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微生物学检验,是一门应用微生物技术对药品在研制、生产、贮藏过程中进行质量检测和安全性评价的专业技术学科.<中国药典>在2000年版正式收载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法.为了更好地开展这项工作,我所组织省内各地市药检所对近五年来的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结果(共12889批)进行统计和汇总.此外,还对35家生产经营企业以及药品检验机构的工作人员进行了摸底调查,共同探讨了药品微生物污染的现状,通过将获取的信息进行综合性分析,期望对我省近五年来的不同来源、不同剂型的药品微生物污染情况作一个全面评价,为全国的药品微生物污染现状提供一个分析平台,并且为药品监管部门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持,为药品生产经营和使用单位提供今后的努力方向,同时也希望对药品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我国药品卫生标准与药品染菌情况的差距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钱维清 《中国药事》1999,(2):119-120
《中国药典》1995年版收载了药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法”,但《药品卫生标准》仍沿用1986年的部颁标准及1989年的若干补充说明,两者相隔10年之久。而随着我国GMP的逐步实施,生产工艺的不断改进,各类药品的微生物染菌程度得到有力的控制。特别是中药西...  相似文献   

3.
对药品检查中微生物方法学验证情况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版《中国药典》首次规定:当建立药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或无菌检查法时,应进行检查方法的验证,以确认所采用的方法适合于该药品的检查。国家药典委员会和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在《关于执行<中国药典>2005年版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和无菌检查法有关问题的说明》(国药典发[20  相似文献   

4.
对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进行方法学验证是现行《中国药典》的一大特点。药品生产企业必须对其所有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的品种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学验证,采用经过验证的方法检验,以保障得出可靠的结论。2005年10月国药典发[2005]98号文对各药品检验所进一步规定,药品在进行无菌检查及微生物限度检查时,应首先进行方法学验证,否则不能出具“符合2005版中国药典的规定”的结论。为此,广大药品微生物检验工作者做了大量的方法学验证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笔者根据所查阅的自2005年至2007年的相关文献资料,按消除抑菌作用需使用不同的处理方法,作如下归纳、综述。  相似文献   

5.
《中国药典》2000年版中规定,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时细菌菌落数、霉菌(酵母菌)菌落数超过了该品种微生物限度项下规定时,应从同一批号样品中随机抽样,复试2次,以3次平均值报告。本文就执行《中国药典》2000年版三年来微生物限度检查中,细菌数复试的观察、总结,对细菌数超标是否复试的问题提出了不同看法,供同行商讨。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口服药品中大肠杆菌与大肠菌群的检出率。方法:按中国药典2000年版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和最大可能数法(MPN)进行检查。结果:40批样品中均未检出大肠杆菌,其中有6批检出大肠菌群,检出率为15%。结论:检查大肠菌群比大肠杆菌更能反映药品受污染的程度。  相似文献   

7.
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开展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已近 30年 ,《中国药典》2 0 0 0年版首次分剂型载入了微生物限度标准 ,为药品微生物检验工作提供了更有力的依据。近年来有关微生物检验方面的研究成果不断报道 ,笔者现归纳如下以供参考 ,希望对药品微生物检验工作有所帮助。1 控制菌检查研究1.1 大肠菌群做为控制菌标准 李汉等 [1 ] 分别以大肠杆菌检查法和大肠菌群检查法检查了 2 4种中药材及 35种中成药 ,结果显示两种检查方法检出结果有较大差异 ,认为用大肠菌群作为药品卫生指示菌具有广泛的卫生学意义。朱世真等 [2 ] 比较了大肠杆菌与大肠菌群在 6 0…  相似文献   

8.
2001年我国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汪穗福  张坤 《中国药事》2002,16(11):710-711
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在我国开展了近 30年 ,其标准颁布实施已有 2 0年。《中国药典》 1995年版收载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 ,但限度标准尚未载入药典。之后 2 0 0 0年版以剂型载入微生物限度标准 ,该标准正确有效地规范了药品生产检定和监督的程序 ,为国家药品监督部门的监督管理、药品检验工作提供了更可靠的依据。对提高药品质量 ,保证人民用药安全有效起到重要作用。为了解 2 0 0 1年国内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的最新研究进展 ,笔者现综述如下 ,以供同行参考。1 大肠杆菌与大肠菌群检出率比较朱世真等[1] 对 6 0批原料及口服药品进行了两法检出…  相似文献   

9.
薄膜过滤法在药品检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光新兰  张洪  戴鹏飞 《医药导报》2006,25(3):253-254
薄膜过滤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附录所收载的无菌及微生物限度检查法中的检验方法之一。近年来,在药品检验中应用日趋广泛,具有简便、快速、准确的特点。该法在无菌检查中可以快速集菌;在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中可以除去药品中某些成分的抑菌作用;在药品微生物检查方法验证和从药物制剂中回收微生物的验证中都可以作为实验方法之一。此方法还应用于生物制品和药品包装材料的无菌检查。200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又特别指出该法应优先采用。  相似文献   

10.
药品的微生物污染会给人类造成严重后果。污染了微生物的药品根据不同的给药途径,对人体所致不同的损害,早已引起人们高度重视。自1972年以来,我国实行药品微生物染菌限度及无菌检查,相继制订了一系列控制药品染菌限度的卫生标准及其相应的各种非灭菌口服制剂、外用制剂的微生物染菌限度检查方法,以及灭菌制剂的无菌检查方法。本文对福州市1995~1999年(1~5月) 5年来各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及医疗单位制剂室生产、经营和使用的各种剂型的药品卫生质量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1检验结果1.15年…  相似文献   

11.
纳彬彬 《中国药事》1999,13(5):338-339
中药丸剂是以中药细粉或提取物加适宜的赋形剂而制成的制剂。《中国药典》收载有(水)蜜丸、水丸及浓缩丸等品种。其微生物限度检查已成为这类中药制剂的常规检查项目。本文统计昆明市药品检验所1988~1997年10年间对所管辖的生产、经营及使用单位共431批次的中药丸剂的微生物限度检验结果(见表1、2、3)。表1 昆明中药厂丸剂微生物限度检验结果统计药品名称总批次细菌数(个/g)0~103103~104104~5×104>5×104霉菌数(个/g)0~102102~5×102>5×102感冒苏风丸    …  相似文献   

12.
《无菌检查法》和《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已载入1995年版《中毕人民共和国药典》。无菌检查法系指检查药品与敷料是否无菌的一种方法。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是指非规定灭菌制剂及其原、辅料受到微生物污染程度的一种检查方法,包括染菌量及控制菌的检查。国家卫生部颁(86)卫药字第81号《药品卫生标准》于1987年12月1日起供内部执行,卫药字(8)第50号文《药品卫生标准补充规定和说明》对中药和含中药及化学药的复合制剂的卫生标准作了补充规定。对中药(口服药品、外用药品等)、化学药品及生化药品的卫生标准作出了规定。上述规定,《中国人民…  相似文献   

13.
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学验证试验及其相关的技术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微生物污染的监控是药品质量和安全性评价的重要指标。微生物试验结果易受试验条件的影响,特别是药品中含有对微生物生长有抑制作用组分时,影响尤为突出。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时,应保证在检验条件下的样品浓度不足以抑制污染微生物的生长,确保检验结果的有效和准确。也就是说,任何产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均需经方法学验证,确认所采用的方法适合于该样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可使用。为此,《中国药典》2005年版[1]附录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增加了方法学验证试验的要求。如果拟定方法不能消除样品的抑菌作用,方法学验证结果不符合要求,需试验出适宜处…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进口、国内共1986批微生物限度检查样品的染菌情况分析及与国外先进国家的药品卫生标准对比,说明我国现行的药品卫生标准已不符合现实情况,缺乏客观、严格的质量控制作用,建议尽快作必要的修改并与微生物限度检查法配套上中国药典。  相似文献   

15.
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资料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罗书香 《中国药事》2007,21(7):525-526
2005年版《中国药典》增加了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内容,完善了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和标准。药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需经验证,以确定所采用的方法适合于该样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验证合格后方可使用,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可靠性。我们在对监督抽验药品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时,收集了相关药品生产企业的微生物限度检查验证资料,然而收集的验证资料较为凌乱,  相似文献   

16.
美国FDA药品质量控制微生物实验室检查指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值此2000年版药典出版发行、执行之际,为了更好地理解药典中无菌和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增、修订内容;了解药品微生物质量控制在制药行业及质量检验中的重要性;以及今后发展的方向,特将美国FDA《药品质量控制微生物实验室检查指南》一文翻译推荐给大家。通过该文,可以了解和借鉴FDA的一些先进的观点。如:对化学、生化药品是否需要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如何评价微生物污染在非无菌药品中的重要性。制订非无菌药品微生物限度的原则。无菌和微生物限度检查的培养时间、初试阳性结果后,是否复试及如何复试的规定。微生物实验中建立阳性、阴性对照的重要性。参加检查或验收微生物实验室时应重视和注意的问题等。  相似文献   

17.
215篇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论文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汪穗福  刘璟  霍燕兰 《中国药事》2002,16(3):159-160
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是保证药品使用安全的重要工作。我国从 1972年开展此项工作至今近 30年 ,在此期间许多从事该项研究的医药检验人员 ,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从无药品卫生检查到有 ,从部颁药品卫生标准 ,到《中国药典》标准 ,均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中国药典》 2 0 0 0版收载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标准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为了解近 10年来我国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的有关基本概况 ,笔者查阅了国内 38种医药卫生刊物 ,截止 2 0 0 0年底所收集到研究论文 2 15篇 (其中综述和建议论文 15篇 ,研究论文 2 0 0篇 ) ,进行了文献计量学的统计分析 ,分析结…  相似文献   

18.
1995年~1998年度,对德阳市药品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和医院自制普通剂及外购中西药品共3224批次进行了微生物限度检查,结果见表1和表2。表1 检查药品批数和合格率药品类别检品批数合格批数 (合格率%)2化学药品14861459(982%)中成药173815424(877%)合 计322429883(925%)  从表1和表2可以看出,中成药的不合格率为化学药的68倍,说明中成药被污染的情况比化学药严重。因为原生药材是非常容易染菌的,尤其是含糖较高的冲剂、液体制剂更容易染菌,因药自身就…  相似文献   

19.
清热解毒药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学验证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经过近20年的发展,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收载于《中国药典》,该方法对控制药品中的微生物数量和特定致病微生物起了很大的作用。我国微生物限度检查是根据不同稀释度的活菌菌数变化来判断的,2000年版前《中国药典》中未规定对供试品有抑菌成分的检验方法进行验证试验,但在实际检验工作中,由于某些药品的成分具有抗菌活性,抑制了药品中部分微生物的生长,按常规法检验得到的结果不正确。如何判断检查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为此,我们对24种清热解毒中成药进行方法学验证,以确认其方法的有效性,并判断药品是否含有抑菌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东莞市2019~2021年药品日常监督抽检任务中非无菌药品检查中发现的其他具有潜在危害的微生物进行收集统计,并对检出频率高的泛菌属进行分析。方法 按照2020年版中国药典4部通则1106控制菌检查法检测药典所规定的微生物项目,对控制菌选择性培养基上出现的非目标菌运用Vitek2 Compact鉴定系统进行鉴定,同时考查检出频率最高的泛菌属在不同水温下的存活状态。结果 在非无菌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中,共有38批样品在大肠埃希菌或沙门菌的选择性培养基中分离出可疑菌,其中19批经鉴定为泛菌属;泛菌属在50℃以内仍能存活,60℃及以上基本不存活。结论 泛菌属属于条件致病菌且检出频率较高,药品易受该菌污染,污染的药品种类范围广、使用人群广泛、存在一定的感染风险,应加以重视及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