塞物质和颗粒,适当的栓塞速度是成功的关键。上颌动脉栓塞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的止血与治疗方法,并为耳鼻喉的部分手术开辟了良好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微创经皮肾镜取石(MPCNL)术后出血行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48例MPCNL术后出血患者行肾动脉造影,并采用不同栓塞材料对出血动脉行超选择性栓塞治疗.分析其肾动脉造影表现、栓塞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等.结果 48例患者经肾动脉造影后均可明确肾动脉出血部位,造影剂外渗伴假性动脉瘤28例,血管破裂对比剂外渗20例.经超选择插管明胶海绵颗粒或弹簧钢圈栓塞后均能有效止血,其中采用聚乙烯醇颗粒(PVA)+弹簧钢圈12例、明胶海绵+弹簧钢圈24例、PVA+明胶海绵+弹簧钢圈12例.栓塞后造影显示出血动脉中断闭塞,对比剂外溢出血染色现象消失,术后1~2d肉眼血尿消失.结论 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具有创伤小、疗效好、并发症少、能最大限度地保护肾功能等独特的优越性,可以作为MPCNL术后严重肾出血的临床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外科术后胆道大出血的临床表现及影像诊断、介入治疗方法。方法:总结近5年来22例外科术后胆道大出血应用腹腔动脉血管造影明确胆道出血部位,应用明胶海棉及钢圈介入栓塞治疗。结果:22例患者肝动脉血管造影显示20例有假性动脉瘤,2例呈柱状扩张,18例一次性栓塞后成功止血。3例为二次栓塞止血,1例3次栓塞止血。经半年~3年随访未见复发。结论:外科术后胆道大出血选择性肝动脉造影及栓塞治疗是较其它临床方法更为有效,安全的诊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选择性动脉造影和动脉栓塞在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大出血的诊断治疗中应用.方法:对我院收治的5例消化道大出血的病人行DSA造影,并行动脉栓塞或药物灌注止血治疗.使用5Fcobra导管和3Fsp微导管,选择性插管至腹腔干或肠系膜上、下动脉造影,并对明确出血血管行超选择插管至出血动脉行动脉栓塞止血治疗.结果:DSA示:3例造影未见明显的异常血管,仅给予缩血管药物灌注止血.2例有明确的出血征象,其中1例十二指肠降部动脉畸形,1例肠系膜上动脉的回结肠动脉末梢破裂出血,用微导管插至出血动脉末级分支行明胶海绵及真丝线段颗粒栓塞治疗,均达到止血作用.结论:选择性动脉造影对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大出血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通过选择性插管行DSA并对异常血管或出血血管栓塞和药物灌注可以起到诊断与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水囊压迫联合动脉栓塞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8例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先予以水囊压迫止血,再应用介入技术行动脉栓塞术治疗.结果 8例经保守治疗无效的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经水囊压迫联合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后止血成功.结论 水囊压迫联合子宫动脉栓塞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具有止血迅速、简单安全易行、创伤小的特点,值得临床尤其是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0例经胃镜检查已确诊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给予口服中药。结果120例病人治愈86例占71.7%;好转23例占19.1%;11例占9.2%无效;治疗总有效率达90.8%。结论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介入超选择子宫动脉栓塞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8例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行超选择性子宫动脉造影证实后,用新鲜的明胶海绵颗粒混合抗生素栓塞子宫动脉,术后随访1~2年观察疗效。结果本组治疗28例产后出血患者,全部成功栓塞双侧子宫动脉,术后阴道流血停止,术后12月内28例患者均恢复规律月经,有3例在24个月后再次怀孕。结论超选择子宫动脉栓塞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是一种安全、创伤小及疗效显著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在抢救急性动脉大出血中的方法、注意事项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7例动脉性大出血患者介入诊治资料。均采用改良式Seldinger技术行右股动脉穿刺入路,行选择性或超选择性动脉造影明确出血部位,用明胶海绵栓塞出血靶血管或注射血管收缩剂进行止血。结果:37例大出血患者(盆腔大出血2例。肾出血5例,胆道术后大出血1例,上消化道大出血8例,下消化道出血5例,肝癌破裂出血1例,妇科大出血8例,支气管大咯血7例),30例一次性栓塞止血成功,1例两次栓塞止血,1例栓塞止血失败,5例下消化道出血经导管灌注垂体后叶素止血效果明显。结论:介入放射学经皮选择性及超选择性动脉造影术对动脉性大出血定位诊断明确。经导管栓塞出血靶血管或注射血管收缩剂止血安全、高效,可以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告 30a来收治的胃十二指肠血吸虫病 12例 ,旨在提高对该病的再认识。1 临床资料 本组男 11例 ,女 1例。年龄 44~ 70岁。均有血吸虫疫水接触史 ,胃十二指肠血吸虫病临床以腹痛为主要症状 ,诊断主要依赖于病理检查 ;本组术前行胃镜检查 9例 ,胃肠造影 10例 ,仅 1例胃镜黏膜活检见血吸虫卵沉积确诊 ,可见术前确诊困难。本组 12例中 ,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 1例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1例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 1例 ,胃窦部溃疡 2例 ,胃癌 7例。术后标本病理检查 :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 1例 ,病理见胃体及胃窦部广泛黏膜糜烂 ,出血伴血吸虫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在诊治顽固性鼻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6例顽固性鼻出血患者使用常规方法止血治疗无效后,采用Seldinger技术经皮穿刺法做右侧股动脉穿刺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查明出血部位及责任血管后施行超选择性血管内栓塞治疗。结果6例患者中5例栓塞同侧颌内动脉一次止血治疗成功,另1例经加栓同侧面动脉及对侧颌内动脉而治愈。结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是诊断与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栓塞脾出血动脉在脾脏破裂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用Seldinger技术穿刺侧股动脉,将导管放至脾动脉主干后造影,显示脾脏出血部位,再将导管超选择放至出血(叶、段)血管,注入聚乙烯醇(PVA)、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剂进行止血。结果:12例脾动脉造影显示脾外伤(夏氏分级)Ⅱ级5例,Ⅲ级5例,Ⅳ级2例。12例患者均1次栓塞成功,其中脾叶动脉血管栓塞3例,脾段动脉血管栓塞9例。术后无再出血、严重感染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超选择性栓塞脾出血动脉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出血的一种有效、易行、安全、微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在诊治顽固性鼻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6例顽固性鼻出血患者使用常规方法止血治疗无效后,采用Seldinger技术经皮穿刺法做右侧股动脉穿刺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查明出血部位及责任血管后施行超选择性血管内栓塞治疗。结果6例患者中5例栓塞同侧颌内动脉一次止血治疗成功,另1例经加栓同侧面动脉及对侧颌内动脉而治愈。结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是诊断与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雪年  黄晶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3):5260-5261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改良Seldinger技术对32例难治性产后出血产妇行股动脉穿刺,通过DSA明确出血部位后,选择性应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血管,并行髂内动脉造影,确认栓塞成功。结果:手术时间为30~50 min,栓塞后即刻止血29例,第2次栓塞止血2例,1例羊水栓塞合并DIC而行子宫切除术。所有病例均出现疼痛、发热、恶心、呕吐等栓塞后综合征,经对症处理后缓解,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是一种迅速、有效、创伤小、并发症少的止血方法,而且可以保留生育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