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芳 《中原医刊》2003,30(2):6-7
目的:探讨口腔局麻无痛注射方法。方法:选择330例患者采用美国The Wand无痛局麻注射仪,应用2%利多卡因行口腔传导阻滞,牙周膜麻醉,局部浸润麻醉,流速均匀注射。结果:330例患者共672颗患牙分别应用The Wand无痛局麻注射仪和手推一次怀注射器进行麻醉,发现患者受试侧注射时疼痛明显好于手推注射侧,受试侧麻药显效也较快,但麻醉效果上无明显差别。结论:The Wand无痛仪运用于口腔阻滞,浸润,牙周膜麻醉,有效的减小了患者对注射麻药时的恐惧,减小了注药时的疼痛与不适。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口腔修复治疗中活髓牙预备前运用The Wand口腔局部麻醉仪行局部麻醉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随机选择需行活髓牙预备的患者87例,分为2组,分别运用The Wand口腔局部麻醉仪和传统手动注射2 种方式。以VAS标尺法由患者对疼痛程度进行打分,口腔医师评价麻醉效果,统计麻醉完全、良好、有效和失败的比例,观察患者在麻药使用前后的心率、血压的变化。结果:2组患者的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麻醉完全、良好、有效和失败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种麻醉方式对心率、血压均无明显影响。结论:口腔修复治疗中活髓牙预备时运用The Wand口腔局部麻醉仪进行局部麻醉具有减轻疼痛、麻醉完全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牙体牙髓疾病无痛治疗的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78例牙体牙髓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数字随机分组法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39例病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无痛治疗,其中观察组给予阿替卡因联合肾上腺素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与VAS疼痛评分情况,对照组给予利多卡因联合肾上腺素麻醉。结果:1观察组中麻醉效果优良率为97.44%,对照组麻醉效果优良率为84.62%。观察组麻醉优良率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阿替卡联合肾上腺素对牙体牙髓疾病患者给予无痛治疗,有利于取得较好的效果,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视听结合分散法结合口腔无痛麻醉仪对儿童牙科牙髓治疗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8-12月于四川省人民医院就诊需要局部麻醉下进行乳牙牙髓治疗的儿童共13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n=69)及对照组(n=67).试验组以视听结合分散法结合无痛麻醉仪对其进行局部麻醉,对照组观看电视结合无痛麻醉仪对其进行局部麻醉.治疗过程中监测患者血压(BP)、心率(HR)及血氧饱和度(SpO2),治疗前后进行改良中文版儿童牙科畏惧调查表(CFSS-DS)评分,治疗后进行Wong Baker笑脸疼痛量表评分.结果 在操作过程中,试验组BP、HR、SpO2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在接受局部麻醉时,HR明显加快.治疗前后CFS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Wong Baker笑脸疼痛量表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视听结合分散法结合无痛麻醉仪对乳牙牙髓治疗具有良好效果,无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刘华  何俐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0,23(9):1057-1058,1054
目的:比较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局部浸润麻醉和牙周膜麻醉对下颌磨牙牙髓的麻醉效果。方法:将210例下颌磨牙急性牙髓炎患者随机均分为三组,采用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A组)、黏膜下浸润麻醉(B组)及牙周膜麻醉(C组)与无痛局麻仪和甲哌卡因进行局部注射。麻醉起效后常规行开髓和拔髓术。以视觉模拟疼痛法(VAS评分法)对治疗时的疼痛进行评分。采用SPSS12.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χ2检验。结果:A、B、C三组麻醉成功率分别为91.4%、55.7%、87.1%。A组与C组的差别无显著性(P>0.05),B组与A组、B组与C组间差别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下颌磨牙牙髓治疗中应用无痛局麻仪和甲哌卡因进行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和牙周膜麻醉,均能取得较好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 The Wand TM系统在牙髓病治疗中的镇痛效果。方法 将 32例急性牙髓炎或慢性牙髓炎急性发作患者 ,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试验组 (n=16 )采用 The Wand TM系统麻醉下开髓、拔髓 ,完成后立即请患者在疼痛表上自行评估划记 ,患者不能忍受时可退出试验 ,改用失活剂失活牙髓 ,对照组 (n=16 )采用常规中空注射器抽取相同局部麻醉药手持推注作局部麻醉 ,同样进行开髓、拔髓 ,也请患者自行评估划记。结果 麻药注射过程中试验组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 (P<0 .0 5 ) ;麻药起效时间试验组快于对照组 (P<0 .0 5 ) ;牙科恐惧及焦虑症试验组较对照组明显减轻 (P<0 .0 5 ) ;开髓、拔髓中的镇痛效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P>0 .0 5 )。结论  The Wand TM系统在牙髓病治疗中注射时疼痛 ,牙科恐惧及焦虑症 ,麻药生效时间优于传统的常规局部麻醉  相似文献   

7.
局麻药在治疗老年人急性牙髓炎中的应用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桂英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4):3171-3172
目的:观察碧兰麻、利多卡因在老年人急性牙髓炎牙髓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探讨牙髓治疗局部麻醉的最佳办法,争取老年病人良好的配合。方法:将132名老年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甲组68例采用碧兰麻注射,乙组64例采用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对照观察两种麻醉剂的麻醉效果。结果:碧兰麻无痛治疗有效率为94.12%,而利多卡因无痛治疗总有效率为82.81%。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碧兰麻总有效率优于利多卡因,在活髓牙治疗中,尤其是上颌后牙无痛治疗时,最好选用碧兰麻。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下颌磨牙急性不可复性牙髓炎行牙周韧带注射麻醉作用,讨论牙周韧带注射麻醉是否可行.[方法] 选择100例病人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应用STA计算机控制口腔无痛局部麻醉仪进行盐酸阿替卡因牙周韧带麻醉,对照组进行盐酸阿替卡因下齿槽神经阻滞麻醉.注射麻醉后进行牙髓治疗.利用100 mm直观模拟标度尺(VAS)及问卷获得患者牙髓治疗时的痛觉数据.[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疼痛感觉(VAS值)分别是15.36±1.50、14.78±1.50,实验组与对照组疼痛感觉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问卷调查实验组和对照组对麻醉方式满意率分别是94.0%、74.0%, 实验组与对照组麻醉方式满意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应用STA无痛麻醉仪行牙周韧带注射麻醉可以达到良好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9.
荣博 《当代医学》2021,27(19):148-149
目的 探究复方阿替卡因应用于儿童牙体牙髓无痛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于本院门诊行牙体牙髓无痛治疗的10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利多卡因进行浸润麻醉,观察组则应用复方阿替卡因进行浸润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麻醉起效时间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麻醉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儿童牙体牙髓无痛治疗中应用复方阿替卡因,可取得理想的麻醉效果,且麻醉起效迅速,不易发生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口腔无痛麻醉及心理诱导对儿童牙病治疗的心理影响。方法:收集2011年3月-2012年10月口腔科就诊的(3~6)岁儿童103例,采用表面麻醉加浸润麻醉的方法及无痛心理诱导,使其主动配合治疗,顺利完成治疗过程。结果:采用无痛麻醉及无痛心理诱导98例儿童患者主动配合治疗,完成了复杂的牙体牙髓治疗过程。结论:儿童牙病治疗中,无痛麻醉及无痛心理诱导,是治疗开始前必须的过程,该疗法可以放松儿童的恐惧心理,主动配合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复方阿替卡因在儿童牙体牙髓无痛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接受救治的牙体牙髓疾病患儿150例为研究对象,结合患儿诊治时间先后分为两组。对照组(75例)患儿均给予利多卡因术前麻醉,观察组(75例)患儿则给予复方阿替卡因术前麻醉,对比两组患儿麻醉效果差异,同时统计两组患儿麻醉起效时间、麻醉阶段、手术期间疼痛评分等指标差异,统计患儿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麻醉效果优良率(97.3%)与对照组患儿(84.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麻醉期间、手术期间疼痛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同时麻醉起效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4.0%)低于对照组(16.0%),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阿替卡因在儿童牙体牙髓无痛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良好,能有效缩短患者麻醉起效时间并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患儿疼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局部麻醉法和失活法在成人磨牙牙髓摘除术中的疗效。方法:选择280例成人磨牙慢性牙髓炎患者,按患牙部位随机分为麻醉组和失活组,各组上下颌磨牙各70例。麻醉组上颌磨牙采用含1:100 000肾上腺素的2%利多卡因2ml,行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下颌磨牙行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麻醉显效后行开髓引流、牙髓摘除术。失活组取尽腐质露髓者,直接封多聚甲醛失活剂,12~14d天复诊,未露髓者封三氧化二砷失活剂,行间接失活法,4d复诊,封药之前适当制备洞形,形成较好的固位形,复诊时常规开髓,摘除牙髓,两组患者在牙髓摘除术后行传统的根管治疗,观察每位患者在牙髓摘除术中的镇痛效果、开髓及牙髓摘除的时间、根管治疗期间疼痛反应及根管治疗术后1年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镇痛效果:麻醉组成功率70%,失活组成功率9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髓及牙髓摘除的平均时间:麻醉组平均(14±3.0)min,失活组平均(10±2.3)min,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管治疗期间麻醉组出现疼痛反应的发生率为15.71%,显著高于失活组的8.57%(P<0.05);临床疗效评价:失活组成功率95%,麻醉组成功率9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失活法在磨牙慢性牙髓炎牙髓摘除术中基本无疼痛、髓腔内无渗血、牙髓摘除效率高,根管治疗期间疼痛反应轻微,整体效果优于局部麻醉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的麻醉效果.方法:将要求无痛人流手术的86例患者随机分为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组(治疗组43例)和丙泊酚组(对照组43例).观察两组麻醉后的效果、苏醒时间、血压、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等变化及术后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低血压、心动过缓和呼吸抑制.治疗组患者苏醒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明显缩短,术后镇痛效果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术的麻醉,具有安全可靠、麻醉快捷、镇痛效果好、术后恢复迅速等优点,且能有效地抑制人流术后的子宫收缩痛.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The WandTM系统在牙髓病治疗中的镇痛效果.方法将32例急性牙髓炎或慢性牙髓炎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n=16)采用The Wa ndTM系统麻醉下开髓、拔髓,完成后立即请患者在疼痛表上自行评估划记,患者不能忍受时可退出试验,改用失活剂失活牙髓,对照组(n=16)采用常规中空注射器抽取相同局部麻醉药手持推注作局部麻醉,同样进行开髓、拔髓,也请患者自行评估划记.结果麻药注射过程中试验组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麻药起效时间试验组快于对照组(P<0.05);牙科恐惧及焦虑症试验组较对照组明显减轻(P<0.05);开髓、拔髓中的镇痛效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The Wand TM 系统在牙髓病治疗中注射时疼痛,牙科恐惧及焦虑症,麻药生效时间优于传统的常规局部麻醉.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复方阿替卡在儿童牙体牙髓无痛疗效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取该院在2014年1月-2015年1月实施治疗的100例牙体牙髓病患儿,采用双盲法将其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患儿实施利多卡因浸润麻醉,观察组患儿实施复方阿替卡因浸润麻醉,在两组患儿注射5 min后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麻醉效果及无痛情况。结果经过对比,观察组患儿完全无痛率为80.0%,对照组患儿则为58.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临床麻醉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发阿替卡因在儿童牙体牙髓无痛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并能够显著提高患儿的临床麻醉总有效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比较地佐辛与芬太尼复合应用丙泊酚在无痛人工流产麻醉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无痛麻醉的镇痛方式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8月贵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无痛人工流产的300例孕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0例.对照组给予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镇痛,观察组给予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镇痛,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T0),手术开始后3min(T1)及术后5 min(T2)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两组患者术后10 min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Ramsay评分.比较两组患者麻醉的起效时间、持续时间、清醒时间以及定向力恢复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临床特征比较无明显差异.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波动及血氧饱和度比较,T1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术后10 min的VAS评分以及Ramsay评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清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地佐辛联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麻醉镇痛效果优于芬太尼复合丙泊酚,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地佐辛联合丙泊酚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麻醉起效快,持续时间较长,安全性高,是对患者更好的镇痛方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及分析复方阿替卡因在牙体牙髓患儿行无痛治疗过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本科室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接收的患牙体牙髓的60例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参考组共30例,麻醉过程中应用利多卡因;麻醉组共30例,麻醉过程中应用复方阿替卡因。观察及比较2组的麻醉情况。结果与参考组患儿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麻醉组患儿的麻醉优良率明显更高(P0.05),麻醉组患儿的麻醉起效时间显著更短(P0.05),麻醉组患儿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更短(P0.05)。结论复方阿替卡因用于牙体牙髓患儿无痛治疗中的麻醉效果优秀,安全性较高,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两种局部麻醉方法在口腔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患者分成两组,试验组采用口腔无痛局麻仪注射碧兰麻麻醉,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手推针管式注射器注射2%利多卡因。比较注射疼痛程度、麻醉效果、恐惧程度。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疼痛程度恐惧程度均有显著差异;麻醉效果无显著差异。结论口腔无痛局部麻醉仪能有效地减轻注射中的疼痛,降低病人注射过程中的恐惧感,麻醉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牙髓摘除术的髓内麻醉法辅助麻醉效果。方法 选取临床行牙髓摘除术、常规麻醉后拔髓仍疼痛的患者42例,行髓内麻醉法辅助麻醉后,评价麻醉效果。结果 在42例患者中,40例患者经髓内麻醉法辅助麻醉后拨髓无痛,2例无效,均为后牙。结论 实验结果表明常规麻醉效果不理想的患者,行髓内麻醉法,可取得良好辅助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口腔科实施局部麻醉的过程中,应用阿替卡因完成麻醉后的临床效果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口腔科门诊拔牙患者60例,将其作为A1组(拔牙组)。同期选择牙髓治疗患者60例,将其作为A2组(牙髓治疗组)。采用阿替卡因对患者的局部黏膜下部进行浸润麻醉以及对患者的下牙槽神经进行阻滞麻醉。有效将两种麻醉的起效时间进行记录,并对麻醉的效果进行有效评价,观察患者麻醉后是否表现出了系列的不良反应。结果:针对患者采用阿替卡因进行麻醉,起效的时间较短,获得的麻醉效果确切,没有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在医院口腔科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采用阿替卡因对患者实施麻醉,表现出了较高的安全性以及有效性,成功凸显临床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