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一种改良的小鼠原代肝细胞培养方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相似文献   

2.
一种小鼠原代肝细胞培养方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寻求一种简易、廉价的原代小鼠肝细胞培养方法。方法采用Ⅳ型胶原酶消化法制备游离肝细胞悬液,以低血清进行肝细胞单层培养。结果通过多次探索、观察,比较成功地进行了原代肝细胞培养。结论此方法适合一般实验室开展肝细胞培养。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一种改良的大鼠肝细胞原代培养方法.方法取6到7周龄SD 大鼠(约200g),3%戊巴比妥钠麻醉,采用Seglen两步胶原酶灌流法分离肝细胞,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纯化肝细胞,种植在预先用gelatin处理的培养皿内.结果 分离所得肝细胞成活率达95%以上.24h后用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贴壁良好,细胞形态规则;48h后细胞开始伸展.结论 使用改良的方法获得的细胞成活率高,贴壁牵,适合常见的药理毒理实验.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比较3种昆明鼠乳鼠肝细胞原代培养的方法,探索一种更有效、快捷的原代培养方法。方法 取30只1~3日龄昆明种乳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组织块培养法、胰酶消化法、组织块联合胰酶消化法进行肝细胞原代培养,用倒置显微镜观察实验过程中肝细胞的形态及生长情况。结果 3种方法均能进行乳鼠肝细胞的原代培养,其中组织块联合胰酶消化法培养的肝细胞形态学和生物学特性优于其他两种方法培养的细胞。结论 组织块联合胰酶消化法是3种方法中最快速和高效的一种方法,获得的乳鼠肝细胞形态及生物学特性好,为体外建立乳鼠肝细胞实验模型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5.
改良的小鼠原代肝细胞分离纯化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经济、高效的小鼠肝细胞分离和纯化方法。方法:对传统的两步原位胶原酶灌流法进行改进,缩短消化时间和改变灌注方式;分离的小鼠肝细胞,采用低速离心(300 r/min,1min,3~5次)纯化,台盼兰染色检测活率,糖原染色鉴定肝细胞,并与单密度梯度离心纯化法进行比较。结果:原代肝细胞经低速离心纯化后,活率达到90%左右,纯度达95%以上,与密度梯度离心法效果相近。结论:建立了一种新的小鼠原代肝细胞的分离纯化方法。  相似文献   

6.
新生小鼠肝细胞原代培养方法的改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种理想的肝细胞培养方法可以获取产率高、活性好、功能强的肝细胞.原位两步灌流法是分离肝细胞的经典方法,但具有操作复杂、费用高、易污染等缺点,不适合较小动物也不易在一般实验室开展.本研究采用非灌流胰蛋白酶消化法分离培养新生小鼠肝细胞获得满意结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我国目前动物实验主要用小鼠进行。然而经典的Seglen灌流肝细胞分离需采用门静脉插管灌流较难用于幼鼠 ,特别是幼小鼠。我们对Seglen灌流法做了改进 ,将生后 2d的 6 15幼小鼠肝细胞培养成功 ,现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动物 :出生 2d 6 15幼鼠。试剂 :D -Hank’s液 ,Hank’s液 ,pH 7.2 ,0 .0 5 %Ⅳ型胶原酶 (购自美国Sigma公司 ) ,含 10 %小牛血清完全培养基。肝细胞分离与培养 :取出生 2d的 6 15幼鼠 ,2 5 %氨基甲酸乙酯 (4ml/kg体重 )腹腔注射麻醉 ,常规皮肤消毒 ,剖开胸腹腔 ,暴露心脏与肝脏 ,用 1…  相似文献   

8.
肝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具有丰富的酶系及多种特异性功能,被广泛用于生物化学、实验性肝损伤、药代动力学、毒理学和致癌作用等研究;而原代培养的肝细胞是肝细胞移植、生物人工肝的最佳生物材料。目前制备离体肝细胞常用的方法有非酶分离细胞法、离体肝脏酶消化分离法以及在体肝脏酶灌注法。这些分离培养肝细胞的技术均被广泛采用,但各种技术间缺乏系统的归类。本文对体外肝细胞来源、各种分离方法和笔者的一些实际工作体会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大鼠肝细胞的原代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小丽  李兰娟  陈智 《浙江医学》2001,23(4):209-210,213
目的探索肝细胞的分离和原代培养条件.方法两步灌流法分离SD大鼠肝细胞,并将其培养在Hepatozyme-SFM培养基中,用MTT试验和尿素合成功能检测了解培养中的肝细胞的生物学活性.结果分离肝细胞的即时存活率为88%±2%,产量为(39±12)×106/g克肝脏;培养于体外的肝细胞维持形态稳定和尿素合成等功能达1周.结论应用两步灌流法可取得较好的肝细胞分离效果,应用Hepatozyme-SFM培养基能使肝细胞体外维持生物学功能达1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分离及原代培养大鼠肝细胞的实验技术方法。方法 先后用无Ca2 灌流液及 0 .0 5 %Ⅳ型胶原酶灌注大鼠肝脏 ,分离肝细胞 ,进行原代培养。结果 用台盼蓝排除试验测肝细胞活率大于 90 % ,产率大于 3 .0× 10 8个活细胞。结论 灌注分离大鼠肝脏可获得大量肝细胞 ,而且存活率高 ,原代培养 2 4h后肝细胞完全贴壁 ,形成单层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一种稳定的能获得高活力和高纯度原代小鼠肝细胞的分离和纯化方法。方法对传统的两步原位胶原酶灌注法进行4个方面的优化,主要包括选择逆向灌流、将持续灌注法改为间断灌注后夹闭门静脉法、严格控制胶原酶消化时间和将分离的肝细胞悬液进行低速Percoll单密度离心纯化。分离后的肝细胞进行体外培养。肝细胞活力和得率用台盼蓝染色法检测。结果新鲜分离的小鼠原代肝细胞活力能稳定达到87%±3%,平均活细胞总数为8×105每克小鼠体重,绝大部分细胞在体外培养2h后贴壁生长。结论优化后的肝细胞分离方法更为稳定、有效,分离到的肝细胞具有高活力的优点。  相似文献   

12.
SD乳鼠海马神经细胞原代培养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寻求一种简单、廉价的原代SD乳鼠海马神经细胞培养方法.方法 采用胰蛋白酶消化法制备游离海马神经细胞悬液,进行培养.结果 通过多次探索、观察、成功的进行了原代海马神经细胞培养.结论 本方法适合一般实验室开展海马神经细胞培养.  相似文献   

13.
改良大鼠成骨细胞原代培养方法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获得一种操作简便、细胞数量多而纯的成骨细胞原代培养方法。方法改良I型胶原酶消化获得成骨细胞的方法,并检测成骨细胞形态、碱性磷酸酶染色、矿化结节形成。结果经改良的大鼠成骨细胞原代培养方法获得的细胞数量多,形态正常,且碱性磷酸酶分泌及矿化特性正常。结论改良大鼠成骨细胞原代培养方法是一种操作简便、细胞数量多的成骨细胞原代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乳小鼠心肌细胞分离和体外培养的方法,并结合实际情况建立一种优化的体外培养乳小鼠心肌细胞的方法。方法胰酶-Ⅱ型胶原酶混合液分次消化乳小鼠心肌组织后行差速贴壁法达到心肌细胞纯化目的,并利用心肌细胞特意表达a-肌动蛋白的特性运用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方法鉴定心肌细胞。结果差速贴壁48h后心肌细胞贴壁完全,并见大部分贴壁细胞出现搏动,但未观察到同簇搏动,经a-肌动蛋白细胞免疫组织化学鉴定,心肌细胞纯度达96.7%。结论本研究优化了原代乳小鼠心肌细胞分离和体外培养方法,为后续细胞实验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体外优化培养人胚肝细胞的方法。方法 采用胰蛋白酶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 ,胶原酶,胶原酶和pvp消化法分离人胚肝细胞,并比较3种方法对分离人胚肝细胞的效果。结果 运用这三种方法均能成功地培养出原代肝细胞,并能够传代;但胶原酶和pvp消化法分离细胞效果最好,细胞贴壁生长能力强。三种消化方法其细胞存活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胶原酶和pvp消化法、胶原酶消化法、胰蛋白酶和pvp消化法。结论 人胚肝细胞的分离首选胶原酶和pvp消化法,使用该法在体外培养的人胚肝细胞生长良好,可用于肝细胞移植和生物人工肝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利用基因转染技术,研究黄曲霉毒素B1在人c-myc基因和p450IA2基因转染的基础上,转化体外原代大鼠脉上皮细胞的可能性及其部分分子机理。首先构建Xm-6/c-myc真核表达载体,并将其转染Alexander细胞,免疫组化实验证明重组的c-mvc基因可在肝细胞中表达。随后分别将c-myc和人p450IA2表达载体转染无血清原代培养的新生Wistar大鼠肝细胞,结果发现p450IA2基因可代谢活化5ng/ml的AFB1,并且在外源c-myc基因辅助下,诱导大鼠肝上皮细胞获得生长优势。其中随机挑选的1例在渡过长达4个月的“危机”期后,获得永生化生长能力。从CK-18和大鼠白蛋白的表达情况和细胞超微结构特征,明确了转化细胞来源于肝上皮细胞。核型分析、免疫组化和Northern杂交分析提示,大鼠肝上皮细胞转化与其基因组稳定性改变和TGFα高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三明治构型大鼠原代肝细胞长期培养的形态学变化,并对其功能进行测定。方法采用改良原位2步法门静脉胶原酶灌注分离单肝细胞,台盼蓝拒染实验观察细胞活力,利用三明治培养构型培养成年大鼠原代肝细胞,倒置显微镜下连续观察肝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定期收集培养细胞上清液,检测培养肝细胞的分泌及合成功能,并与单层胶原培养肝细胞比较。结果平均每个鼠肝可获取2×108~3×108个肝细胞,活率在(93±3)%;体外肝细胞培养第3天,清蛋白分泌功能、尿素合成能力恢复到最佳状态。三明治构型培养的肝细胞清蛋白分泌功能、尿素合成能力在培养的14d内始终维持较高的水平,并形成肝索样结构,伴胆小管网络形成,肝细胞形态维持达28d以上。结论三明治构型肝细胞培养体系更接近于肝细胞体内生长环境,肝细胞可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良好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三明治构型不仅可以应用于肝细胞的基础研究,而且为肝细胞移植和生物人工肝治疗肝衰竭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development and characterizations of the hepatocytes isolated from fetal ovine and to determine the effect of hypoxia on their growth and metabolism.Methods Fresh hepatocytes were isolated from the liver of fetal ovine at late gestation, cultured in specific media, and exposed to normoxia(21% O_2) or hypoxia(2% O_2).The cellular characteristics and population purity were identified by immunocytochemistry and flow cytometry(FCM).The effects of hypoxia on cell cycle and apoptosis of the hepatocytes were evaluated by FCM, whereas the cellular ultrastructure changes were examined with a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Results The cell purity of hepatocytes was over 95%.Under hypoxia exposure, the hepatocytes showed a gradual increase in proportion at the S phase and in proliferative index, followed with a compatible increase in apoptosis and progressively decreased cell viability.Additionally, the organelles of the hepatocytes demonstrated dramatic changes, including swelling of mitochondria, disorder in cristae arrangement, expansion of endoplasmic reticulum, and a large number of circular lipid droplets emerging in the cytoplasm.Conclusion Fetal ovine hepatocytes could be primarily cultured in a short-term culture system with a high purity of over 95% and with their preserved original characteristics.Hypoxia could induce changes in ultrastructural and inhibit the proliferation of cultured fetal ovine hepatocytes through apoptotic mechanis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