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婴儿期不同喂养方式与贫血的关系,以改进喂养方法,预防贫血。方法 将195例婴儿(4个月内)根据喂养方式不同分为完全母乳喂养组、人工喂养组和发母乳喂养组,2-4个月及6-9个月筛查血红蛋白各1次,贫血者每月复查,直到血红蛋白恢复正常。结果 2-4个月婴儿贫血检出率平均为35.4%,三种喂养方式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6-9个月婴儿人工喂养组贫血检出率为10.0%,明显低于母乳喂养组(47.7%)和部分母乳喂养组(31.2%),三种喂养方式之间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对母乳喂养组贫血婴儿断乳期的膳食调查发现,多数婴儿对含铁丰富的食物摄入过少,而淀粉类食物摄入过多。结论 应加强对母乳喂养婴儿断乳期的营养指导,嘱家长添加含铁丰富的食物,4个月后应常规给予铁剂口服以预防贫血。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6~12个月婴儿母亲辅食添加知识及喂养行为现状,为改善婴儿的喂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对柳州市160名6~12个月婴儿的母亲进行辅食添加及喂养行为调查。结果98.8%母亲知道婴儿期应添加辅食,68.8%知道开始添加辅食的时间应在婴儿4~6月,仅18.8%母亲知道正确添加辅食的顺序。结论婴儿母亲辅食添加知识水平普遍偏低,添加辅食不太合理,医务人员应加强辅食添加知识普及和技能指导。  相似文献   

3.
婴儿辅食添加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6~12个月婴儿母亲辅食添加知识及喂养行为现状,为改善婴儿的喂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对柳州市160名6~12个月婴儿的母亲进行辅食添加及喂养行为调查.结果 98.8%母亲知道婴儿期应添加辅食,68.8%知道开始添加辅食的时间应在婴儿4~6月,仅18.8%母亲知道正确添加辅食的顺序.结论 婴儿母亲辅食添加知识水平普遍偏低,添加辅食不太合理,医务人员应加强辅食添加知识普及和技能指导.  相似文献   

4.
Ⅲ度先天性唇腭裂新生儿两种喂养方式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宏  李君  江静霞 《护理学杂志》2004,19(13):49-50
为探讨Ⅲ度先天性唇腭裂新生儿的最佳喂养方式 ,将 34例患儿分为两组 ,对照组 (16例 )采用管饲喂养 ,观察组 (18例 )采用一次性注射器滴入喂养。两组患儿体重均有增加 ,体重增长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均无呛咳及吸入性肺炎发生。提示一次性注射器滴入喂养方式简单 ,适用于Ⅲ度唇腭裂新生儿。  相似文献   

5.
移植后食物过敏(TAFA)是实体器官移植术后的一种少见并发症。TAFA的发病原因目前尚未完全阐明,其发生机制包括供者免疫球蛋白E传递介导的食物过敏和移植后食物不耐受引起的食物过敏。目前,器官移植科医师对TAFA的认识尚不充分。笔者通过系统复习相关文献,对TAFA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内容包括TAFA的发病机制、临床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食物过敏反应机制.方法:对64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和正常对照组30例.进行食物特异性IgG和IgE检测,血清总IgG和IgG亚型测定,通过饮食回避试验和激发试验确立食物过敏者,探讨食物过敏反应机制.结果:①14例食物过敏者中有1例食物变应原特异性IgE检测为阳性且食物变应原特异性IgG检测和IgE检测一致,其余13例均仅为食物变应原特异性IgG检测结果阳性.②14例食物过敏者血清总IgG、IgG1、IgG2和IgG4平均浓度和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IgG3和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③14饲食物过敏者血清总IgG、IgG1、IgG3平均浓度和特异性IgG检测阴性病人比较有显著性差异,IgG2和IgG4与特异性IgG检测阴性病人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慢性食物过敏者中存在IgG介导的变态反应和IgG亚型的变化,由IgG介导的变态反应占主要地位,而由IgE介导的变态反应占次要地位.  相似文献   

7.
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胃肠喂养不耐受的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 4 6例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发生胃肠喂养不耐受的不同表现进行观察 ,其中延迟喂奶 2 2例 ,胃食管反流18例 ,残余奶 2 8例 ,回抽出咖啡样物 13例 ,被禁食 >2次者 15例 ,腹胀 7例 ,便秘 10例 ,体重不增 14例。经治疗护理均痊愈出院。提出早产极低体重儿容易发生喂养不耐受 ,在给予综合治疗护理的同时 ,应根据胃肠喂养不耐受具体表现采取个体化的护理方案 ,帮助患儿尽快适应胃肠道喂养 ,以缩短静脉营养时间  相似文献   

8.
对婴幼儿回应性喂养的概念、内涵、指南发展以及喂养信号进行阐述,总结回应性喂养的影响因素,分析促进回应性喂养的策略,旨在为推进婴幼儿养育照护中回应性喂养的开展,促进婴幼儿早期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小剂量红霉素联合金双歧治疗对喂养困难早产儿胃肠动力的影响.方法:以2004年1月至2010年10月我院收治的60例喂养困难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治疗组用小剂量红霉素(3~5mg/kg.d,静脉滴注)和金双歧(0.5g口服,2次/天)联合应用,对照组给予相同体重剂量的红霉素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儿的胃肠道耐受情况.结果:治疗组在缓解腹胀、呕吐、胃潴留等症状及体重的增加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小剂量红霉素联合金双歧治疗较单独应用红霉素治疗更有利于改善胃肠道动力、促进吸收、提高喂养耐受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产儿的喂养方式。方法对62例早产儿给予经口喂养或鼻饲喂养。结果52例早产儿痊愈出院,3例并发肺部感染,2例出现窒息,1例放弃治疗,5例死亡。结论正确的喂养方式,最佳的奶类选择,精细的护理是早产儿成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引导式喂养管理对改善脑瘫患儿喂养困难和营养状况的效果。方法将40例喂养困难的脑瘫患儿按照病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喂养管理,观察组实施引导式喂养管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及干预12周后患儿营养风险、喂养困难评分、身高别体质量值变化。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喂养困难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营养状况和身高别体质量值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引导式喂养管理可改善脑瘫患儿喂养困难程度,提高照护者喂养效率,降低患儿营养不良风险,进而改善患儿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2.
食物过敏或食物变态反应是机体在同一抗原物质开始刺激后发生的一种表现为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紊乱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引起变态反应的抗原物质称为变应原或过敏原。食物过敏多见于幼儿和儿童,在成年人中少见。因腹泻、呕吐、腹痛、肠痉挛在普通门诊诊治的患者中,有一部分患者是由食物过敏所致。食物诱发的变态反应有的表现在皮肤黏膜,如出现荨麻疹、潮红、血管性水肿和湿疹加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应用仿真婴儿辅食模型指导婴儿食物转换的效果。方法将300例4~6月龄足月婴儿按体检时间分为对照组199例、干预组101例。对照组于6月、8月、10月龄体检时按常规进行食物转换指导,干预组采用自行设计制作的仿真婴儿辅食模型进行食物转换指导。随访研究对象至12月龄,比较两组婴儿体格发育、血红蛋白、血清矿物质水平及喂养者对婴儿食物转换的知信行。结果 12月龄时干预组血红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对婴儿食物转换的认可度、执行度及知信行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应用仿真辅食模型进行婴儿食物转换期辅食指导有利于改善喂养者对婴儿食物转换的信念与行为,合理给予辅食,促进婴儿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4.
目的基于最佳证据建立早产儿喂养护理方案,探讨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遵循JBI循证卫生保健模式,获得早产儿喂养的最佳证据。将2019年1~3月住院早产儿96例列入对照组,2019年5~7月住院早产儿129例列入观察组。对照组按常规喂养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最佳证据的早产儿喂养护理方案。统计住院期间母乳喂养率、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发生率、开始经口喂养时间、达到全胃肠喂养时间、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母乳喂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P0.01);两组早产儿开始经口喂养时间、达到全胃肠喂养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早产儿实施基于最佳证据的早产儿喂养护理方案,可规范护士喂养行为,提高母乳喂养率,降低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提升早产儿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5.
随着肠内外营养治疗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与其相关的并发症也逐渐被认识和重视,再喂养综合征即为其中之一。再喂养综合征是指在长期饥饿后提供再喂养(包括经口摄食、肠内或肠外营养)所引起的、与代谢异常相关的一组表现,包括严重水电解质失衡、葡萄糖耐受性下降和维生素缺乏等。但多年来,除少数报道外,临床对再喂养综合征的认知还是不足,尤其是防治问题,故有必要进行讨论并提高认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抚触及婴儿操对正常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将116名婴儿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婴儿进行抚触和婴儿操训练,对照组不培予任何干预.两组小儿定期进行体格检查并用0-6岁儿童智能诊断表格进行发育商评估.结果:实验组婴儿身高、体重及发育商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抚触及婴儿操能明显促进婴儿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7.
应用特制奶嘴喂养唇腭裂患儿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建 《护理学杂志》2003,18(4):262-263
对38例患儿采用特制奶嘴(M型和P型)进行喂养,定期对其身高、体重、胸围、头围等项目进行测评。结果23例经3-6个月喂养营养状态得到改善,如期手术;9例准备手术;4例被人收养;2例死亡,死亡原因为肺部感染并心力衰竭。提示特制奶嘴喂养唇腭裂患儿效果好,但需注意奶嘴的消毒。  相似文献   

18.
目的改善脑瘫高危儿家长喂养行为,保证患儿营养摄入。方法将90例脑瘫高危儿按就诊时间编号,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44例、对照组46例。对照组按常规对患儿家长进行喂养相关知识教育;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对家长进行口腔运动指导,即由专人示范并指导家长进行口周肌肉按摩、口腔按摩、舌部运动、咀嚼训练、吞咽训练及吸吮力训练,餐前执行,每次5~10min,第1个月每天2次,第2个月每天1次,第3个月隔天1次。比较干预后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两组家长喂养行为评分。结果干预后干预组家长喂养行为评分在干预后1个月、2个月、3个月和6个月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干预后6个月,两组在进餐时体位选择正确性较高、辅食添加的原则执行尚可,在安静环境下进餐的依从性较低。结论对脑瘫高危儿家长加强健康教育及口腔运动指导,可有效改善脑瘫高危儿家长的喂养行为。  相似文献   

19.
婴儿抚触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5,自引:6,他引:19  
婴儿抚触是通过医护人员或父母对婴儿非特定部位肌肤施以轻柔的爱抚。多年的研究表明 ,抚触可促进婴儿的生长发育 ,提高免疫反应性 ,增进亲子间感情 ,提高幼儿的情商 ,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抚触是一种成本低、易掌握、易推广而效益好的医疗护理技术 ,对婴儿健康有益 ,已广泛受到国内外专家的认可[1~ 5] 。本文就该技术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以供同道共勉。1 婴儿抚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194 0年 ,Ribble在临床中发现婴儿在出生后数周经常得到母亲的抚触 ,能促进呼吸及循环功能 ,使婴儿浅而不完全的呼吸变得比较平稳。 195 8年 ,Har…  相似文献   

20.
极低体重儿胃管喂养与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叶玲华 《护理学杂志》1996,11(5):285-286
极低体重儿胃管喂养与护理温州医学院附属育英儿童医院叶玲华我院新生儿科1989年10月至1995年10月收治极低体重儿(VLBWI)133例,其中经胃管喂养126例,占VLBWI住院人数的94.7%。现将胃管喂养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26例中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