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微量白蛋白尿的危险因素方法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92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UAER分为微量白蛋白尿组和无微量白蛋白尿组,测定血压、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浆空腹胰岛素(F—ins)、血总胆固醇(Tch)、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尿酸(BUA)。将两组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伴微量白蛋白组病程、年龄与无微量白蛋白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微量白蛋白组收缩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总胆固醇、血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尿酸较无微量白蛋白组明显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无微量白蛋白组明显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BMI、舒张压、空腹血浆胰岛素两组无差别。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的年龄、病程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有关;高血糖、高血压、脂代谢紊乱、高尿酸血症均是2型糖尿病伴发微量白蛋白尿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大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方法入选对象141例,其中单纯T2DM组72例,T2DM大血管病变(病变T2DM)组69例。记录年龄、病程、身高、体重、收缩压、舒张压,检测其空腹血糖(FBG)、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4h尿白蛋白,同时测空腹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脂联素(APN),计算体重指数(BMI)。结果病程、年龄、FBG、TC、LDL-C、HbA1c、收缩压、舒张压、APN、RBP4及24h尿白蛋白在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DL-C、HbA1c、年龄、收缩压、RBP4、APN、24h尿白蛋白是T2DM患者大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与病程、年龄、FBG、TC、LDL-C、HbA1c、收缩压、舒张压、APN、RBP4及24h尿白蛋白等因素相关;而LDL-C、HbA1c、年龄、收缩压、RBP4、APN、24h尿白蛋白是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济宁市2型糖尿病住院及门诊患者中慢性并发症的患病率,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收集济宁市三所医院的住院及门诊糖尿病患者330例,对患者慢性并发症资料进行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初步建立慢性并发症相关因素的数学模型。结果糖尿病患者并发症患病率分别为:脑血管病变24.85%、心血管病变23.71%、下肢血管病变3.97%、眼病变30.51%、肾脏病变12.43%、神经病变58.75%,总患病率为72.4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①年龄、体质量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高血压病程、收缩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24 h尿白蛋白为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独立危险因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舒张压为大血管并发症独立保护因素;②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血总胆固醇、24 h尿白蛋白、收缩压、性别为糖尿病眼病独立危险因素;③糖尿病病程、年龄、血总胆固醇、空腹血糖为周围神经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④糖尿病病程、收缩压、糖化血红蛋白、腰股比、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肾脏病变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比例较高,腰股比是糖尿病肾脏病变的主要危险因素,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主要危险因素,空腹血糖、总胆固醇是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主要危险因素。为了预防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必须严格控制其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与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水平与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关系,并探讨其可能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131名2型糖尿病患者,按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和大量白蛋白尿组,分析各组患者的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发病率的差别,测定各组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血尿酸、超声心动指标并进行分析。结果三组间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并随UAER的升高呈升高趋势。三组间病程、动脉血压、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及血尿酸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与UAER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涛  林艳足  凌志明 《广东医学》2004,25(6):672-673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比分析 78例 2型糖尿病并视网膜病变者与 6 6例无视网膜病变者的病程、年龄、血糖、C肽、糖化血红蛋白、血肌酐、血脂、血尿酸、尿微量白蛋白、β2 -微球蛋白、α1-微球蛋白、血压等指标。结果  2型糖尿病并视网膜病变组的病程、年龄、甘油三酯、血尿酸、尿微量白蛋白、血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尿微量白蛋白、血尿酸均是 2型糖尿病并视网膜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防治除严格血糖控制外 ,还应重视血脂、尿酸、血压的良好控制 ,并需定期检查眼底和尿微量白蛋白。  相似文献   

6.
2型糖尿病合并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相关危险因素,为DN早期诊治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据尿微量白蛋白化验结果进行分为正常尿蛋白组和早期DN组,对年龄、性别、病程、收缩压、舒张压、体重指数、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A1c、血甘油三脂、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尿酸等进行分析.结果:两组之间FPG、HbA1c、病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性别、年龄、体重指数、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尿酸(UA)、TG、TC、HDL-C、LDL-C、HOMA-I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A1c是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DN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及不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DR)的两组糖尿病患者进行病例对照研究,了解病史,测定血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脂、纤维蛋白原及尿微量白蛋白等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DR组157例,NDR组122例;两组的病程、空腹血糖、HbA1c、尿微量白蛋白、血浆纤维蛋白原及胆固醇水平等指标具有显著差异(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病程(OR:1.127)、糖化血红蛋白(OR:1.032)及尿微量白蛋白(OR:1.006)与DR发生为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及尿微量白蛋白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我国大型城市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各种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及相关大血管疾病的患病状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四地10家医院1991~2000年住院的3469名2型糖尿病患者,依据入选患者的住院病历进行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及相关大血管疾病的统计分析。结果入选患者中,各种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及相关大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分别为:糖尿病视网膜并发症31.5%,糖尿病肾脏并发症39.7%,糖尿病神经病变51.1%,高血压41.8%,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25.1%,脑血管疾病17.3%,下肢血管疾病9.3%。经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发现,糖尿病家族史、糖尿病病程(>5年)、收缩压水平>125mmHg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糖尿病病程(>5年)、收缩压水平>125mmH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3.12mmol/L)、甘油三酯水平>1.70mmol/L是糖尿病肾脏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糖尿病病程(>5年)、入院时年龄(>45岁)、糖化血红蛋白水平(>7.0%)、收缩压水平>125mmH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3.12mmol/L)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糖尿病病程(>5年)、入院时年龄(>45岁)、收缩压水平>125mmHg、甘油三酯水平(>1.70mmol/L)是脑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上述四城市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各种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及相关大血管疾病的患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方法应用VersalabSE彩色多普勒血流探测仪对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进行检查,同时观察患者年龄、病程和血压,测定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及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率水平。结果2型糖尿病伴下肢血管病变的患者其病程较长,血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和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率较不伴有下肢血管病变的患者明显增高。结论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与年龄、病程、血压、血糖、血脂和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率等因素有关,是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初步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_2DM)患者出现下肢血管病变的原因,为早期从源头上切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从而预防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糖尿病足。方法:选取151例T_2DM患者,按双下肢动静脉彩超检查结果分为两组,分别为T_2DM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组(PAD组)和T_2DM无下肢血管病变组(NPAD组),从性别、年龄、病程、烟酒史、腰臀比、体质指数、血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尿素、肌酐、尿酸、血清胱抑素C、24 h尿微量白蛋白定量、血清25羟维生素D等方面将两组患者进行比较,对比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形成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年龄、病程、吸烟史、收缩压、空腹血糖、三酰甘油、总胆固醇、血清胱抑素C、血清25羟维生素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性别、饮酒史、舒张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病程、吸烟史、收缩压、空腹血糖、三酰甘油、总胆固醇、血清胱抑素C、血清25羟维生素D是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